记京沪两地的月
二十多年来,总有数千个夜晚看到过月亮,可是如今细想起来,真正留存记忆的却没有确切的。我只记得本科时在北京仰望过的数次,以及后来研究生在上海闵行郊区仰望过的数十次月亮。时间和次数都不确定,而地点却很肯定。
如今记得的北京的月亮都是在P大36号楼附近的路上,一次是在36号楼左近的路上,一次是在36号楼去学一食堂的路上。我已经完全忘记了当时是何所来,何所往,但关于地点的记忆却是如此的清晰,大概是因为那时候我已然很宅,活动范围总以宿舍楼为中心,左右的道路自然是望月最佳也是仅有的选择。不知道那时候自己是为什么抬头仰望那月,或许只是随便看看,或许是有感而发。那时候看到月亮,想到的是这月也照着家乡的某处,也照着家人。工作之后,我身上带了近十年的傩舞面具因为红线磨穿了孔,脱落了,我把它放起来,心里面有个结慢慢地解开。
当年的月是那样的模糊朦胧,迷迷茫茫的,总像隔了层雾气,也许主要是因为海淀的空气质量很差。但我总觉得那月亮像极了当时的自己。一个人处于蒙昧不自知的状态,对于未来是迷茫的,看不清楚方向,对于当下也看不真切,混混沌沌地度日,曾不知劫难将至,等到有一天终于醒悟,吓出一身冷汗,回头看看从前所走的路,像是做了一场梦,噩梦。
不知道那段日子怎么过来的。后来我就去了上海。
闵行的月亮却是高远、深冷的,常常是万里无云,碧空如洗,冷月高高地挂在天际,周围有一两个星辰,疏星朗月,境界开阔。常常是在歌声响起,那歌换过几首,如今只记得是《再回首》,图书馆闭馆时,我走出来,下了阶梯,在空地上总要停住一会儿,仰望天空的那轮明月。那时候的心境是复杂的,却是宁静的。然后我会骑车回去,明月又转到我前面,高远地照耀着,于是有飙车的冲动,心情大好。闵行的月亮让我什么也不想,心里空空的,忘记了许多事情。
我对于上海并没有太多好感,但却刻骨铭心地记着闵行的明月,对于闵行,也是深深地眷恋。因为在那里的三年,我得以休憩,舔舐着自己的伤口,让它慢慢结疤。
如今,我又回到北京,住在东北角,晚上回家,偶尔看看那月,觉得比以前要亮些,大概是郊区的空气质量要比市区好很多,而办奥运的成果也显现的缘故。但我更常想起的是闵行的明月和那清风里追月的少年。
阿飞
八月十一日亥时于三柳居
如今记得的北京的月亮都是在P大36号楼附近的路上,一次是在36号楼左近的路上,一次是在36号楼去学一食堂的路上。我已经完全忘记了当时是何所来,何所往,但关于地点的记忆却是如此的清晰,大概是因为那时候我已然很宅,活动范围总以宿舍楼为中心,左右的道路自然是望月最佳也是仅有的选择。不知道那时候自己是为什么抬头仰望那月,或许只是随便看看,或许是有感而发。那时候看到月亮,想到的是这月也照着家乡的某处,也照着家人。工作之后,我身上带了近十年的傩舞面具因为红线磨穿了孔,脱落了,我把它放起来,心里面有个结慢慢地解开。
当年的月是那样的模糊朦胧,迷迷茫茫的,总像隔了层雾气,也许主要是因为海淀的空气质量很差。但我总觉得那月亮像极了当时的自己。一个人处于蒙昧不自知的状态,对于未来是迷茫的,看不清楚方向,对于当下也看不真切,混混沌沌地度日,曾不知劫难将至,等到有一天终于醒悟,吓出一身冷汗,回头看看从前所走的路,像是做了一场梦,噩梦。
不知道那段日子怎么过来的。后来我就去了上海。
闵行的月亮却是高远、深冷的,常常是万里无云,碧空如洗,冷月高高地挂在天际,周围有一两个星辰,疏星朗月,境界开阔。常常是在歌声响起,那歌换过几首,如今只记得是《再回首》,图书馆闭馆时,我走出来,下了阶梯,在空地上总要停住一会儿,仰望天空的那轮明月。那时候的心境是复杂的,却是宁静的。然后我会骑车回去,明月又转到我前面,高远地照耀着,于是有飙车的冲动,心情大好。闵行的月亮让我什么也不想,心里空空的,忘记了许多事情。
我对于上海并没有太多好感,但却刻骨铭心地记着闵行的明月,对于闵行,也是深深地眷恋。因为在那里的三年,我得以休憩,舔舐着自己的伤口,让它慢慢结疤。
如今,我又回到北京,住在东北角,晚上回家,偶尔看看那月,觉得比以前要亮些,大概是郊区的空气质量要比市区好很多,而办奥运的成果也显现的缘故。但我更常想起的是闵行的明月和那清风里追月的少年。
阿飞
八月十一日亥时于三柳居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