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次动车追尾事故,几个关键的疑问
关于这次动车追尾事故的具体前因后果,可以看看南方周末这篇文章:
http://www.infzm.com/content/61694
【高铁之乱】“不可能”的事故
南方周末这篇文章,根据一份据说十分可靠的,当时事故所在地的调度记录而写成,这份记录在下面的地址里:
http://bbs.railcn.net/viewthread.php?tid=713385&extra=page%3D1&page=1
关于出事的几辆动车,这里有篇报道,是关于这几辆动车上乘客口述经历的新闻,可以得到很多细节,值得参考:
http://www.douban.com/note/163168922/
我也本打算写点关于这次事故前因后果的文章,但是我看了南方周末这篇文章后,觉得这篇文章已经写得很好的,我就没必要再费心思写了。关于这次事故,我就具体提出几个疑问,需要仔细想想。
先是名词解释:
CTCS: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此系统会通过车载无线设备发送本车速度以及位置等运行状态,告知调度中心以及前后车,并且接收调度中心和前后车的信息与命令,接收ATP以及KJL提供的信息,自动控制列车行驶,此系统打开时司机无法进行违法安全规章的行驶命令。
参考解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5%88%97%E8%BD%A6%E6%8E%A7%E5%88%B6%E7%B3%BB%E7%BB%9F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8764.html?fromTaglist
ATP:列车自动保护系统,分为车载和地面两部分,地面部分通过地面的电路设备,对行驶在每个闭塞区间轨道上的列车进行监控,自动对后车给出安全信号,也就是起亮出红绿黄不同颜色的信号灯的作用(由于动车速度较快真实的信号灯无法适应需要,所以必须有自动设备)。车载ATP接受线路ATP给的信号,遇到红灯需紧急刹车,遇到黄灯需减速。车载ATP会越过CTCS的权限,自动下达刹车或减速的命令。
参考解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5%8B%95%E5%88%97%E8%BB%8A%E4%BF%9D%E9%9A%9C%E8%A3%9D%E7%BD%AE
LKJ:列车运行监控装置,此系统通过IC卡预先输入各个行车路段的限速信息等,列车超速自动报警保障行车安全,同时自动记录行车状态以及语音通话信息。上次胶济铁路事故,就是因为列车LKJ的IC卡输入了错误的限速信息,而导致超速颠覆。
参考解释:
http://baike.soso.com/v8311929.htm
GSM-R:铁路系统内部使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其实就和民用的GSM手机并无区别,只是这个是内部使用。
参考解释:
http://baike.baidu.com/view/1301191.htm
CTCS就像自动控制的CPU,自动控制列车行驶,通过车载无线设备向调度中心以及前后车告知列车信息。而ATP则是安全保险,通过铁路线路监测每个闭塞区间内列车运行状态,遇到紧急情况会越过CTCS自动刹车。而LKJ负责提供线路预设行驶信息,保证行车安全。GSM-R就是人与人之间打电话沟通用的通信工具。
以下是我的疑点:
1,根据这份调度记录,调度布置D3115转非常站控,也就是人工控制的方式,遇到红灯后(D3115并不知道具体故障区间在哪里,只能通过观察)停车瞭望转目视模式以20KM/H的速度行驶。但对于D301,只有简单的布置其开车,是否也告知D301要遇到红灯后转目视慢速行驶,是否告知先开出车站的D3115的情况?不得而知。而且这时在永嘉温州南区间内部分闭塞区间出现红光带的情况下,放行两辆列车进入。而不是按照站间闭塞的方式,只放行一辆列车,这本身就属于十分不安全的行为。
2,D3115进入红光带后这个时候看到的应该是红灯(这个时候应该系统未错误,如果是绿灯D3115就不会慢速行驶了),因为只有遇到红灯才需要按照调度的要求停车瞭望后改为20KM/H的速度行驶(这也是通常的安全做法)。而且这个时候遇到红灯,也必须关闭CTCS系统,列车才能开得动(哪怕是慢速)。D3115改为慢速后,由于关闭了CTCS系统,调度中心的系统上就无法得知该车的具体位置,D3115是否主动将改为慢速行驶告知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发现D3115消失,或者收到D3115的通知后,是否主动通知了D301?(根据此报道:http://www.douban.com/note/163703814/,D3115司机是按照调度的命令停车改慢速行驶的,但未知调度中心是否将这一重要信息告知D301)
3,D301开车后距离D3115 6到7个闭塞区间时(时间不明),温州南站值班员通知D301司机,前方有D3115在区间,注意行驶。温州南站告知D301司机的信息十分模糊不清,未告知D3115具体在何处以多少的速度行驶,更未告知D3115改为慢速方式行驶,D301只能相机而动。而车站值班和调度人员,都是期望ATP故障后自动亮红灯,D301进入ATP故障区域后能看见红灯,以此保障不撞车。
4,对于以上情况,还有一种可能更加可能接近真实,更能让人们理解他们的混乱指挥是如何来的。那就是在两车进入永嘉温州南区间时,CTCS系统本身就已经故障,或者都已经被关闭(如果说站与站之间有一个闭塞区间的ATP出故障,整个站站区间就必须转人工控制,而不是进入红光带才需要关闭CTCS进入人工控制)。那么对于调度中心来说,两车进入永嘉温州南区间时,不可能通过CTCS系统得知二车具体在什么地方,也就是说调度中心放了两列情况未明的车进入了区间。两车自己完全是瞎子看不到对方,而调度人员也无法看到,D3115和D301之间是否知道对方也处于此状态?不得而知。调度人员仅仅希望靠ATP系统来确保两车的安全,这说明两车的ATP在遇到红灯前并未关闭。
5,根据公开报道,应该是自动保护系统ATP的地面部分被雷击出现部分区间故障(换句话说永嘉温州南部分闭塞区间无问题,所以才有了两车开始时都是快速运行的状态),这时候本该故障区间自动亮红灯。D3115在进入故障区间时以慢速行驶,这说明他看到的是红灯,不然就会全速行驶。但后面的D301接近D3115时,未改为慢速行驶,这说明这时D301看到的是绿灯,说明这时ATP才错误的亮了绿灯。红灯变绿灯这十分的蹊跷,不是ATP系统故障后就全都亮绿灯不会变化,不然D3115也会全速行驶D301就不会追尾了。问题就在于,为什么ATP系统工作如此不稳定?存在重大的质量问题。
6,ATP工作不稳定,所以在那份记录上,也就会有D3115司机反应区间信号不稳定的情况(但不知道具体时间)。调度中心或车站值班是否将这一重要信息也告知D301,让他也留意信号灯可能是不稳定的甚至是错误的。通过公开的报道,GSM-R通信系统肯定是无问题的,但是前后司机与调度和车站值班之间的沟通显然有问题。
7,对于具体撞车时间,应该是20:31分的时侯,D3115司机向调度反应有乘客按紧急制动的时候。因为撞车导致D3115系统制动刹车,同时撞坏接触网,这让司机误以为是有乘客拉了制动(乘客拉制动有点匪夷所思)。而后司机去车尾观察到实情,才在20:39分像调度汇报事故。调度与20:37分向D301下达降弓命令(实际上D3115已经制动就应该直接命令D301紧急刹车),D301无人回应,这时D301的司机应该已经因公殉职。
最后是我的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公开报道,设备给出错误的信号而后动车追尾,这是最后的一个安全保障环节失效所导致。而调度人员按照不安全的方式,放行两辆车进入站与站间行驶,来人工指挥行车,这是导致动车追尾的起始原因。同时调度人员以及车站值班人员与列车司机之间,似乎也缺乏清晰准确的信息沟通,D3115改为慢速行驶这一重要信息很可能未通知D301,这是在指挥过程中由于沟通不利未能避免追尾的原因。
三重错误叠加在一起,本来其中任意一个错误不发生,或许就能避免这次事故,至少能够将事故降至最低,但恰恰是三个错误同时发生了。
http://www.infzm.com/content/61694
【高铁之乱】“不可能”的事故
南方周末这篇文章,根据一份据说十分可靠的,当时事故所在地的调度记录而写成,这份记录在下面的地址里:
http://bbs.railcn.net/viewthread.php?tid=713385&extra=page%3D1&page=1
关于出事的几辆动车,这里有篇报道,是关于这几辆动车上乘客口述经历的新闻,可以得到很多细节,值得参考:
http://www.douban.com/note/163168922/
我也本打算写点关于这次事故前因后果的文章,但是我看了南方周末这篇文章后,觉得这篇文章已经写得很好的,我就没必要再费心思写了。关于这次事故,我就具体提出几个疑问,需要仔细想想。
先是名词解释:
CTCS: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此系统会通过车载无线设备发送本车速度以及位置等运行状态,告知调度中心以及前后车,并且接收调度中心和前后车的信息与命令,接收ATP以及KJL提供的信息,自动控制列车行驶,此系统打开时司机无法进行违法安全规章的行驶命令。
参考解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5%88%97%E8%BD%A6%E6%8E%A7%E5%88%B6%E7%B3%BB%E7%BB%9F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8764.html?fromTaglist
ATP:列车自动保护系统,分为车载和地面两部分,地面部分通过地面的电路设备,对行驶在每个闭塞区间轨道上的列车进行监控,自动对后车给出安全信号,也就是起亮出红绿黄不同颜色的信号灯的作用(由于动车速度较快真实的信号灯无法适应需要,所以必须有自动设备)。车载ATP接受线路ATP给的信号,遇到红灯需紧急刹车,遇到黄灯需减速。车载ATP会越过CTCS的权限,自动下达刹车或减速的命令。
参考解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5%8B%95%E5%88%97%E8%BB%8A%E4%BF%9D%E9%9A%9C%E8%A3%9D%E7%BD%AE
LKJ:列车运行监控装置,此系统通过IC卡预先输入各个行车路段的限速信息等,列车超速自动报警保障行车安全,同时自动记录行车状态以及语音通话信息。上次胶济铁路事故,就是因为列车LKJ的IC卡输入了错误的限速信息,而导致超速颠覆。
参考解释:
http://baike.soso.com/v8311929.htm
GSM-R:铁路系统内部使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其实就和民用的GSM手机并无区别,只是这个是内部使用。
参考解释:
http://baike.baidu.com/view/1301191.htm
CTCS就像自动控制的CPU,自动控制列车行驶,通过车载无线设备向调度中心以及前后车告知列车信息。而ATP则是安全保险,通过铁路线路监测每个闭塞区间内列车运行状态,遇到紧急情况会越过CTCS自动刹车。而LKJ负责提供线路预设行驶信息,保证行车安全。GSM-R就是人与人之间打电话沟通用的通信工具。
以下是我的疑点:
1,根据这份调度记录,调度布置D3115转非常站控,也就是人工控制的方式,遇到红灯后(D3115并不知道具体故障区间在哪里,只能通过观察)停车瞭望转目视模式以20KM/H的速度行驶。但对于D301,只有简单的布置其开车,是否也告知D301要遇到红灯后转目视慢速行驶,是否告知先开出车站的D3115的情况?不得而知。而且这时在永嘉温州南区间内部分闭塞区间出现红光带的情况下,放行两辆列车进入。而不是按照站间闭塞的方式,只放行一辆列车,这本身就属于十分不安全的行为。
2,D3115进入红光带后这个时候看到的应该是红灯(这个时候应该系统未错误,如果是绿灯D3115就不会慢速行驶了),因为只有遇到红灯才需要按照调度的要求停车瞭望后改为20KM/H的速度行驶(这也是通常的安全做法)。而且这个时候遇到红灯,也必须关闭CTCS系统,列车才能开得动(哪怕是慢速)。D3115改为慢速后,由于关闭了CTCS系统,调度中心的系统上就无法得知该车的具体位置,D3115是否主动将改为慢速行驶告知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发现D3115消失,或者收到D3115的通知后,是否主动通知了D301?(根据此报道:http://www.douban.com/note/163703814/,D3115司机是按照调度的命令停车改慢速行驶的,但未知调度中心是否将这一重要信息告知D301)
3,D301开车后距离D3115 6到7个闭塞区间时(时间不明),温州南站值班员通知D301司机,前方有D3115在区间,注意行驶。温州南站告知D301司机的信息十分模糊不清,未告知D3115具体在何处以多少的速度行驶,更未告知D3115改为慢速方式行驶,D301只能相机而动。而车站值班和调度人员,都是期望ATP故障后自动亮红灯,D301进入ATP故障区域后能看见红灯,以此保障不撞车。
4,对于以上情况,还有一种可能更加可能接近真实,更能让人们理解他们的混乱指挥是如何来的。那就是在两车进入永嘉温州南区间时,CTCS系统本身就已经故障,或者都已经被关闭(如果说站与站之间有一个闭塞区间的ATP出故障,整个站站区间就必须转人工控制,而不是进入红光带才需要关闭CTCS进入人工控制)。那么对于调度中心来说,两车进入永嘉温州南区间时,不可能通过CTCS系统得知二车具体在什么地方,也就是说调度中心放了两列情况未明的车进入了区间。两车自己完全是瞎子看不到对方,而调度人员也无法看到,D3115和D301之间是否知道对方也处于此状态?不得而知。调度人员仅仅希望靠ATP系统来确保两车的安全,这说明两车的ATP在遇到红灯前并未关闭。
5,根据公开报道,应该是自动保护系统ATP的地面部分被雷击出现部分区间故障(换句话说永嘉温州南部分闭塞区间无问题,所以才有了两车开始时都是快速运行的状态),这时候本该故障区间自动亮红灯。D3115在进入故障区间时以慢速行驶,这说明他看到的是红灯,不然就会全速行驶。但后面的D301接近D3115时,未改为慢速行驶,这说明这时D301看到的是绿灯,说明这时ATP才错误的亮了绿灯。红灯变绿灯这十分的蹊跷,不是ATP系统故障后就全都亮绿灯不会变化,不然D3115也会全速行驶D301就不会追尾了。问题就在于,为什么ATP系统工作如此不稳定?存在重大的质量问题。
6,ATP工作不稳定,所以在那份记录上,也就会有D3115司机反应区间信号不稳定的情况(但不知道具体时间)。调度中心或车站值班是否将这一重要信息也告知D301,让他也留意信号灯可能是不稳定的甚至是错误的。通过公开的报道,GSM-R通信系统肯定是无问题的,但是前后司机与调度和车站值班之间的沟通显然有问题。
7,对于具体撞车时间,应该是20:31分的时侯,D3115司机向调度反应有乘客按紧急制动的时候。因为撞车导致D3115系统制动刹车,同时撞坏接触网,这让司机误以为是有乘客拉了制动(乘客拉制动有点匪夷所思)。而后司机去车尾观察到实情,才在20:39分像调度汇报事故。调度与20:37分向D301下达降弓命令(实际上D3115已经制动就应该直接命令D301紧急刹车),D301无人回应,这时D301的司机应该已经因公殉职。
最后是我的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公开报道,设备给出错误的信号而后动车追尾,这是最后的一个安全保障环节失效所导致。而调度人员按照不安全的方式,放行两辆车进入站与站间行驶,来人工指挥行车,这是导致动车追尾的起始原因。同时调度人员以及车站值班人员与列车司机之间,似乎也缺乏清晰准确的信息沟通,D3115改为慢速行驶这一重要信息很可能未通知D301,这是在指挥过程中由于沟通不利未能避免追尾的原因。
三重错误叠加在一起,本来其中任意一个错误不发生,或许就能避免这次事故,至少能够将事故降至最低,但恰恰是三个错误同时发生了。
-
木卫四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11 03:32:09
-
问津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29 13:35:01
-
啊江好运气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29 12:55:16
-
阅读理解小助手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29 12:41:33
-
而今听雨屋檐下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29 12:29:53
-
13⁷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29 08:16:02
-
路人甲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29 07:32:31
-
死性不改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8-05 10:33:35
-
豆友2701537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7-30 12:52:41
-
pp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7-30 09:57:50
-
春夏秋冬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7-30 08:57:30
-
神经浪游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7-30 06:34:32
-
扬子云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7-30 03:25:44
-
玛卡瑞娜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7-30 02:18:1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7-30 02: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