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后,终于看到罗老板
2000年暑假我在上海,罗大佑第一次来大陆开演唱会 ,而且众人纷纷认为他只会开一次。于是北京中老年包机前往上海。身在上海的本人也试着买票,未果。心怀遗憾但不是十分遗憾地回去了。之后的若干年内,罗老板以各种身份常来大陆,纵贯线也纵贯了全国许多地区,我也不是很激动了。这一次他又来,虽说我一听见消息就订了票,但也并未怀着期待,甚至前天晚上走进首体时还只是关心里头怎么没有矿泉水卖害得我只能喝味道可疑的、明显是香精冲调出的果汁饮料。
进去之后先掏出午饭剩下的面饼吃了起来。吃完之后开始四处看,还颇没有坐满,有点担心。不过陆陆续续人头都冒了出来,有个八成多的上座率了。此时很是淡定。《追梦人》的乐声响起之后心里小小骚动了一下,但还保持着冷静,虽然在座群众已经开始欢呼并合唱。到第二首,彻底淡定不能了。《牧童》这首歌如今再听起,是有多美啊!我感动得都要落泪了。纯粹为了这曲与词的优美;也有一点为了这些歌在烂大街歌曲的一代一代的包围中、在烂大街歌曲的迅速萎靡后,还这样存在着、传唱着、优美着。
以下是本场演唱会歌单:
追梦人
牧童
告别的年代
你的样子
母亲
台北红玫瑰
上海之夜
滚滚红尘
海上花
舞女
鹿港小镇
黄色脸孔
如今才是唯一
恋曲一九八零
未来的主人翁
握手
伴侣
张震岳和卑南族姑娘……忘了歌名
宁静温泉
恋曲一九九零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野百合也有春天
童年
光阴的故事
爱的箴言
当时我就觉得,演唱会是分部分的。后来得知是按颜色分的。我的印象是头几首歌可以叫做“人世间”,第二部分显然是爱情,接着是乡土,然后有点世界大同的意思,最后,卡拉OK啦!
去演唱会之前在大悦城买东西,在鹿港小镇吃点心。这个地方,白瞎了这么好的名字了,一直在放夜店音乐。隐约听见麦姐。麦姐或其他夜店音乐我都不讨厌,有时还挺喜欢,可这吃甜品和吃饭的地儿放这么强劲节奏的音乐只怕不合适。也可能只是我老了,周末去西单本来是最恐惧的事情之一,在大悦城这种地方还想讨个安静,真是摸错门了。后来听完演唱会去吃饭,赶上一桌子醉汉闹死人。终于默默吃完出得门来,半夜的宁静顿时涌入脑子,顷刻平静,走在大院的树底下,说话都不敢大声。——中老年人还是躲着点儿年轻人吧。
《鹿港小镇》这歌,在如今我们正经历的城市化过程中,可以一直被小镇青年唱着;这种离开乡土故乡去大城市的经验,简直堪称普世经验了。水银灯与霓虹灯所代表的繁华,永远能勾起许多人对故乡宁静夜空的回忆。
《母亲》这首歌我粤语版听得更熟悉些,非常喜欢黄耀明这样的演唱方式,好像是清心调息过之后的正色演出,很能体现他的纯真天性。国语歌词也很好,听着也是感人的。但《上海之夜》的歌词,恕我当时很想笑,真的是,太直白了,和林夕大作相比。有一阵我每天都要听这首歌,听的都是《不夜情》啦。曲子是真的好听,唱得也无话可说啊。
我最期待他唱的歌儿,演到一半我才意识到,是《倾城之雨》。真是美啊这首歌。我听的时候连歌词都并未认真辨认,完全沉醉在音乐营造的氛围中。如果现场唱,该多震撼。也许他觉得不适合这个比较希望大家开心的场合吧。不唱这首,唱《初恋的少年家》或《啊!停不住的爱人》也可以啊。总之俺就是喜爱情情爱爱的歌儿!
本场演唱会不仅怀旧,还励志呢。罗老板一个劲儿要大家继续走,奔向美好新世界么。
不过怀旧总是主题。内场观众打出“罗大佑我爱你”“你是我青春无悔最美的回忆”“野百合也有春天”等标语,十分痴情。最后那几首歌简直就是给大家唱K用的,大伙儿也不辜负,可劲儿唱。《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根据本人回忆乃是第一首听到的罗大佑的歌,呃,年代久远,但记忆清晰。
将近尾声时大银幕上闪现举着口号的观众的脸庞,其中一对中年男女,分别持着“青”和“春”,十分醒目。这多年后举起来的青春,真是触动我们中老年人的神经。
演唱会中途有点儿走神,大约相当于“尿点”,观众纷纷走出走进,彼时台上他的乐手和张震岳以及一个声音出色的卑南族姑娘在唱一首很民族风的歌,我后一排坐着的姑娘大声喊“阿岳!”我笑了起来。这是半支纵贯线么。民族风如今人们不太感冒了。十几年前来点儿非洲人打鼓还很新奇,看看异族土风舞啥的大伙儿还有兴趣,后来迅速降温,发现还是西洋古典或者西洋流行更经得起听,不管是台湾高山族还是澳洲土著,都不敌了。
唱完《光阴的故事》,舞台熄灭了。观众们也开始退场,但顽固的是大多数,那真是教父级待遇。我看的演唱会少,这是第一次遇见观众如此固执地呼喊台上那位回来,声震体育馆。后来看,是坐满了的,都嚷起来,很可观。于是也就喊回来了,大家一起爱的箴言。
老人家体力甚好,嗓子及演唱方式还是带着愤懑与困惑;希望他一直走下去,写歌,让那些口水歌作者们羞愧难当、倒地而亡。
进去之后先掏出午饭剩下的面饼吃了起来。吃完之后开始四处看,还颇没有坐满,有点担心。不过陆陆续续人头都冒了出来,有个八成多的上座率了。此时很是淡定。《追梦人》的乐声响起之后心里小小骚动了一下,但还保持着冷静,虽然在座群众已经开始欢呼并合唱。到第二首,彻底淡定不能了。《牧童》这首歌如今再听起,是有多美啊!我感动得都要落泪了。纯粹为了这曲与词的优美;也有一点为了这些歌在烂大街歌曲的一代一代的包围中、在烂大街歌曲的迅速萎靡后,还这样存在着、传唱着、优美着。
以下是本场演唱会歌单:
追梦人
牧童
告别的年代
你的样子
母亲
台北红玫瑰
上海之夜
滚滚红尘
海上花
舞女
鹿港小镇
黄色脸孔
如今才是唯一
恋曲一九八零
未来的主人翁
握手
伴侣
张震岳和卑南族姑娘……忘了歌名
宁静温泉
恋曲一九九零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野百合也有春天
童年
光阴的故事
爱的箴言
当时我就觉得,演唱会是分部分的。后来得知是按颜色分的。我的印象是头几首歌可以叫做“人世间”,第二部分显然是爱情,接着是乡土,然后有点世界大同的意思,最后,卡拉OK啦!
去演唱会之前在大悦城买东西,在鹿港小镇吃点心。这个地方,白瞎了这么好的名字了,一直在放夜店音乐。隐约听见麦姐。麦姐或其他夜店音乐我都不讨厌,有时还挺喜欢,可这吃甜品和吃饭的地儿放这么强劲节奏的音乐只怕不合适。也可能只是我老了,周末去西单本来是最恐惧的事情之一,在大悦城这种地方还想讨个安静,真是摸错门了。后来听完演唱会去吃饭,赶上一桌子醉汉闹死人。终于默默吃完出得门来,半夜的宁静顿时涌入脑子,顷刻平静,走在大院的树底下,说话都不敢大声。——中老年人还是躲着点儿年轻人吧。
《鹿港小镇》这歌,在如今我们正经历的城市化过程中,可以一直被小镇青年唱着;这种离开乡土故乡去大城市的经验,简直堪称普世经验了。水银灯与霓虹灯所代表的繁华,永远能勾起许多人对故乡宁静夜空的回忆。
《母亲》这首歌我粤语版听得更熟悉些,非常喜欢黄耀明这样的演唱方式,好像是清心调息过之后的正色演出,很能体现他的纯真天性。国语歌词也很好,听着也是感人的。但《上海之夜》的歌词,恕我当时很想笑,真的是,太直白了,和林夕大作相比。有一阵我每天都要听这首歌,听的都是《不夜情》啦。曲子是真的好听,唱得也无话可说啊。
我最期待他唱的歌儿,演到一半我才意识到,是《倾城之雨》。真是美啊这首歌。我听的时候连歌词都并未认真辨认,完全沉醉在音乐营造的氛围中。如果现场唱,该多震撼。也许他觉得不适合这个比较希望大家开心的场合吧。不唱这首,唱《初恋的少年家》或《啊!停不住的爱人》也可以啊。总之俺就是喜爱情情爱爱的歌儿!
本场演唱会不仅怀旧,还励志呢。罗老板一个劲儿要大家继续走,奔向美好新世界么。
不过怀旧总是主题。内场观众打出“罗大佑我爱你”“你是我青春无悔最美的回忆”“野百合也有春天”等标语,十分痴情。最后那几首歌简直就是给大家唱K用的,大伙儿也不辜负,可劲儿唱。《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根据本人回忆乃是第一首听到的罗大佑的歌,呃,年代久远,但记忆清晰。
将近尾声时大银幕上闪现举着口号的观众的脸庞,其中一对中年男女,分别持着“青”和“春”,十分醒目。这多年后举起来的青春,真是触动我们中老年人的神经。
演唱会中途有点儿走神,大约相当于“尿点”,观众纷纷走出走进,彼时台上他的乐手和张震岳以及一个声音出色的卑南族姑娘在唱一首很民族风的歌,我后一排坐着的姑娘大声喊“阿岳!”我笑了起来。这是半支纵贯线么。民族风如今人们不太感冒了。十几年前来点儿非洲人打鼓还很新奇,看看异族土风舞啥的大伙儿还有兴趣,后来迅速降温,发现还是西洋古典或者西洋流行更经得起听,不管是台湾高山族还是澳洲土著,都不敌了。
唱完《光阴的故事》,舞台熄灭了。观众们也开始退场,但顽固的是大多数,那真是教父级待遇。我看的演唱会少,这是第一次遇见观众如此固执地呼喊台上那位回来,声震体育馆。后来看,是坐满了的,都嚷起来,很可观。于是也就喊回来了,大家一起爱的箴言。
老人家体力甚好,嗓子及演唱方式还是带着愤懑与困惑;希望他一直走下去,写歌,让那些口水歌作者们羞愧难当、倒地而亡。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