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会》——芥川龙之介

翠星石

来自: 翠星石(烟雨散落人间去,一鳞一角尽是仙)
2011-05-12 18:59:54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热量调色盘

    热量调色盘 (.) 2011-07-01 19:10:35

    居然没有回复 !!!

  • 姑娘姓C

    姑娘姓C (读来有趣) 2011-07-01 19:27:26

    真是 不懂呐。

  • 兰洋洋

    兰洋洋 (快乐去爱,认真赚钱,体验生活!) 2011-07-01 20:47:32

    真不懂呢

  • 明月清风我

    明月清风我 (与谁同坐) 2011-07-01 20:57:07

    难道菊子夫人原型来自于这位明子。。。。

  • 137710

    137710 (初心を忘れるべき) 2011-07-01 21:02:44

    很好懂的吧,就是说一个富有盛名让人仰慕的作家不过是养尊处优小姐眼里一段并不十分特别的年少邂逅罢了。明子并不在乎他是否成为作家只是陶醉在自己少女时代梦幻一样的快乐中罢了,她只在乎自己当时如何迷人如何让法国军官倾慕。芥川向来都是批判权贵阶级的

  • 北方天使

    北方天使 (back) 2011-07-01 21:50:2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A%AE%E5%9F%83%E7%88%BE%C2%B7%E6%B4%9B%E8%92%82 皮埃尔·洛蒂,摄于1892年 皮埃尔·洛蒂(又译毕尔·罗逖)(Pierre Loti,1850年1月14日-1923年6月10日),本名朱利安·维奥(Julien Viaud),法国小说家,著有《冰岛渔夫》 、《拉曼邱的恋爱》、《菊夫人》等书。他的作品极富异国情调,在当代非常受到欢迎。他曾在服役海军的时候,到过近东和远东,这些经验,为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八国联军1900年进占北京时,他作为海军上尉亦来北京,曾记述来京见闻,成《在北京最后的日子》(Les derniers jours de Pékin)。 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曾有一短篇〈舞会〉,描写皮埃尔·洛蒂到长崎时,和年轻貌美的日本少女明子在舞会中邂逅的故事,但年老后的明子仍不知,当年邀她跳舞的法国军官,正是皮埃尔·洛蒂。而《菊夫人》一书,是皮埃尔·洛蒂以长崎体验为背景所写成的。 [编辑]著作 《冰岛渔夫》(Pêcheur d'Islande) 《拉曼邱的恋爱》 《菊夫人》(Madame Chrysanthème) [编辑]轶事 皮埃尔·洛蒂曾到访过伊斯坦布尔,并与当地的一位女孩相恋。相传他们曾在山上的露天咖啡馆一起品尝土耳其咖啡。然而这段恋情始终无法开花结果,后来皮埃尔·洛蒂回到法国,但始终无法忘记那位女孩。十年后,皮埃尔·洛蒂回到伊斯坦布尔,企图找回那位女孩。可惜,皮埃尔·洛蒂得悉那位女孩早已离开人世。 现在,那间咖啡馆依然在营业,不仅成了旅游景点,更是当地情侣的谈心圣地。美丽景致加上动人故事,至今依然吸引不少旅客。 [编辑]参见 蝴蝶夫人 (原作者曾表示参考了皮埃尔·洛蒂的《菊夫人》) 西贡小姐 (改编自蝴蝶夫人) 3个分类: 法国作家 | 法国小说家 | 法兰西学院院士

  • 北方天使

    北方天使 (back) 2011-07-01 21:51:37

    http://baike.baidu.com/view/51661.htm 歌剧简介   《蝴蝶夫人》是普契尼一部伟大的抒情悲剧。该剧以日本为背景,叙述女主人公乔乔桑与美国海军军官平克尔顿结婚后空守闺房,等来的却是背弃,乔乔桑以自杀了结尘缘。   《蝴蝶夫人》具有室内抒情风格。它不追求复杂的剧情和外在的舞台效果而全力气刻画女主人公乔乔桑的心理活动。剧中,普契尼在音乐上直接采用了《江户日本桥》、《狮子舞》、《樱花》等日本民歌来表明乔乔桑的艺妓身份和天真心理,具有独特的音乐色彩。他还巧妙地把日本旋律同意大利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而丝毫没有给人以不协调的感觉。乔乔桑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是普契尼歌中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也是歌剧选曲中最常见的女高音曲目。它运用较长的宣叙性的抒情曲调、把蝴蝶夫人坚信平克尔顿会归来与好幸福重逢的心情,描写得细腻贴切,体现了普契尼这位歌剧音乐色彩大师的高超创作手法。   但是,这样一部伟大歌剧的首演却是以惨败而告终。据记载,《蝴蝶夫人》的首演变成了一场观众的闹剧,他们的嘲笑和嚎叫声常常淹没了音乐,一些人甚至大喝倒彩,并歇斯底里地谩骂,闹得演出不得不中途停演。对此,普契尼非常伤心和失望,但他没有失去信心,他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有他个人对戏剧的处理以及手法运用还不够精炼的缘故,也有观众审美口示的差异及对新风格不适应的原因。于是普契尼便将《蝴蝶夫人》进行了较大的删改,并于1904年5月在意大利的布雷西亚再次公演。这次公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空前成功。从此,普契尼的这部抒情歌剧便成为世界歌剧舞台上盛演不衰的剧目之一。[1] 编辑本段 出场人物   蝴蝶夫人(巧巧桑,女高音)   铃木(蝴蝶夫人的女仆,次女高音)   平克尔顿(美国海军上尉,男高音)   夏普莱斯(美国驻长崎的领事,男中音)   五郎(婚姻掮客,男高音)   山鸟(蝴蝶夫人的求婚者,男中音)   和尚(蝴蝶夫人的伯父,男低音)   仆人(蝴蝶夫人家中的仆人,由国内青年实力小生彭鸿禹饰演)   此外还有蝴蝶夫人的母亲、婶母、表姐妹、亲戚、蝴蝶夫人的儿子、皇家事务官,登记官等 编辑本段 歌剧背景   和传统的歌剧不同:序曲很短。弦乐队以赋格的形式奏出节奏局促、音响喧闹的主题,当大幕拉开时,人们会立刻明白,这是用来烘托筹办婚礼时的忙乱气氛的。可不知怎的,它听上去并不喜悦,倒是隐隐地透出一种凶兆来。   场景是十九世纪末的日本长崎海港。山脚下,有一座面临大海的精巧可爱的日本房屋。房前还有个不大的花园。一个日本媒人点头哈腰地领着一个高大的美国军官走上场来。媒人得意洋洋地介绍这所房子,不时地拉开一扇纸门,讲解每一间屋子的用途。看得出来,他因为搞成了一桩婚事而非常高兴。 编辑本段 剧幕介绍   媒人拍了三下巴掌,立刻,三个仆人出现在美国军官、他们的新主人面前。仆人们恭恭敬敬地跪下行礼。其中的女仆名叫铃木,她稍稍抬起头来,按照日本人的习俗,开始恭维起新主人平克尔顿先生来:   “啊,大人,您的微笑像鲜花一样美丽,神说过,微笑可以征服一切困难。……”   看到美国军官对这一套很不以为然,媒人立刻击掌三下,仆人们便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时,远远地从山坡那边有一些人向这儿走来,媒人一一向美国人介绍说:   “那位是登记官,那些是来客,还有贵国的领事大人……”   众人的到来使这里变得热闹起来。满心喜悦的新郎平克尔顿走向领事夏普莱斯,寒暄之后,他炫耀起自己的新房子来:   “在这所美丽的房子里,我打算住他个九十九年!不过,在这样的国家里,你随时可以改变主意。”   平克尔顿很快活,表现得很轻佻。他对着同胞领事先生唱起了下面这首歌。作曲家为他写的旋律极其舒展,宽广,显示了他内心的骄傲,其中还夹进了美国国歌“星条旗”的旋律,这真是个极好的“注释”:   “只有美国人才不怕任何困难,走遍全世界,寻找冒险的乐园。 无论是享乐还是作生意,他都随意大胆地去干。 什么时候有了灾难,他马上放手回家转。 如果他不能获得每个国家里最可爱最美丽的姑娘, 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领事先生是个年长和蔼的美国人,显然,他对平克尔顿的这种想法是不赞成的。但在这喜庆的日子里,他不打算和平克尔顿争论,于是两人举起酒杯,高高兴兴地为新婚祝福,并欢呼“美国万岁”。   领事问平克尔顿新娘长得怎么样。还没等平克尔顿答话,媒人伸过头来,夸耀说:   “她生得就像春天里含苞待放的花朵,完全值得一百块钱。大人如果愿意,我也为你挑个美女。”   领事笑着拒绝了。他们赶跑了多嘴多舌的媒人,平克尔顿用一首热情的咏叹调来描述他的新娘:   “她那天真浪漫的样子多么迷人,年轻又美丽, 还有那温柔动人的声音。 她好像一只蝴蝶,轻轻地展开美丽芬芳的翅膀, 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必须得到她,哪怕那纤细的翅膀被折伤!”   领事先生劝平克尔顿注意,别伤害了这个纯洁可爱的姑娘。平克尔顿却觉得这老头太迂腐:   “像你这样的人,爱情早已成为过去。只有傻瓜才会把送上门来的好事丢弃。”   媒人急匆匆地跑来了:   “来啦!他们来啦!瞧——”   平克尔顿和领事先生往媒人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远地,像一片移动的花儿似的,一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姑娘正在向这边走来。她们还唱着歌,这歌声是那么真挚,那么柔和,令人感动。走在最前面的姑娘就是平克尔顿的新娘巧巧桑,她身材娇小,手里打着一把小花伞,真好像人们给她的绰号:蝴蝶。   她们越走越近了,只听见巧巧桑充满幻想地唱道:   “越过那海洋,越过平原,春天的和风带来了温暖。 我是全日本和全世界最快活的姑娘,我已听到幸福的召唤, 啊!甜蜜的爱情已来到心间。”   在巧巧桑的旋律里洋溢着无比的幸福感,她的纯真、可爱,与平克尔顿的轻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曲家就在不知不觉中,把一种隐隐的忧虑带给了听众。   姑娘们来到平克尔顿和领事先生面前。巧巧桑发现眼前就是她的新婚丈夫,不由得脸儿羞得通红。她把小花伞收起来,向女伴们介绍说:   “这位就是平克尔顿先生。”   姑娘们一起恭恭敬敬地向这位高大的美国军人弯下腰,在巧巧桑的带领下齐声行礼:   “敬爱的先生。”   平克尔顿招呼他的新娘说:   “一路上辛苦了。”   巧巧桑回答说:   “对于一个就要出嫁的姑娘,这点辛苦算不了什么。”   这姑娘娇羞的神态吸引了领事夏普莱斯,他走近巧巧桑,温和地问道:   “蝴蝶姑娘,请问你是长崎人吗?”   巧巧桑抬起头来,认真地回答领事的问话:   “从小我就住在这个城市。”   巧巧桑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因为贫穷,她早早就学着做一名卖唱献舞的艺妓,以此谋生。她忍受着痛苦和人们的耻笑,一心盼望着幸福。她讲述的时候,神情是那样真挚,让人不由得产生深深的怜爱。   媒人大概是曾经吹嘘过巧巧桑的家庭,他怕这傻乎乎的姑娘说漏了嘴,在一旁插话说:   “她的母亲是一位高贵的太太。”   可是巧巧桑叹息道:   “她是多么命苦,贫穷永远在折磨着她。”   领事关切地问她:   “你的父亲在哪里?”   “他死了。”   巧巧桑显得很不安,女友们也都低下了头。为了打破这尴尬的局面,领事又问道:   “你今年多大了?十岁?”   这当然是开玩笑,但巧巧桑的模样也实在像个孩子。她告诉领事先生:十七岁了。   领事不由得叹了口气:在美国,这还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呢!   媒人又在大声通报了:这次来的是一位日本的婚姻登记官,还有一大群巧巧桑家的亲戚。他们打扮得十分隆重,可在平克尔顿眼里却显得十分荒诞,他对领事先生说:   “哈,真是好笑,这些人都是我的亲戚了。还好,合同随时都能取消。”   在巧巧桑心目中十分神圣的结合,对平克尔顿却只不过是一份无足轻重的“合同”!领事先生实在忍不住了,他愤怒地小声对平克尔顿说:   “你这样狂妄,残忍,把一朵鲜花摧残!欺骗这样一个可爱纯洁的姑娘,实在是件愚蠢行为。我从未见过有谁能和她的美丽纯洁相比,要知道她有多爱你!”   可是平克尔顿的答话更可气:   “她的确是一朵鲜花,我要不顾一切地把她摘下来!”   那边,亲戚们在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巧巧桑的母亲对平克尔顿夸个不停,说他长得漂亮,其他人附和着,但也有人在小声嘀咕,预料他很快就会离婚。   平克尔顿对这些人很厌烦,趁他们在那儿东张西望,他拉着蝴蝶的手走进了他们的卧室,“喜欢吗,我的小宝贝?”他问这个日本玩偶似的小新娘。   巧巧桑郑重地对他说:   “我亲爱的平克尔顿先生,(她始终恭敬地称他为先生)请允许我给你看一点东西。”   说着,她从宽大的和服衣袖里往外掏东西:   “这是丝带,这是腰带,小镜子,小扇子,纽扣,还有胭脂。”   看着她孩子气的动作,平克尔顿觉得很有趣,突然,他发现蝴蝶又取出了一把细长的带套子的匕首。   “这是什么?”   “是神圣的东西。”巧巧桑的脸很严肃。   “是天皇亲自给她父亲的匕首。”答话的是媒人,他不知什么时候溜进了屋子,说话时还作了个可怕的切腹动作。平克尔顿非常吃惊:   “她父亲怎么啦?”   “光荣地死去。”媒人说完就走了。   蝴蝶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她又从衣袖里拿出了几个小雕像,告诉平克尔顿,这是她的祖先。然后她怀着敬意讲述道:   “我要告诉你一件秘密。昨天我一个人走进了教堂。这事谁都不知道,连我的和尚叔父也不知道。我要相信我丈夫的上帝,因为我要把我的一切都交给你。”   蝴蝶忠诚的表情使平克尔顿的内心震动了,但他并不懂得改变信仰,对巧巧桑,对一个日本人,是多么严重的事。而且,他对这桩婚姻也远没有巧巧桑的那种神圣感。   媒人在招呼大家:要举行婚礼仪式了。   婚礼很简单,在事务官当着众人宣读了婚姻证书,一对新人签了名以后,仪式就算结束了。宾客们走上前来向他们祝贺。一个姑娘对巧巧桑笑着称呼道:“蝴蝶夫人!”   巧巧桑认真地更正:“平克尔顿夫人。”她对这个姓氏非常珍重。   领事先生和登记官、事物官告辞了。平克尔顿击掌叫仆人拿酒来,他希望这一大群亲戚赶快喝了酒就离开。可就在大家刚刚举起酒杯来,为新人的幸福干杯的时候,有人大声吵嚷着,从山坡后的小路上走来了。   “蝴蝶!蝴蝶!你已犯了罪了!”   这声音恶狠狠的。蝴蝶吓得用衣袖遮住了脸,浑身颤抖。   闯来的是一个日本和尚,蝴蝶的叔父。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几个随从及和尚。看来这位叔父很有权威,众人紧张得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叔父愤怒地指着巧巧桑对大家说:   “诸位听着,她已经背叛了我们,背叛了自己的祖先。——她相信了别人的神!”   最后的一句话着实让大家吃了一惊。他们转过头去,生气地对着瑟瑟发抖的新娘发出嘘声。和尚喊着日本神的名字,大声诅咒巧巧桑道:   “你已经背叛了我们,就让魔鬼把你捉去吧!”   平克尔顿忍不住了,他对这和尚说:   “不准在这里吵闹!”   和尚瞪了这美国人一眼,嘴里还不依不饶地继续骂着。平克尔顿火了,他大声命令道:   “马上给我滚出去!我是这里的主人,不准任何人在这里瞎喊乱叫!”   众人迅速地跟着那和尚走了。蝴蝶的母亲犹豫了一下,也被人拉走了。那个愤怒的和尚还在骂着,人已越过了小山坡,恶狠狠的咒骂声却仍然可以清楚地听到。   喜庆的气氛被彻底毁掉了。蝴蝶用手捂着耳朵,伤心地抽泣:“啊,他还在骂我!”   望着可怜的小新娘,平克尔顿心里充满了怜爱,他温柔地搂住巧巧桑的肩膀,劝慰说:   “你们日本的宗教和所有的亲戚朋友,都不值得我美丽的姑娘心中难受。”   巧巧桑脸上挂着泪珠,天真地抬起头来:   “真的吗?”   看到平克尔顿关切的目光,巧巧桑觉得有了依靠。她低下头,想吻平克尔顿的手。这使平克尔顿感到不解:   “为什么要这样?”   巧巧桑小声地说:   “我听人家讲,外国有这样的风俗,尊敬别人,一定要吻他的双手。”   平克尔顿笑了。这姑娘真是太天真了。这时,屋里传来喃喃的低语声,巧巧桑说,这是女仆铃木,在向神作祈祷。   天色渐渐地暗了。宁静的花园里。深蓝色的天空闪耀着无数星星。   夜色下的巧巧桑显得楚楚动人。平克尔顿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她,情不自禁地唱道:   “亲爱的,你的眼睛这样明亮,穿上这身洁白的衣裳,就像一支百合花。可爱的姑娘,我的热情为你而奔放。”   巧巧桑柔声回答道:   “我像一个美丽的女神,从天空中月亮里轻轻地走下来。我亲爱的,我愿和你一起飞到天堂。”   作曲家为这个爱情之夜写了一大段缠绵的二重唱,一方面刻划了巧巧桑对爱情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平克尔顿对巧巧桑由衷的赞赏。   “当我一见到你,你甜蜜的话语就迷住了我。我立刻决定把我的命运交给你。”   这是巧巧桑柔和的倾诉,但我们会在其中突然听到令人恐惧的不协和的音响,它暗示着那位叔父的诅咒。巧巧桑捂住耳朵,之后,她的心情稍稍镇静下来,又接着述说:   “你是这样健壮,你说话多么动听,你的笑声多么愉快,爽朗,真令我难忘。”   她向着平克尔顿伸出双手,恳求地唱道:   “亲爱的,爱我吧,请不要让我悲伤。 虽然我是个小姑娘,但我的心爱你发狂。 在我的生活里,很少得到温暖, 我相信,只有我们俩真挚的爱情, 像苍天一样高尚,像蓝色的海洋一样深广。”   平克尔顿热情而温柔地回答她:   “把你可爱的双手交给我吧,我的小蝴蝶,你的名字多么美丽,我是多么爱你。”   他想用手抚摸巧巧桑的脸,可巧巧桑躲开了:   “听说在你的国家里,人们捉到一只蝴蝶,要用铁钉把它钉住?”   平克尔顿笑了:   “人们这样做,是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不愿意失去那可爱的蝴蝶。”   他温柔地把巧巧桑搂在怀里:   “现在我捉住了你,你再也无法逃避。”   两人互相倾诉爱慕之情,第一幕在音乐的高潮中结束。   大幕再拉开的时候,已经是三年以后了。场景和第一幕一样,但那所新房子已经显得有点旧了。瑟瑟秋风中,山坡上的草儿发黄了,景色有点凄凉,只有房前的小花园里还开着零落的花。   从敞开着的门望进去,只见巧巧桑在榻榻米上躺着,女仆铃木在神龛前喃喃地祈祷。她很悲伤,祈祷中夹带着哭腔。巧巧桑对女仆的祈祷感到厌烦,她在一旁说:   “在日本,所有的神都很愚蠢,而美国的上帝,只要你去祈祷,他就很快给你回答。……但是我担心,我们受苦,他不知道。”   显然,他们的日子很拮据,从家里的摆设和两人身上的衣装就看得出来。女仆叹息道:   “如果他把我们都已忘掉,那日子可怎么过下去?”   这话巧巧桑可不爱听了,她坐了起来:   “为什么你不相信我的丈夫一定会回来?他决不会抛弃他的小蝴蝶!”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外国丈夫会重新回来。”   巧巧桑火了,她抓住铃木的衣领用力地摇:   “什么?你说什么?”   然后,她对着铃木,更是对着她自己唱道:   “当那天平克尔顿和我分别的时候,他曾温柔地对我讲: 啊,小蝴蝶,当那玫瑰花儿开放, 当那和暖的春天里小燕子高高飞翔, 我就会回到你的身旁。”   铃木对她的这些话早就听够了,她悲伤地摇摇头。巧巧桑站起身来,对着大海开始表演一幕她天天在幻想的情景——幸福的团聚。作曲家为巧巧桑写了一段极其动人的咏叹调,听了真是催人泪下:   (谱例5)   “当那晴朗的一天,在那遥远的海面, 我们看见了一缕黑烟,有一只军舰出现。 那白色的军舰稳稳地驶进港湾。 轰隆一声礼炮,看吧,他已来到! 我不愿跑去相见,一个人站在山坡这边, 长久地向海港张望,期待着和他幸福地会面。 他急急忙忙奔跑,越走越近,奔向这边。 ‘我亲爱的小蝴蝶,你在哪里?’ 我一句话也不讲,悄悄躲在一旁。 我的心儿狂跳,满腔的热情向火焰在燃烧。 他快活地不停地喊叫: ‘我最亲爱的小蝴蝶,快快来到我的怀抱!’ 这声音还像以前一样美好, 一切的痛苦都会忘掉。 相信我吧,铃木,他一定会来到!”   在这段咏叹调里我们感觉到,长久的期待使巧巧桑长大了,成熟了,在她的爱情憧憬中,增添了一种坚贞的力量。   有客人来了,是媒人和领事先生,但那鬼头鬼脑的媒人一进院子就躲藏了起来,让人猜不透他此行的目的。领事敲了敲门,蝴蝶看到他,高兴得拍起手来。   “真高兴见到您,领事先生!”   “你还记得我?”   看来他们也有很多日子没有见过面了。巧巧桑连忙叫女仆拿烟来,热情地说这是真正的美国烟。她一点都没有发现。领事的神情不太自在。只见他从衣袋里取出一封信,颇有些为难地说:   “我刚刚收到平克尔顿给我的信……”   巧巧桑激动得打断了他:   “啊,是真的吗?他身体好吗?”   领事皱了皱眉头:   “他很健康。”   巧巧桑一下子站了起来:   “啊,多么幸福,我现在心花怒放。”   领事无可奈何,想说的话简直没法张口。他只能听巧巧桑一个人欣喜地絮絮叨叨:   “美国的燕子何时作窠?我最亲爱的丈夫说过,当燕子作窠的时候,他就回来。可我们这里的小燕子已经作了三次窠了。是不是你们美国的燕子忘了作窠?”   有人在一旁窃笑,是那个媒人。巧巧桑厌恶地对领事先生说:   “他怎么来了,多讨厌的家伙。”   她向领事先生告状说,这个媒人现在想做媒把她嫁给一个有钱的日本人山鸟公爵。媒人趁机插嘴,说巧巧桑现在穷得要命,亲戚朋友又都不理她,不如嫁人算了。说着,他把头向门外转过去,原来,山鸟公爵带着一群仆人已经来到了。这位有钱人恭恭敬敬地向巧巧桑行礼,巧巧桑也回了礼,但她尊严而坚决地说:   “山鸟公爵,我必须拒绝你。即使你伤心地立刻死去,我也不愿意嫁给你。”   山鸟公爵并不罢休,说他很爱巧巧桑,要对她永远忠心。媒人在一旁列举公爵的钱财、房子、大量的仆人、显赫的地位。可巧巧桑不为所动,她庄严地宣布:   “我要等我的丈夫。”   公爵和媒人说这太愚蠢,假如丈夫想离婚,就会把妻子一丢了事。巧巧桑气愤地说:   “在日本是这样的,但在我们那边不一样。”   “你们那边?”   “对,在我们美国,完全不一样……对吗?领事先生?”   领事尴尬至极,他不知该如何回答。巧巧桑却根本没注意到他的表情,她冷冷地下了逐客令。媒人临走时小声地对领事和公爵说:   “已经看得见平克尔顿的军舰啦。”   公爵非常失望,可领事先生说:   “他不可能来。我现在到这里,就是为了把真情告诉他。”   领事先生下了决心,要完成这件令人不快的任务。   公爵和媒人走了。巧巧桑重新变得快活起来,她请领事先生坐下来,自己也坐在了他的对面。领事又一次取出那封信,不料被巧巧桑拿了过去,她在信封上吻了一下,又放在胸前,轻轻地念叨着丈夫的名字,然后才把信交还给领事。领事无奈地摇摇头,开始读信:   “亲爱的朋友,请你去看看我那美丽的小蝴蝶……”   “他这样说吗?”巧巧桑快活地叫了起来。   “是这样写着。如果你老是这样……”   “请你原谅,我不再打扰。”   领事接着读:   “从那个难忘的日子,已经过了整整三年。”   巧巧桑自言自语道:   “连他自己也算过!”   “可能我的小蝴蝶已经忘掉了我。”   “忘掉他?铃木,你说一说吧,我会忘掉他?!”   铃木没吭声。领事接着读:   “如果她还记得我,等我到现在,……”   “当然,我在等呀,我亲爱的丈夫!”   “朋友,我请求你,”领事很不情愿地继续读道,“相信你一定能办好这事,请你悄悄准备好一切……” 巧巧桑有点不安,但仍然快乐地问:   “他打算……?”   领事小声对自己说:“把她抛弃。”   可巧巧桑听成了“来到这里”。她跳了起来,满脸喜悦地直拍手。领事的计划被她的天真彻底打破了,他沮丧地把信装回了衣袋,小声地骂道:   “这个该死的平克尔顿!”   他转过身来,决断地对巧巧桑说:   “好吧,请告诉我,假如平克尔顿永远不回来,你怎么办?”   巧巧桑一下子呆住了:   “啊,你说什么,他不回来我怎么办?啊不,这不可能!”   领事看到她失魂落魄的样子也十分难过,他温和地巧巧桑说:   “请你相信,为了你的遭遇,我也很难过,你应该接受山鸟公爵的求婚,快快嫁给他。”   巧巧桑睁圆了眼睛:   “你这样劝我?”   她顾不上礼貌了,大声呼唤女仆,让她送客。   领事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可这时巧巧桑又拦住他,急急地向他道歉,请他不要走。她突然跑进里间,再出来时,怀里抱着一个小男孩,她气喘吁吁地对领事说:   “也把他,把他和我一起丢掉?”   领事惊奇地说:   “这是他的孩子?”   “你看看这双眼睛,看看这金黄色的卷发!”   “真的,非常像他!”   “他和我告别的时候,这孩子还没有来到世上!”   巧巧桑满脸是泪,她紧紧抱着孩子,跪在地上哭起来:   “也许有一天,我和你一起流浪在街头, 在暴风雨中,我们向路人伸出可怜的双手。 也许要忍受着屈辱,重新去卖唱献舞, ——不,永远不!这样的日子实在太痛苦!”   想到今后,巧巧桑绝望至极。领事先生也难过地流下了眼泪,他不忍再和巧巧桑谈下去了,便向母子俩道别,离开了这座充满了悲哀的房子。   女仆铃木喊叫着冲进来,手里拽着一个人,原来是媒人。铃木告诉巧巧桑,这个该死的家伙在外面胡说八道,说巧巧桑的孩子将遭到噩运。巧巧桑气得冲向媒人,大声骂他,推搡他,又从墙上摘下匕首,威胁着要杀了他。趁铃木去抱孩子的当儿,惊惶失措的媒人一溜烟跑了。   巧巧桑呆立在房间中央。突如其来的事情让她发懵。可这时,女仆又在喊了,这一次是快乐的:   “听啊,海边码头有炮声!”   两人奔向窗口,向外面的大海张望。果然,有一艘白色的军舰驶进了港湾,上面还飘扬着醒目的星条旗。巧巧桑激动得心都要停止跳动了,她已经看到了军舰上的字:林肯号。   “就是它,我丈夫的军舰!”   她大声喊道:   “他们为什么要那样骗我!现在我明白了,他马上就要来啦,啊,我是多么幸福!”   巧巧桑让铃木赶快把花园里的花朵全部摘下来,摆满房间,迎接归来的丈夫。铃木也被巧巧桑的快活感染了,她们唱起了一首活泼的二重唱:   “我们要让屋子里,充满春天的芳香, 让这里就像花园一样,春光荡漾!”   不一会儿,花园里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子了,而房间里的地上,榻榻米上,铺上了一曾花瓣。巧巧桑急急地在镜子前坐下来,让铃木帮她化妆。她担心自己老了,脸色不再娇嫩,眼睛不再明亮。她多么希望丈夫仍然像过去那样爱她,叫她“我亲爱的小蝴蝶”。她让铃木把新婚时的衣服取来,整整齐齐地穿在身上,又在发际插上了鲜艳的花朵。孩子也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一切都准备停当了。   天色渐渐黑了。巧巧桑在面朝大海的那扇纸门上用手指捅了三个洞。一个为自己,一个给铃木,还有一个低低的,是给孩子的。她们一起静静地向外张望,等待着那激动人心的 时刻。   月亮照进来,把三个伫立的人影映在纸门上。不远处的大海传来阵阵涛声。作曲家为这个场景写了一段轻柔的女声哼鸣合唱,它充满了深深的期望,像是祈祷,又带有一种忧伤。   女仆和孩子禁不住困倦,倒在榻榻米上睡着了。巧巧桑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仿佛是一座雕像。   大幕再次拉开的时候,仍然是那个场景。女仆和孩子睡着,巧巧桑伫立在纸门前。可是夜已过去,黎明到来了。   海湾里除了传来阵阵涛声以外,还可以隐约听到水手们的歌声,水鸟的啼鸣。太阳升起,照亮了屋子里满地的花瓣。   女仆醒了,她站起身来,轻轻碰了碰巧巧桑:   “你等得太疲乏了,去睡一会儿吧。如果他来了,我会叫你的。”   巧巧桑确实累极了。她弯下身子,抱起沉睡的孩子,一边唱着摇篮曲,一边向里间屋走去。   “睡吧,小宝贝,你将要到那遥远的地方。”   渐渐地,听不到她的声音了。铃木跪在神像前开始祈祷。   有人敲门。铃木侧耳倾听。敲门声更响了。她连忙站起身来,拉开门。啊,老天!她满脸喜色。可还没等她说出话来,走在前面的领事先生就打了个手势让她别出声。平克尔顿跟着走了进来,他们轻手轻脚地,仿佛有什么秘密。铃木告诉他们,巧巧桑等了一夜,现在刚刚睡着。   平克尔顿惊奇地问道:   “怎么知道我会来?”   铃木回答说:   “这里已经三年没有来过一只船。蝴蝶夫人天天都在等你回来。瞧,这满地的花朵,我们昨天就已经准备好。”   她高兴地想立刻进屋去叫巧巧桑,可是平克尔顿拦住了她。铃木偶一回头,发现门外的花园里,还有一个陌生人,是一位外国妇女。   “她是谁?”   铃木满腹疑窦。   平克尔顿迟疑着没说出来,铃木慌了:   “她到底是谁?”   “她和我们一道。”   “到底是谁?”   领事回答说:   “平克尔顿的妻子。”   铃木一下子呆住了:   “天啊,完了!所有的希望都完了!”   她扑倒在地上哭泣起来。   平克尔顿很不自在,他感到自己没脸见巧巧桑,恨不得马上逃离这间屋子。领事先生也十分生气,他责备平克尔顿伤害了巧巧桑的感情。但为了妥善处理这件不幸的事,领事决定由他来面对可怜的巧巧桑,他劝平克尔顿赶紧离开。   平克尔顿环顾这间曾经令他度过愉快时光的屋子,望着满地的花瓣,他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谴责:   “再见吧,安静的家,再见吧,曾经度过的时光。 我忘不了那双忧郁的眼睛,她将永远出现在我的面前。 多么羞耻,多么痛心,眼泪滚滚流不尽。 再见吧,我此刻只有逃走!”   平克尔顿匆匆走了。他的妻子却走过来对铃木说,他们想把孩子带走,并保证说将会好好待他。铃木悲伤地叹息道:巧巧桑是那样地爱她的孩子,让他们分离,实在是太残忍。   这时,屋子里传来巧巧桑的声音:   “铃木!铃木!你快来一下!”   铃木吓坏了,她赶紧走过去,试图阻止巧巧桑走出来,可是,来不及了。只见巧巧桑满脸激动的神情,在四处张望,嘴里还快活地叫嚷着:   “他在这里,他就在这里,……”   可是,她看见的是领事先生,和躲在花园里的外国太太。   “怎么?他已经走了?……这位太太来作什么?……铃木,你为什么哭?说话呀!”   领事先生向她走来,巧巧桑惧怕地躲闪开来:   “我好像明白了什么……铃木,求求你,说吧,‘是’或者‘不是’:他还活着吗?”   铃木终于忍不住了:   “是!”   “那他为什么没有来?”   “……他不来了……他已经来过了。”   巧巧桑神情恍惚地看着花园里的那位太太,突然,她大叫一声:   “啊,我明白了!”   铃木和领事急步走上前来,想扶住她,可巧巧桑推开他们,紧张地问道:   “她想干什么?带走我的孩子?”   领事先生劝道:   “就让他带走吧,免得孩子受苦 。”   巧巧桑的眼神变得极其可怕,但是她的口气却是冷静的:   “和孩子分开!……好吧,我会尽我的义务的。”   听到这话,平克尔顿的妻子走过来,小心翼翼地问她:   “你能原谅我吗?蝴蝶夫人?你愿意把孩子交给我?”   巧巧桑笔直地站着,看着她,一字一顿地答道:   “我遵从他父亲的意志,一定亲自交给他。请再等一会儿,我会准备好一切。”   领事和平克尔顿太太退出去了。巧巧桑再也坚持不住了,她倒在地上,绝望地哭泣。铃木想安慰她,可是她自己也流着泪,说不出话来。   巧巧桑抬起头来,请铃木把窗子都关上,她不愿意看见明媚的阳光。   屋子里黑下来了,铃木担忧地回到巧巧桑身旁。可巧巧桑推开了她:   “去,你去看看孩子,到他那里去。”   铃木哭着不肯走,巧巧桑不由分说地推走了她,关上了屋门。   她擦去脸上的泪水,镇静地走到日本神像前,跪下来,低头祷告。过了好一会儿,她站起身来,从衣橱里取出一条长长的白围巾,挂在屏风上,又从墙上摘下那把我们在第一幕中看到过的匕首。   她再次跪倒在神像前,慢慢抽出匕首,声音低沉却十分清晰地读出上面刻的一行字:   “宁可怀着荣誉而死,决不受屈辱而生。”   就在她把匕首对准自己的喉咙时,门开了,走进来的是她的儿子。她一下子丢开匕首,扑过去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   “啊,我的希望,我的爱情,我的生命和欢乐!”   她悲痛欲绝地对着孩子天真的眼睛,唱起最后的歌:   “我亲爱的孩子,你的妈妈再也忍受不了痛苦, 因为你就要离开我,到那遥远的国度, 而我却要走向那黑暗的坟墓。 我亲爱的孩子,请你记住我,记住你可怜的妈妈, 再见吧,再见吧,你要记住我!”   巧巧桑泣不成声,她把孩子放下来,给了他一面他常玩的小小的美国国旗,又用一条手帕把孩子的眼睛蒙了起来,然后退到屏风后面。孩子以为妈妈是和他闹着玩儿,笑嘻嘻地等着。   屏风后面传来当啷一声。巧巧桑跌跌撞撞地裹着白围巾走了出来,她脸色苍白,使劲向孩子伸出双手,但是终于没有够着,倒下了。   “蝴蝶!蝴蝶!”   这是平克尔顿的声 音,他在向这里奔来。可是,晚了。蝴蝶永远地倒在血泊中。

  • 北方天使

    北方天使 (back) 2011-07-01 21:54:49

    东西方互为镜鉴

  • salty yuzu

    salty yuzu (你就像黑夜,拥有寂寞与群星) 2011-07-01 22:56:20

    画面感相当强 维斯康蒂的《豹》里舞会的一幕恍若眼前 杜撰的痕迹颇重 故事本身反而显得不那么感人了 不过野史表明 当年的朱利安·维奥和明子共结连理 一年后维奥离开长崎 明子改嫁给日本青年

  • 台风来了

    台风来了 2013-06-11 17:21:10

    我无语了,这明明是对日本当时实行的鹿鸣馆外交政策的讽刺和批判。

  • 123木头人

    123木头人 2014-01-05 16:17:29

    艾莲是谁?

  • 123木头人

    123木头人 2014-01-05 16:21:57

    霓虹人的意淫

  • ZEEE

    ZEEE (一个绝望的文盲) 2014-01-09 13:18:42

    转自贴吧 对这段结尾的解释 初读此文,我的第一印象便是:这描写的是一场浪漫的邂逅以及由此引发出的对人生的感悟。“我在想烟火的事儿。好比我们人生一样的烟火。”这舞会便象是人生中的一朵炸开的美丽烟花,转瞬即逝。我以为这个浪漫的青年在为如此美妙时刻,与眼前的美貌姑娘的美丽邂逅的短暂而伤怀。舞会结束后,各自便要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去,但是,即便没有擦出爱情的火花,没有肉体上的缠绵,随着岁月流逝,光阴荏苒,伊人之记忆依旧恍如昨日。伊人已老,过往的美好时刻都依然成为埋藏在心底的珍贵记忆。即便当时的浪漫青年已然变成了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家,但在她的心中,他永远是那时的Julien Viaud。这真是一个浪漫、动人的故事啊。 但是随着对故事的深入思考,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的心态、性格、写作特点、对时世的看法,文章中细节的描写,我对这篇文章开始有了新的、完全不同的认识。这绝不是一个浪漫故事那么简单,更多反映出的是“讽刺”,多重的讽刺。故事发生在怎样的时代?明治维新过后,日本传统文化是在外来文化刺激下急剧转变的。那时日本所谓的开化,是在与外国的接触中所被迫转化的,表面看来似乎是‘开化’了,但是日本人民却在如此被迫的非自发性的急剧变化中迷失了自我。有钱有势的‘文化人’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与权势而干着一些‘无学无知的鄙劣之事’,而穷苦的平民百姓则为了生计而盲目辛劳奔波着,更无所谓‘学识’可言。在表面上看,似乎是发展迅速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这却不足以掩盖‘国民心中的空虚感’以及当时日本社会乃至日本民族的种种阴暗面和弊端。即便是现在,日本的自杀率也是相当高的,而原因我想很大程度上便是这种极大的压力与内心的空虚所致。 对明子,作者是呈完全的批判与讽刺态度的。当时的日本社会,男人们所要做的便是辛苦劳作,拼命赚钱来养家糊口。而象文中明子这样的名门小姐,则把心思全部放在了‘如何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来吸引男人的目光’,所学习的也多是‘社交礼仪’,‘插花’‘茶道’之类的。这便是所谓的名门小姐的‘素养’。尤其是当时对欧洲人以及二战后对美国人的卑躬屈膝奉承献媚的表现是十分露骨的。文中曾多次描写到明子的‘敏感’‘得意’‘撒娇’,当我们想想明子敏感的都是些什么,得意的又是些什么,而当洛蒂引用‘瓦托画上的公主’来比喻自己却完全不知瓦托为何人,以及文章结尾所描写的,甚至完全不知一个自己回忆了三十年的人便是著名的作家皮埃尔·洛蒂(由于洛蒂的《菊子夫人》的关系,有些文学素养的日本人对他是十分熟知的),这其中体现出的无知以及作者对其的批判与讽刺是十分明显的。芥川说过“那些担心艺术会毒害人民的人,他们大可安心。艺术绝不可能毒害人民——人民从未理解过艺术,又怎会被艺术毒害?”由此也可以看出芥川是怀着对世人的嘲讽态度来塑造明子这个人物的。而这也是芥川那‘极度厌世’甚至最终选择自杀的原因之一。他对当时的日本是极度不满的,因此选择了用他的‘讽刺之笔’,试图‘骂醒国人’,而‘人民却从未理解过艺术’。这令其产生了一种无力感、极端的悲观思想以及极端孤独、凄寂的情绪,直到最后感觉自己对于当时的日本是一个‘多余的人’,自己是一个生错了时代的人,从而对自己的生存意义产生了怀疑,导致了最终的自杀。夏目漱石在《我是猫》中曾这样说道:“……说不定整个社会便是疯人的群体。疯人们聚在一起,互相残杀,互相争吵,互相叫骂,互相角逐。莫非所谓社会,便是全体疯子的集合体,像细胞之于生物一样沉沉浮浮、浮浮沉沉地过活下去?说不定其中有些人略辨是非,通情达理,反而成为障碍,才创造了疯人院,把那些人送了进去,不叫他们再见天日。如此说来,被幽禁在疯人院里的才是正常人,而留在疯人院墙外的倒是些疯子了。说不定当疯人孤立时,到处都把他们看成疯子;但是,当他们成为一个群体,有了力量之后,便成为健全的人了。大疯子滥用金钱与权势,役使众多的小疯子,逞其淫威,还要被夸为杰出的人物,这种事是不鲜其例的,真是把人搞糊涂了。” 而芥川在《沼泽地》一文中也表达过类似的思想。 呃...好象有点跑题了...在回来说小说中对皮埃尔·洛蒂的描写。事实上作者对这个人物也是呈批判态度的。表面上他好象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浪漫非常”,一副风流才子之风,实际上则透着高傲的优越感,对明子则是单纯的‘寻欢作乐’‘逢场作戏’,并没有真正发自内心的尊重她、欣赏她。就好象那些寻花问柳的嫖客一样,在妓女身上得到了欢愉之后,还要在心中暗暗蔑视之,这也可以在小说中的细微描写中窥见一二。最初是对明子‘一直好奇的关注一举一动’,到后来‘眸子里露出一丝讥讽的微笑’以及“岂止巴黎,舞会,哪儿都是一样的。”的自言自语-----这便是所谓的“社交界”。至于用瓦托绘画中的公主来比喻明子(瓦托的后期绘画事实上是在讽刺浮华无实的贵族社会生活),至于他所创作的《菊子夫人》,很明显,本文中所说洛蒂创作菊子夫人的灵感很可能来源于明子,舞会中的菊花以及时间1886年正是创作《菊子夫人》的前一年。而《菊子夫人》中所描写的菊子则是一个外国军官的“租用妻”,反应出当时日本人面对欧洲人那种卑躬屈膝的奉承相。他们之间没有感情可言,甚至在租妻结束法国人离开时,菊子不但毫无伤感,反而在计算自己赚了多少钱..如果当时洛蒂真的对明子心存喜爱和尊重的话,会以她为灵感写出这样的小说么?芥川对舞会气氛的描写也反映出了他的想法:“欢快的管弦乐声,仿佛是无法抑制的幸福的低吟”、“在华丽的德意志管弦乐曲的诱惑下,一刻不停地回旋,令人眼花缭乱”“高亢的管弦乐,宛如旋风一般,照旧在人海上方,无情地挥舞着鞭子。”,这一切描写无不透着轻浮、躁动之感。作者通过描写舞会的绚丽来反衬出其本质的低俗之气。通过对舞会和洛蒂的描写,既讽刺了英法等老牌欧洲强国的所谓绅士社会中的伪善、虚饰与乏味,又反映出十九世纪日本所谓开化、繁荣社会背后的阴暗。

  • 阿瓦

    阿瓦 2014-01-09 13:53:55

    不知道是不是杞人忧天了,总感觉现在国内的状况倒是和明治时期的日本颇有些类似

  • 豆友40087961

    豆友40087961 2014-01-09 15:14:50

    [内容不可见]

  • mao

    mao (追求中死去,留下的仍是希望。) 2014-01-21 11:29:4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A%AE%E5%9F%83%E7%88%BE%C2%B7%E6%B4%9B%E8%92%82 皮埃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A%AE%E5%9F%83%E7%88%BE%C2%B7%E6%B4%9B%E8%92%82 皮埃尔·洛蒂,摄于1892年 皮埃尔·洛蒂(又译毕尔·罗逖)(Pierre Loti,1850年1月14日-1923年6月10日),本名朱利安·维奥(Julien Viaud),法国小说家,著有《冰岛渔夫》 、《拉曼邱的恋爱》、《菊夫人》等书。他的作品极富异国情调,在当代非常受到欢迎。他曾在服役海军的时候,到过近东和远东,这些经验,为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八国联军1900年进占北京时,他作为海军上尉亦来北京,曾记述来京见闻,成《在北京最后的日子》(Les derniers jours de Pékin)。 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曾有一短篇〈舞会〉,描写皮埃尔·洛蒂到长崎时,和年轻貌美的日本少女明子在舞会中邂逅的故事,但年老后的明子仍不知,当年邀她跳舞的法国军官,正是皮埃尔·洛蒂。而《菊夫人》一书,是皮埃尔·洛蒂以长崎体验为背景所写成的。 [编辑]著作 《冰岛渔夫》(Pêcheur d'Islande) 《拉曼邱的恋爱》 《菊夫人》(Madame Chrysanthème) [编辑]轶事 皮埃尔·洛蒂曾到访过伊斯坦布尔,并与当地的一位女孩相恋。相传他们曾在山上的露天咖啡馆一起品尝土耳其咖啡。然而这段恋情始终无法开花结果,后来皮埃尔·洛蒂回到法国,但始终无法忘记那位女孩。十年后,皮埃尔·洛蒂回到伊斯坦布尔,企图找回那位女孩。可惜,皮埃尔·洛蒂得悉那位女孩早已离开人世。 现在,那间咖啡馆依然在营业,不仅成了旅游景点,更是当地情侣的谈心圣地。美丽景致加上动人故事,至今依然吸引不少旅客。 [编辑]参见 蝴蝶夫人 (原作者曾表示参考了皮埃尔·洛蒂的《菊夫人》) 西贡小姐 (改编自蝴蝶夫人) 3个分类: 法国作家 | 法国小说家 | 法兰西学院院士 ... 北方天使

    谢谢您的科普!终于让我知道《舞会》说什么了~

  • 漫步的猫

    漫步的猫 2014-01-21 13:15:47

    不知道是不是杞人忧天了,总感觉现在国内的状况倒是和明治时期的日本颇有些类似 不知道是不是杞人忧天了,总感觉现在国内的状况倒是和明治时期的日本颇有些类似 阿瓦

  • 三三

    三三 2014-04-24 15:05:23

    mark~~~

  • 咖啡加焦糖

    咖啡加焦糖 (草莓酱星人) 2014-04-24 15:22:40

    前几天刚读到这个。。

  • 浮尘

    浮尘 (我生活在俗世 是个俗人) 2014-04-24 20:22:34

    不看评论真不懂,太不懂了,我觉得作者的很多小说读一遍根本就不知道他在写什么,这篇就更晦涩了。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84442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