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
![]() |
时间 |
在小城中生活正如游走在大草原上一般:当你以为每个山丘后会出现一丝“新意和变化”时,迎面而来的却只是一成不变、曲折蜿蜒、若隐若现的小路……
![]() |
往事 |
昨天和rollin在福州路聊天,他说起当年看阿罗诺夫斯基,π到dream时代,他还不就是小片导演,拍得独立片,无人知晓。而现在,过去十年,他用《黑天鹅》跻身了主流,实在有些意外。我回他,那诺兰还不是更夸张,都票房大片、商业巨制了。
很显然,我们都没有察觉时间的流逝。正如当本拉登被击毙,我又一次强烈意识到,这个十年过去了。十年即是一个完整时代,就像老外回忆他们的60年代,大一轮的人回忆他们的80年代。你看不见时代,但是你经历过时代,而且它真的就在你身边。
掐指一算,已经写了五年戛纳,不知道以后还能跟几年。说下我喜爱的杰兰导演吧,为数不多参与竞赛的长镜流,从目前的资讯可以看出,画面里的情绪依然强烈。
我一直有留意杰兰作品的一些东西,比如常爱表现昼夜长短、季节更迭和气象万千,他就一直走这条路,导致很容易被归入“触景生情”的一类导演,典型印象派。作品里的人与物做交流,而不是人与人交流,就像他又很少去表现强烈的戏剧冲突(《三猴》另当别论)。
《茧》的主人公是一对老夫妻,作者的交流对象是父母,《小镇》是姐弟和一家人,《五云》是电影导演和老父亲,交流对象是家族、亲人和故乡。《远方》的主人公是两个表兄弟,交流对象是城市,《气候》主人公是中年夫妻,交流对象是时间和气候。《三猴》穿了通俗剧的外衣,另当别论。
。。。待续
观众把视线投向银幕,银幕里的人物却把视线投向了远方。
![]() |
小镇 |
![]() |
五云 |
![]() |
远方 |
![]() |
气候 |
![]() |
三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