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的理由
几天前,一个回去北京的机会曾经造访过我。
后来我放弃了这个真的挺不错的机会,我决定,一切随缘,如果我注定要回去,那么就静待那天的到来。如果没有,我就在另一个地方,好好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曾经我和某人人就这个“城市与择业”、“环境与境界”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他说,他觉得我要是当年留在XM就废了。
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不过,那个时候我们都忽略了我内心的脆弱。
就是因为我内心脆弱,心不坚强。所有,环境才会轻而易举的将我吞噬。有些气场强大的人,才能用负面的情绪操控我的一切,让我活得畏首畏尾,总是感觉生活无光。试想想吧,一个人总是做什么都心不随所愿,那是多么悲催的事情。怪不得伟大的松子小姐感慨:生而为人,私密马森呢!
这些年我好像做什么都不对,我干啥啥错,听他们的是错,不听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白眼狼,光是那份内疚就能把人纠结致死。
妈妈说过,一个太过儿女情长的人是干不了大事业的。可我好像不但大事情干不了,连小事情也做不到。
我奔跑在各个城市,我努力的考着考那,我寻找着各种机会证明我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他奶奶的,姐今天啥也不想证明了。山也没塌,海也没突。原来一切都没有更改,只是从此那些人只能看着你望洋兴叹,叹完之后会不爽,不爽之后也就没事了。你没死,也没害死别人。可是,曾经,虚弱的自己,竟然就没有那个能力反抗这些人为的压迫。
我们当年都错误的以为,一个城市会决定一个人灵魂的自由,那是因为,那个时候我是没勇气面对自己内心的怯懦,他是不好意思明指出我内心的虚弱,省的伤了我那颗脆弱的小灵魂,将人家拉黑名单里了。
不过,事实证明,我还是稍微有那么点自省的能力的。要不然,用“物以类聚”的规律来讲,估计这些积极乐观的人早就厌倦了悲观失望的我、想一想,一个总是很灰暗的人是挺令人有负担的,怪不得人们总说“不要和那些负能量的人做朋友”,有世故的一面,但也是自然的选择。
最近看了不少灵修方面的书,说不上做了大仙,不过还是对自己,有很多积极的作用的。
不久之前在豆瓣看了个帖子,大意就是在D车事件后,楼主和自己的一个做了公务员的朋友互相取消了关注。她从前没有想到过工作不仅仅是工作,在面对一些事件的时候,洗脑与否跃然纸上。我也曾经有这样的困惑,我害怕体制化,而想要在北京,无疑不是做着逃离体制化的打算。
有一个姐姐的朋友,三十出头,得了癌症。前年,已经有一个刚刚而立的哥哥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很多时候,有些人和事,会让你觉得这个世界是很无常的。我们的一切考量,幸福与否,荣辱与共,前提条件都是:存在。如果连人都不存在了,所谓的梦想与追求所谓的财富与地位,又有什么意义?你当人们都是格尔地罗杰啊,留下了大海贼的意志,然后慷慨就戮?
从年初到现在,我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能更清晰的感触“健康”的重要性。在各种各样分崩离析的事件中,无比清醒的意识到“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是这样,我愿意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所放弃,也就有所得吧。
的确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只是,恐怕,我回去,也是物是人非。朋友们都走的稀稀落落,留下来的,也不能有多余的时间给我。我要很孤独的生活在一个自己深爱的城市里,想一想,却觉得无比的凄凉。
我也害怕大环境改变我,但是目前的现状是,你永远也改变不了大环境。而人必须生存,体制化与否和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只要有所坚持,心中有所要追求的东西,工作也能成为工作。
我想要的不多,也不至于付出灵魂的代价去吃一口饭。当然,我心中依然在等一个回到那个城市的机会,那个时候,我就不需要以放弃此来得到彼了。
人生大概也是追求一个水到渠成,任何生拉硬拽的选择或者不审时度势的选择,都并不是发自本心的选择,那也不是一个自然的选择。
未来的路,不清楚,走一步算一步,当然,是踏踏实实的走,快快乐乐的走。
后来我放弃了这个真的挺不错的机会,我决定,一切随缘,如果我注定要回去,那么就静待那天的到来。如果没有,我就在另一个地方,好好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曾经我和某人人就这个“城市与择业”、“环境与境界”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他说,他觉得我要是当年留在XM就废了。
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不过,那个时候我们都忽略了我内心的脆弱。
就是因为我内心脆弱,心不坚强。所有,环境才会轻而易举的将我吞噬。有些气场强大的人,才能用负面的情绪操控我的一切,让我活得畏首畏尾,总是感觉生活无光。试想想吧,一个人总是做什么都心不随所愿,那是多么悲催的事情。怪不得伟大的松子小姐感慨:生而为人,私密马森呢!
这些年我好像做什么都不对,我干啥啥错,听他们的是错,不听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白眼狼,光是那份内疚就能把人纠结致死。
妈妈说过,一个太过儿女情长的人是干不了大事业的。可我好像不但大事情干不了,连小事情也做不到。
我奔跑在各个城市,我努力的考着考那,我寻找着各种机会证明我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他奶奶的,姐今天啥也不想证明了。山也没塌,海也没突。原来一切都没有更改,只是从此那些人只能看着你望洋兴叹,叹完之后会不爽,不爽之后也就没事了。你没死,也没害死别人。可是,曾经,虚弱的自己,竟然就没有那个能力反抗这些人为的压迫。
我们当年都错误的以为,一个城市会决定一个人灵魂的自由,那是因为,那个时候我是没勇气面对自己内心的怯懦,他是不好意思明指出我内心的虚弱,省的伤了我那颗脆弱的小灵魂,将人家拉黑名单里了。
不过,事实证明,我还是稍微有那么点自省的能力的。要不然,用“物以类聚”的规律来讲,估计这些积极乐观的人早就厌倦了悲观失望的我、想一想,一个总是很灰暗的人是挺令人有负担的,怪不得人们总说“不要和那些负能量的人做朋友”,有世故的一面,但也是自然的选择。
最近看了不少灵修方面的书,说不上做了大仙,不过还是对自己,有很多积极的作用的。
不久之前在豆瓣看了个帖子,大意就是在D车事件后,楼主和自己的一个做了公务员的朋友互相取消了关注。她从前没有想到过工作不仅仅是工作,在面对一些事件的时候,洗脑与否跃然纸上。我也曾经有这样的困惑,我害怕体制化,而想要在北京,无疑不是做着逃离体制化的打算。
有一个姐姐的朋友,三十出头,得了癌症。前年,已经有一个刚刚而立的哥哥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很多时候,有些人和事,会让你觉得这个世界是很无常的。我们的一切考量,幸福与否,荣辱与共,前提条件都是:存在。如果连人都不存在了,所谓的梦想与追求所谓的财富与地位,又有什么意义?你当人们都是格尔地罗杰啊,留下了大海贼的意志,然后慷慨就戮?
从年初到现在,我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能更清晰的感触“健康”的重要性。在各种各样分崩离析的事件中,无比清醒的意识到“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是这样,我愿意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所放弃,也就有所得吧。
的确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只是,恐怕,我回去,也是物是人非。朋友们都走的稀稀落落,留下来的,也不能有多余的时间给我。我要很孤独的生活在一个自己深爱的城市里,想一想,却觉得无比的凄凉。
我也害怕大环境改变我,但是目前的现状是,你永远也改变不了大环境。而人必须生存,体制化与否和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只要有所坚持,心中有所要追求的东西,工作也能成为工作。
我想要的不多,也不至于付出灵魂的代价去吃一口饭。当然,我心中依然在等一个回到那个城市的机会,那个时候,我就不需要以放弃此来得到彼了。
人生大概也是追求一个水到渠成,任何生拉硬拽的选择或者不审时度势的选择,都并不是发自本心的选择,那也不是一个自然的选择。
未来的路,不清楚,走一步算一步,当然,是踏踏实实的走,快快乐乐的走。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
草原上的咩咩羊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年第一个季度的小结 (1人喜欢)
- 2024年最后一个月的小姐姐 (1人喜欢)
- 在图书馆溜达才是正经事 (3人喜欢)
- 11月的小姐姐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