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乞日记(一)
2010年12月5日 星期天 晴
昨晚在广州话剧艺术中心门口及门对面首乞,得234.50元,后《小社会(第二卷)》演出毕,剧组成员吴梦捐来200元,当夜共得款434.50元,扣除成本乞讨书喷画印制18元、个人创作简历打印19元和回程交通费(去时骑车,和草台班成员宵夜后回家时实在太晚太累,且有儿子同行)20元,净收入377.50元。
有法律界朋友叮嘱,乞讨开始后,每月应向税务部门申报个人所得税,做一名合法公民。我深以为然。
回到家,老婆询问有无请施舍者签名?我说无。之前她跟我讨论过这个问题,说善款的来龙去脉应置于众人视野之中。但这一二日我有点忙乱,没准备妥签名本。不过,这个问题似还有待斟酌。
昨晚到上海草台班《小社会(第二卷)》演出场地U13剧场门口时离预定我开始时间尚早约5分钟。我发现此地较暗黑,生怕大家看不清乞讨书的字,故决定上台阶移步到u13剧场和13号剧院之间台级顶部,因为13号剧院当夜上演亚运招待剧《哥,只是个传说》,灯光辉煌,就顺便希望当晚的乞讨可以针对两场完全不同类型演出的观众。
但是,我在此地摆出乞讨书、个人创作简历、募捐箱(木质,是酒和尚多年前专门为水边吧戏剧演出等制作的,顶部开小口,底部无底敞开,前后面皆书“香油”)和身份证没多久,话剧艺术中心内的保安就过来叫我别在院内搞了,我记不起这段时间有无得款,好像收到了一些。
我因此又移步至话剧艺术中心大门口,摆出没多久,接收到一些善款,印象最深刻是一名女士说看过我演戏,并塞了一张一百元到无底的“香油”箱里。保安又来赶了,意思是在它门口也不行。我只好再移至大院大门对面的路边。保安看见我收摊时露出的钱,说了一句意思是我这样挣得比他上班多得多的话。
在话剧艺术中心大门对面的路边,不断有观众和路人围观,还有人帮我散发我的创作简历。继续收到善款。有人往箱子里塞进3枚一元硬币,这应该是当晚收到最小的一笔善款(无论数额大小,善心同一,我对待善款的态度是:一毛不嫌,一万不弃,珍惜每分每厘),而且相信捐助者是普通路人而不是当晚的戏剧观众。
当晚小剧场作品上海草台班《小社会(第二卷)》的导演赵川从剧院里头出来,将他所捐款入箱,陪着我在路边坐了一会儿,并邀请我到他即将演出的U13剧场门口设摊。我回道:我本是摆在院内的,可被保安赶两次到了这里。
后来还有人坐在路边陪着我,并合影。
从剧院内出来一名男子,着装严肃,神情凝重,过来看看乞讨书,我递给他我的创作简历,他以某种不屑或不耐烦的手势表示不要。
过来一辆警车,在我面前驶过,围观者明显动了一下,但它拐弯走了。没多久,它又回来路过,走了。我说:我以为它是冲着我来的呢。有围观者应道:我也以为是。
但没多久,来了一名着制服的保安,态度外柔内刚地要我收摊,说这里是交通干道,我影响了交通。我随即移到人行道上。保安仍坚持要我走。有围观者帮我说话,意思是说我只是创作上遇到经济困难,讨点钱而已。保安说: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正常途径,找政府去。我问:政府在哪里?保安说:政府在哪里你都不知道?我说:我真的没看见政府。保安说:你不知道政府,那就去救助站。在过程中,有围观者情绪较激动地与对方辩驳,而保安则有明显是便衣警察或国安人员的帮腔。见演出时间快到了,我就识时务者为俊杰,见好就收了,看戏去也。
我历来提倡非职业戏剧,我本人做的当然是非职业戏剧,那么我的职业到底是什么呢?水边吧?然目前水边吧的收入远远低于若将此房产分割成诸多独立房间出租的市场价,一家四口(对于我们极其重视教育的家庭来说,其中2名孩子的开支相对较大)家庭收入非但远低于广州市的平均收入,而且相信低于本市的最低收入线。现在,我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一份相当美好的职业或者说第二职业,那就是:职业乞丐!
昨晚在广州话剧艺术中心门口及门对面首乞,得234.50元,后《小社会(第二卷)》演出毕,剧组成员吴梦捐来200元,当夜共得款434.50元,扣除成本乞讨书喷画印制18元、个人创作简历打印19元和回程交通费(去时骑车,和草台班成员宵夜后回家时实在太晚太累,且有儿子同行)20元,净收入377.50元。
有法律界朋友叮嘱,乞讨开始后,每月应向税务部门申报个人所得税,做一名合法公民。我深以为然。
回到家,老婆询问有无请施舍者签名?我说无。之前她跟我讨论过这个问题,说善款的来龙去脉应置于众人视野之中。但这一二日我有点忙乱,没准备妥签名本。不过,这个问题似还有待斟酌。
昨晚到上海草台班《小社会(第二卷)》演出场地U13剧场门口时离预定我开始时间尚早约5分钟。我发现此地较暗黑,生怕大家看不清乞讨书的字,故决定上台阶移步到u13剧场和13号剧院之间台级顶部,因为13号剧院当夜上演亚运招待剧《哥,只是个传说》,灯光辉煌,就顺便希望当晚的乞讨可以针对两场完全不同类型演出的观众。
但是,我在此地摆出乞讨书、个人创作简历、募捐箱(木质,是酒和尚多年前专门为水边吧戏剧演出等制作的,顶部开小口,底部无底敞开,前后面皆书“香油”)和身份证没多久,话剧艺术中心内的保安就过来叫我别在院内搞了,我记不起这段时间有无得款,好像收到了一些。
我因此又移步至话剧艺术中心大门口,摆出没多久,接收到一些善款,印象最深刻是一名女士说看过我演戏,并塞了一张一百元到无底的“香油”箱里。保安又来赶了,意思是在它门口也不行。我只好再移至大院大门对面的路边。保安看见我收摊时露出的钱,说了一句意思是我这样挣得比他上班多得多的话。
在话剧艺术中心大门对面的路边,不断有观众和路人围观,还有人帮我散发我的创作简历。继续收到善款。有人往箱子里塞进3枚一元硬币,这应该是当晚收到最小的一笔善款(无论数额大小,善心同一,我对待善款的态度是:一毛不嫌,一万不弃,珍惜每分每厘),而且相信捐助者是普通路人而不是当晚的戏剧观众。
当晚小剧场作品上海草台班《小社会(第二卷)》的导演赵川从剧院里头出来,将他所捐款入箱,陪着我在路边坐了一会儿,并邀请我到他即将演出的U13剧场门口设摊。我回道:我本是摆在院内的,可被保安赶两次到了这里。
后来还有人坐在路边陪着我,并合影。
从剧院内出来一名男子,着装严肃,神情凝重,过来看看乞讨书,我递给他我的创作简历,他以某种不屑或不耐烦的手势表示不要。
过来一辆警车,在我面前驶过,围观者明显动了一下,但它拐弯走了。没多久,它又回来路过,走了。我说:我以为它是冲着我来的呢。有围观者应道:我也以为是。
但没多久,来了一名着制服的保安,态度外柔内刚地要我收摊,说这里是交通干道,我影响了交通。我随即移到人行道上。保安仍坚持要我走。有围观者帮我说话,意思是说我只是创作上遇到经济困难,讨点钱而已。保安说: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正常途径,找政府去。我问:政府在哪里?保安说:政府在哪里你都不知道?我说:我真的没看见政府。保安说:你不知道政府,那就去救助站。在过程中,有围观者情绪较激动地与对方辩驳,而保安则有明显是便衣警察或国安人员的帮腔。见演出时间快到了,我就识时务者为俊杰,见好就收了,看戏去也。
我历来提倡非职业戏剧,我本人做的当然是非职业戏剧,那么我的职业到底是什么呢?水边吧?然目前水边吧的收入远远低于若将此房产分割成诸多独立房间出租的市场价,一家四口(对于我们极其重视教育的家庭来说,其中2名孩子的开支相对较大)家庭收入非但远低于广州市的平均收入,而且相信低于本市的最低收入线。现在,我终于为自己找到了一份相当美好的职业或者说第二职业,那就是:职业乞丐!
-
鱼空间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07 11:11:29
-
happyamy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06 10:31:26
-
大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06 09:34:41
-
mumudanc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06 09:31:44
-
水边吧主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2-06 09: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