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郭老师的信
![]() |
7月3日上午,郭老师在首都图书馆讲《地外生命与文明探秘》。 |
郭老师:你好!
我本想认真的给你写一封信,可是,昨天傍晚,我的岳母在小区内被台阶绊了一下,摔成左腿股骨头骨折,股骨支出,立刻左腿就短了3厘米,因此在医院忙乎到半夜,现在才腾出手来给你发照片。
我的岳母83岁,身体还好,但是没有文化,去年来到北京,我们经常告诉她要注意休息,要注意安全,她总说“没事儿”,为此,我在家里宣布过“”谁也不许说‘没事儿’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是麻痹思想的红盖头,是一个温馨的陷阱,‘没事儿’就隐藏着大事儿。”昨天到了下午,在高温的天气下,她就下楼几次了,我老伴几次告诉她”别出去了,屋里凉快,在屋躺一会儿吧“,可是她就像有什么大事似的,好像什么单位正等着她去在重要的文件上画圈,她忙得比温总理还忙。另外,我们也不止一遍的告诉她,走路要慢、要掌握好自己身体的重心,要注意安全。她把我们的话都当成了耳旁风,”无知者无畏“,我行我素,结果她这一摔可能就接近人生最后的一站了,今后,自己下楼、散步、和老伙伴打牌都成了奢望,还要拖累几个人为她忙前忙后。
其实,我岳母的事儿没必要写得这么多,可是、事出有因,我觉得这件事和“科普”有关。
若是讲“科普”,我愿意从“北京抢盐潮”说起。
今年“3、11”日本地震、接着发生核电站爆炸,3月17日早晨,我在网上看见南方发生抢盐潮就和老伴说,“北京也马上就会发生抢盐潮”,老伴不信,她说,这是北京,北京人素质高,有知识,谁不知道中国的盐都江苏省淮安市是全世界最大的盐矿,中国人吃盐与日本地震、海啸没关系”,我说,“都是绣花枕头。”上午,我故意去了一家大超市,果然不出我所料,收款台前满载着食盐或者腌制品的小货车排成了长龙。一个推着十几坛大酱的北京老头告诉我,“精盐卖没了,售货员说,已经去车去盐业公司提货呢。”他还告诉我,“这种大酱30多元钱一坛。”我说,“中国人吃的食盐和大海没有多大关系,用不着担心有辐射,你买这么多大酱往哪儿放啊?”老人说,“早晨,孩子让我来买的,还来晚了没有买着精盐,大酱也顶盐使。”晚上,老伴给我讲了一个更有趣的事儿,院里住着新疆来的两口子不知道北京发生了抢盐潮,晚上女婿回来说,“我心思你俩在家能买回盐呢,现在商店都没有盐卖了,将来咱们吃什么?”女婿这么一说老两口子呛不住劲了,贪黑找到一家小超市,买了几袋精盐,每袋10元钱,更可笑的是第二天北京市政府制止了抢盐潮,那个小超市给天价盐退款,可是,老两口子当时没有要小票,盐退不回去,真是丢人又上火。
5月22日,我在中国科技馆听讲座,主持人陈馆长说:“以前,经过调查在我国基本了解科普知识的人达到3、27%,现在通过北抢盐潮,看出达不到3、27%,实际情况比这个数要低得多,今后,在我国普及科普知识仍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昨天,在我的岳母没摔伤之前,我听听完你的课,现买现卖,就向家里人提了几个问题;1、谁看见过月亮的背面?2、光速是多少?3、什么叫光年?4、太阳的光线多长时间到地球?5、月亮对地球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这些眼巴前的科学知识,谁都回答不好,一时间我成了“圣人”。
我的孩子都是大学生,可见普及科学知识在我国知识分子中也是迫在眉睫!
我写的文章多数都发表在豆瓣网上,如果你感兴趣在豆瓣网查“悟甲”就可见到,期待你的指教。
祝好!
附:照片4幅
学生:悟甲
2011年7月4日
注:郭老师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图书馆馆长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