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关于自我心理困惑

若尘

来自: 若尘
2024-05-18 10:10:17 北京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谦语千寻

    谦语千寻 2024-05-18 10:49:57 北京

    自我安慰心理

  • 若尘

    若尘 楼主 2024-05-18 11:09:54 北京

    自我安慰心理 自我安慰心理 谦语千寻

    可否详细说一下

  • 向阳花计划Mr.K

    向阳花计划Mr.K (专业、高效) 2024-05-18 11:46:57 广东

    因为 爱对方、不舍得、依赖(虽然三者看起来差不多,还是有所区别,自己可以探查自己是因为什么)

  • 谦语千寻

    谦语千寻 2024-05-18 12:15:25 北京

    可否详细说一下 可否详细说一下 若尘

    潜意识中不愿承认被玩弄欺骗,因为一旦承认会使得安全感崩塌

  • 小A

    小A 2024-05-18 13:30:48 上海

    大起大落的强刺激让人更上瘾,同理刷小视频。

  • 今昔

    今昔 2024-05-18 18:51:26 云南

    以精神分析理论,这是“否认”心理。 拒绝承认,就不用去面对。 因为不否认的话,那就会面临分手等更加严重的情况,这些情况大概是内心里潜意识不想面对的。

  • 静静

    静静 (静待花开) 2024-05-19 00:03:57 美国

    也许你只是不想冤枉对方吧 挺好的

  • 林羡

    林羡 2024-05-19 18:30:26 辽宁

    不敢面对,逃避,活在自己为对方编造的象牙塔里,害怕被抛弃吧,自卑,不配得感

  • 自然行走

    自然行走 2024-05-20 13:29:46 四川

    你确认你心理明白?这大概就是当局者迷吧,光环效应带来的信任?就是他做任何事情(甚至是杀人,打你)你都能不自觉给他找一个合适(不一定合理)的理由。这是在平衡你爱上了一个骗子的矛盾心理。直到他无情的抛弃你。

  • 看看你这个笨蛋

    看看你这个笨蛋 (喂?是喵喵吗) 2024-05-20 15:02:50 浙江

    说白了就是自我怀疑。本质问题是自己核心力量不够,不够主人翁意识。很多问题会希望别人告诉自己,所以会把问题集中在,“你告诉我”上,即使自己意识到,也会弱化自己的感觉,还是希望对方“明确告诉自己”。 你可以通过写日记,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激发出来,记录下来,加强自我的感觉主导。 学会任何事先问自己的感受,学会以自己的感受为主。

  • 若尘

    若尘 楼主 2024-05-20 16:26:44 北京

    你确认你心理明白?这大概就是当局者迷吧,光环效应带来的信任?就是他做任何事情(甚至是杀人, 你确认你心理明白?这大概就是当局者迷吧,光环效应带来的信任?就是他做任何事情(甚至是杀人,打你)你都能不自觉给他找一个合适(不一定合理)的理由。这是在平衡你爱上了一个骗子的矛盾心理。直到他无情的抛弃你。 ... 自然行走

    倒不是这个,主要是一方面直觉的感觉,一方面是一种又感觉他不是那种人,这个说来话长,有特殊的背景

  • 不以物喜

    不以物喜 2024-05-20 21:29:23 江西

    不愿承担后果,离不开舒适区,也就是自我麻痹

  • 想看如画的风景

    想看如画的风景 2024-05-20 21:39:44 广东

    我现在也遇到一样的问题,感觉还是因为舍不得

  • 無味的香

    無味的香 (一切已是最好的安排) 2024-05-21 13:46:03 上海

    不太懂心理学的逻辑 直觉首先觉得,你的做法很对。个人觉得在恋爱存续期间,出现什么问题,在自己没有确凿证据依据根据掌握事实时,即便身边人很确认,你依然要去找对方沟通确认,也体现了对感情本身的尊重信任、对对方的尊重信任。 实操层面,我的思路会倾向于:我不在掌握事实之前做预判性定义。也不带着答案去质疑对方。但是同时非常尊重自己的直觉,就可以带着开放的、清醒地心态,去和对方沟通。不管他做没做什么不好的事,我个人会想要了解这个人处在什么环境、条件、心理下,对方要去、已做or不去这么做的、尽量多的因素,以至于我更了解他的动机、人、目的、价值观、思维体系、性格缺点、甚至他自己都看不到的部分。一个人在一起,个人需要了解他的人性品级到了哪个level,否则我个人不会安心放心。至于他的过错,在人性品性被我确认之后,再处理定义也不迟。发生的不能改变,so事情在我眼里不重要,他的心性心态最重要,然后看当下和未来。当然这里涉及到,你在亲密关系中最在意什么,每个人不一样且可能一直会变化,可以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优先级。从自己最在意的点开始重新审视 同时也会很感谢身边朋友提供的关心和意见,我会兼听。但保持中立和清醒。当我自己非常明确自己在意什么之后,我才会继续和持有强烈观点的朋友们(因为此时的他们也很难改变认知恐怕)讨论。讨论的过程,也只是借助朋友的镜像功能,来试图弄清楚事实本身,我个人不会被别人的角度带进去,只会让我把每个人看得更清楚

  • 小小小饭团

    小小小饭团 2024-05-23 15:24:59 安徽

    不甘心吧?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63413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