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免费提供一些帮助和解答

爱生活爱智慧

来自: 爱生活爱智慧
2023-05-15 18:34:48 已编辑 四川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爱生活爱智慧

    爱生活爱智慧 楼主 2023-05-22 19:11:55 上海

    提问:如何克服社交焦虑和从众心理,能自信地在公共场合展现自己的个性? 在社交中不喜欢或者不能主动发起联系,这样跟曾经的朋友慢慢失去联系,但是我改不了,而且在公共场合不敢做出任何自己认为出格的举动,包括想给街边唱歌的人一块钱,有严重的从众心理,只敢跟着大家一起无视。 回答: 看起来你正在面临社交焦虑和从众心理的问题。这些都是很常见的情况,但是它们可以严重阻碍你与他人建立真正的联系和抓住机会尝试新的事物和体验。 以下是一些策略,可能会帮助你克服这些问题: 接受自己 首先,接受你自己,你不需要完美,每个人都有缺点和短处。不要过于自我批评或自我指责,努力集中精力发掘你的优点和长处。当你接受自己时,你会更加自信,这会帮助你克服一些挑战和问题。 更换思考方式 尝试改变你的思考方式,关注你的内心感受,意识到你如何看待其他人。你可能有一些负面的想法,比如“他们不想和我交往”或“他们觉得我很奇怪”。然而,这种思考方式可能是不准确和不真实的。换个思维方式,可能会让你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联系。 练习社交技巧 社交技巧是可以学习和练习的。你可以尝试一些技巧,比如练习主动开始谈话,提高自己的间隔感,开放自己等方面来完善交际能力。在公共场合尝试释放自己,可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帮助你更好地处理情绪并增加自信心。 寻求帮助 如果你有比较严重的社交焦虑、从众心理或者其他困难情绪,寻找专业帮助是极其需要的。寻求治疗和建议会帮助你了解自己,并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去做出正确的决策。 要记得这些改变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努力。重点在于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你将逐渐发现你的社交能力、自己的个性和信心都在逐步提升。

  • 爱生活爱智慧

    爱生活爱智慧 楼主 2023-05-25 19:37:04 上海

    人性构成是什么? 提问: 人性构成是什么?生理学和心理学上有没有对人类不同的定义?养了几年的狗和陌生人,情感偏向如何解释?蒙蔽和仇恨产生恶鬼,信仰和依赖造就神明。公理和道德是规范还是目的。欲望是美好还是邪恶,美感是真理还是幻象。苦乐是认识还是感受,得失是容纳还是比 回答: 这些问题很广泛且复杂,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才能得出全面和准确的答案。以下是每个问题的简短回答: 1. 人性构成包括身体和心灵两个方面,涵盖了我们所有的思想、情感、行为、生理过程和精神层面的体验。 2. 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上,对人类有许多定义。生理学上,人类是一种哺乳动物,有复杂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心理学上,人类被定义为具有意识、感知、情感、学习、思考、意向和意志的存在。 3. 养了几年的狗和陌生人之间的情感偏向,可能取决于不同的因素,比如激情的程度、互动的频率、奖励和惩罚,以及多年的个人历史和经验。 4. 蒙蔽和仇恨有可能导致恶鬼的产生,但信仰和依赖也有可能创造神明。公理和道德既是规范,也是我们追寻的目的。欲望本身不是邪恶的,但是欲望可能被过度放大或导致破坏性的行为。美感是对真实世界的把握,但是也可能被主观的因素影响。苦乐是我们从感性经验中获得的认识,而得失通常是相对的比较。

  • 爱生活爱智慧

    爱生活爱智慧 楼主 2023-06-06 19:02:02 上海

    对方疏远就会患得患失很痛苦,被伤害也要维持关系 提问 :我发现我只要对某个人产生了依赖就想永远下去,如果对方疏远就会患得患失很痛苦,甚至有时候被伤害也会继续维持关系,总感觉会失去。 如果产生了依赖和被爱的感觉,后来的离开真的很痛苦,对我来讲会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我也不想这样。到底怎么了 呢? 回答: 你描述的情况很可能是暗示你有一种情感依赖的倾向,即内心深处渴望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并且不希望失去这种关系。这种情感依赖很可能源于你的童年经历或家庭环境,如果你在孩提时期曾经经历过长期的孤独、被忽视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和温暖,那么你的内心需要找到安全感和认同感的渴望就会非常强烈。依恋类型上通常表现为:焦虑型依恋。 认识到自己有这种情感依赖的倾向是很重要的一步。接下来,你需要找到一些方法来培养自我安全感和自信心。 你可以尝试一下以下方法: 1. 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你感到依赖和不安全的时候,不要试图抵抗或压抑自己的情感,而是试着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自己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自己的需求。 2. 练习自我关爱。我们往往把关注和爱放在别人身上,而忽略了自己。因此,你可以建立一些健康的自我关爱习惯,如拥抱自己、给自己写一份日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 3. 建立更多的社交网络。为了打破依赖的循环,你可以积极参与更多的社交活动,并与更多的朋友交往。这样可以帮助你建立更多的社交网络并在其他人中获得认同感和安全感。 4. 拥抱不确定性。即使我们无法掌控一些事情,也应该学会接受和面对不确定的情况。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 如果你感觉依赖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你的日常生活,建议你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他们可以在认知和情感层面上帮助你面对依赖问题,并提供更好的应对方法和技巧。

  • 爱生活爱智慧

    爱生活爱智慧 楼主 2023-06-08 17:09:12 上海

    如何放心把自己交给对方,信任对方? 回答: 我猜问这个问题,是依恋回避型或者恐惧型,要放心把自己交给对方并信任对方,在恐惧型依恋或者回避型依恋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一些挑战和难题。恐惧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者在建立亲密关系和信任他人方面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在恐惧型依恋的情况下,一个人可能会渴望亲密关系,但害怕真正接近他人。这种恐惧可能源于这个人在童年时期受到被遗弃、忽视或者不安全的照顾的伤害。这种过去的伤害会产生一种内在的恐惧,使他们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关爱和贴心,即便需要真正的接近和信任也会感到不安和恐惧。他们可能会在建立亲密关系之前先尝试建立一种安全距离的关系,使自己感到更加安全和自信。但是,当他们感觉到这种安全距离被打破,需要接受别人的关爱和贴心时,就会产生恐惧和不安,这种恐惧和不安可能会使他们想要随时退缩,并找出各种理由远离别人。 回避型依恋者则可能会表现出一种防御性的态度,不愿意与任何人建立亲密关系或者信任他人。这种反应可能是源于他们在童年时期遭受到过被照顾的伤害,也有可能是他们在之后的生活中遭受到过被他人伤害的经历,导致他们失去了信任他人的勇气。回避型依恋者往往会试图独立生活,不依赖任何人,避免自己的独立和自由受到侵犯。这种避免亲密关系和信任他人的态度通常会使他们感到孤独和不满足,但也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更加安全和自在。 要想放心把自己交给对方并信任对方,在恐惧型依恋或者回避型依恋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一种方法是探索和了解自己的依恋模式,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可以通过采取心理治疗或者个人成长的方式来改变不健康的依恋模式,并建立更加健康和积极的依恋模式。

  • 爱生活爱智慧

    爱生活爱智慧 楼主 2023-06-15 20:18:25 上海

    红 :对有好感的人约会邀请第一反应是拒绝咋回事 Q: 楼主您好! 生活中遇到聊天很投缘的异性在线上我会话很多,我们就会彼此因为聊天变得很熟,但当他向我传递一种更进一步的信息,邀请我出去玩或者打来语音电话的时候我就会超级超级慌张,然后第一反应就是找各种理由拒绝他,拒绝完一段时间我又会反复在就出去玩一下有什么和好尴尬好尴尬这两种情绪之间反复横跳,可是我其实是对这个人有好感的。然后回到现实中我们一起学习或工作的场所,再跟这个人说话我就会很不自然,会比不熟悉的异性相处起来更冷淡。感谢楼主解答,辛苦啦~ A: 从心理学和依恋理论的角度看,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恐惧依恋(Fearful-Avoidant Attachment)或者焦虑依恋(Anxious Attachment)导致的。 恐惧依恋者通常具有两种看似矛盾的需求:一方面渴望亲密关系,另一方面又害怕真正接近他人。他们可能会在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之前,先尝试建立一种安全距离的关系。当他们感觉到这种安全距离被打破,进而需要接受别人的关爱和贴心,就会产生恐惧和不安。这种恐惧和不安可能会使他们想要随时退缩,并找出各种理由远离别人。 对于焦虑依恋者,他们倾向于强烈关注自身与伴侣的情感和行为,他们常常感到自己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安全感。在面对伴侣邀请或提出新的关系阶段时,他们可能会感到非常糟糕,他们害怕伴侣拒绝或不喜欢自己。这种害怕可能会导致他们感到难以决定,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回应伴侣的邀请。 当然,这两种情况可能是重叠的。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依恋模式,特别是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是恐惧依恋或者焦虑依恋,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不安和恐惧。例如,可以尝试放慢情感反应,学会冷静思考,或采取心理咨询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依恋模式。 此外,建立安全感和信任也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希望在关系中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我们需要寻找一个值得信任的对象,并建立一个具有安全感的环境。当我们感到安全时,我们将更有可能采取积极的行动,并在我们自己的节奏下发展关系。

  • 爱生活爱智慧

    爱生活爱智慧 楼主 2023-07-18 11:28:39 上海

    如何放心把自己交给对方,信任对方? 回答: 我猜问这个问题,是依恋回避型或者恐惧型,要放心把自己交给对方并信任对方,在恐惧型依恋或者回避型依恋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一些挑战和难题。恐惧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者在建立亲密关系和信任他人方面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在恐惧型依恋的情况下,一个人可能会渴望亲密关系,但害怕真正接近他人。这种恐惧可能源于这个人在童年时期受到被遗弃、忽视或者不安全的照顾的伤害。这种过去的伤害会产生一种内在的恐惧,使他们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关爱和贴心,即便需要真正的接近和信任也会感到不安和恐惧。他们可能会在建立亲密关系之前先尝试建立一种安全距离的关系,使自己感到更加安全和自信。但是,当他们感觉到这种安全距离被打破,需要接受别人的关爱和贴心时,就会产生恐惧和不安,这种恐惧和不安可能会使他们想要随时退缩,并找出各种理由远离别人。 回避型依恋者则可能会表现出一种防御性的态度,不愿意与任何人建立亲密关系或者信任他人。这种反应可能是源于他们在童年时期遭受到过被照顾的伤害,也有可能是他们在之后的生活中遭受到过被他人伤害的经历,导致他们失去了信任他人的勇气。回避型依恋者往往会试图独立生活,不依赖任何人,避免自己的独立和自由受到侵犯。这种避免亲密关系和信任他人的态度通常会使他们感到孤独和不满足,但也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更加安全和自在。 要想放心把自己交给对方并信任对方,在恐惧型依恋或者回避型依恋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一种方法是探索和了解自己的依恋模式,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可以通过采取心理治疗或者个人成长的方式来改变不健康的依恋模式,并建立更加健康和积极的依恋模式。

  • queen

    queen 2023-07-30 16:58:05 江苏

    忘不了前男友

  • 爱生活爱智慧

    爱生活爱智慧 楼主 2023-12-02 13:34:15 四川

    如何放心把自己交给对方,信任对方? 回答: 我猜问这个问题,是依恋回避型或者恐惧型,要放心把自己交给对方并信任对方,在恐惧型依恋或者回避型依恋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一些挑战和难题。恐惧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者在建立亲密关系和信任他人方面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在恐惧型依恋的情况下,一个人可能会渴望亲密关系,但害怕真正接近他人。这种恐惧可能源于这个人在童年时期受到被遗弃、忽视或者不安全的照顾的伤害。这种过去的伤害会产生一种内在的恐惧,使他们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关爱和贴心,即便需要真正的接近和信任也会感到不安和恐惧。他们可能会在建立亲密关系之前先尝试建立一种安全距离的关系,使自己感到更加安全和自信。但是,当他们感觉到这种安全距离被打破,需要接受别人的关爱和贴心时,就会产生恐惧和不安,这种恐惧和不安可能会使他们想要随时退缩,并找出各种理由远离别人。 回避型依恋者则可能会表现出一种防御性的态度,不愿意与任何人建立亲密关系或者信任他人。这种反应可能是源于他们在童年时期遭受到过被照顾的伤害,也有可能是他们在之后的生活中遭受到过被他人伤害的经历,导致他们失去了信任他人的勇气。回避型依恋者往往会试图独立生活,不依赖任何人,避免自己的独立和自由受到侵犯。这种避免亲密关系和信任他人的态度通常会使他们感到孤独和不满足,但也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更加安全和自在。 要想放心把自己交给对方并信任对方,在恐惧型依恋或者回避型依恋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一种方法是探索和了解自己的依恋模式,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可以通过采取心理治疗或者个人成长的方式来改变不健康的依恋模式,并建立更加健康和积极的依恋模式。

  • 爱生活爱智慧

    爱生活爱智慧 楼主 2023-12-12 22:53:06 四川

    家里反对,男朋友让我未婚先孕,我该怎么办? 提问: 我和男朋友异地,隔了将近两千公里。在一起一年,没有发生过关系。现在谈到结婚的事情,我家里肯定不会同意我嫁去那么远。 男朋友意思让我先怀孕,这样家里就会同意了。说实话,我刚听他说这个我以为他是开个玩笑,结果他现在又说了这个事,我才知道他真的这样想的。 我该怎么做? 回答: 认真考虑这个男人是否值得你继续交往。他的想法很不负责任,不考虑你和孩子的未来,只是为了迎合你家人的意愿。这种做法不仅不道德,而且非常危险,你会面临意外怀孕和无法应对的风险。 男友的建议并不明智,孩子是一生的责任,不能因为家庭反对或者别的原因来轻率做出这个决定。不能牺牲自己的价值和底线。 你应该和男友好好谈一谈,告诉他你不同意这种方式,你们需要通过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你们之间的关系可能需要重新审视。 可以嫁人和生孩子,但是不要急于嫁人和生孩子,这是一项长期的决定,需要你仔细考虑和准备。 如果你的家人不同意你嫁到远方,你也可以考虑和他们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任何一种决定都有可能后悔,这就是人生,很多时候都很无奈。

  • 爱生活爱智慧

    爱生活爱智慧 楼主 2024-03-19 21:55:01 四川

    对人品不佳的人没法控制情绪咋办? 请问对于人性很抵触排斥怎么办。具体表现是不喜欢任何人品不佳,或不礼貌,没有公德心的人,对他们也没什么耐心和包容心,如果被对方挑衅后就没法控制情绪。消极厌世,不愿与人接触。 回答: 嗯,听上去你正在经历一些困扰呢。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喜欢人品不佳或不礼貌的人,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一部分人的不好行为,就对所有人都产生抵触和排斥的情绪。 你可以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多关注那些美好的人和事,让心情更加积极向上。同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很重要的。当遇到挑衅或不如意的事情时,先冷静下来,深呼吸,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难与人接触和交流,也许可以尝试一些社交活动或心理辅导,逐渐打开心扉,接纳更多的人和事。 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值得信任和接触。用一颗包容和理解的心去看待他人,也许你会发现更多美好的东西。 我知道这很难,但请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加油哦!

  • 爱生活爱智慧

    爱生活爱智慧 楼主 2024-04-02 14:42:19 四川

    为什么我总是让别人对我有误解? 问题: 我好像会有意无意的造成别人对我的误解,我从不会自己澄清,有时别人会替我说一句话替我澄清。记忆中,我很小的时候应该还没上小学呢,我在医院打针吊瓶,我妈在旁边陪我,医生说我缺锌妈妈说我再需要再喝葡头糖酸锌口服液,以前我喝过,这次看病看来补的还不够,需要再喝,护士来了,我就一直反反复复的说我很喜欢那个酸酸甜甜的水,我要再喝,直到护士说,生病了还一直要喝饮料啊?我妈说不是的,是葡头糖酸锌口服液。现在回想起来,我确实在有意无意间想引起她对我的注意,但我想本质上我还是想造成护士对我的误解,让她批评我。这种事情成年后也相应的有发生,这到底是为什么?我总是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不好的样子,他人对我的误解是我主动塑造的。这种很拧巴的状态是为什么? 回答: 可能是因为你内心对自己有一些负面评价,感到自己不够优秀,不足以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注。所以在和他人交往中,你会不自觉地采取一些方式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关注,有时会通过制造一些误解、让自己显得不好来达到这个目的。这种行为可能是一种自卑的表现,需要寻找到自信和自尊的来源,才能摆脱这种状态。可以通过个人成长和自我探索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提升自信心和自尊,从而改善与他人的交往。有时候,人们会试图通过让自己看起来更需要别人的关注和帮助来获取别人的注意和关心,或者通过让自己看起来更容易被批评和指责来减轻自己的责任感和内疚感。这些行为可能源于内心的不安全感和不足感。如果这种行为持续时间很长并且对自己或别人产生了负面影响,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 爱生活爱智慧

    爱生活爱智慧 楼主 2024-05-15 11:43:18 四川

    心理学为什么不教人怼回去,让对方受到伤害? 提问: 当你被某一句话,感受到不舒服的时候,为什么心理学不教你用什么样的话怼回去,并让对方受到伤害呢?(辩论学上就有,不是骂人学,不讨论骂人粗鄙的东西。我当然知道可以转变认知,调节情绪,等。但我很想就论这个对于专业人士的想法。) 回答: 心理学并不教导人们使用伤害他人的语言来回应不舒服的话语。相反,心理学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学会合理地处理负面情绪和情感,并以更积极、建设性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可以促进双方的情感互动,帮助解决问题。 在心理学中,回应不舒服的话语的一种方法是运用自我表达技能。自我表达技能可以帮助一个人以一种明确、尊重和建设性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立场和情感,而不是通过攻击和伤害他人来解决问题。自我表达技能的训练可以帮助人们学会处理不舒服的话语,并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回应。 另一种方法是情境适应性的反应。情境适应性的反应意味着要根据所处的情境和人际关系,选择适当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在保持自尊心的同时,与他人建立更加良好的互动和关系。 总心理学教导人们在处理不舒服的话语时,运用自我表达技能和情境适应性的反应,以建设性和尊重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也可以促进双方之间的情感和谐。

  • 爱生活爱智慧

    爱生活爱智慧 楼主 2024-05-26 11:15:27 四川

    男友在异地关系中出现冷漠、选择性回复、拒绝交流的情况,是否符合回避型人格特征? 您好,想麻烦您帮忙确认他是否是回避型: 最近开学了跟男朋友是异地,他最近俩月因为生病身体一直没恢复就情绪不太好,他已经住院俩周,这俩周对我越来越冷漠,选择性回复消息→一天回三四条(一条隔四五个小时),我觉得他住医院不应该这么忙,身体越来越好一点也不应该反而更冷漠了,然后他给我的回复只有“没看手机+身体原因+手机使用时间四五个小时的截图”,我给他发一大段话也还是只回以上原因并且说“我不知道应该回什么,怎么说明情况都没有用”,他现在拒绝跟我交流我也不知道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咋样…平时他也老觉得“我因为xx有什么好生气的”,很无所谓的状态。(我表达能力有限,不知道有没有表述清楚) 根据您的描述,男朋友的行为表现可能符合回避型的特征,因为他选择性回复消息、拒绝交流并且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但是仅仅从这些天的表现来判断是不一定的,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和判断。这种行为可能是他对生病和住院的情况感到压力和焦虑,也有可能是他对这段关系感到困惑或者不确定,或者是他需要一些个人空间和时间来处理自己的问题。建议您与他进行坦诚的沟通,尊重他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也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支持。如果他拒绝交流,您可以给他一些时间和空间,但也要注意自己的感受和边界,不要让自己过度焦虑和不安。

  • 爱生活爱智慧

    爱生活爱智慧 楼主 2024-06-09 10:53:44 四川

    提问:想知道自己从小不喜欢别人肢体接触是什么原因😭 回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不喜欢别人肢体接触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 1. 早期经历 早期经历是影响个体行为和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婴儿和幼儿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肢体接触和抚摸,可能会导致个体对于肢体接触的需求不强,甚至对于肢体接触感到不适应或者厌恶。 2. 人格特征 个体的人格特征也会影响对于肢体接触的态度。例如,内向的人可能更加害羞和不喜欢和别人过于亲密的接触。而外向的人则可能更加喜欢和别人亲密接触,这些特质会影响个体对于肢体接触的态度。 3. 文化背景 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肢体接触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人们更加倾向于进行肢体接触,例如拉丁文化。而在一些文化中,肢体接触被视为不适当的行为,例如日本文化。个体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也可能会影响对于肢体接触的态度。 4. 心理障碍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心理障碍而对于肢体接触感到不适应或者厌恶。例如,某些人可能患有社交恐惧症,对于任何形式的亲密接触都会感到不适应和害怕。 在实际生活中,不喜欢别人肢体接触并不一定是一种问题,只要不影响到个体的正常生活和社交交往,就不需要过分担忧。但如果这种不喜欢别人肢体接触的情绪影响到了个体的正常生活和社交交往,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帮助个体找到根源并解决问题。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3143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