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格尔的“存在即是合理”的种种
黑格尔“存在即合理”的实质与黑格尔辨证法
黑格尔所提出的辩证法其实质就是对某事物(包括物质上的东西和意识上的观念)进行放大、缩小、颠倒、分割等等操作,并检验各种操作的结果,从中得到该事物是否为真,或者在何种程度上为真的一种哲学认知。
比如说,对于“鸟站在树枝上”是否成立,可以将它颠倒为“树枝上站着鸟”,扩大为“鸟站在森林上”,缩小为“鸟站在树叶面上”,扩大颠倒为“鸟不能站立”等等各种其他操作,再从其他操作的结果来论断原命题的是否成立或者在什么范围内成立。
这样的话,用辩证法来观察事物,就要有一个基点,一个基于理性判断的基点,使得当我们面对一个尚未了解的事物时,我们可以通过这种辨证方法来逻辑操作到一个我们已经认识了的事物身上,从而根据我们对这个事物的了解而推论到这个要认识的事物是对是错。这就是所谓的辨证地看事物。
合理的逻辑操作就是辩,而推论就是证。
那么,很明显的,对于思考者来说,合理的逻辑操作问题并不大,反而是基点的选择更为重要。因为如果以“死人也是人”和“死人不是人”各自为辨证基点来辨证事物,是会产生很大的不同结果的。
那么什么样的基点可以认为是正确的呢?这就是黑格尔所提出的“存在即合理”了。因为有了存在,就可从存在而推论不存在的事物,这样,基于存在而出发的辨证推论,就是合乎黑格尔哲学所要求的理性的了。
因此,即使存在“存在的自证”,(因为合理才能存在,存在是合理的体现,因此对于存在本身,黑格尔哲学认为“存在是存在本身存在的唯一原因”,也即存在本身证明了其本身的存在。),那也没有关系。因为它在辩证法体系里面是公理而无须再论证成立。这样也就不会出现没有原点老是绕圈自证的假辨证了。
所以黑格尔哲学的基础就在于存在即合理,从存在即合理出发,黑格尔哲学的辨证关系才得以确立为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而不是一种对事物的狡辩。当然,如果不接受辩证法这种哲学思想流派,自然可以认为这个作为辩证法基石的存在即合理是一种狡辩式的自证了。不过,那样对于存在本质的理解,就是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范畴了。
存在即合理所表达的哲学观点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的这句“至理名言”几乎连小学生都耳熟能详。许多人为之困惑,却不求甚解,认为黑格尔这句话意思是说: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存在”是“合理”(价值判断)的必要充分条件。
第一、存在就是合理,当然有为现实辩护的一面,不过,它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它革命、批判的一面。这点,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早有揭示。他说,黑格尔的名言“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这显然是将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替警察国家、替王室司法、替书报检查制度祝福”。但是,这样想的,只是“近视的政府”与“同样近视的自由派”。“在黑格尔看来,凡是现存的决非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在他看来,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也是必然的东西”,“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的”。举个例子,“罗马共和国是现实的,但是,把它排斥掉的罗马帝国也是现实的”。换而言之,某种丑恶现象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将它消灭之后出现的美好现象更加合理。
第二、“存在就是合理”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存在就是合理”其实是黑格尔名言“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的通俗(一定意义上也是歪曲)表达。它的成立,以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为依据。黑格尔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绝对精神(理性),它自在的具备着一切,然后外化出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科学,最后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自身。因此,凡是在这个发展轨迹上的就是合理的(“合乎理性”的简略说法),也就是必然会出现的、是现实的。反过来讲也同样成立。
黑格尔所提出的辩证法其实质就是对某事物(包括物质上的东西和意识上的观念)进行放大、缩小、颠倒、分割等等操作,并检验各种操作的结果,从中得到该事物是否为真,或者在何种程度上为真的一种哲学认知。
比如说,对于“鸟站在树枝上”是否成立,可以将它颠倒为“树枝上站着鸟”,扩大为“鸟站在森林上”,缩小为“鸟站在树叶面上”,扩大颠倒为“鸟不能站立”等等各种其他操作,再从其他操作的结果来论断原命题的是否成立或者在什么范围内成立。
这样的话,用辩证法来观察事物,就要有一个基点,一个基于理性判断的基点,使得当我们面对一个尚未了解的事物时,我们可以通过这种辨证方法来逻辑操作到一个我们已经认识了的事物身上,从而根据我们对这个事物的了解而推论到这个要认识的事物是对是错。这就是所谓的辨证地看事物。
合理的逻辑操作就是辩,而推论就是证。
那么,很明显的,对于思考者来说,合理的逻辑操作问题并不大,反而是基点的选择更为重要。因为如果以“死人也是人”和“死人不是人”各自为辨证基点来辨证事物,是会产生很大的不同结果的。
那么什么样的基点可以认为是正确的呢?这就是黑格尔所提出的“存在即合理”了。因为有了存在,就可从存在而推论不存在的事物,这样,基于存在而出发的辨证推论,就是合乎黑格尔哲学所要求的理性的了。
因此,即使存在“存在的自证”,(因为合理才能存在,存在是合理的体现,因此对于存在本身,黑格尔哲学认为“存在是存在本身存在的唯一原因”,也即存在本身证明了其本身的存在。),那也没有关系。因为它在辩证法体系里面是公理而无须再论证成立。这样也就不会出现没有原点老是绕圈自证的假辨证了。
所以黑格尔哲学的基础就在于存在即合理,从存在即合理出发,黑格尔哲学的辨证关系才得以确立为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而不是一种对事物的狡辩。当然,如果不接受辩证法这种哲学思想流派,自然可以认为这个作为辩证法基石的存在即合理是一种狡辩式的自证了。不过,那样对于存在本质的理解,就是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范畴了。
存在即合理所表达的哲学观点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的这句“至理名言”几乎连小学生都耳熟能详。许多人为之困惑,却不求甚解,认为黑格尔这句话意思是说: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存在”是“合理”(价值判断)的必要充分条件。
第一、存在就是合理,当然有为现实辩护的一面,不过,它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它革命、批判的一面。这点,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早有揭示。他说,黑格尔的名言“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这显然是将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替警察国家、替王室司法、替书报检查制度祝福”。但是,这样想的,只是“近视的政府”与“同样近视的自由派”。“在黑格尔看来,凡是现存的决非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在他看来,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也是必然的东西”,“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的”。举个例子,“罗马共和国是现实的,但是,把它排斥掉的罗马帝国也是现实的”。换而言之,某种丑恶现象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将它消灭之后出现的美好现象更加合理。
第二、“存在就是合理”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存在就是合理”其实是黑格尔名言“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的通俗(一定意义上也是歪曲)表达。它的成立,以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为依据。黑格尔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绝对精神(理性),它自在的具备着一切,然后外化出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科学,最后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自身。因此,凡是在这个发展轨迹上的就是合理的(“合乎理性”的简略说法),也就是必然会出现的、是现实的。反过来讲也同样成立。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