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佩:地震期间,我在东京的见闻
与楚佩认识,自彼时我还在学校,到今已过十年,竟这么久了。
这次的地震,我许是最后一个问候他的朋友了,倘不是有事开了久未上线的旧Q,看见他的大脑袋亮在上头,我大概也就这么无情下去了。
其实,一直有从朋友处陆续听到他们的消息,知道一切安好。
很多人在微博里为日本祈祷,我没有。甚至当年的汶川,我亦没有参与任何祈愿。因我一直都觉得,那是完全无用。这大概就是我的凉薄,改不了了。
是新闻网邀伊写的见闻,结果只发了一半,后段的所谓敏感内容,据说是被删掉了。
经楚佩的同意,我发在这里。
楚佩在东京,学习工作生活十余年,对日本感情很深。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祖国越来越好,只是有的时候可能因为太爱,所以才怒其不争。我们普通人的爱国,大抵都是首先从做好自己,教育好孩子,经营好一个家,这样开始的。
这是伊的原话。我觉得很好。
——————————————楚佩分割线————————————————
简单谈谈这次日本东北大地震期间,我在日本东京经历的,听到的, 或者看到的一些小事情.
3月11日下午第一次地震后,我们跑到楼下,发现楼下已经聚集了不少出来避难的人.平时难得一见的邻居也几乎都出来了.认识的不认识的,不管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几乎都在互相问候或者安慰.有的一边在用手机看电视上的报道一边交流信息.没有出现任何混乱和喧哗.有一位刚刚来日本的女孩子,可能是第一次经历地震,而且是那么大的地震,,哭着冲出来,估计是吓坏了,抱着个不认识的日本妇女就号啕大哭.那位日本妇女一边轻轻拍着她的背一边安慰她.这时候的一个怀抱,让人感觉是那么的温暖。那个场面真的很感人.
因为通讯都瘫痪了.我们步行到附近一位朋友家,想看看她是否安全.当时余震不断,路上居然发现宅急便的快递员推着手推车还在各个大楼间送货.日本的宅急便的快递员一般都是自己开车自己递送.早出晚归的非常辛苦.当时正好碰到一位认识的,是负责我们这一片的.他说吓得不行.我说你怎么还往楼上跑.他说现在余震可能没那么严重了.还是要把今天的工作完成的.在路上还看到不少小孩子,都戴上了那种平时是坐垫,应急的时候可以用来保护头部的保护帽,由老师们引导着他们到安全的场所避难.那些小朋友们虽然都很害怕,但是没有慌乱,都顺着老师们的指引,好整齐的队列.
想起在网上看到一位同胞说过,看看日本受灾地的幼儿园里,那些日本老师,不会因为中国人的孩子弃之不顾,甚至只为了一个中国人的孩子,几位老师,围成一圈,守护着这个中国人的孩子.在她们眼里,没有什么日本人的孩子和中国人的孩子的区分,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那些老师也有家人,有子女,因为职业操守和人性,在最危急的时候,依然会把守护好孩子做为第一原则.
到了下午4点多的时候,因为交通和通讯瘫痪,很多公司提前下班了。路上很少能够见到那么多的行人.可是又是那么安静和有次序地各自往目的地行进.看着街道上黑鸦鸦的一群群安静的行人,甚至会觉得有点不自然,可是又是那么的真实.在公共电话亭前,公车候车站前,地铁城铁的检票闸前,是一列列安静等候的人列.没有抱怨,没有吵闹.要知道,那天傍晚走了几个小时才回到家的人不在少数。
第2天早上去超市买食品的时候,发现还是按时收的垃圾.日本的垃圾是按照分类,分日子丢弃清理的.大楼前的垃圾已经被清理干净了.商店照样在营业.除了感觉人比往常少了些,和平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动产的中介还打打电话来问候,虽然他的老家在震中地区附近,停水停电,都没办法洗漱.还是很真诚地问候我们有没有事.他其实也就是我们不久前委托过他帮介绍房子时打过一次交道.普通人尚如此,来自其它人的问候就更多了。在电视上看到在避难所领取食物的人们,也都是有次序地排着长列.没有混乱,更加没有插队哄抢的现象.这几天不止一次听到朋友说,他们在地震后,在靠近震中的地区驾驶,当时很多信号灯都坏了,行驶在路上的车辆还是按照优先的原则,谦让行驶.路口也没见那些开着白色摩托车的日本交通警察在维持次序,更没有出现什么混乱.
3月14号本来已经宣布要临时分区停电的.因为大家都自觉响应节电呼吁,消费电力没有超出供给能力.也就没有停电.我们的同胞在这次地震中表现得也很不错.互相问候关心,提供有用的信息.因为用电紧张,还有人呼吁大家把不用的电器电源线拔掉,节约哪怕一点点电力.筹划捐款出力的也不少.还有要亲自开车到灾区去送食品送补给的。不少人还上网发帖子鼓励和支持受灾地区的灾民,希望他们平安.能够有能力帮助别人的,大多都不会吝啬伸出援助的手.没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也都会独善其身,守法有序.照顾好自己和身边的家人亲友.在日本有接近百万的华人,来日本的时间有长有短,生活水平有高有低,为什么作为一个整体,在日华人能够在这次大地震中表现出那么高的素质?是我们本身就有这些潜质,还是环境改变了我们?值得让人深思.
因为担心核辐射的问题,有的同胞还专门打电话去问区役所,辐射情况怎么样?区役所的回答是,他们每天都有在测量,如果数值不正常,会马上通知各位住民.面对如此巨大的自然灾害,由上至下,除了客观条件限制,没有出现特别大的混乱,没有出现太多抵抗和不满情绪,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各安其责.人性使然,在灾难和饥饿面前,虽然也发生了极少例子的盗窃,但是绝大多数日本人的素质让人尊敬.按照一位同胞的说法,虽然一直以来,日本政府和国民性格被褒贬不一,但这次地震,日本政府和国民在灾难面前所展示出来的应对和素质,得到了来自世界广泛一致的尊敬和称赞.
而不管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不分国籍人种,绝大多数人之间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真诚问候,让人感动.发生在普通陌生人之间,互相帮助脱离危险,免费提供交通工具和住宿的事情,屡见不鲜.更不要说一句普通的问候,一个关心的眼神.发生天灾,人人自危,还会遇到无私的帮助,这个感动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让人有一种冲动,愿意为这个国家的正在受灾受难的人民做些什么.虽然他们的先辈,有那么一些人,曾经在我们的国家,犯下了滔天罪行.但是面前的这些日本人,都是和我们一样,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普通老百姓.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是那么的真实和自然.
没有我们司空见惯的彩旗横幅,没有什么动员大会,没有什么宣传队慰问歌舞团.没有混乱,没有太多的抱怨,为什么一个个普通的日本人能够象一颗颗细小的螺丝,各司其职,带动起整个国家高速有效的运转?有一位同胞说得好,“责任和义务”这几个字的定义和轻重,在这个国家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而对“责任和义务”的理解和执行的能力,恐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来自正确的普世价值观教育,和相对公平民主的社会环境.
这次我们派救援队去帮助日本救灾,除了少数右翼和日本愤青,相当多数的日本人对此都是表示衷心的感谢.甚至有的人流下感激的泪水。证明人性是相通的.回想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当时虽然也有幸灾乐祸的日本人,但是绝大多数日本老百姓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不少公司和个人主动捐款,各种捐款合计约12亿日圆.顺便说一下,这次日本东北大地震,到目前我们对日本的捐款是1200万日圆.很多人也忘不了日本救援队员对遇难遗体列队默哀那一个感人的画面。在灾难面前,不管是什么国籍和人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遭遇不幸的人们的同情,是人类最起码的情感和良知.我想这是不用争辩的吧.我不相信有谁如果亲眼目睹和面对那些惨状,还能够幸灾乐祸地嘲笑和大呼报应.如果说日本的地震是报应,那么我们怎么解释唐山,汶川和云南的地震?
我们曾经热衷于阶级斗争,热衷于各种各样的运动,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被破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再后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骤然变化的方向让不少人迷茫迷失.面对毒奶粉,问题疫苗,高腾的房价之种种乱象,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有一种可能比较偏激的说法,说现在的中国,是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侏儒,文明异类. 我们自认为是礼仪之邦,和谐社会,不得不说,恐怕日本更接近这些称号。我们学习了那么多年的雷锋,搞这样那样的工程,讲文明树新风,树孔子像.有没有觉得, 最首要和最艰巨的工作,是修复人性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次序,建立对普世价值观的社会认同,才能够让人民有幸福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才能够得到全世界大多数人民的认同.
再来简单说说中日关系.如今的日本作为一个把和平不战写进宪法的国家,没有十分特殊的突发事件,总的来说主动发动战争的可能性不高.但是日本人有一种群体性的行为倾向,一般行为以集体为中心.在特定条件和环境下容易失去正确方向.就好象几十年前,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国际国内的各种原因聚合在一起,让一群军人发动了侵华战争.最终带动了整个大和民族卷入了战争的旋涡,最后的结果是害人害己.给那么多个国家的人民,也给自己的人民带来了深痛的苦难.有怎么样的人民,就有怎么样的政府.虽然日本人中不乏有识之士和友好人士,但是在前段时间钓鱼岛纠纷期间日本表现出的强硬,还是让我们警惕.
在现在很多日本人的印象里,恐怕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是偏负面的.中国人没有责任感.不可信任,野蛮,没有礼仪.是不少日本人对现在的中国人的评价.而在中日建交之初,对中国持有好感的日本国民是非常多的.当时还有不少日本人,为了振兴中日贸易,特地去中国旅游购物.这是我认识的一位日本人亲口对我说的他自己的亲身经历.随着中国的经济和国力的不断强大和崛起,日本对拥有越来越强大国力的中国,会如何使用这些实力抱着疑虑和不安.经济政治空间被压缩产生的心理不平衡,以毒饺子为代表的食品安全问题,各种产品质量问题,再加上在日华人的犯罪问题,领土纷争问题,让日本人对中国的好感度越来越低,甚至挑起冲突对立将两国关系带向低谷.其中固然有日本政府的策略问题,少数政治人物不负责任的言行,也有我们自己在对日关系上的处理方式的问题,以及我们自身的缺陷。中国在变化,日本也在变化.简而言之,就是在两国的实力和内质产生变化的过程中,怎么样重新定位和适应对方的问题.这个有时间另外阐述.
我们常说,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事实。除了和平相处,别无它途。那怎么样和日本相处,我觉得应该讲究技巧和策略.就好象人与人相处一样,要多讲究相处的艺术. 一手握利剑,一手持橄榄枝.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日本,更多的日本人了解中国.增加彼此之间更多的了解和交流.争取大部分人,孤立少数右翼和反华势力.据理力争,有策有节,而不是情绪化的对抗和对立.同时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我们的不足之处,这两个东亚最重要的国家才容易一起走向长久的和平之路。
超市里空空如也的货架。
地震中的日本人们。
这次的地震,我许是最后一个问候他的朋友了,倘不是有事开了久未上线的旧Q,看见他的大脑袋亮在上头,我大概也就这么无情下去了。
其实,一直有从朋友处陆续听到他们的消息,知道一切安好。
很多人在微博里为日本祈祷,我没有。甚至当年的汶川,我亦没有参与任何祈愿。因我一直都觉得,那是完全无用。这大概就是我的凉薄,改不了了。
是新闻网邀伊写的见闻,结果只发了一半,后段的所谓敏感内容,据说是被删掉了。
经楚佩的同意,我发在这里。
楚佩在东京,学习工作生活十余年,对日本感情很深。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祖国越来越好,只是有的时候可能因为太爱,所以才怒其不争。我们普通人的爱国,大抵都是首先从做好自己,教育好孩子,经营好一个家,这样开始的。
这是伊的原话。我觉得很好。
——————————————楚佩分割线————————————————
简单谈谈这次日本东北大地震期间,我在日本东京经历的,听到的, 或者看到的一些小事情.
3月11日下午第一次地震后,我们跑到楼下,发现楼下已经聚集了不少出来避难的人.平时难得一见的邻居也几乎都出来了.认识的不认识的,不管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几乎都在互相问候或者安慰.有的一边在用手机看电视上的报道一边交流信息.没有出现任何混乱和喧哗.有一位刚刚来日本的女孩子,可能是第一次经历地震,而且是那么大的地震,,哭着冲出来,估计是吓坏了,抱着个不认识的日本妇女就号啕大哭.那位日本妇女一边轻轻拍着她的背一边安慰她.这时候的一个怀抱,让人感觉是那么的温暖。那个场面真的很感人.
因为通讯都瘫痪了.我们步行到附近一位朋友家,想看看她是否安全.当时余震不断,路上居然发现宅急便的快递员推着手推车还在各个大楼间送货.日本的宅急便的快递员一般都是自己开车自己递送.早出晚归的非常辛苦.当时正好碰到一位认识的,是负责我们这一片的.他说吓得不行.我说你怎么还往楼上跑.他说现在余震可能没那么严重了.还是要把今天的工作完成的.在路上还看到不少小孩子,都戴上了那种平时是坐垫,应急的时候可以用来保护头部的保护帽,由老师们引导着他们到安全的场所避难.那些小朋友们虽然都很害怕,但是没有慌乱,都顺着老师们的指引,好整齐的队列.
想起在网上看到一位同胞说过,看看日本受灾地的幼儿园里,那些日本老师,不会因为中国人的孩子弃之不顾,甚至只为了一个中国人的孩子,几位老师,围成一圈,守护着这个中国人的孩子.在她们眼里,没有什么日本人的孩子和中国人的孩子的区分,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那些老师也有家人,有子女,因为职业操守和人性,在最危急的时候,依然会把守护好孩子做为第一原则.
到了下午4点多的时候,因为交通和通讯瘫痪,很多公司提前下班了。路上很少能够见到那么多的行人.可是又是那么安静和有次序地各自往目的地行进.看着街道上黑鸦鸦的一群群安静的行人,甚至会觉得有点不自然,可是又是那么的真实.在公共电话亭前,公车候车站前,地铁城铁的检票闸前,是一列列安静等候的人列.没有抱怨,没有吵闹.要知道,那天傍晚走了几个小时才回到家的人不在少数。
第2天早上去超市买食品的时候,发现还是按时收的垃圾.日本的垃圾是按照分类,分日子丢弃清理的.大楼前的垃圾已经被清理干净了.商店照样在营业.除了感觉人比往常少了些,和平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动产的中介还打打电话来问候,虽然他的老家在震中地区附近,停水停电,都没办法洗漱.还是很真诚地问候我们有没有事.他其实也就是我们不久前委托过他帮介绍房子时打过一次交道.普通人尚如此,来自其它人的问候就更多了。在电视上看到在避难所领取食物的人们,也都是有次序地排着长列.没有混乱,更加没有插队哄抢的现象.这几天不止一次听到朋友说,他们在地震后,在靠近震中的地区驾驶,当时很多信号灯都坏了,行驶在路上的车辆还是按照优先的原则,谦让行驶.路口也没见那些开着白色摩托车的日本交通警察在维持次序,更没有出现什么混乱.
3月14号本来已经宣布要临时分区停电的.因为大家都自觉响应节电呼吁,消费电力没有超出供给能力.也就没有停电.我们的同胞在这次地震中表现得也很不错.互相问候关心,提供有用的信息.因为用电紧张,还有人呼吁大家把不用的电器电源线拔掉,节约哪怕一点点电力.筹划捐款出力的也不少.还有要亲自开车到灾区去送食品送补给的。不少人还上网发帖子鼓励和支持受灾地区的灾民,希望他们平安.能够有能力帮助别人的,大多都不会吝啬伸出援助的手.没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也都会独善其身,守法有序.照顾好自己和身边的家人亲友.在日本有接近百万的华人,来日本的时间有长有短,生活水平有高有低,为什么作为一个整体,在日华人能够在这次大地震中表现出那么高的素质?是我们本身就有这些潜质,还是环境改变了我们?值得让人深思.
因为担心核辐射的问题,有的同胞还专门打电话去问区役所,辐射情况怎么样?区役所的回答是,他们每天都有在测量,如果数值不正常,会马上通知各位住民.面对如此巨大的自然灾害,由上至下,除了客观条件限制,没有出现特别大的混乱,没有出现太多抵抗和不满情绪,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各安其责.人性使然,在灾难和饥饿面前,虽然也发生了极少例子的盗窃,但是绝大多数日本人的素质让人尊敬.按照一位同胞的说法,虽然一直以来,日本政府和国民性格被褒贬不一,但这次地震,日本政府和国民在灾难面前所展示出来的应对和素质,得到了来自世界广泛一致的尊敬和称赞.
而不管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不分国籍人种,绝大多数人之间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真诚问候,让人感动.发生在普通陌生人之间,互相帮助脱离危险,免费提供交通工具和住宿的事情,屡见不鲜.更不要说一句普通的问候,一个关心的眼神.发生天灾,人人自危,还会遇到无私的帮助,这个感动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让人有一种冲动,愿意为这个国家的正在受灾受难的人民做些什么.虽然他们的先辈,有那么一些人,曾经在我们的国家,犯下了滔天罪行.但是面前的这些日本人,都是和我们一样,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普通老百姓.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是那么的真实和自然.
没有我们司空见惯的彩旗横幅,没有什么动员大会,没有什么宣传队慰问歌舞团.没有混乱,没有太多的抱怨,为什么一个个普通的日本人能够象一颗颗细小的螺丝,各司其职,带动起整个国家高速有效的运转?有一位同胞说得好,“责任和义务”这几个字的定义和轻重,在这个国家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而对“责任和义务”的理解和执行的能力,恐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来自正确的普世价值观教育,和相对公平民主的社会环境.
这次我们派救援队去帮助日本救灾,除了少数右翼和日本愤青,相当多数的日本人对此都是表示衷心的感谢.甚至有的人流下感激的泪水。证明人性是相通的.回想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当时虽然也有幸灾乐祸的日本人,但是绝大多数日本老百姓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不少公司和个人主动捐款,各种捐款合计约12亿日圆.顺便说一下,这次日本东北大地震,到目前我们对日本的捐款是1200万日圆.很多人也忘不了日本救援队员对遇难遗体列队默哀那一个感人的画面。在灾难面前,不管是什么国籍和人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遭遇不幸的人们的同情,是人类最起码的情感和良知.我想这是不用争辩的吧.我不相信有谁如果亲眼目睹和面对那些惨状,还能够幸灾乐祸地嘲笑和大呼报应.如果说日本的地震是报应,那么我们怎么解释唐山,汶川和云南的地震?
我们曾经热衷于阶级斗争,热衷于各种各样的运动,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被破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再后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骤然变化的方向让不少人迷茫迷失.面对毒奶粉,问题疫苗,高腾的房价之种种乱象,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有一种可能比较偏激的说法,说现在的中国,是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侏儒,文明异类. 我们自认为是礼仪之邦,和谐社会,不得不说,恐怕日本更接近这些称号。我们学习了那么多年的雷锋,搞这样那样的工程,讲文明树新风,树孔子像.有没有觉得, 最首要和最艰巨的工作,是修复人性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次序,建立对普世价值观的社会认同,才能够让人民有幸福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才能够得到全世界大多数人民的认同.
再来简单说说中日关系.如今的日本作为一个把和平不战写进宪法的国家,没有十分特殊的突发事件,总的来说主动发动战争的可能性不高.但是日本人有一种群体性的行为倾向,一般行为以集体为中心.在特定条件和环境下容易失去正确方向.就好象几十年前,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国际国内的各种原因聚合在一起,让一群军人发动了侵华战争.最终带动了整个大和民族卷入了战争的旋涡,最后的结果是害人害己.给那么多个国家的人民,也给自己的人民带来了深痛的苦难.有怎么样的人民,就有怎么样的政府.虽然日本人中不乏有识之士和友好人士,但是在前段时间钓鱼岛纠纷期间日本表现出的强硬,还是让我们警惕.
在现在很多日本人的印象里,恐怕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是偏负面的.中国人没有责任感.不可信任,野蛮,没有礼仪.是不少日本人对现在的中国人的评价.而在中日建交之初,对中国持有好感的日本国民是非常多的.当时还有不少日本人,为了振兴中日贸易,特地去中国旅游购物.这是我认识的一位日本人亲口对我说的他自己的亲身经历.随着中国的经济和国力的不断强大和崛起,日本对拥有越来越强大国力的中国,会如何使用这些实力抱着疑虑和不安.经济政治空间被压缩产生的心理不平衡,以毒饺子为代表的食品安全问题,各种产品质量问题,再加上在日华人的犯罪问题,领土纷争问题,让日本人对中国的好感度越来越低,甚至挑起冲突对立将两国关系带向低谷.其中固然有日本政府的策略问题,少数政治人物不负责任的言行,也有我们自己在对日关系上的处理方式的问题,以及我们自身的缺陷。中国在变化,日本也在变化.简而言之,就是在两国的实力和内质产生变化的过程中,怎么样重新定位和适应对方的问题.这个有时间另外阐述.
我们常说,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事实。除了和平相处,别无它途。那怎么样和日本相处,我觉得应该讲究技巧和策略.就好象人与人相处一样,要多讲究相处的艺术. 一手握利剑,一手持橄榄枝.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日本,更多的日本人了解中国.增加彼此之间更多的了解和交流.争取大部分人,孤立少数右翼和反华势力.据理力争,有策有节,而不是情绪化的对抗和对立.同时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我们的不足之处,这两个东亚最重要的国家才容易一起走向长久的和平之路。
![]() |
![]() |
超市里空空如也的货架。
![]() |
![]() |
地震中的日本人们。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