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花开读书会—《爱的艺术》小结
By豆豆
活动链接
http://www.douban.com/event/13557043/
我想读书会真的是我们小组活动一次有益的尝试,也希望这样好的活动形式可以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爱的艺术》本身已经让我们每个人受益匪浅,而读书会形式的讨论,更使每个人的感悟得到了升华。那天讨论的内容,我想都会深深浅浅的留在每个人的记忆里,此后的诸多回味,可以在再一次翻开那本书的时候,在你我的脑海浮现,甚至每个人当时的表情,不是么?
还是很想再推一下【纳纳纳】的会后感,比起我的语言,有血有肉的多了。
http://www.douban.com/note/144575438/
下文转自纳纳纳。拥抱!感谢!
下午的讨论会,怎么说,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而我又是一个不大擅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人,所以我在努力地倾听每一个人的发言(真的很认真,我想“听”倒是我的特长之一),全部地拿下,再细细地回想,辨别对错,理顺逻辑。这或许是我一贯的作法。
来了十个人左右,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比方说,乏走狗喜欢引经据典,着实是学术派的;豆豆给人感觉亲切,总是在强调一点:有生命力的爱,我想说她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很有生命力的。Vinlu说话锐利,稍缺乏耐心,但很有趣;泛泛给人成熟的感觉,粉色psp则让人感觉很幻想。当然还有那位设计师叔叔,知足常乐,喜欢争辩,但有时抓不到逻辑•••
这是个围绕爱而展开的讨论,其中有三个争论的焦点是我所关注的。
首先,爱他人,是我被爱的原因,正是我的爱唤起了他人爱的能力。但我的爱没有唤起他人爱的能力的时候,即你爱他,因此他感到不快乐,这该怎么办。大家有个一致的观点差不多是:虽然得不到他的爱,但是这段时间痛和乐都是弥足珍贵的。
但我觉得这样子的爱不是真正的爱,你感觉弥足珍贵,是因为回头看的时候往往会将伤痛的感觉忘掉(这点上我有切身体会,比如说高三的岁月,的确是苦啊,肉体上精神上的折磨,但高考过后,就觉得那没什么,痛苦被模糊化了,或者说是舒服化了),可以确定的是,当时你很痛苦,而爱,很明显是应该带来快乐的(书中所说,“给”比“得”要更快乐),爱通过“给”而展现了自己的价值,让别人得到幸福。可是你痛苦是因为内心疯狂的占有欲,因为求而不得,让占有欲支配了你的行为,同时也让对方无法接受,因而不快乐。我理解上,所有真正的爱都不是以占有为目的,所有的爱都应以博爱为基础(我爱你即我爱世界),让对方快乐幸福。
所以我对这个焦点的观点是,并不存在我的爱没有唤起他人爱的能力这种情况(试问谁会变态到讨厌关心他帮助他的人?),而是我自私的占有欲(非爱)让人不快乐,我并非真正的爱着他,所以两者都痛苦。消失绝对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而是换一种方式去爱,让富有创造力的“给”去主宰你的行为。
第二个焦点,几乎是我引起的,关于母爱和爱情的冲突(婆媳之争)。但我觉得可以用更好的主题来归纳:面对不成熟的母爱,我们的态度是什么?(豆豆也说过)。传统孝道的捍卫者设计师叔叔对这个问题很有看法,他的观点是:找女朋友不仅要自己欢喜,也要母亲欢喜,一种互动的原则,两者都满意才是对的。这是一种中庸的做法,不偏不倚。但是当他举例子的时候却自己颠覆了这一条:找到女朋友时带回去给母亲看看,如果母亲不喜欢,就悄悄的换掉(笑)。母爱是与生俱来同时也是不能更换的,而女朋友是可以换的(笑,群起攻之,女朋友是可以给你换来换去大)。设计师叔叔并没用遵循中庸的原则(平等的原则)。没有平等,互动是假互动。他的观点是将母爱放在了选择的最顶端,于此同时将自己的人格削掉了一部分,委身于母亲的权威之下,是母亲在帮他选择,而非自己选择。不能够按照自己心中的目标,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衡量、去选择的人,绝对不是人格完整的人。
作为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首先人格的完整是谁也不能侵犯的,哪怕是母亲。这和“孝”也是无关的(怎样才是孝呢,我觉得是努力发展自己,获取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才是最大意义上的孝,而非去包庇溺爱母亲的错误)面对不成熟的母爱,我觉得还是应该以自己的力量去让她健全,实在不行只能规避,以保证人格的完整性。但有一点是不能磨灭的,我从出生到死亡,不会有一刻不爱母亲,只是爱的方式方法的变化。
最后一点,性放纵的问题。对于此,我也不能多说什么,没有什么经验么(羞•••)
我们可以放纵食欲,在此点上不大会有人批判放纵者,而人们放纵性欲时,却要遭到非议。当时我问过乏走狗,食欲和性欲的地位是不是等同的。回答是,是。我当时就在幻想一个假设,如果有一天爱不在和性欲连接,而是和食欲连接,这样会是什么情况?我爱你,所以我要和你一起吃饭,你和别人吃饭我就要和你闹离婚;某天你在街上碰到一个心仪的女孩,你产生了非要和她吃饭不可的欲望,说明你爱上她了。那个时候,街上将开的是性欲饭店,食欲旅馆(笑)。当然这个假设不大可能成为现实,我认为性欲和食欲尚不能位于同等地位,性欲要高于食欲,但以食欲为基础(谁会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做爱•••),性欲要求阴阳相合,而食欲只图自己。
原始社会常有集体性交的仪式,以消除孤独感,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的产生,性交成了两个人的事,到了现代社会,性的放纵,仿佛又回到了原始社会。远点看,这不是历史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吗?历史发展过程是符合规律的,就是说此时出现的“分”也是一种合理的存在。(个人观点,我比较赞成一夜情的做法只有释放没有责任和负担。将爱与性隔离开来,是爱情纯洁化的好方法,爱参和上性,会变的复杂而糜烂)。
一个严肃、真诚,同时具有批判精神的小组是一个人进步很棒的环境。作为一枚大学生,苦苦追求独立思考的能力,希望得到批评,希望大家能给我指点迷津。下次会再来呦。
LGBT我后来查了才知道是什么,欺负我,这方面一点都不懂啊==
活动链接
http://www.douban.com/event/13557043/
我想读书会真的是我们小组活动一次有益的尝试,也希望这样好的活动形式可以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爱的艺术》本身已经让我们每个人受益匪浅,而读书会形式的讨论,更使每个人的感悟得到了升华。那天讨论的内容,我想都会深深浅浅的留在每个人的记忆里,此后的诸多回味,可以在再一次翻开那本书的时候,在你我的脑海浮现,甚至每个人当时的表情,不是么?
还是很想再推一下【纳纳纳】的会后感,比起我的语言,有血有肉的多了。
http://www.douban.com/note/144575438/
下文转自纳纳纳。拥抱!感谢!
下午的讨论会,怎么说,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而我又是一个不大擅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人,所以我在努力地倾听每一个人的发言(真的很认真,我想“听”倒是我的特长之一),全部地拿下,再细细地回想,辨别对错,理顺逻辑。这或许是我一贯的作法。
来了十个人左右,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比方说,乏走狗喜欢引经据典,着实是学术派的;豆豆给人感觉亲切,总是在强调一点:有生命力的爱,我想说她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很有生命力的。Vinlu说话锐利,稍缺乏耐心,但很有趣;泛泛给人成熟的感觉,粉色psp则让人感觉很幻想。当然还有那位设计师叔叔,知足常乐,喜欢争辩,但有时抓不到逻辑•••
这是个围绕爱而展开的讨论,其中有三个争论的焦点是我所关注的。
首先,爱他人,是我被爱的原因,正是我的爱唤起了他人爱的能力。但我的爱没有唤起他人爱的能力的时候,即你爱他,因此他感到不快乐,这该怎么办。大家有个一致的观点差不多是:虽然得不到他的爱,但是这段时间痛和乐都是弥足珍贵的。
但我觉得这样子的爱不是真正的爱,你感觉弥足珍贵,是因为回头看的时候往往会将伤痛的感觉忘掉(这点上我有切身体会,比如说高三的岁月,的确是苦啊,肉体上精神上的折磨,但高考过后,就觉得那没什么,痛苦被模糊化了,或者说是舒服化了),可以确定的是,当时你很痛苦,而爱,很明显是应该带来快乐的(书中所说,“给”比“得”要更快乐),爱通过“给”而展现了自己的价值,让别人得到幸福。可是你痛苦是因为内心疯狂的占有欲,因为求而不得,让占有欲支配了你的行为,同时也让对方无法接受,因而不快乐。我理解上,所有真正的爱都不是以占有为目的,所有的爱都应以博爱为基础(我爱你即我爱世界),让对方快乐幸福。
所以我对这个焦点的观点是,并不存在我的爱没有唤起他人爱的能力这种情况(试问谁会变态到讨厌关心他帮助他的人?),而是我自私的占有欲(非爱)让人不快乐,我并非真正的爱着他,所以两者都痛苦。消失绝对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而是换一种方式去爱,让富有创造力的“给”去主宰你的行为。
第二个焦点,几乎是我引起的,关于母爱和爱情的冲突(婆媳之争)。但我觉得可以用更好的主题来归纳:面对不成熟的母爱,我们的态度是什么?(豆豆也说过)。传统孝道的捍卫者设计师叔叔对这个问题很有看法,他的观点是:找女朋友不仅要自己欢喜,也要母亲欢喜,一种互动的原则,两者都满意才是对的。这是一种中庸的做法,不偏不倚。但是当他举例子的时候却自己颠覆了这一条:找到女朋友时带回去给母亲看看,如果母亲不喜欢,就悄悄的换掉(笑)。母爱是与生俱来同时也是不能更换的,而女朋友是可以换的(笑,群起攻之,女朋友是可以给你换来换去大)。设计师叔叔并没用遵循中庸的原则(平等的原则)。没有平等,互动是假互动。他的观点是将母爱放在了选择的最顶端,于此同时将自己的人格削掉了一部分,委身于母亲的权威之下,是母亲在帮他选择,而非自己选择。不能够按照自己心中的目标,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衡量、去选择的人,绝对不是人格完整的人。
作为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首先人格的完整是谁也不能侵犯的,哪怕是母亲。这和“孝”也是无关的(怎样才是孝呢,我觉得是努力发展自己,获取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才是最大意义上的孝,而非去包庇溺爱母亲的错误)面对不成熟的母爱,我觉得还是应该以自己的力量去让她健全,实在不行只能规避,以保证人格的完整性。但有一点是不能磨灭的,我从出生到死亡,不会有一刻不爱母亲,只是爱的方式方法的变化。
最后一点,性放纵的问题。对于此,我也不能多说什么,没有什么经验么(羞•••)
我们可以放纵食欲,在此点上不大会有人批判放纵者,而人们放纵性欲时,却要遭到非议。当时我问过乏走狗,食欲和性欲的地位是不是等同的。回答是,是。我当时就在幻想一个假设,如果有一天爱不在和性欲连接,而是和食欲连接,这样会是什么情况?我爱你,所以我要和你一起吃饭,你和别人吃饭我就要和你闹离婚;某天你在街上碰到一个心仪的女孩,你产生了非要和她吃饭不可的欲望,说明你爱上她了。那个时候,街上将开的是性欲饭店,食欲旅馆(笑)。当然这个假设不大可能成为现实,我认为性欲和食欲尚不能位于同等地位,性欲要高于食欲,但以食欲为基础(谁会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做爱•••),性欲要求阴阳相合,而食欲只图自己。
原始社会常有集体性交的仪式,以消除孤独感,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的产生,性交成了两个人的事,到了现代社会,性的放纵,仿佛又回到了原始社会。远点看,这不是历史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吗?历史发展过程是符合规律的,就是说此时出现的“分”也是一种合理的存在。(个人观点,我比较赞成一夜情的做法只有释放没有责任和负担。将爱与性隔离开来,是爱情纯洁化的好方法,爱参和上性,会变的复杂而糜烂)。
一个严肃、真诚,同时具有批判精神的小组是一个人进步很棒的环境。作为一枚大学生,苦苦追求独立思考的能力,希望得到批评,希望大家能给我指点迷津。下次会再来呦。
LGBT我后来查了才知道是什么,欺负我,这方面一点都不懂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