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澶渊之盟”看《梦华录》中“杀父之仇”的设定

良月十三

来自: 良月十三(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2023-06-12 11:47:50 江苏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万里深雪

    万里深雪 2023-06-12 16:05:35 江苏

    赵谦是从好的出发点做了可能会危及百姓和北宋安全的事。萧钦言不是个好人,但是在这件事上的做法无可厚非。

  • momo

    momo 2023-06-12 16:22:19 广东

    后半部编剧把剧写崩了吧,还是水平不行

  • 云云

    云云 (天心难恻,世情如霜) 2023-06-12 17:37:25 缅甸

    说简单点,盼儿和男主发生的这个矛盾,在任何时代都可能发生。今天也有检察官起诉被告啊。被告犯法了,就是犯法了。什么发条的历史地位,战略意义。你觉得法官会考虑这些么?那都是几百年以后的人才会总结的。这里的关键点只有两个,第一男主的爹是言官,言官本来就是负责搞事的。这个在宋明两朝非常明显,他们连皇帝都敢怼 。那是他们的KPI。第二,男主从小就没享受过爹的什么福利。而且关系一直比较僵。这个剧的主题是说父母的错不要牵连到儿女。

  • 良月十三

    良月十三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楼主 2023-06-12 19:44:13 江苏

    说简单点,盼儿和男主发生的这个矛盾,在任何时代都可能发生。今天也有检察官起诉被告啊。被告犯 说简单点,盼儿和男主发生的这个矛盾,在任何时代都可能发生。今天也有检察官起诉被告啊。被告犯法了,就是犯法了。什么发条的历史地位,战略意义。你觉得法官会考虑这些么?那都是几百年以后的人才会总结的。这里的关键点只有两个,第一男主的爹是言官,言官本来就是负责搞事的。这个在宋明两朝非常明显,他们连皇帝都敢怼 。那是他们的KPI。第二,男主从小就没享受过爹的什么福利。而且关系一直比较僵。这个剧的主题是说父母的错不要牵连到儿女。 ... 云云

    你这里其实有两个问题: 第一,封建时代的法律和现在的法律是不一样的,封建时代的法律以君权意志为主,就像现在法律会有“抗命”这种罪责吗?赵谦是用错误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情,且这个正确是符合百姓意志,不符合皇帝意志。 第二,男主他爹是言官,但男主他爹的品级还够不上搞事情的标准,一个七品官连面圣的机会都没有,最多就是在谏院写奏章。如果皇帝意志是主战的,是支持赵谦的,且不说这个奏章递得上去递不上去,就是递上去了皇帝也不会理。 第三,父母罪不牵连子女这条在古代根本行不通,否则就不会又“族灭”“连坐”的刑罚。唯一能圆回来情况是顾千帆他妈和他爸和离,顾千帆不进萧家族谱不进萧家祖坟。但从顾千帆自己的认知来说,他根本就没有抛开这层亲缘关系,还是觉得自己爹是罪魁祸首。 而事实上赵盼儿从来没有否认过他爹“抗命”的事实,一直说的都是“因父罪没为贱籍”。 她知道她爹为了百姓抗命,也知道她爹这么做给家庭带来的影响,但是她尊重她爹的选择,敬仰她爹的为人。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 良月十三

    良月十三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楼主 2023-06-12 19:46:35 江苏

    赵谦是从好的出发点做了可能会危及百姓和北宋安全的事。萧钦言不是个好人,但是在这件事上的做法 赵谦是从好的出发点做了可能会危及百姓和北宋安全的事。萧钦言不是个好人,但是在这件事上的做法无可厚非。 ... 万里深雪

    萧钦言的做法其实就是履职。 而且以他当时的品级根本还没有搞事情的能力,遵从皇帝旨意办事是封建官僚“尽忠”的最标准的表现,要批评也该批评皇帝的主张策略有问题。

  • zzz

    zzz 2023-06-12 23:49:50 四川

    那个时候宋朝重文抑武,军/队腐败又特别严重,也没有出名的将领,被辽打得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百姓伤亡也大。 当时朝廷一心要结盟,盼儿爹不忍心看着百姓被屠杀所以开城杀敌,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的行为确实可能破坏双方的和谈。结盟如果失败,辽人南下,损失是不可估算的。 萧爹当时作为一个言官,弹劾了盼儿爹,是他职责所在,在这一点上不能说他是坏人,虽然他在后期变成了一个政客。 但是感觉可以深挖一下萧爹和千帆娘分手的时间。

  • 河清水绿绕城春

    河清水绿绕城春 2023-06-13 06:50:00 湖北

    把赵谦理解为岳飞部下,萧钦言理解为秦桧爪牙,就明白了,赵谦虽然“抗命”出城,乃因辽人首先破坏和议氛围,主动挑衅生事,大宋子民在他城下惨遭劫掠杀戮,作为边军守将不可能此无动于衷,赵谦的行为绝对是无罪且有功的。至于赵谦的下场,不过是懦弱无能的大宋政府回应辽人的谈判要求,为了促成和议牺牲了忠良。作为主和一派的萧钦言当时人微言轻,不过是应派系大佬要求主动弹劾赵谦,他不弹劾,也会有别人弹劾。赵谦蒙冤下狱,但是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赵盼儿知道真相后深明大义,也不埋怨她爹和萧钦言,她决定给顾千帆机会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原谅他了。顾千帆的情况复杂一点,他不可能帮盼儿报仇,也不可能一直隐瞒自己身世,所以他没法见盼儿了,他只想默默变成前任,给双方一个体面,就算赵盼儿多年以后知道真相,也能理解他当时的良苦用心。

  • 良月十三

    良月十三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楼主 2023-06-13 09:00:22 江苏

    把赵谦理解为岳飞部下,萧钦言理解为秦桧爪牙,就明白了,赵谦虽然“抗命”出城,乃因辽人首先破 把赵谦理解为岳飞部下,萧钦言理解为秦桧爪牙,就明白了,赵谦虽然“抗命”出城,乃因辽人首先破坏和议氛围,主动挑衅生事,大宋子民在他城下惨遭劫掠杀戮,作为边军守将不可能此无动于衷,赵谦的行为绝对是无罪且有功的。至于赵谦的下场,不过是懦弱无能的大宋政府回应辽人的谈判要求,为了促成和议牺牲了忠良。作为主和一派的萧钦言当时人微言轻,不过是应派系大佬要求主动弹劾赵谦,他不弹劾,也会有别人弹劾。赵谦蒙冤下狱,但是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赵盼儿知道真相后深明大义,也不埋怨她爹和萧钦言,她决定给顾千帆机会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原谅他了。顾千帆的情况复杂一点,他不可能帮盼儿报仇,也不可能一直隐瞒自己身世,所以他没法见盼儿了,他只想默默变成前任,给双方一个体面,就算赵盼儿多年以后知道真相,也能理解他当时的良苦用心。 ... 河清水绿绕城春

    赵谦没有蒙冤啊……他被弹劾的理由是“抗命”,抗命必死。 你不能否认他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有利于百姓的,但是在封建皇权统治下,领军边将不听号令擅自出兵等于谋反。 还是那句话,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来,不是因为他不想抗命,是他不能抗命,抗命就等于“不忠君上”。他领的兵是岳家军,但说到底也是皇帝的兵,那你是不是该听皇帝的调遣? 所谓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实际操作起来也要看皇帝有没有赋予你“不受君命,临机决断”的权力。 赵谦行为的后果必须要放在封建君主制度下来分析,还是那句话,他做了“有利于百姓”、但“违背君权皇命”的事情。 我们看到的“忠良”,是他做了有利于百姓的事情,但是皇帝看到的,是手下的军队不听自己的调遣。 所以赵谦必死无疑,他抗命的时候就知道是死路了。

  • 良月十三

    良月十三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楼主 2023-06-13 09:03:05 江苏

    那个时候宋朝重文抑武,军/队腐败又特别严重,也没有出名的将领,被辽打得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百 那个时候宋朝重文抑武,军/队腐败又特别严重,也没有出名的将领,被辽打得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百姓伤亡也大。 当时朝廷一心要结盟,盼儿爹不忍心看着百姓被屠杀所以开城杀敌,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的行为确实可能破坏双方的和谈。结盟如果失败,辽人南下,损失是不可估算的。 萧爹当时作为一个言官,弹劾了盼儿爹,是他职责所在,在这一点上不能说他是坏人,虽然他在后期变成了一个政客。 但是感觉可以深挖一下萧爹和千帆娘分手的时间。 ... zzz

    挖不出来……我都不知道他俩到底是算离婚了还是算啥…… 按道理顾千帆没跟萧爹姓,萧爹又另娶了生了娃,而且萧爹一直说要把顾千帆认回来,感觉顾千帆应该不在萧家户口本上了。 但是顾千帆对萧爹的态度又很奇怪,老是觉得老爹犯的错自己也要扛,如果他都不在萧家户口本上了他根本没必要在乎这些…… 难道是他道德感太高了?

  • 河清水绿绕城春

    河清水绿绕城春 2023-06-13 10:14:59 湖北

    赵谦没有蒙冤啊……他被弹劾的理由是“抗命”,抗命必死。 你不能否认他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有利于 赵谦没有蒙冤啊……他被弹劾的理由是“抗命”,抗命必死。 你不能否认他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有利于百姓的,但是在封建皇权统治下,领军边将不听号令擅自出兵等于谋反。 还是那句话,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来,不是因为他不想抗命,是他不能抗命,抗命就等于“不忠君上”。他领的兵是岳家军,但说到底也是皇帝的兵,那你是不是该听皇帝的调遣? 所谓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实际操作起来也要看皇帝有没有赋予你“不受君命,临机决断”的权力。 赵谦行为的后果必须要放在封建君主制度下来分析,还是那句话,他做了“有利于百姓”、但“违背君权皇命”的事情。 我们看到的“忠良”,是他做了有利于百姓的事情,但是皇帝看到的,是手下的军队不听自己的调遣。 所以赵谦必死无疑,他抗命的时候就知道是死路了。 ... 良月十三

    赵谦说的很明白,之所以抗命开城门,是因为北人知道两国和谈之中,宋将受令不能开门出城,所以北人首先犯境,虐我边民,攻我要塞,而边军受的令是不主动进攻挑衅,怎么可能不防守坐以待毙呢。被动挨打,人亡城破,被追究责任,赵谦不也是死吗?当然赵谦可以选择苟活,不开城门坐以待毙,苟活下来的他也能以令推诿责任,逃避惩罚,但是赵谦最终选择不计较个人安危得失,勇敢开城门救边民,杀北人劫掠者,安定边境,这不是赵谦的功劳吗?大宋经济发达,军事羸弱,为了委屈求和,只好答应辽的种种无理要求,不惜断臂求生。所以赵谦是蒙冤下狱。

  • 良月十三

    良月十三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楼主 2023-06-13 10:43:36 江苏

    赵谦说的很明白,之所以抗命开城门,是因为北人知道两国和谈之中,宋将受令不能开门出城,所以北 赵谦说的很明白,之所以抗命开城门,是因为北人知道两国和谈之中,宋将受令不能开门出城,所以北人首先犯境,虐我边民,攻我要塞,而边军受的令是不主动进攻挑衅,怎么可能不防守坐以待毙呢。被动挨打,人亡城破,被追究责任,赵谦不也是死吗?当然赵谦可以选择苟活,不开城门坐以待毙,苟活下来的他也能以令推诿责任,逃避惩罚,但是赵谦最终选择不计较个人安危得失,勇敢开城门救边民,杀北人劫掠者,安定边境,这不是赵谦的功劳吗?大宋经济发达,军事羸弱,为了委屈求和,只好答应辽的种种无理要求,不惜断臂求生。所以赵谦是蒙冤下狱。 ... 河清水绿绕城春

    OK,我最后说一下: 赵谦问罪的罪名是“抗命”,不是“杀北人劫掠者”。没有人问罪他“杀北人劫掠者”这件事,这样说你能够理解了吗? 就相当于一个人的罪名是“杀人”,不管你是故意杀人还是自卫杀人,都是杀人…… 所以赵谦不冤枉,因为他确实抗命了。 以及你说的“大宋经济发达,军事羸弱,为了委屈求和,只好答应辽的种种无理要求,不惜断臂求生。” ——这个理解其实比较片面。还是那句话,你不能站在现代角度去看当前的历史效果。 “澶渊之盟”其实简单意义上来说是花钱买太平,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的政权威胁一直都在,他们的战争成本比中原政权要小很多,但是物产远没有中原地区丰富,所以不管是汉朝的匈奴、宋朝的辽、金,甚至明朝的蒙古、女真,都愿意接受这种金钱议和。 就像是“我的日子过的好,你眼红了要来抢,我们坐下来商量,做个买卖,你要是不想掏钱也没事,我可以每年送你一点,反正我钱多,但是我们彼此太平,大家好好过日子谋发展。” 宋朝以“岁币、互市”开展外交政策,一方面是重文轻武政策带来的弊病,一方面是困局于中原政权的发动战争的巨大成本,最主要的是为了发展经济,谋求发展。 毕竟能好好过日子的,没有人想要打仗。 当然,硬刚的政权也不是没有,比如汉武帝打赢匈奴,但花光了汉朝积累三代的国库,并且还要进行疯狂的通货膨胀,从诸侯手里捞钱求军费,百姓因为币值改革问题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再比如明朝,始终不愿承认蒙古和女真,不和谈就是硬刚,在北边大得没完没了,结果碰上小冰河期,粮食减产闹饥荒,国内发生叛乱,最后整个政权覆灭。 很多时候战争是双刃剑,维护主权和君主名誉不假,但是给百姓带来负担也是真的。 不是选择对立硬刚的政权就是有骨气,选择和谈的就是卖国,你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澶渊之盟”和后面岳飞抗金的背景是不一样的。

  • zzz

    zzz 2023-06-13 12:49:21 四川

    赵谦说的很明白,之所以抗命开城门,是因为北人知道两国和谈之中,宋将受令不能开门出城,所以北 赵谦说的很明白,之所以抗命开城门,是因为北人知道两国和谈之中,宋将受令不能开门出城,所以北人首先犯境,虐我边民,攻我要塞,而边军受的令是不主动进攻挑衅,怎么可能不防守坐以待毙呢。被动挨打,人亡城破,被追究责任,赵谦不也是死吗?当然赵谦可以选择苟活,不开城门坐以待毙,苟活下来的他也能以令推诿责任,逃避惩罚,但是赵谦最终选择不计较个人安危得失,勇敢开城门救边民,杀北人劫掠者,安定边境,这不是赵谦的功劳吗?大宋经济发达,军事羸弱,为了委屈求和,只好答应辽的种种无理要求,不惜断臂求生。所以赵谦是蒙冤下狱。 ... 河清水绿绕城春

    那个时候辽的实力很强,宋朝几乎没有还击之力,所以必须促成和谈,不然辽军南下,肆意杀戮没有人能抵挡。 朝廷下了命令不能和辽起冲突,赵谦作为一个将领没有服从命令开门杀敌,这是他失职,如果辽宋不能和谈,宋朝会有更多百姓命丧铁蹄下。但是他开城门本身是不忍心看百姓被屠杀所以反击,这一点没有人怀疑他的侠义和善良,是个英雄。 萧谨言当时作为一个言官,知道将领违反了皇命,所以上奏,这是他的职责,站在个人角度觉得他行为很下头,但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也不能说他做错了。 我觉得赵谦和萧谨言是很好的对照组,赵谦在个人角度觉得他是英雄,在历史角度觉得他做错了;萧谨言在个人角度觉得他做的不对,但是在历史角度觉得他没做错。

  • zzz

    zzz 2023-06-13 13:12:29 四川

    挖不出来……我都不知道他俩到底是算离婚了还是算啥…… 按道理顾千帆没跟萧爹姓,萧爹又另娶了 挖不出来……我都不知道他俩到底是算离婚了还是算啥…… 按道理顾千帆没跟萧爹姓,萧爹又另娶了生了娃,而且萧爹一直说要把顾千帆认回来,感觉顾千帆应该不在萧家户口本上了。 但是顾千帆对萧爹的态度又很奇怪,老是觉得老爹犯的错自己也要扛,如果他都不在萧家户口本上了他根本没必要在乎这些…… 难道是他道德感太高了? ... 良月十三

    应该是离婚了,顾千帆都改姓了,户籍也在顾家,不然科考是会查出来的。

  • 良月十三

    良月十三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楼主 2023-06-13 14:14:13 江苏

    应该是离婚了,顾千帆都改姓了,户籍也在顾家,不然科考是会查出来的。 应该是离婚了,顾千帆都改姓了,户籍也在顾家,不然科考是会查出来的。 zzz

    那就是他道德标准太高了……要么就是之后可能他还是找萧爹帮忙了,觉得靠着萧家沾了光,心里过意不去吧…… 因为按理来说都离婚改户口了跟萧爹也没关系了,没必要把老爹做的事情跟自己挂钩,就是株连也株连不到他。

  • 薄荷+2

    薄荷+2 2023-08-24 13:29:55 贵州

    顾千帆其实还是脱离不了父权思想,他的个人意识是不如赵盼儿的,赵盼儿才是那个看到个人需求,拥有个人意识到人,她能在家国情怀下拥有女本位的思想,把父权与自己完全分割开来,在她心里她跟她父亲是平等的两个人,所以她尊重她的父亲,同时也认为她与顾千帆之间不应该受父权影响,应该看到他们自己的感受与未来,这一点即使是现代,也没有多少人能做到

  • 薄荷+2

    薄荷+2 2023-08-24 13:35:59 贵州

    楼主的看法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赵盼儿不恨皇权?不恨皇上?因为她的父亲确实抗命违法了,她是有资格不怪她父亲的,因为她的父亲救了百姓,放弃了家人,很多人都看不到被牺牲的母女,但是她们也是人,难道赵谦不内疚吗?她们在被放弃后,说一句不怪他,也不行吗?他是英雄不代表皇上就是反派,赵盼儿脱离父权思维,看到自己,也看到天下,她面对皇帝不卑不亢已经做得很厉害了

  • 豆友162114511

    豆友162114511 2023-08-27 15:49:40 浙江

    [内容不可见]

  • momo

    momo 2023-10-15 02:18:07 湖北

    楼主和评论都讲得有理

  • 东蹈海

    东蹈海 2023-10-15 08:35:32 江苏

    后半部编剧把剧写崩了吧,还是水平不行 后半部编剧把剧写崩了吧,还是水平不行 momo

    编剧有些地方确实一般,但这段的设计还是颇有巧思、带点哲辩思考的,这也是我喜欢梦华录的地方——当然,当个古偶看也无可厚。

  • 东蹈海

    东蹈海 2023-10-15 09:02:05 江苏

    那就是他道德标准太高了……要么就是之后可能他还是找萧爹帮忙了,觉得靠着萧家沾了光,心里过意 那就是他道德标准太高了……要么就是之后可能他还是找萧爹帮忙了,觉得靠着萧家沾了光,心里过意不去吧…… 因为按理来说都离婚改户口了跟萧爹也没关系了,没必要把老爹做的事情跟自己挂钩,就是株连也株连不到他。 ... 良月十三

    因为顾千帆性格索然啊,这点单从他弃文从武的原因也能看出来。 1,为替姑母/母亲请封诰命(因为小时候被过继给) 2,为报齐牧赏识提拔之恩、为替有养育之恩的舅父继承衣钵 3,为卧底搜集官员贪腐不法的证据,以匡正朝纲(这也是古代文人的一种志向,剧中顾千帆多次像齐牧提供雷敬不法证据,却被一再搪塞过去——有意思的是,最后顾千帆不仅向皇后投诚,还亲手把最开始被他视为奸佞、不与颜色的雷敬送上高位) 4,因为渴望父爱,屡屡被亲父萧钦言、被视为父亲的齐牧诱骗利用(从他对齐牧、萧钦言犹豫不决的态度,不难发现早期他其实依赖并屈服于父权)

  • 🦓

    🦓 2023-10-15 16:10:03 广东

    顾千帆逃不开父权的影响。就用现代来举例:父亲出轨,父母离婚,你跟着你妈的户口本走,这个爸你就能不认了吗,你爸年老找你要抚养费,你能不给吗?法律都会强制给。我不是认可,至少几千年父权制度影响下的大多数人都是挣不开这个枷锁的,“软弱性”是根深蒂固的,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12754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