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硕士论文及子明先生指正长文的几点说明
今天出去跟网友会面,谈得高兴,回来打开电脑没多久就看到朋友推荐了子明先生《“青年学者”硕士学位论文若干错误举隅》(http://www.douban.com/note/156948173/)一文。因为家里有客人,所以没及时回应。几位豆友都来信询问始末,公开课小组的管理员更是希望我能就此做个回复。
一、我非常感谢子明先生花费如此多时间去纠正我的硕士论文中种种错漏之处。在下才疏学浅,其中用词和引文的错误,等日后有机会将论文正式出版时,定会一一改正。论证的不严密处,也会尽量弥补。“清流”问题国内外研究甚多,子明先生也提到不少,师兄王维江先生的《“清流”研究》最近刚刚出版,是国内这方面最新出版的专著,比我的研究要高明不少,各位如对“清流”有兴趣的,不妨找来看看。我的研究从未想做开天辟地第一人,只是尽量在学力范围内努力做一点贡献。其中自以为最有心得的部分,一是“清流”与慈禧的关系问题,二是“清流”的保守主义文化姿态并非真保守,而是通向权力之路的一种策略。当然,材料有使用不够审慎的地方,子明先生批评得对,日后要更加注意。
二、我想子明先生如此勤加用力来指正我那本02年成文的硕士论文,其实想说的,无非是其开篇处所言:“诚如言: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做半句空。真心希望论文作者能够夯实自己本身的治史基础并细究对待学术之态度,特别是万勿再“好为人师”。以如是之学力,下则贻误后学,上则辱没先进,还是好自为之,多加修炼为善。” 我想此处“好为人师”一句,指的是我在豆瓣的公开课小组上中国近代史一事。此事涉及甚广,可能也是管理员CYU希望我尽快做回应的原因吧。
首先,我并不信奉“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做半句空”这种说法。我从1996年进大学以来,一直在史学领域学习,我觉得自己看书听课是进步的一方面,与人交流讨论也是促进进步不可少的部分。学问求实是对的,但求实的路径各有不同,我就喜欢通过与人交流来发现自己的短处,才有进步的动力。因此,豆瓣公开课对我而言,首先是学习的过程,这也是我在公开课第一讲就反复强调的,我有才疏学浅的地方,希望大家讨论指正。每次讲课的时候,我都提到,希望大家指出我的错误。每次上课前我都认真看书、备课、写讲义,尽量做到不犯错,但是人无完人,有错漏处难免,就像我的硕士论文一样,如果子明先生和其他达人有指正处,不胜感激。
其次,“好为人师”。“好为人师”的确是我的弱点,批评得对。我看到子明先生的批评(看回帖,似乎还有其他人对此不满),第一反应就是,那就不上了吧。这是最简单,最轻易的选择了。然而,俗话说: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既然要做事,就不能怕犯错。我觉得中国近代史方面的确需要在教科书以外有一些更为新鲜的说法,既然现在还很少有人做这方面工作,网络又是个很好的平台,我就想尽量利用这个平台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传递给普通听众,让大家在思考历史问题的时候能尽量复杂、深入、有批判性──甚至是批判我的说法。至于说到“下则贻误后学,上则辱没先进”,我觉得“后学”会有起码的批判能力,而且我一直鼓励大家看教科书,看进阶读物,应该不至于被我的“一家之言”贻误得太厉害,至少可以算是对这些读物的一种补充吧,这也是我不断强调希望大家课后多看书的原因。“上则辱没先进”,我不是很明白什么意思,我自问并没有在讲课的时候曲解任何前人研究成果,何谈“辱没”?为避免日后争议,在此声明:我对我自己的言论负责,一切错漏均由我负责,与师门无关。
第三,公开课,老实说我真不想再上下去了。我并不是说书人,大家听过我讲课的,也注意到我并不是表达很流畅的人。每一次课都要准备很久,看书、做笔记、找图、做ppt。本来我准备去高校工作,所以还比较有动力,总想着这是日后教书的预习。后来因为某高校人事部门行政人员的刁难,一气之下放弃了这条道路。这也是我在子明先生提到的“前事”的回帖中对行政人员多有不敬的原因。因为个人经历而迁怒于曾在高校人事部门工作过的子明先生,深感抱歉。子明先生大文如晨钟暮鼓,让我幡然醒悟。教书是件严肃的事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我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教职,就说明我没有资格教书,还是好好坐我的冷板凳吧。
最后我还想说明一点,我觉得以“青年学者”自称并无不妥之处,子明先生不必冷嘲热讽(具体请见前帖 http://www.douban.com/note/156250047/) 。“青年”,官方说法是45岁以下,在下今年34岁。“学者”,维基百科的说法,是在大学或高等学府中以研究为职业的人,在下虽然现在失业中,但的确以研究为自己的志业,因此自称“学者”并无汗颜之处。当然,我在日志中的确常有狂妄语,若惹人不快,在下深感抱歉。
一、我非常感谢子明先生花费如此多时间去纠正我的硕士论文中种种错漏之处。在下才疏学浅,其中用词和引文的错误,等日后有机会将论文正式出版时,定会一一改正。论证的不严密处,也会尽量弥补。“清流”问题国内外研究甚多,子明先生也提到不少,师兄王维江先生的《“清流”研究》最近刚刚出版,是国内这方面最新出版的专著,比我的研究要高明不少,各位如对“清流”有兴趣的,不妨找来看看。我的研究从未想做开天辟地第一人,只是尽量在学力范围内努力做一点贡献。其中自以为最有心得的部分,一是“清流”与慈禧的关系问题,二是“清流”的保守主义文化姿态并非真保守,而是通向权力之路的一种策略。当然,材料有使用不够审慎的地方,子明先生批评得对,日后要更加注意。
二、我想子明先生如此勤加用力来指正我那本02年成文的硕士论文,其实想说的,无非是其开篇处所言:“诚如言: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做半句空。真心希望论文作者能够夯实自己本身的治史基础并细究对待学术之态度,特别是万勿再“好为人师”。以如是之学力,下则贻误后学,上则辱没先进,还是好自为之,多加修炼为善。” 我想此处“好为人师”一句,指的是我在豆瓣的公开课小组上中国近代史一事。此事涉及甚广,可能也是管理员CYU希望我尽快做回应的原因吧。
首先,我并不信奉“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做半句空”这种说法。我从1996年进大学以来,一直在史学领域学习,我觉得自己看书听课是进步的一方面,与人交流讨论也是促进进步不可少的部分。学问求实是对的,但求实的路径各有不同,我就喜欢通过与人交流来发现自己的短处,才有进步的动力。因此,豆瓣公开课对我而言,首先是学习的过程,这也是我在公开课第一讲就反复强调的,我有才疏学浅的地方,希望大家讨论指正。每次讲课的时候,我都提到,希望大家指出我的错误。每次上课前我都认真看书、备课、写讲义,尽量做到不犯错,但是人无完人,有错漏处难免,就像我的硕士论文一样,如果子明先生和其他达人有指正处,不胜感激。
其次,“好为人师”。“好为人师”的确是我的弱点,批评得对。我看到子明先生的批评(看回帖,似乎还有其他人对此不满),第一反应就是,那就不上了吧。这是最简单,最轻易的选择了。然而,俗话说: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既然要做事,就不能怕犯错。我觉得中国近代史方面的确需要在教科书以外有一些更为新鲜的说法,既然现在还很少有人做这方面工作,网络又是个很好的平台,我就想尽量利用这个平台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传递给普通听众,让大家在思考历史问题的时候能尽量复杂、深入、有批判性──甚至是批判我的说法。至于说到“下则贻误后学,上则辱没先进”,我觉得“后学”会有起码的批判能力,而且我一直鼓励大家看教科书,看进阶读物,应该不至于被我的“一家之言”贻误得太厉害,至少可以算是对这些读物的一种补充吧,这也是我不断强调希望大家课后多看书的原因。“上则辱没先进”,我不是很明白什么意思,我自问并没有在讲课的时候曲解任何前人研究成果,何谈“辱没”?为避免日后争议,在此声明:我对我自己的言论负责,一切错漏均由我负责,与师门无关。
第三,公开课,老实说我真不想再上下去了。我并不是说书人,大家听过我讲课的,也注意到我并不是表达很流畅的人。每一次课都要准备很久,看书、做笔记、找图、做ppt。本来我准备去高校工作,所以还比较有动力,总想着这是日后教书的预习。后来因为某高校人事部门行政人员的刁难,一气之下放弃了这条道路。这也是我在子明先生提到的“前事”的回帖中对行政人员多有不敬的原因。因为个人经历而迁怒于曾在高校人事部门工作过的子明先生,深感抱歉。子明先生大文如晨钟暮鼓,让我幡然醒悟。教书是件严肃的事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我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教职,就说明我没有资格教书,还是好好坐我的冷板凳吧。
最后我还想说明一点,我觉得以“青年学者”自称并无不妥之处,子明先生不必冷嘲热讽(具体请见前帖 http://www.douban.com/note/156250047/) 。“青年”,官方说法是45岁以下,在下今年34岁。“学者”,维基百科的说法,是在大学或高等学府中以研究为职业的人,在下虽然现在失业中,但的确以研究为自己的志业,因此自称“学者”并无汗颜之处。当然,我在日志中的确常有狂妄语,若惹人不快,在下深感抱歉。
-
三二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5-12 09:30:49
-
doudou 转发了这篇日记
人文社科掐架。。。论文被挖出来挑错,一阵脊背发凉。哎,我从不自诩这个那个的,终极目标就是混吃等死教终身会员资格。@R @河马也是马
2012-05-11 03:47:05 -
cheev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9-06 23:05:17
-
渐安 转发了这篇日记
公开课倾向于讨论课的形式,注重史观和框架结构,那么在这里通识性会比旨在阐述各种复原的事实、有待复原的现象更为重要。 其实提出质疑也是一种讨论,如果不夹带个人攻击因素,增加观点说不定更能丰富讨论内容呢。
2011-06-20 21:42:42
fatefac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努力工作也不一定能获得美好生活 (2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57.7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931篇内容 · 874.8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76篇内容 · 22.9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37篇内容 · 22.3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24.9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954篇内容 · 227.2万次浏览
- 万物皆可邪修423篇内容 · 30.9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829篇内容 · 148.3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