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食杂忆之有关欲望的西红柿
西红柿的身份是那么样的暧昧,以至说不清楚它是水果,还是蔬菜。十八世纪以前,人们更不确定的是,它能吃不能吃。关于那个画家无意中吃了西红柿才发现它可以食用的故事,我今天还是感到不可相信或者感到没趣。无意中的发现,不应该是西红柿这样美丽果实传奇历史的开端,因为对于色彩如此艳丽的果实,人类,应该是一秒中也克制不住自己尝试的欲望。
从十六世纪,英国俄罗达拉公爵将它当作观赏植物种到自己的庄园的那刻,有两百年的时间,人们一边欣赏着西红柿的美丽,一边克制自己去咬它一口的欲望。按照我小时候的经验,实际上,这是真正痛苦而且挣扎的漫长岁月啊。我小时候,隔壁邻居家突然买了一块香皂。有一天我去他们家玩的时候,围着这块放在椅子上的香皂足足犹豫了一秒钟,然后就果断的拿起它,咬了下去……接着我吐了一个下午,我以切身的体验发现,香皂无论它的香气多么诱人,但它和肥皂一样,是不能吃的。香气欺骗了我的食欲,但你不亲自去尝一口,真的是很难甘心的。香皂如此,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之间的西红柿也应该如此。
西红柿,我们这里一般习惯叫做“番茄”,我们这里的“茄”念“qia”。而那个和食物联系在一起的“番”,我们总会联想到“饭”。在大棚种植和储藏技术都不发达的过去,所有的当季果蔬都具备着鲜明的个性和态度,这就是,当时节到来它们如期而至的时候,显得汹涌泛滥势不可挡,一但风云突变光阴兜转的时候,它们又忽然的销声匿迹无声无息。那时候,我整个夏季都是和西红柿及黄瓜作战当中,尤其是暑假呆在外婆家的时候,下午外婆去打牌,留我一个人在家里,床上搁个篮子,篮子里放满洗好的番茄和黄瓜。如果那时候有人研究有关隔代看管孩子的代号问题。我想取名为“番茄儿童”或“黄瓜儿童”更为合适贴切。
等到它下季的时候,满街都是要腐烂的西红柿。空气中弥漫着番茄酱的味道。那些没有卖出的,更是以一个低廉到几乎白给的价格以至让再贪小便宜的主妇也打不起精神去买。我们已经为此天天喝到酸溜溜的番茄蛋汤,在肚子中累计到一个足以爆发的酸。可是就是这样烂了大街的东西,一到冬天。当我们奢侈吃着容易储藏的苹果的时候,假如看见一个个孩子吃的是一个番茄,那瞬间,因为可以吃到苹果的幸福感荡然无存,只切实感受到了人间的差异。
即使番茄泛滥的时候铺天盖地,我们对于它的吃法,也只有简单的几种,最直接的是生吃,复杂的一点,是切片用糖呛,我曾经多么热衷实验用开水烫下番茄,然后剥去果皮省的吃时候再吐,糖番茄最好吃的是最后呛出的番茄汁,甜的呛心,浓的化不开,以至要一小口一小口的喝,也不直接咽下去,含在嘴里,等着那份浓郁的酸甜在口舌间渗透,扩散,而后一点一点的咽下去,直到全部的身心浸泡在这样别致的甜里。
做菜的话,只有一种,就是番茄蛋汤,汤盛起的时候,挑点榨菜进去。清汤寡水,却又酸又鲜,即打开食欲,又去除油腻,是家庭中烧的频率最高的一个汤。另外直到我上技校的时候,才在食堂里吃到番茄炒鸡蛋。其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吃了。
西红柿毕竟是西方人发现它的食用功能,所以在吃法上,无疑要比我们丰富的多,据说是十九世纪发明了番茄酱,作为一种果蔬调味品,它给我们这个世界一个新的味道。所以当番茄进化成番茄酱的时候,许多的食物改变了原先的立场。犹如一个女孩进化成女人,她以前的羞涩演化成风姿绰约,她的风采无疑遮盖了她裙下的所有男人。她是鲜明的,张扬的,甚至是包容的,强迫的。无论什么菜式一旦用上了番茄酱。就不会再脱离那种酸甜的味道。同样无论再平庸的食材,用上番茄酱,立刻又出现了我们熟悉而且强烈的风格。再打个夸张的比喻,就好象一个特立独行的伟人,他用自己的强烈的个人魅力改变了世界。但同时又让这个世界,呈现出最单调最统一的思想与崇拜。
番茄酱的味道,只能是最为诱惑的美好的味道。而诱惑这个东西,只能浅尝耶止。所以,人世间,欲望何其多,不然,一个诱惑,就摆平了全部。
从十六世纪,英国俄罗达拉公爵将它当作观赏植物种到自己的庄园的那刻,有两百年的时间,人们一边欣赏着西红柿的美丽,一边克制自己去咬它一口的欲望。按照我小时候的经验,实际上,这是真正痛苦而且挣扎的漫长岁月啊。我小时候,隔壁邻居家突然买了一块香皂。有一天我去他们家玩的时候,围着这块放在椅子上的香皂足足犹豫了一秒钟,然后就果断的拿起它,咬了下去……接着我吐了一个下午,我以切身的体验发现,香皂无论它的香气多么诱人,但它和肥皂一样,是不能吃的。香气欺骗了我的食欲,但你不亲自去尝一口,真的是很难甘心的。香皂如此,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之间的西红柿也应该如此。
西红柿,我们这里一般习惯叫做“番茄”,我们这里的“茄”念“qia”。而那个和食物联系在一起的“番”,我们总会联想到“饭”。在大棚种植和储藏技术都不发达的过去,所有的当季果蔬都具备着鲜明的个性和态度,这就是,当时节到来它们如期而至的时候,显得汹涌泛滥势不可挡,一但风云突变光阴兜转的时候,它们又忽然的销声匿迹无声无息。那时候,我整个夏季都是和西红柿及黄瓜作战当中,尤其是暑假呆在外婆家的时候,下午外婆去打牌,留我一个人在家里,床上搁个篮子,篮子里放满洗好的番茄和黄瓜。如果那时候有人研究有关隔代看管孩子的代号问题。我想取名为“番茄儿童”或“黄瓜儿童”更为合适贴切。
等到它下季的时候,满街都是要腐烂的西红柿。空气中弥漫着番茄酱的味道。那些没有卖出的,更是以一个低廉到几乎白给的价格以至让再贪小便宜的主妇也打不起精神去买。我们已经为此天天喝到酸溜溜的番茄蛋汤,在肚子中累计到一个足以爆发的酸。可是就是这样烂了大街的东西,一到冬天。当我们奢侈吃着容易储藏的苹果的时候,假如看见一个个孩子吃的是一个番茄,那瞬间,因为可以吃到苹果的幸福感荡然无存,只切实感受到了人间的差异。
即使番茄泛滥的时候铺天盖地,我们对于它的吃法,也只有简单的几种,最直接的是生吃,复杂的一点,是切片用糖呛,我曾经多么热衷实验用开水烫下番茄,然后剥去果皮省的吃时候再吐,糖番茄最好吃的是最后呛出的番茄汁,甜的呛心,浓的化不开,以至要一小口一小口的喝,也不直接咽下去,含在嘴里,等着那份浓郁的酸甜在口舌间渗透,扩散,而后一点一点的咽下去,直到全部的身心浸泡在这样别致的甜里。
做菜的话,只有一种,就是番茄蛋汤,汤盛起的时候,挑点榨菜进去。清汤寡水,却又酸又鲜,即打开食欲,又去除油腻,是家庭中烧的频率最高的一个汤。另外直到我上技校的时候,才在食堂里吃到番茄炒鸡蛋。其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吃了。
西红柿毕竟是西方人发现它的食用功能,所以在吃法上,无疑要比我们丰富的多,据说是十九世纪发明了番茄酱,作为一种果蔬调味品,它给我们这个世界一个新的味道。所以当番茄进化成番茄酱的时候,许多的食物改变了原先的立场。犹如一个女孩进化成女人,她以前的羞涩演化成风姿绰约,她的风采无疑遮盖了她裙下的所有男人。她是鲜明的,张扬的,甚至是包容的,强迫的。无论什么菜式一旦用上了番茄酱。就不会再脱离那种酸甜的味道。同样无论再平庸的食材,用上番茄酱,立刻又出现了我们熟悉而且强烈的风格。再打个夸张的比喻,就好象一个特立独行的伟人,他用自己的强烈的个人魅力改变了世界。但同时又让这个世界,呈现出最单调最统一的思想与崇拜。
番茄酱的味道,只能是最为诱惑的美好的味道。而诱惑这个东西,只能浅尝耶止。所以,人世间,欲望何其多,不然,一个诱惑,就摆平了全部。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