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大师新作《中国文脉》

善解人衣

善解人衣(一直被骚扰,从未被推倒!)
2013-01-04 17:22:42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善解人衣

    善解人衣 (一直被骚扰,从未被推倒!) 楼主 2013-01-04 17:44:50

    怎么看

  • 中原一点红

    中原一点红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2013-01-04 17:46:01

    <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 余秋雨最初的两本散文集,很不幸,也是最好的 是文化大散文的开宗立派之作,后继的模仿者如过江之鲫,但都只学到了余秋雨令人着迷的酸腐气,而学识 才华 见识却是学不来的

    不要盯都着一个人看得太久,否则,漂亮的人也会被你看出丑来 余秋雨后来的表演让人瞠目结舌 让你不知道他是出于真诚还是投机

    十几年之后回头检视余的文章,才华与排比句齐飞,深沉的感叹与浅薄的文史谬误共存 但在其<抱愧山西>一文中,对太平天国的评价依然让我这个当时的初中生激赏.

  • 善解人衣

    善解人衣 (一直被骚扰,从未被推倒!) 楼主 2013-01-05 16:12:24

    无人看吗

  • huaiyinghou

    huaiyinghou 2013-01-05 16:15:03

    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文学史基本常识的谬误

    实在让人想吐槽也无从吐起啊………………

  • 善解人衣

    善解人衣 (一直被骚扰,从未被推倒!) 楼主 2013-01-05 17:10:11

    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文学史基本常识的谬误 实在让人想吐槽也无从吐起啊……………… 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文学史基本常识的谬误 实在让人想吐槽也无从吐起啊……………… huaiyinghou

    举个列子

  • huaiyinghou

    huaiyinghou 2013-01-05 17:14:48

    比如:

    “而中国,不仅孔子没看到过戏剧,连屈原、司马迁、曹操、李白、杜甫、苏东坡都没有看到过,”

    真让人怀疑此人真的写过《中国戏剧史》吗? 没有先秦的傩戏,秦汉角抵,唐代歌舞戏,唐宋参军戏,没有宋金院本,没有诸宫调 难道元杂剧是从石头里面嘎嘣一声蹦出来的吗?

    为了宏观叙述抒点烂情的需要,可以这样无视文学史的现实吗?

  • 善解人衣

    善解人衣 (一直被骚扰,从未被推倒!) 楼主 2013-01-05 17:54:05

    比如: “而中国,不仅孔子没看到过戏剧,连屈原、司马迁、曹操、李白、杜甫、苏东坡都没有看 比如: “而中国,不仅孔子没看到过戏剧,连屈原、司马迁、曹操、李白、杜甫、苏东坡都没有看到过,” 真让人怀疑此人真的写过《中国戏剧史》吗? 没有先秦的傩戏,秦汉角抵,唐代歌舞戏,唐宋参军戏,没有宋金院本,没有诸宫调 难道元杂剧是从石头里面嘎嘣一声蹦出来的吗? 为了宏观叙述抒点烂情的需要,可以这样无视文学史的现实吗? ... huaiyinghou

    hahah

  • 一九八零

    一九八零 2013-01-05 17:58:58

    大师烘托气氛的能力实在很高,文章洋洋洒洒,情真意切,只是缺了一些实在感

  • 中原一点红

    中原一点红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2013-01-05 18:31:11

    比如: “而中国,不仅孔子没看到过戏剧,连屈原、司马迁、曹操、李白、杜甫、苏东坡都没有看 比如: “而中国,不仅孔子没看到过戏剧,连屈原、司马迁、曹操、李白、杜甫、苏东坡都没有看到过,” 真让人怀疑此人真的写过《中国戏剧史》吗? 没有先秦的傩戏,秦汉角抵,唐代歌舞戏,唐宋参军戏,没有宋金院本,没有诸宫调 难道元杂剧是从石头里面嘎嘣一声蹦出来的吗? 为了宏观叙述抒点烂情的需要,可以这样无视文学史的现实吗? ... huaiyinghou

    专家出现了 服了

  • 中原一点红

    中原一点红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2013-01-05 18:31:32

    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文学史基本常识的谬误 实在让人想吐槽也无从吐起啊……………… 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文学史基本常识的谬误 实在让人想吐槽也无从吐起啊……………… huaiyinghou

    绝对是

  • 中原一点红

    中原一点红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2013-01-05 18:31:57

    举个列子 举个列子 善解人衣

    深沉的感叹与浅薄的文史谬误共存

  • 孜莫

    孜莫 (憂饞畏飢。) 2013-01-05 18:43:41

    把苏东坡首屈一指的地位安顿妥当之后,宋代文学的排序,第二名是辛弃疾,第三名是陆游,第四名是李清照。

    李清照、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他们都认为,中国文脉将会随着大宋灭亡而断绝,蒙古马队的铁骑是中华文明覆灭的丧葬鼓点。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元代的诗歌、散文,确实不值一提。但是,中国文脉在元代却突然超常发达。那就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一个重大缺漏,在这个不到百年的短暂朝代获得了完满弥补。这个被弥补的重大缺漏,就是戏剧。

    明清两代五百四十余年,中国文脉严重衰弱。 我在给北京大学学生讲授中国文化史的时候指出,这五百多年,如果要找能与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可以并肩站立的文化巨人,只有两个,一是明代的哲学家王阳明,二是清代的小说家曹雪芹。我们今天所说的文脉,范围要比我在北大讲的文化更小,王阳明不应列入其中,因此只剩下曹雪芹。

    在学者中,对中国文脉的梳理做出明显贡献的,有梁启超、王国维和陈寅恪三人。本来胡适也应排列在内,但他作为一个优秀的大学者却缺少文学感悟能力,例如他那么成功地考证了《红楼梦》,却不知道这部小说的真正魅力在何处,因此对文脉总有一些隔阂。

    …………………………就不吐槽了

  • 孜莫

    孜莫 (憂饞畏飢。) 2013-01-05 18:46:55

    完全被下面這段震驚了………………

    明清两代五百年衰微中,只剩下两个光点,一是小说,二是戏剧。但明清戏剧我在前面已经作为元杂剧的对比者而约略提过,因此能说的只有小说了。 小说,习惯说“四大名著”,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我们中国人喜欢集体打包,其实这四部小说完全没有理由以相同的等级放在一起。 真正的杰作只有一部:《红楼梦》。其他三部,完全不能望其项背。 《三国演义》气势恢宏,故事密集。但是,按照陈旧的正统观念来划分人物正邪,有脸谱化倾向。《水浒传》好得多,有正义,有性格,白话文生动漂亮,叙事能力强,可惜众好汉上得梁山后便无法推进,成了一部无论在文学上还是精神上都是有头无尾的作品,甚为可惜。《西游记》是一部具有精神格局的寓言小说,整体文学品质高于上两部,可惜重复过多、套路过多,影响了精神力度。如果要把这三部小说排序,那么第一当是《西游记》,第二当是《水浒传》,第三当是《三国演义》。 这些小说,因为有民间传闻垫底,又有说书人的描述辅佐,流传极广。在流传过程中,《三国演义》的权谋哲学和《水浒传》的暴力哲学对民间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于今犹烈。 《红楼梦》则完全是另外一个天域的存在了。这部小说的高度也是世界性的,那就是:全方位地探寻人性美的存在状态和幻灭过程。 它为天地人生设置了一系列宏大而又残酷的悖论,最后都归之于具有哲思的巨大诗情。虽然达到了如此高度,但它的极具质感的白话叙事,竟能把一切不同水准、不同感悟的读者深深吸引。这又是世界上寥寥几部千古杰作的共同特性,但它又中国得不能再中国。 于是,一部《红楼梦》,慰抚了五百年的荒凉。 也许,辽阔的荒凉,正是为它开辟的仰望空间? 因此,中国文脉悚然一惊,猛然一抖,然后就在这片辽阔的空地上站住了,不再左顾右盼。

  • 中原一点红

    中原一点红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2013-01-05 18:48:58

    元代的诗歌、散文,确实不值一提 元曲之尖新 唉 余大师又露怯了

  • 中原一点红

    中原一点红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2013-01-05 18:49:32

    这本书我一定要买 找优越感

  • 大鹅看闪电

    大鹅看闪电 2013-01-05 18:53:31

    写散文多简单啊,凭着几本散文集在中国文化人的染缸里捞“文学宗师”的光荣称号,这也太寒酸了吧?有本事写小说啊?

  • 听风听雨

    听风听雨 2013-01-05 18:57:37

    其实这就是一篇2000字以内可以写完的中国文学史介绍。。。

  • LHT

    LHT (你我无一幸免地活在这讽刺的世间) 2013-01-05 19:22:32

    比如: “而中国,不仅孔子没看到过戏剧,连屈原、司马迁、曹操、李白、杜甫、苏东坡都没有看 比如: “而中国,不仅孔子没看到过戏剧,连屈原、司马迁、曹操、李白、杜甫、苏东坡都没有看到过,” 真让人怀疑此人真的写过《中国戏剧史》吗? 没有先秦的傩戏,秦汉角抵,唐代歌舞戏,唐宋参军戏,没有宋金院本,没有诸宫调 难道元杂剧是从石头里面嘎嘣一声蹦出来的吗? 为了宏观叙述抒点烂情的需要,可以这样无视文学史的现实吗? ... huaiyinghou

    屌!

  • 皓水

    皓水 2013-01-05 19:45:15

    比如: “而中国,不仅孔子没看到过戏剧,连屈原、司马迁、曹操、李白、杜甫、苏东坡都没有看 比如: “而中国,不仅孔子没看到过戏剧,连屈原、司马迁、曹操、李白、杜甫、苏东坡都没有看到过,” 真让人怀疑此人真的写过《中国戏剧史》吗? 没有先秦的傩戏,秦汉角抵,唐代歌舞戏,唐宋参军戏,没有宋金院本,没有诸宫调 难道元杂剧是从石头里面嘎嘣一声蹦出来的吗? 为了宏观叙述抒点烂情的需要,可以这样无视文学史的现实吗? ... huaiyinghou

    不然吧,像先秦傩舞这种与古希腊悲喜剧没有什么可比性吧? 这句话里的戏剧就是和成熟的“古希腊悲剧还是古印度梵剧”相比的,而戏剧这种形式要真正成为一个上的了台面的文学样式也就是在元吧? 这样批评未免太过苛刻了。

  • 华生

    华生 2013-01-05 19:52:06

    不然吧,像先秦傩舞这种与古希腊悲喜剧没有什么可比性吧? 这句话里的戏剧就是和成熟的“古希腊 不然吧,像先秦傩舞这种与古希腊悲喜剧没有什么可比性吧? 这句话里的戏剧就是和成熟的“古希腊悲剧还是古印度梵剧”相比的,而戏剧这种形式要真正成为一个上的了台面的文学样式也就是在元吧? 这样批评未免太过苛刻了。 ... 皓水

    个人比较认可你的看法,作文散文,毕竟不是学术论文,措辞上可能随性了些。个人认为,此文还不错,问题或许有,不过当成一家之言来看,洋洋洒洒,可看性还是可以的。作家作品的品评本来就有争论。

  • huaiyinghou

    huaiyinghou 2013-01-05 20:34:24

    不然吧,像先秦傩舞这种与古希腊悲喜剧没有什么可比性吧? 这句话里的戏剧就是和成熟的“古希腊 不然吧,像先秦傩舞这种与古希腊悲喜剧没有什么可比性吧? 这句话里的戏剧就是和成熟的“古希腊悲剧还是古印度梵剧”相比的,而戏剧这种形式要真正成为一个上的了台面的文学样式也就是在元吧? 这样批评未免太过苛刻了。 ... 皓水

    但是余大师的意思就是:戏剧这个东西,之前中国一直都没有。到了元代,突然一下,它就冒出来了!而且最高最高,后面的,同时的,什么南戏,什么明清传奇,都替元杂剧提鞋都不配。

    作家写东西情绪化可以理解,但是情绪化到对基本客观的史实事实悍然不顾的,余大师是我见过的唯一的一人。论古代文士,捧杀一个,打杀其他,这也是我仅见过的一人。

    这篇文章,是对普通青年读者读的,试问一般对中国文学发展无了解的青年读了之后,会有什么印象?他会觉得,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就剩下那几个人,那几部作品值得一提。这不叫中国文脉,这叫优秀分子表彰大会兼批判群众大会。

  • H

    H 2013-01-05 20:38:28

    依然是居高临下的指点江山 依然是悲天悯人的感慨万千 依然是铺排宏大的辞藻堆砌 可惜啊,吃秋雨大师这一套的人越来越少了 文人永远是文人,和学者的区别在于他们辞藻多思想少,看文学史,还得看陈平原他们的,余老师还是做电视台点评嘉宾诘难那些从小喜欢唱歌不喜欢看书的大姑娘小伙子比较合适

    另外小人之心的揣度一下:在中国终于出了一个文学诺奖得主之际,封笔已久的秋雨大师出此力作,以气贯长虹势吞古今的气魄圈点文学史,是不是针对莫言获奖啊?哈哈。尤其最后一句“中国文脉在今天,只有等待”,一语道破天机:甭看这奖那奖,你根本不行!

  • huaiyinghou

    huaiyinghou 2013-01-05 20:45:00

    依然是居高临下的指点江山 依然是悲天悯人的感慨万千 依然是铺排宏大的辞藻堆砌 可惜啊,吃秋 依然是居高临下的指点江山 依然是悲天悯人的感慨万千 依然是铺排宏大的辞藻堆砌 可惜啊,吃秋雨大师这一套的人越来越少了 文人永远是文人,和学者的区别在于他们辞藻多思想少,看文学史,还得看陈平原他们的,余老师还是做电视台点评嘉宾诘难那些从小喜欢唱歌不喜欢看书的大姑娘小伙子比较合适 另外小人之心的揣度一下:在中国终于出了一个文学诺奖得主之际,封笔已久的秋雨大师出此力作,以气贯长虹势吞古今的气魄圈点文学史,是不是针对莫言获奖啊?哈哈。尤其最后一句“中国文脉在今天,只有等待”,一语道破天机:甭看这奖那奖,你根本不行! ... H

    ————————————+1 尤其看他一笔抹倒汉大赋,抹倒骈文这些宏大架构,重辞密藻的文体, 实在是很搞笑。 有种乌鸦正色笑猪黑的感觉

  • 华生

    华生 2013-01-05 20:56:31

    楼上几位未免过于认真了,照你们这样看,文化性散文没几篇ok。被专业学者一看,差不多都是问题。

  • 皓水

    皓水 2013-01-05 21:05:54

    但是余大师的意思就是:戏剧这个东西,之前中国一直都没有。到了元代,突然一下,它就冒出来了! 但是余大师的意思就是:戏剧这个东西,之前中国一直都没有。到了元代,突然一下,它就冒出来了!而且最高最高,后面的,同时的,什么南戏,什么明清传奇,都替元杂剧提鞋都不配。 作家写东西情绪化可以理解,但是情绪化到对基本客观的史实事实悍然不顾的,余大师是我见过的唯一的一人。论古代文士,捧杀一个,打杀其他,这也是我仅见过的一人。 这篇文章,是对普通青年读者读的,试问一般对中国文学发展无了解的青年读了之后,会有什么印象?他会觉得,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就剩下那几个人,那几部作品值得一提。这不叫中国文脉,这叫优秀分子表彰大会兼批判群众大会。 ... huaiyinghou

    额,先冷静冷静。 “戏剧这个东西,之前中国一直都没有。”这层意思恕我眼拙,就看了关于戏剧那一章,貌似看不出这层意思。我之前也说了,这里的戏剧是和古希腊的成熟戏剧样式相比的,不需要这么苛刻。 至于孰优孰劣,余也就是一家之言,何必呢?所谓文脉,文学脉络而已,从文学史中拎出最有代表的,又有何不可呢?

  • 华生

    华生 2013-01-05 21:55:17

    若要较真,别的不说,单论谈及汉语汉字或汉语外语的文章,有几篇是通得过语言学常识检验的。

  • 眺望雪国

    眺望雪国 2013-01-05 22:07:55

    若要较真,别的不说,单论谈及汉语汉字或汉语外语的文章,有几篇是通得过语言学常识检验的。 若要较真,别的不说,单论谈及汉语汉字或汉语外语的文章,有几篇是通得过语言学常识检验的。 华生

    沒有不代錶標準就要降低

  • 善解人衣

    善解人衣 (一直被骚扰,从未被推倒!) 楼主 2013-01-05 22:07:56

    哈哈!大师上豆瓣吗?要哭了!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3-01-05 22:08:01

    [内容不可见]

  • 华生

    华生 2013-01-05 22:25:59

    沒有不代錶標準就要降低 沒有不代錶標準就要降低 眺望雪国

    我的意思不是说降低标准,只是看这种散文稍微宽容点,指出问题所在或可疑之处以正视听就可,没必要全盘打击。余的文史错误很多作家其实也犯,无非是这个人不愿承认或狡辩,做臭了牌子,加上文化类散文又写得多,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 华生

    华生 2013-01-05 22:41:16

    哈哈!大师上豆瓣吗?要哭了! 哈哈!大师上豆瓣吗?要哭了! 善解人衣

    哈哈,他不会哭,只会理直气壮地辩解。 如果喜欢看余出丑,可以去看方雨等人的博客。 看余的文章,最好结合这些人的文章来看,肯定长见识。哈哈。 从这个角度讲,余还是有功的。

  • Sherry

    Sherry 2013-01-05 22:49:17

    楼上众批驳家酸气扑鼻。 只见其破糟,不见其精华。

  • 沧海一声笑

    沧海一声笑 (改签名只是因为前一个好久没改了) 2013-01-06 00:17:09

    楼上几位未免过于认真了,照你们这样看,文化性散文没几篇ok。被专业学者一看,差不多都是问题。 楼上几位未免过于认真了,照你们这样看,文化性散文没几篇ok。被专业学者一看,差不多都是问题。 华生

    说实话,文化性散文根本就是伪命题…… 唐宋元明清的笔记文集里,怀古的,掌故的多了去了~按余大师的路子都是文化散文了~

  • 善解人衣

    善解人衣 (一直被骚扰,从未被推倒!) 楼主 2013-01-06 10:29:02

    说实话,文化性散文根本就是伪命题…… 唐宋元明清的笔记文集里,怀古的,掌故的多了去了~按余 说实话,文化性散文根本就是伪命题…… 唐宋元明清的笔记文集里,怀古的,掌故的多了去了~按余大师的路子都是文化散文了~ ... 沧海一声笑

    这倒是,余只能糊弄中学生

  • scenery

    scenery 2013-01-06 11:35:17

    豆瓣众卿,总是才华横溢,,,,, 指点江山之余,真是神一般滴存在啊。

  • 阳萱

    阳萱 2013-01-06 12:17:44

    大师?呵呵

  • 書林一蠹

    書林一蠹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感到充实。) 2013-01-06 12:23:01

    他也算大师?

  • 岚清水色

    岚清水色 2013-01-07 01:03:29

    见识了。。

  • 卡夫&卡夫卡

    卡夫&卡夫卡 (幻想总把破灭宽恕) 2013-01-07 03:26:17

    我认为他排序一说太为主观,偏执。 敢情余大师是在写封神榜啊。

  • nous

    nous 2013-01-07 07:01:53

    楼上众批驳家酸气扑鼻。 只见其破糟,不见其精华。 楼上众批驳家酸气扑鼻。 只见其破糟,不见其精华。 Sherry

    整个论述的结构、思路、方法都是谬误的,见什么精华

  • nous

    nous 2013-01-07 07:03:00

    我觉得余大师的这个“中国文脉”,跟“冯唐金线”有得一拼。。。

  • Sherry

    Sherry 2013-01-07 08:04:15

    整个论述的结构、思路、方法都是谬误的,见什么精华 整个论述的结构、思路、方法都是谬误的,见什么精华 nous

    谬误或为破糟,不过此处看个批评品鉴。个人觉得余大师文学上的趣味并不坏。

  • 江山舞

    江山舞 (一条寂寞的路。) 2013-01-07 10:09:41

    好大的大湿

  • 清欢

    清欢 (la poésie est l'étoile) 2013-01-07 10:20:19

    听一位学者说过文化是体现在个人的修养和品格上的,闻之一震。

  • 善解人衣

    善解人衣 (一直被骚扰,从未被推倒!) 楼主 2013-01-07 13:53:35

    嘿嘿

  • 停云

    停云 (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2013-01-08 12:51:46

    由此联想到同样产生于元代的那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富春山居图》。比之于宋代那些皇家画院里的宫廷画师,黄公望只是一个居无定所的流浪卜者,但是,即使把宋代所有宫廷画师的最好作品加在一起,也无法与他相比。 ~~~~~~~~~~~~~~~~~~~~ 他懂书画史吗?居然就敢随口乱喷。

  • 自由人

    自由人 (笑着挥棒) 2013-01-08 13:06:07

    这段文字适合做CCTV纪录片的旁白,余是个好的普及者,仅此而已。 但一想到这个普及者的才情和名利的回报比,就想骂丫的。

  • 善解人衣

    善解人衣 (一直被骚扰,从未被推倒!) 楼主 2013-01-09 14:51:36

    这段文字适合做CCTV纪录片的旁白,余是个好的普及者,仅此而已。 但一想到这个普及者的才情和名 这段文字适合做CCTV纪录片的旁白,余是个好的普及者,仅此而已。 但一想到这个普及者的才情和名利的回报比,就想骂丫的。 ... 自由人

    000

  • 中原一点红

    中原一点红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2013-01-09 15:19:23

    这段文字适合做CCTV纪录片的旁白,余是个好的普及者,仅此而已。 但一想到这个普及者的才情和名 这段文字适合做CCTV纪录片的旁白,余是个好的普及者,仅此而已。 但一想到这个普及者的才情和名利的回报比,就想骂丫的。 ... 自由人

    自由人最近很活跃啊 好筒子

  • 善解人衣

    善解人衣 (一直被骚扰,从未被推倒!) 楼主 2013-01-09 15:41:12

    自由人最近很活跃啊 好筒子 自由人最近很活跃啊 好筒子 中原一点红

    0000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71445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最新讨论  ( 更多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