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eida:山顶城堡的惊喜
LLeida,(中文名译为莱里达),是加泰罗尼亚自治州最大的内陆性城市。据wikipedia所说是整个自治州的第七大城市。(州里第七大其实意味着已经很小了)
城市内的现代建筑并不多,主要的老城区保持了良好的历史风貌,而现代风格的建筑,除Museo de Lleida外,大都在远离老城区的外部,两个相对出名的作品:La Llotja de Lleida和Universidad de Lleida都已传入相册。Siza的Universidad de Lleida,至今仍属于未完工阶段。室内的Siza风格明显:白色为主的基调和石材的搭配。材料分割线的完美对接。入口和前台的材料变化以及吊顶的使用等等。外部的风格则是在西扎钟爱的减法风格的体量感和其代表性的长窗的基础上,加入了百叶,以适应西班牙的强烈阳光。
而La Llotja de Lleida虽已建成,却并不对外参观。在照片显示的悬挑部分本身并不大。(四个面的悬挑距离不等)折线的使用在视觉上加深了悬挑的(貌似)深度。表皮为悬挂的石材。材质,及其体量同地面的关系,同OMA在波尔图的音乐厅(Casa de música)有相似之处。高度角较小的体量在两个建筑中,都成为了自行车和滑板少年的游戏场地。然而不同之处在于La Llotja de Lleida的地面材质和建筑材质并不一样。形成两者相互独立的视觉效果。石材由于悬挂而形成的小距离和地面材质中的直线条使得这种效果被强化。
还有一个自己学校(UPC)年轻老师:Mamen Domigo做的公园,在曲线的末端都藏有灯光口。小的木制蜗牛装饰,地下车库的通风口的设计(照片中那些地面上手指张开状的装置)和同城市周边的街区的自由关系都很有特色。
但是总体来说,现代建筑并没有给我太多的惊喜。Siza的作品略显保守;Lleida粗糙的施工质量,使得La Llotja de Lleida的实地效果大打折扣;而Mamen Domingo的公园缺乏市民的使用设施和足够的阴影,使得作品对“人来这个公园的目的”这一经典问题没有得到好的回答。
所谓: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Lleida的游历,最大的惊喜是在山上城堡的一些部分。
首先是大理石的使用。西班牙的强烈阳光,为这种石材的使用方式提供了最好的外部条件。这种方式随后在西班牙的现代建筑中被众多杰出的建筑师所再展现。在这个小厅中,石材的天然肌理和特殊的晕光效果得到完美的诠释。
随后,教堂和修道院形成的庭院和围廊处则给了我一个新的认知体验。
整个庭院的四面不再是由传统的教堂,钟塔和修道院组成。由于所在为山顶之上。庭院围廊的一边向城市全面打开。人在进入整个庭院的一瞬间就可以感知到从没有封闭的一侧吹入的大风,同室内外强烈的光照对比和撒落在地面上的阴影一同成为了最好的线路指引。曾经的教会领地如今却是最好的远望城市的平台。城市角色的的植入,使得围廊外能看到的景象伴随着城市的更新而日新月异。如果说落入室内的光线可以随着日出日落而变化着,那么这幅城市的“挂画”的时间轴,无疑则更长一些。
城市内的现代建筑并不多,主要的老城区保持了良好的历史风貌,而现代风格的建筑,除Museo de Lleida外,大都在远离老城区的外部,两个相对出名的作品:La Llotja de Lleida和Universidad de Lleida都已传入相册。Siza的Universidad de Lleida,至今仍属于未完工阶段。室内的Siza风格明显:白色为主的基调和石材的搭配。材料分割线的完美对接。入口和前台的材料变化以及吊顶的使用等等。外部的风格则是在西扎钟爱的减法风格的体量感和其代表性的长窗的基础上,加入了百叶,以适应西班牙的强烈阳光。
![]() |
而La Llotja de Lleida虽已建成,却并不对外参观。在照片显示的悬挑部分本身并不大。(四个面的悬挑距离不等)折线的使用在视觉上加深了悬挑的(貌似)深度。表皮为悬挂的石材。材质,及其体量同地面的关系,同OMA在波尔图的音乐厅(Casa de música)有相似之处。高度角较小的体量在两个建筑中,都成为了自行车和滑板少年的游戏场地。然而不同之处在于La Llotja de Lleida的地面材质和建筑材质并不一样。形成两者相互独立的视觉效果。石材由于悬挂而形成的小距离和地面材质中的直线条使得这种效果被强化。
![]() |
还有一个自己学校(UPC)年轻老师:Mamen Domigo做的公园,在曲线的末端都藏有灯光口。小的木制蜗牛装饰,地下车库的通风口的设计(照片中那些地面上手指张开状的装置)和同城市周边的街区的自由关系都很有特色。
![]() |
但是总体来说,现代建筑并没有给我太多的惊喜。Siza的作品略显保守;Lleida粗糙的施工质量,使得La Llotja de Lleida的实地效果大打折扣;而Mamen Domingo的公园缺乏市民的使用设施和足够的阴影,使得作品对“人来这个公园的目的”这一经典问题没有得到好的回答。
所谓: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Lleida的游历,最大的惊喜是在山上城堡的一些部分。
![]() |
首先是大理石的使用。西班牙的强烈阳光,为这种石材的使用方式提供了最好的外部条件。这种方式随后在西班牙的现代建筑中被众多杰出的建筑师所再展现。在这个小厅中,石材的天然肌理和特殊的晕光效果得到完美的诠释。
随后,教堂和修道院形成的庭院和围廊处则给了我一个新的认知体验。
![]() |
![]() |
整个庭院的四面不再是由传统的教堂,钟塔和修道院组成。由于所在为山顶之上。庭院围廊的一边向城市全面打开。人在进入整个庭院的一瞬间就可以感知到从没有封闭的一侧吹入的大风,同室内外强烈的光照对比和撒落在地面上的阴影一同成为了最好的线路指引。曾经的教会领地如今却是最好的远望城市的平台。城市角色的的植入,使得围廊外能看到的景象伴随着城市的更新而日新月异。如果说落入室内的光线可以随着日出日落而变化着,那么这幅城市的“挂画”的时间轴,无疑则更长一些。
-
梵高的耳朵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4 20:47:23
-
杜塞尔多夫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4 15:50:01
-
straybird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4 15:09:24
-
Jill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6-01 22:10:52
-
z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2 10:46:34
-
梵高的快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2 08:26:14
-
Chene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1 22:11:18
-
岛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1 20:59:26
-
青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1 20:44:46
-
卷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1 18:47:08
-
yobalcon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1 18:45:07
-
fwb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1 18:40:14
-
wei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1 18:33:48
-
城市笔记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8-11 18: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