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慕容紫英
《古剑》昨天通关,也是值得记上这笔的。终于终于在古剑之后,可以写写慕容紫英。【有剧透!仙四大透,古剑小透】
————————————————
第一遍走仙四的时候,觉得他长得真漂亮,这就是我第一印象。之后菱纱叫他“冰块脸”,叫他“小紫英”,说他是“闷葫芦”,便也跟着这样评价他。零陵君爱紫英,聊天的时候曾说紫英嘴上不说,心里都有,默默为每一个人奔走付出。
很久之后,我亦真心爱上紫英。每每想他一生际遇,有美好有辛酸,连同古剑里的影子,总是那份命运中的无可奈何。
在巢居国的时候,看他和天河拔剑相向,眉毛都立起来,十分难过。后来在鬼界,天青说今生是人来世是妖,进了黄泉入了轮回,人妖并没有不同。记得紫英被一语点破中默然良久的神情,那一刻我觉得是何其残忍。他从小建立的观念瞬间倾塌,他过去的坚持都变得可笑,而他存身立命之处的琼华和所有的信仰却原来都是由偏见和私欲维系的。在开往人间的渡船上,他闻之父母早已去世,说自己一生亲缘极薄,他从幻冥界出来便迎来怀朔的死亡,连琼华他也失去。零陵曾说,他们都得到了最好的,也失去了最好的。如果没有天河来到昆仑,望舒剑不曾苏醒,玄霄不曾破冰,十九年一次和妖界的征战也不会有,那么紫英应该还在昆仑修道,抱着对妖的敌视,做他的道长。
可是“冰块脸”紫英并不是固执不通情理之人,他也不是闷葫芦,他有心有情有义,他不说也许是觉得不必一切付之于口,也许是他尚存疑惑不必说明。与其说,不如去做。为了月牙村,他去求掌门。为了梦璃,他和天河一道入不周山去鬼界,最后隔着卷云台望着昔日的同门反目。他对望舒之事早就存疑,给天河造剑,又在妖界入口替天河挡了一剑。在青鸾山的木屋下,他说“我自问并不畏惧世间强权,自己的生死也可相轻,若是用我一命,能换菱纱一命,我定会毫不犹豫。” 我想不单是为菱纱,紫英是可以为朋友抛却性命,生死不计的。这里面有他最大程度的展开胸臆,也有人生在世的许多无奈。
仙四仍然是一男两女的设定,而大抵紫英无人来配。关于封神陵里紫英望着菱纱泼命为天河取射日弓而想起曾经的剑穗,心痛的成分恐怕大过爱慕。如果盗墓便要折寿,那手中的剑穗便是菱纱不可见的生命。至于故事的最后,菱纱墓碑上的字想来不是眼盲的天河能够刻上的。果然假以紫英之手,又是怎样的遗憾和残酷。
仙四的结局里有生离有死别,而更大的悲哀却是你望不见这生离死别,只能望着紫英的背影去猜测这百年间的起承转合。因为不曾说明,便是定局也还总有希望。也许菱纱可以找到续命之法,安乐终老呢。梦璃不曾老去,天河也不曾老去,最后的见面便如同最初的相逢,在花里雾里,如一场好梦。只有紫英,他站在山崖边,百年来不曾换下琼华的装扮,说这人生不过一场空虚大梦,惟有天道恒在,往复循环,不曾更改。也许紫英悟了,也许他只是累了。
不管古剑里的师尊是否真的就是成仙之后的慕容紫英,我愿意相信他是,愿意相信他得道踏尘而去,愿意相信有人(剑灵)愿意陪伴他追随他。在仙剑里以背影结束的紫英,在古剑里以背影出场。看他还是一身蓝白两色的道服,和天墉本派的紫色区分分明,实在令人感叹。之前以为他又在昆仑山重建琼华,却原来不是。他只是三百年前来到天墉,做执剑长老,期间掌门更替无数,他只不过要把剑术剑道传之其人。除去前期在百里屠苏回忆里出现的师尊,他本尊在紫榕林外的踩着剑光的登场和当年在巢湖御剑而来是何其相似。看见他那一刻,觉得和想象中白发紫英的相貌并不相似。但那神情平和肃穆,眉眼慈悲,又让我然觉得紫英成仙就是这个样子。他对百里屠苏有最大的关怀和爱护,也对他的选择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帮助。不论是在紫榕林外,还是后来在天墉,他依然话不多,却处处尽是体谅。百里屠苏的态度让他提起曾经的“挚友”,那不对命运屈服的样子一定让他想到许多许多年前,他自己青年时那些无怨无悔的努力。他知道故事的结局,因为他曾经亲力亲为,所以他对爱徒有挽留却没有阻止,一方面是因为那种不屈和坚持让他看到了挚友,一方面也表明紫英一生从未后悔。
“承君此诺,必守一生”,那晚剑舞坪的夜色如此美好,天上那轮圆月照着少年的即将展开的离别。古剑的最后依然有紫英立在高崖,举目远望,远处云海涛涛,霞光明灭,所有的相逢际遇,所有的遗憾和努力,一切便都还诸于苍茫天地,融进那白衣蓝衫的背影之中。
————————————————
第一遍走仙四的时候,觉得他长得真漂亮,这就是我第一印象。之后菱纱叫他“冰块脸”,叫他“小紫英”,说他是“闷葫芦”,便也跟着这样评价他。零陵君爱紫英,聊天的时候曾说紫英嘴上不说,心里都有,默默为每一个人奔走付出。
很久之后,我亦真心爱上紫英。每每想他一生际遇,有美好有辛酸,连同古剑里的影子,总是那份命运中的无可奈何。
在巢居国的时候,看他和天河拔剑相向,眉毛都立起来,十分难过。后来在鬼界,天青说今生是人来世是妖,进了黄泉入了轮回,人妖并没有不同。记得紫英被一语点破中默然良久的神情,那一刻我觉得是何其残忍。他从小建立的观念瞬间倾塌,他过去的坚持都变得可笑,而他存身立命之处的琼华和所有的信仰却原来都是由偏见和私欲维系的。在开往人间的渡船上,他闻之父母早已去世,说自己一生亲缘极薄,他从幻冥界出来便迎来怀朔的死亡,连琼华他也失去。零陵曾说,他们都得到了最好的,也失去了最好的。如果没有天河来到昆仑,望舒剑不曾苏醒,玄霄不曾破冰,十九年一次和妖界的征战也不会有,那么紫英应该还在昆仑修道,抱着对妖的敌视,做他的道长。
可是“冰块脸”紫英并不是固执不通情理之人,他也不是闷葫芦,他有心有情有义,他不说也许是觉得不必一切付之于口,也许是他尚存疑惑不必说明。与其说,不如去做。为了月牙村,他去求掌门。为了梦璃,他和天河一道入不周山去鬼界,最后隔着卷云台望着昔日的同门反目。他对望舒之事早就存疑,给天河造剑,又在妖界入口替天河挡了一剑。在青鸾山的木屋下,他说“我自问并不畏惧世间强权,自己的生死也可相轻,若是用我一命,能换菱纱一命,我定会毫不犹豫。” 我想不单是为菱纱,紫英是可以为朋友抛却性命,生死不计的。这里面有他最大程度的展开胸臆,也有人生在世的许多无奈。
仙四仍然是一男两女的设定,而大抵紫英无人来配。关于封神陵里紫英望着菱纱泼命为天河取射日弓而想起曾经的剑穗,心痛的成分恐怕大过爱慕。如果盗墓便要折寿,那手中的剑穗便是菱纱不可见的生命。至于故事的最后,菱纱墓碑上的字想来不是眼盲的天河能够刻上的。果然假以紫英之手,又是怎样的遗憾和残酷。
仙四的结局里有生离有死别,而更大的悲哀却是你望不见这生离死别,只能望着紫英的背影去猜测这百年间的起承转合。因为不曾说明,便是定局也还总有希望。也许菱纱可以找到续命之法,安乐终老呢。梦璃不曾老去,天河也不曾老去,最后的见面便如同最初的相逢,在花里雾里,如一场好梦。只有紫英,他站在山崖边,百年来不曾换下琼华的装扮,说这人生不过一场空虚大梦,惟有天道恒在,往复循环,不曾更改。也许紫英悟了,也许他只是累了。
不管古剑里的师尊是否真的就是成仙之后的慕容紫英,我愿意相信他是,愿意相信他得道踏尘而去,愿意相信有人(剑灵)愿意陪伴他追随他。在仙剑里以背影结束的紫英,在古剑里以背影出场。看他还是一身蓝白两色的道服,和天墉本派的紫色区分分明,实在令人感叹。之前以为他又在昆仑山重建琼华,却原来不是。他只是三百年前来到天墉,做执剑长老,期间掌门更替无数,他只不过要把剑术剑道传之其人。除去前期在百里屠苏回忆里出现的师尊,他本尊在紫榕林外的踩着剑光的登场和当年在巢湖御剑而来是何其相似。看见他那一刻,觉得和想象中白发紫英的相貌并不相似。但那神情平和肃穆,眉眼慈悲,又让我然觉得紫英成仙就是这个样子。他对百里屠苏有最大的关怀和爱护,也对他的选择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帮助。不论是在紫榕林外,还是后来在天墉,他依然话不多,却处处尽是体谅。百里屠苏的态度让他提起曾经的“挚友”,那不对命运屈服的样子一定让他想到许多许多年前,他自己青年时那些无怨无悔的努力。他知道故事的结局,因为他曾经亲力亲为,所以他对爱徒有挽留却没有阻止,一方面是因为那种不屈和坚持让他看到了挚友,一方面也表明紫英一生从未后悔。
“承君此诺,必守一生”,那晚剑舞坪的夜色如此美好,天上那轮圆月照着少年的即将展开的离别。古剑的最后依然有紫英立在高崖,举目远望,远处云海涛涛,霞光明灭,所有的相逢际遇,所有的遗憾和努力,一切便都还诸于苍茫天地,融进那白衣蓝衫的背影之中。
![]() |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