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本人是搞出版和翻译的,对外国图书业的情况有点了解,所以老拿美国来说事。你可以说我崇美,因为我的确如此。
一个国家的作家靠写作能养活自己,并且还能活得像样,这个国家的文学才会繁荣。和作协签约(好像现在也挺难的),一个月领点工资,会导致嘴软,说错话会被除名,断了生计。美国遍地都是作家班(主要在大学里,雷蒙德•卡佛就读过这种班。),这说明在那里,写作是门技术,学好了这门技术,可以谋生。
没有盗版,作家才能赚到钱,活得好,写出好作品。丹•布朗《失落的秘符》英文版首印五百万册。这只是精装,精装之后还可以再卖平装和电纸书。美国另外一个作家詹姆斯•帕特森一年能挣上亿美元。假如有盗版,他们的书肯定卖不到这么多。在中国,遍地都是以三轮车为载体的盗版书摊。稍微卖得好一点的书,你都可以在书摊上花十块钱买到一本。网络上,获得一本新书全文也不是什么难事。假如没有盗版,韩寒他们的书也能卖到几百万册。这会吸引更多的人创作,因为写书可以成为富豪,超级富豪。文学会成为很赚钱的工业
假如没有盗版,每读一点字,就得花钱买,这个字就得值得人买。目前付费阅读的网络小说,千把字才几分钱。这么廉价的文章,会是好文章吗?中国的文章就像中国的商品一样,廉价,质量不高,跑量。
美国作家,写好短篇小说不是自己投稿,而是拿给经纪人投稿。因为一个短篇小说可以赚上万美元,可以让人抽个百分之十了。光写短篇小说差不多就能养活自己了。不成再申请点基金,或者找个写作班教人写作。我要说,基金和作协的工资是不同的。那里不存在说错话的问题,只存在是不是诽谤的问题。写得好才能获得基金。把林肯写成吸血鬼猎人OKAY的,不用担心基金会被收回。在这里就不同了,写个小兵和首长女人做爱,都有被禁止写作的可能。
《纽约客》的稿费标准大约是一到两美元之间,跟它比起来,韩寒《独唱团》的稿费,其实还不算高。如果销量好一些的杂志,都能给作者千字千元的稿费(加起来也没多少),那得多少人辞掉正式工作,埋首于语不惊人死不休啊。那大概外国也会出现译言网,编译汉语文章了。现在的情况如何呢?畅销杂志是不是每篇文章都有千字千元就不说了。来说说纯文学杂志吧,千字一百的很少,千字五十、三十居多,不给钱的也有。
专职写长篇的得写得快,写短篇的得再找份工作干着。每天写一两万字的,挤完公交回到家里再写作的,我不相信他们当中会出现很多优秀的作家。
没有盗版,一部分人会选择买正版,更多的人会加入更多更多不看书的人的行列。为什么咱们有这么多不看书的人呢?因为一部分人很穷。因为从小就没有培养阅读的趣味——《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不会让人对阅读产生向往。因为书不好看——麦加那个也能叫谍战小说?这让约翰•勒卡雷情何以堪?因为十亿人民九亿商,看一晚上书,不如找领导吃顿饭,包一段路修修。但影视逐渐取代阅读不是主要原因。美国影视够发达了吧,但每年过十万、二十万册的书何其多也。
在美国,丹•布朗能赚很多钱,菲利普•罗斯也能赚一点钱养活自己。中国读书的人多了,没盗版了,稿费合理了,人的收入赶得上GDP了,阅读的气氛有了,到那个时候,郭敬明写青少年小说——他可以一直写下去,而且我相信他有可能一直保持畅销,因为就像IPAD一样,青少年追捧的消费品,都是成年人制造的——可以赚很多很多钱,而曹寇这样的作家也能赚钱,不用再给书商写《中国古代房中术》了。大家现在一起来倒掉百度文库,只是漫长路途的第一步。
一个国家的作家靠写作能养活自己,并且还能活得像样,这个国家的文学才会繁荣。和作协签约(好像现在也挺难的),一个月领点工资,会导致嘴软,说错话会被除名,断了生计。美国遍地都是作家班(主要在大学里,雷蒙德•卡佛就读过这种班。),这说明在那里,写作是门技术,学好了这门技术,可以谋生。
没有盗版,作家才能赚到钱,活得好,写出好作品。丹•布朗《失落的秘符》英文版首印五百万册。这只是精装,精装之后还可以再卖平装和电纸书。美国另外一个作家詹姆斯•帕特森一年能挣上亿美元。假如有盗版,他们的书肯定卖不到这么多。在中国,遍地都是以三轮车为载体的盗版书摊。稍微卖得好一点的书,你都可以在书摊上花十块钱买到一本。网络上,获得一本新书全文也不是什么难事。假如没有盗版,韩寒他们的书也能卖到几百万册。这会吸引更多的人创作,因为写书可以成为富豪,超级富豪。文学会成为很赚钱的工业
假如没有盗版,每读一点字,就得花钱买,这个字就得值得人买。目前付费阅读的网络小说,千把字才几分钱。这么廉价的文章,会是好文章吗?中国的文章就像中国的商品一样,廉价,质量不高,跑量。
美国作家,写好短篇小说不是自己投稿,而是拿给经纪人投稿。因为一个短篇小说可以赚上万美元,可以让人抽个百分之十了。光写短篇小说差不多就能养活自己了。不成再申请点基金,或者找个写作班教人写作。我要说,基金和作协的工资是不同的。那里不存在说错话的问题,只存在是不是诽谤的问题。写得好才能获得基金。把林肯写成吸血鬼猎人OKAY的,不用担心基金会被收回。在这里就不同了,写个小兵和首长女人做爱,都有被禁止写作的可能。
《纽约客》的稿费标准大约是一到两美元之间,跟它比起来,韩寒《独唱团》的稿费,其实还不算高。如果销量好一些的杂志,都能给作者千字千元的稿费(加起来也没多少),那得多少人辞掉正式工作,埋首于语不惊人死不休啊。那大概外国也会出现译言网,编译汉语文章了。现在的情况如何呢?畅销杂志是不是每篇文章都有千字千元就不说了。来说说纯文学杂志吧,千字一百的很少,千字五十、三十居多,不给钱的也有。
专职写长篇的得写得快,写短篇的得再找份工作干着。每天写一两万字的,挤完公交回到家里再写作的,我不相信他们当中会出现很多优秀的作家。
没有盗版,一部分人会选择买正版,更多的人会加入更多更多不看书的人的行列。为什么咱们有这么多不看书的人呢?因为一部分人很穷。因为从小就没有培养阅读的趣味——《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不会让人对阅读产生向往。因为书不好看——麦加那个也能叫谍战小说?这让约翰•勒卡雷情何以堪?因为十亿人民九亿商,看一晚上书,不如找领导吃顿饭,包一段路修修。但影视逐渐取代阅读不是主要原因。美国影视够发达了吧,但每年过十万、二十万册的书何其多也。
在美国,丹•布朗能赚很多钱,菲利普•罗斯也能赚一点钱养活自己。中国读书的人多了,没盗版了,稿费合理了,人的收入赶得上GDP了,阅读的气氛有了,到那个时候,郭敬明写青少年小说——他可以一直写下去,而且我相信他有可能一直保持畅销,因为就像IPAD一样,青少年追捧的消费品,都是成年人制造的——可以赚很多很多钱,而曹寇这样的作家也能赚钱,不用再给书商写《中国古代房中术》了。大家现在一起来倒掉百度文库,只是漫长路途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