莅阳公主为什么会当众承认景睿身份的秘密

摸鱼的卡夫卡

来自: 摸鱼的卡夫卡
2020-09-06 21:41:47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豆友58980780

    豆友58980780 2020-09-07 04:25:26

    [内容不可见]

  • 豆友58980780

    豆友58980780 2020-09-07 04:49:10

    [内容不可见]

  • 瞌睡的龙

    瞌睡的龙 2020-09-07 04:49:26

    她认不认结果都没什么差别了,认了说明她还良知未泯,尚有廉耻之心,当真相在她最脆弱的一刻被揭穿,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面对被她骗了二十多年的受害者,她尚不能无耻到死不认账的地步。但就算她不认,先前她听凤求凰的反应,陵王揭穿真相后她的反应,还有她当年对景睿过度紧张的保护,卓家人都看在眼里,心里自然有一杆秤,加上念念和景睿的相像,陵王和宫羽的证词,谢玉急于杀宫羽灭口的表现,足够让卓家人疑心大盛了!卓家的疑心不能打消,谢玉就要灭卓家满门,也不在乎把多杀一个景睿,而且卓家父子要是被谢玉杀了,谢绮也没脸活下去了,莅阳要保住一双儿女,就只能逼谢玉收手,卓家为了自保也只能扳倒谢家,两家人势成水火已成定局,不管她承认不承认,都改变不了图穷匕见的结局,究竟谁在说谎,景睿心里就没个数吗?

  • 周周阿愚

    周周阿愚 2020-09-07 10:53:28

    她不认才奇怪了,景睿和卓家人被蒙在鼓里这么多年,应该知道真相,何况还牵扯到了其他人。

  • 摸鱼的卡夫卡

    摸鱼的卡夫卡 楼主 2020-09-07 20:44:46

    她认不认结果都没什么差别了,认了说明她还良知未泯,尚有廉耻之心,当真相在她最脆弱的一刻被揭 她认不认结果都没什么差别了,认了说明她还良知未泯,尚有廉耻之心,当真相在她最脆弱的一刻被揭穿,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面对被她骗了二十多年的受害者,她尚不能无耻到死不认账的地步。但就算她不认,先前她听凤求凰的反应,陵王揭穿真相后她的反应,还有她当年对景睿过度紧张的保护,卓家人都看在眼里,心里自然有一杆秤,加上念念和景睿的相像,陵王和宫羽的证词,谢玉急于杀宫羽灭口的表现,足够让卓家人疑心大盛了!卓家的疑心不能打消,谢玉就要灭卓家满门,也不在乎把多杀一个景睿,而且卓家父子要是被谢玉杀了,谢绮也没脸活下去了,莅阳要保住一双儿女,就只能逼谢玉收手,卓家为了自保也只能扳倒谢家,两家人势成水火已成定局,不管她承认不承认,都改变不了图穷匕见的结局,究竟谁在说谎,景睿心里就没个数吗? ... 瞌睡的龙

    这是她一生最大的秘密和耻辱,我觉得这个场合外人太多,不适合当场承认,而且承认对景睿卓家和她自己的打击太大,承认不应该是首选,但是现在的安排更有戏剧冲突更好看,这场戏的目的是拿掉太子党的谢玉和引出夏江这个人物,莅阳公主景睿卓家宫羽其实都是陪衬,所以为了谢玉必须除掉的目的,人物安排上莅阳必须当场就承认了。我只是从一个身为母亲和对不起卓家两个角度猜想,拒绝承认才应该是第一反应,当然事后最终肯定是瞒不住

  • 瞌睡的龙

    瞌睡的龙 2020-09-08 05:11:44

    这是她一生最大的秘密和耻辱,我觉得这个场合外人太多,不适合当场承认,而且承认对景睿卓家和她 这是她一生最大的秘密和耻辱,我觉得这个场合外人太多,不适合当场承认,而且承认对景睿卓家和她自己的打击太大,承认不应该是首选,但是现在的安排更有戏剧冲突更好看,这场戏的目的是拿掉太子党的谢玉和引出夏江这个人物,莅阳公主景睿卓家宫羽其实都是陪衬,所以为了谢玉必须除掉的目的,人物安排上莅阳必须当场就承认了。我只是从一个身为母亲和对不起卓家两个角度猜想,拒绝承认才应该是第一反应,当然事后最终肯定是瞒不住 ... 摸鱼的卡夫卡

    谢府夜宴的所有客人没有一个是陪衬,主人家也只有谢弼一个的作用可有可无,其他人都是必要的存在,其中谢玉莅阳景睿卓家宫羽必须和岳秀泽、宇文兄妹、言豫津、夏冬蒙挚在同一个场合出现,这个局才完整。 你说的“他拒绝承认才应该是第一反应”,前提是她嘴上不承认别人就不会信,问题她的表现骗不了人,如果是污蔑,她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出离愤怒,严正澄清,并痛斥对方无耻造谣、居心险恶,而要做到这些,她必须足够无耻,还必须有天后级的的演技,没本事把戏做足,那人人心里都明镜似的,光嘴上否认又有什么用?不入流的抵赖只会把自己变成别人眼里的小丑,在场的人越多,看到她丑恶表演的人就越多,只会让卓家愤怒,让景睿心寒,更别说看在知情人宇文兄妹眼里会是何等丑态,坦白承认,还能在儿子面前保住一份尊严,也才有脸去求卓家人善待谢绮。 现场观众越多,颠倒黑白需要的无耻程度和演技就越高,莅阳从小是天之骄女,心比天高,不然也不会大胆到和南楚质子私相授受还敢抗婚,哪怕当了二十多年贤妻良母,她的下人一句“最不想见的就是侯爷”就能把谢玉挡在门外,让她像越贵妃似的当着受害者、善良正直的儿女和那么多人的面颠倒黑白,完全超出了她的羞耻心的承受范围,真要是关起门来她和谢玉两个人跟卓家夫妇两个人对质,她说谎的压力小得多,说不定还能掩饰过去。 有一点你说错了,承认真相对景睿其实没有很大打击,只是一时受的冲击比较大,事后他的生活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二十五年岁月建立起的亲情,并不会因为没有血缘关系就被动摇,从后面景睿和豫津告别时说的话就能看出来。卓家夫妇开始可能对莅阳的隐瞒有芥蒂,但他们都是明理豁达之人,想想就能释怀了——按常理推测,莅阳一开始也不知情,应该是景睿越长越像陵王,她才知道了真相,如果要告诉卓家人,就得解释自己是怎么知道的,就要说出当年的丑事,她说不出口,情有可原,而且她的隐瞒可以看成是善意的隐瞒,将错就错,让卓家多了一个好儿子,还间接成就了卓青瑶的美满姻缘,对卓家也不是坏事。只要想通了这一点,芥蒂也就能消除了,卓谢两家还是可以亲如一家,岁月静好。 最终给各方造成那么大打击的真相,不是景睿其实是南楚陵王的私生子,而是莅阳掉包婴儿,谢玉派的杀手把卓家孩子当成了景睿的替死鬼,他们还装成和卓家人同病相怜,利用景睿拉卓家上船。对景睿打击最大的,是谢家这么多年的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原来都是演戏,卓谢两家这么多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系原来是建立在这样丑恶的真相之上,而他能活下来,是牺牲了卓家爹娘的孩子的命换来的。这些,都不是莅阳在承认景睿身世时能想到的,而是宫羽后来才揭穿的,所以宫羽绝不是陪衬,而是关键人物。 梅长苏的局是一步一步来的,开始用凤求凰影响莅阳的心理,让她处于情感脆弱的状态,然后和景睿长得很像的念念突然露出真面目,陵王再出面说出景睿的身世,这时莅阳还以为承认真相的最大恶果只是让她和谢玉丢脸,但不会对现状造成实质性影响。等她承认之后,宫羽又说出卓家孩子死去的真相,因为景睿的身世曝光,所以谢玉就有了杀人动机,莅阳也有了换婴的动机,宫羽的话才会有一定可信度,才能让卓家人起疑,环环相扣,少哪一环都不行。

  • 摸鱼的卡夫卡

    摸鱼的卡夫卡 楼主 2020-09-08 13:05:39

    谢府夜宴的所有客人没有一个是陪衬,主人家也只有谢弼一个的作用可有可无,其他人都是必要的存在 谢府夜宴的所有客人没有一个是陪衬,主人家也只有谢弼一个的作用可有可无,其他人都是必要的存在,其中谢玉莅阳景睿卓家宫羽必须和岳秀泽、宇文兄妹、言豫津、夏冬蒙挚在同一个场合出现,这个局才完整。 你说的“他拒绝承认才应该是第一反应”,前提是她嘴上不承认别人就不会信,问题她的表现骗不了人,如果是污蔑,她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出离愤怒,严正澄清,并痛斥对方无耻造谣、居心险恶,而要做到这些,她必须足够无耻,还必须有天后级的的演技,没本事把戏做足,那人人心里都明镜似的,光嘴上否认又有什么用?不入流的抵赖只会把自己变成别人眼里的小丑,在场的人越多,看到她丑恶表演的人就越多,只会让卓家愤怒,让景睿心寒,更别说看在知情人宇文兄妹眼里会是何等丑态,坦白承认,还能在儿子面前保住一份尊严,也才有脸去求卓家人善待谢绮。 现场观众越多,颠倒黑白需要的无耻程度和演技就越高,莅阳从小是天之骄女,心比天高,不然也不会大胆到和南楚质子私相授受还敢抗婚,哪怕当了二十多年贤妻良母,她的下人一句“最不想见的就是侯爷”就能把谢玉挡在门外,让她像越贵妃似的当着受害者、善良正直的儿女和那么多人的面颠倒黑白,完全超出了她的羞耻心的承受范围,真要是关起门来她和谢玉两个人跟卓家夫妇两个人对质,她说谎的压力小得多,说不定还能掩饰过去。 有一点你说错了,承认真相对景睿其实没有很大打击,只是一时受的冲击比较大,事后他的生活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二十五年岁月建立起的亲情,并不会因为没有血缘关系就被动摇,从后面景睿和豫津告别时说的话就能看出来。卓家夫妇开始可能对莅阳的隐瞒有芥蒂,但他们都是明理豁达之人,想想就能释怀了——按常理推测,莅阳一开始也不知情,应该是景睿越长越像陵王,她才知道了真相,如果要告诉卓家人,就得解释自己是怎么知道的,就要说出当年的丑事,她说不出口,情有可原,而且她的隐瞒可以看成是善意的隐瞒,将错就错,让卓家多了一个好儿子,还间接成就了卓青瑶的美满姻缘,对卓家也不是坏事。只要想通了这一点,芥蒂也就能消除了,卓谢两家还是可以亲如一家,岁月静好。 最终给各方造成那么大打击的真相,不是景睿其实是南楚陵王的私生子,而是莅阳掉包婴儿,谢玉派的杀手把卓家孩子当成了景睿的替死鬼,他们还装成和卓家人同病相怜,利用景睿拉卓家上船。对景睿打击最大的,是谢家这么多年的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原来都是演戏,卓谢两家这么多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系原来是建立在这样丑恶的真相之上,而他能活下来,是牺牲了卓家爹娘的孩子的命换来的。这些,都不是莅阳在承认景睿身世时能想到的,而是宫羽后来才揭穿的,所以宫羽绝不是陪衬,而是关键人物。 梅长苏的局是一步一步来的,开始用凤求凰影响莅阳的心理,让她处于情感脆弱的状态,然后和景睿长得很像的念念突然露出真面目,陵王再出面说出景睿的身世,这时莅阳还以为承认真相的最大恶果只是让她和谢玉丢脸,但不会对现状造成实质性影响。等她承认之后,宫羽又说出卓家孩子死去的真相,因为景睿的身世曝光,所以谢玉就有了杀人动机,莅阳也有了换婴的动机,宫羽的话才会有一定可信度,才能让卓家人起疑,环环相扣,少哪一环都不行。 ... 瞌睡的龙

    你把长公主想得太弱了,景睿绝对是她最看重的人,她很了解景睿的品德和性格,所以后面她有说这种事她儿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渡过,这种打击对景睿是很重的她绝对不舍得,其实对长公主来说,任何对景睿的打击无论大小她都不舍得的,而且这件事本身对她自己就是致命打击了。长公主的一辈子就是靠演技过来的我不怀疑她的水平,没有演技当初怎么面对真正失去孩子的卓家怎么面对她恨之入骨的谢玉。这场戏的重点在于长公主承认景睿的真实身份,但她是否承认是变数,不像小新在靖王面前哭诉静妃被皇后刁难,小新是定数,无论如何她一定要告知靖王,所以静妃推断小新是内奸,但是长公主即使承受压力也不一定会按照梅长苏的剧本走,所以这里是编剧的一种安排,她存在两种行为可能。当然事实即使被否定还是事实,只是这场戏的精彩程度会下降,故事走向会更自然但是也会更松散,谢玉不会一下就被处理得那么大刀阔斧,谢玉不被降罪在鬼门关口吸引不来夏江,这部剧主线毕竟是祁王与林氏翻案,主线是祁王林燮聂锋谢玉夏江玲珑公主璇玑公主梁王,所以说其他人都是陪衬或者棋子,为翻案成功而服务,是梅长苏拿来复仇翻案的工具,有些工具是自愿的他们互有真情,有些是被他玩弄的

  • 瞌睡的龙

    瞌睡的龙 2020-09-08 22:33:07

    你把长公主想得太弱了,景睿绝对是她最看重的人,她很了解景睿的品德和性格,所以后面她有说这种 你把长公主想得太弱了,景睿绝对是她最看重的人,她很了解景睿的品德和性格,所以后面她有说这种事她儿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渡过,这种打击对景睿是很重的她绝对不舍得,其实对长公主来说,任何对景睿的打击无论大小她都不舍得的,而且这件事本身对她自己就是致命打击了。长公主的一辈子就是靠演技过来的我不怀疑她的水平,没有演技当初怎么面对真正失去孩子的卓家怎么面对她恨之入骨的谢玉。这场戏的重点在于长公主承认景睿的真实身份,但她是否承认是变数,不像小新在靖王面前哭诉静妃被皇后刁难,小新是定数,无论如何她一定要告知靖王,所以静妃推断小新是内奸,但是长公主即使承受压力也不一定会按照梅长苏的剧本走,所以这里是编剧的一种安排,她存在两种行为可能。当然事实即使被否定还是事实,只是这场戏的精彩程度会下降,故事走向会更自然但是也会更松散,谢玉不会一下就被处理得那么大刀阔斧,谢玉不被降罪在鬼门关口吸引不来夏江,这部剧主线毕竟是祁王与林氏翻案,主线是祁王林燮聂锋谢玉夏江玲珑公主璇玑公主梁王,所以说其他人都是陪衬或者棋子,为翻案成功而服务,是梅长苏拿来复仇翻案的工具,有些工具是自愿的他们互有真情,有些是被他玩弄的 ... 摸鱼的卡夫卡

    1 你所说的莅阳的演技,只不过是在情势有利、精心筹谋的情况下把什么都不知道而且十分信任她的人蒙在鼓里的演技,只要能过得了自己心里这一关,心里素质稍好的人都能做到,谁从小到大没说过几次谎,成年人谁少过口是心非的时候?小学生都能面不改色的骗老师、骗家长,老师家长还会对孩子说谎有戒心,卓家人对莅阳一点戒心也无。这种程度的演技,跟事先毫无准备,突然被揭隐秘,证据就在眼前,知情人当面指证,受害者全程见证,别人已经起了很大怀疑、情势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强行逆转、颠倒黑白所需要的承受力和演技相比,远不在一个级别上。 事实反复证明,莅阳在突然被击中内心要害的情况下,心理就是比较脆弱,听个凤求凰就情难自己、凄惶落泪了,林殊一句不轻不重的诘问就让她勇气尽失,说不出原来想说的话,也想不出新的应对,只能仓皇离去,整理好心情再回来,这种承受力和应变力,哪来的底气当众颠倒黑白?生日宴可没时间给她躲起来整理心情、编好台词,第一时间的反应不对,别人心里就有数了! 另外,谢玉从来都没怪过莅阳,更没有恨之入骨,莅阳的演技也骗过谢玉,相反,谢玉就是从她的态度上判断出了死的是卓家孩子,她能骗过卓家人全靠有心骗无心,宫羽一提往事,卓夫人用心一想,马上就察觉了她的可疑,说明她的演技也就是有心骗无心的水平,一但别人带着怀疑的眼光去审视,破绽立见。 2 前面说了,单只是私生子这档子事,景睿并不需要很长时间去消化,他和豫津道别时说过,“我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这都是斩也斩不断的关系,何况还有多年的亲情,多年的恩义,这一切不是说揭开了什么真相就能全部抛开的“,可见那时就想得很通透了,血缘没有那么重要,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他也一如既往把那些给过他亲情恩义的人当成亲人,他们之间的亲情依然坚不可摧。他需要很长时间去面对的是“谢家这么多年的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原来都是演戏,卓谢两家这么多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系原来是建立在这样丑恶的真相之上,而他能活下来,是牺牲了卓家爹娘的孩子的命换来的”这些丑恶的真相,而莅阳承认他身世的时候并不能预料到这些真相会曝光。 3 莅阳承认或不承认景睿的身世,只会导致她个人的形象刻画效果不同,并不影响整场戏的走向,因为要让卓家和谢玉决裂,并不需要要卓家人完全相信宇文兄妹和宫羽的话,只要让他们半信半疑就够了!前面说了,就算莅阳不承认,先前她听凤求凰的反应,陵王揭穿真相后她的反应,还有她当年对景睿过度紧张的保护,卓家人都看在眼里,心里自然有一杆秤,加上念念和景睿的相像,陵王和宫羽的证词,谢玉急于杀宫羽灭口的表现,足够让卓家人疑心大盛!只要卓家半信半疑,谢玉就要灭口,卓家为了自保就必须扳倒谢玉,剧情走向并不会因为莅阳不承认就有什么变化。 梅长苏的计谋是根据各人的性格身份来设定的,如果莅阳是越贵妃那种人,这一计对她就没用,如果卓家人是谢玉、誉王那样的人,或者谢玉的为人处事像卓家人,这一计对他们也没用,同理,景睿、豫津、夏冬、蒙挚,每个人的性格身份,都是计划的一个环节,在不同程度上决定了主线的走向,他们是梅长苏的棋子,但不是毫无选择的被摆布,而是梅长苏预先看穿了他们会有的选择,再根据他们会有的选择来布局,这是剧内的逻辑,而在主创的逻辑中,人物的思想精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导演着重表达的主题,翻(和谐)案才是服务于这一切的工具。

  • 满楼红袖招

    满楼红袖招 2020-09-09 01:08:48

    莅阳当年没有拼死保护景睿啊!她保护景睿最好的方法是和谢玉摊牌,如果景睿出了事,她会不惜代价和谢玉同归于尽,或者和皇帝谈判,如果景睿出了事,她会和谢玉对簿公堂,皇帝为了保住皇家颜面,一定会警告谢玉,而她是优先保住自己的体面,去和谢玉勾心斗角,才会把卓家变成炮灰。现在莅阳横刀在颈,谢玉就收手了,反过来说,当年他敢对襁褓中的景睿下手,就是认为杀了景睿莅阳也不会和他撕破脸。 莅阳和谢玉有个很大的不同,在谢玉眼里,胜者自然为正,不择手段成为赢家就是他眼里最正确的事,所以他坏事干得再多也不心虚,可是莅阳不同,她不会把利己主义正当化,她会出于自私而换婴、欺骗卓家,但她知道这是错的,心里是虚的,真相揭穿后再颠倒黑白,就是错上加错,虚上加虚。那晚她横刀于颈的勇气,既来自于爱子心切,也来自压抑多年的羞愧、内疚、良知一朝爆发,阻止谢玉不仅是她想做的事(为了保护景睿),也是她认为正确的事(保护卓家),是亲情+公义的双重驱动成就了她的无惧无畏(金殿首告也是亲情+公义双驱动),不能认为单单为了亲情,或是为了亲情践踏公义的时候,她也一定有同样的勇气、 观众看到的只是莅阳换婴成功的结果,谁知道她之前经历过多少犹豫、挣扎呢?生产那一夜的风雨来得很妙,就像一个人心里盘算着犯罪,刚好就出现了绝佳的时机,让他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犯罪意图,那么,即使他本来只有三成犯罪意图,也可能被诱导成100%,那场风雨让莅阳当年的心境变得模糊不清,你说不清她是决心已定、只待时机,还是辗转很久都没下决心,结果风雨把烛火吹灭了,让她觉得天意成全,才动了手,如果没那场风雨,她就会跟现实中很多人一样,心里有过犯罪的念头,但不会付诸实施。从她在景睿生日宴会这一晚的表现看来,后一种可能并不低。

  • 我知道你好

    我知道你好 2020-09-09 15:23:47

    也许是对谢玉的失望吧

  • 摸鱼的卡夫卡

    摸鱼的卡夫卡 楼主 2020-09-10 14:15:06

    有拼命保护吧,卓夫人说的呀。而且谢玉应该是知道景睿的身份的,所以不存在摊牌不摊牌的。谢玉杀婴是因为知道莅阳不会为此撕破脸,这一点我持保留意见,我自己是觉得谢玉是希望造成婴儿意外死亡的假相而不是因为知道莅阳不会如何。莅阳以自杀要挟谢玉谢玉放人固然是因为莅阳在谢玉心里的地位,也因为言侯和誉王他其实是拦不住的,后面他自己说的,况且他是军人,清楚局势的胜算几何。莅阳的心理,我只是觉得她不是只有一种必然选择而已。卓家和她都没有能力承受真相,所以否定和保存假相是最好的,她应该会希望卓家永远不要知道真相,痛苦由她自己承担就好。卓家不知道真相其实是更安全的,卓家恰恰是知道了真相才差点全家葬送的。而这个时候不忍心看到无辜人命被牵连才出面要挟谢玉,这个情节很合理。说白了我觉得合理的情节是长公主先惊慌否认,即使不否认也是犹犹豫豫不置可否,谢玉接盘,大家有疑问不甘心,谢玉开始杀人,长公主再出面翻案承认实情同时以死要挟谢玉停手

  • 满楼红袖招

    满楼红袖招 2020-09-11 08:53:29

    [该回应暂时不可见] [该回应暂时不可见] 部分内容可能不符合 社区指导原则

    1 你列举的莅阳表现出”坚强“的场合,都是在她坚信自己在做”正确的事“,而事实是,当年她没有勇气为了景睿和谢玉摊牌,听情丝绕的时候,在梅长苏诘问她的时候,她的表现甚至比一般人还脆弱。以答应金殿首告交换赦免谢氏族人那次,也触及了她的根本利益,但梅长苏只是不轻不重诘问了一句,她就说不出口了,直接仓皇而逃。事实证明,她坚不坚强不是由触没触及根本利益决定的,而是由她是否坚信自己在做正确的事决定的。颠倒黑白、继续欺骗卓家人在她看来显然不是什么正确的事,“不承认是对谢家卓家的最优解”纯属自欺欺人,卓家宁可玉石俱焚,也不愿将错就错,隐瞒卓家,把他们死绑在党争的船上,只是谢家的最优解,对卓家是错上加错。 不让质子和唯一的儿子相认,反而污蔑质子,在她看来也不是正确的事,而且景睿是她钟爱的孩子,质子是她挚爱的情人,她对景睿偏爱的根源就是因为爱质子,虽然现在可能关系不大了,但也不见得质子在她心里的份量就轻了,一曲凤求凰就能让她当众失态,让谢玉当场变色,足见质子在她心中的份量,宇文轩口口声声说宇文霖这些年时时刻刻思念着她和孩之,触动她内心隐衷的,可不只是凤求凰。 另外还是那句话,景睿心里最深的剑不是他的身世,此事对他的冲击,在他去南楚前就基本平复了,他已经表了态,父亲还是父亲,母亲还是母亲,兄弟姐妹还是兄弟姐妹,亲情如故,恩义如故,按照这个说法,如果没有后面的事,他的生活差不多已经恢复正常了,这些话他是对豫津说的,并没有你说的掩饰伤痛的意思,相反他明白的说,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只不过,不是身世造成的,让他回不去的是更惨烈的真相和卓家两家的反目成仇。 你一直在强调保护景睿对莅阳多么重要,却忽略了爱情、道义、良知在莅阳心里也有很重的份量,二十多年前驱使她昧着良心掉包、后来想尽办法从谢玉手中保护的,本质上不是景睿,而是”质子的孩子“,因为深爱质子,才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他的孩子。而现在,这份爱驱使她承认真相,即使其份量比不上保护景睿的欲望,但再加上道义和良知,就足以超过。 2 你怎么知道宇文念没有别的证据呢?莅阳在质子逃走之前就已经告诉他自己怀孕了,质子是通过宇文暄转达他知道莅阳怀孕后的想法的,说明那时他们已经见不到面了,因此,莅阳是通过书信告诉他自己怀孕的消息,可能还有生下孩子的决心。按常理,这封信会留着,没拿出来是没必要,不等于不存在。 这不是现代法庭判案,疑罪从无, 莅阳的每个神态,每个表情,念念的每个神态,每个表情,大家都看在眼里,谁的反应正常,谁的反应可疑,一目了然,如果是谎言,这样的污蔑谁能忍,何况是金尊玉贵的公主、当着丈夫孩子被这样被污蔑?她没有在第一时间表现出应有的愤怒,事情还不清楚?你可以从逻辑上解释一切,但逻辑说得通,不等于能让人信服,现实中很多危机公关,谁也不能证明他说谎,但广大人民群众只会觉得是小丑跳楼,掩耳盗铃。景睿不傻,不起疑时可能很好骗,一旦起了疑,你以为他看不出自己母亲说的真话假话? 另外你给的两个解释,逻辑上也站不住,莅阳怀景睿的时间符合质子的时间线,质子的女儿又刚好和她儿子很像,这个几率和广撒网随便找个长得像的人能一样吗?景睿认回去就是王位第一继承人,南楚要搞大梁, 所以把谢玉儿子弄回去混淆皇室血脉,继承王位? 3 ”即使破绽百出,以谢玉的警觉不需要一秒就会接住这盘棋,以谢玉的强势和狠辣,场上形势会绝对地转”,你太一厢情愿了!谢玉口才好,宇文暄和梅长苏哪个比他差?宇文暄和谢玉的口头交锋,好像都是宇文暄占了上风吧?后在天牢里谢玉和梅长苏的交锋,也是梅长苏大获全胜。真要辩起来,宇文暄和梅长苏联手,谢玉还有个莅阳拖后腿,能占上风才怪!事实上,就算莅阳承认了景睿的身世,最多只能说明谢玉有动机杀那孩子,和孩子死于谢玉派去的杀手,也还差着老远吧!宫羽的指认他接住了吗?他直接放弃辩解,杀人灭口了! 认为卓家很好骗也太一厢情愿,江湖险恶,真以为武功好就能让天泉山庄如日中天了?好骗的早就被人吃干不吐骨头了!以前好骗一是因为人家没有戒心,二是卓鼎风被名利所惑,蒙了眼,现在起了怀疑,宁可玉石俱焚也要查清真相,还能好骗?卓夫人一起疑心,马上就想起长公主当年护景睿的情形不对了!真好骗,谢玉就不会辩都不辨,上来就杀人灭口了! 看你自己说的话,“只要她不承认,谢玉挺有可能搞定卓鼎风的疑虑”“反正卓家一天到晚也在帮谢玉搞党争,说不定就被忽悠住了”,你说“有可能”“说不定”,也不敢说谢玉100%能打消卓鼎风的疑虑、让他一点怀疑都不剩,对吧?所以你没看懂——“有可能”“说不定”,对谢玉远远不够,他要的是万无一失,万一卓鼎风离开谢家之后,想想又怀疑了呢?万一梅长苏还有别的底牌,别的安排呢?梅长苏在外面布什么局、说什么话,卓家人出去之后的想法会有什么变化,那可就脱出他掌控了!他不能容忍这样一个能把自己炸死的火药包脱离自己的掌控,哪怕它爆炸的可能性只有1%也不行,何况有梅长苏在,也不会只有1%。 这一局的重点,是谢玉“宁错杀,不错放的心理,是他”“与其相信卓家人出去之后不会改变想法,不如相信死人“,所以除非谢玉能100%取信卓家人,确保他们出了府之后,谁再敢提这件事,当头就是一剑,不然他一定要卓家人灭口,卓谢两家一定会决裂,有梅长苏在,100%取信纯属天方夜谭,所以谢玉上来就杀宫羽灭口,根本不在乎卓家人怎么想了。 4 梅长苏和梁帝的对话不是你理解的那样,他们不是在谈判,而是在谈心。梅长苏早就看透梁帝了,根本不指望能用几句话打动梁帝,小说里有解释,那些话是他为祁王说的,他本人对梁帝早就没有任何幻想了,但祁王有,他到死还对父亲抱有奢望,希望父亲能了解他,认识错误,所以梅长苏要把祁王的真心、不甘、遗憾、希望都转达给梁帝,不是为了说服梁帝才说的。 梁帝找梅长苏来也不是谈条件的,他已经没别的选择了,他可以就是不下旨,但大臣们会怎么看他?史书上会怎么记载?等萧景琰登了基翻了案,再回过头来看这一段史,别人都是正义使者,就他是大反派!他已经不可能废掉萧景琰,那最好的做法就是亲自纠正错误,还能留个过而能改的名声,说自己是被小人蒙蔽的,要是坚持不重审,包庇之心坚如磐石,锅还甩得掉?没有单场答应就是赌气,觉得憋屈,找林殊来就是为了发泄他的意难平,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但不说出来他不甘心。 那个条件,林殊答应时,他的表情是意外的,说明他没想到林殊会答应,虽然他不想让林殊重返朝堂,但不本以为林殊和景琰不会轻易让步,这是日后的博弈课题了,此处提出带着一种看好戏的味道,只要林殊拒绝,就变相证明了”“看吧,你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我又有什么区别呢“,他没想到林殊一口答应了,之前说那么多梁帝都不以为然,只有这个回答让梁帝震动了,他终于意识到对有些人、有些事,他可能真的想错了,也做错了,由此引出了后面的下跪,虽然还是推卸责任,但是有悔意了,之前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有错。

  • 满楼红袖招

    满楼红袖招 2020-09-11 11:52:03

    有拼命保护吧,卓夫人说的呀。而且谢玉应该是知道景睿的身份的,所以不存在摊牌不摊牌的。谢玉杀 有拼命保护吧,卓夫人说的呀。而且谢玉应该是知道景睿的身份的,所以不存在摊牌不摊牌的。谢玉杀婴是因为知道莅阳不会为此撕破脸,这一点我持保留意见,我自己是觉得谢玉是希望造成婴儿意外死亡的假相而不是因为知道莅阳不会如何。莅阳以自杀要挟谢玉谢玉放人固然是因为莅阳在谢玉心里的地位,也因为言侯和誉王他其实是拦不住的,后面他自己说的,况且他是军人,清楚局势的胜算几何。莅阳的心理,我只是觉得她不是只有一种必然选择而已。卓家和她都没有能力承受真相,所以否定和保存假相是最好的,她应该会希望卓家永远不要知道真相,痛苦由她自己承担就好。卓家不知道真相其实是更安全的,卓家恰恰是知道了真相才差点全家葬送的。而这个时候不忍心看到无辜人命被牵连才出面要挟谢玉,这个情节很合理。说白了我觉得合理的情节是长公主先惊慌否认,即使不否认也是犹犹豫豫不置可否,谢玉接盘,大家有疑问不甘心,谢玉开始杀人,长公主再出面翻案承认实情同时以死要挟谢玉停手 ... 摸鱼的卡夫卡

    1 没说拼命保护,只说几乎疯狂的保护。我说的摊牌,是挑破谢玉想杀景睿这件事,告诉他如果景睿出事,自己和他不死不休。谢玉一开始是想制造婴儿意外死亡的假象,但卓家的孩子死了之后,莅阳几乎疯狂的保护景睿,明显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了,这样谢玉还要下手,只能说明他自信可以承担后果。对他来说,莅阳才是第一位的,要是杀了孩子可能彻底失去莅阳,他不可能冒这个险。 2 你又把宫羽的作用移植到莅阳身世上了!在宫羽说出杀婴的真相之前,谢玉没有一星半点想对卓家人不利的意思,卓家的孩子意外死了,活下来的是南楚质子的孩子,这关他谢玉什么事呢?流着谢家、卓家两家血的孩子都马上要降生了,还怕因为知道了景睿身世影响他和卓家人的关系吗?“卓家不知道真相其实是更安全的,卓家恰恰是知道了真相才差点全家葬送的”,这个真相是宫羽后来说出来的那个真相,不是莅阳一开始承认的真相。 另外,“卓家和她都没有能力承受真相”,并不是。第一,景睿有一半可能不是卓家人,这点卓家人二十多年前就知道,真相确定会有点失落,但有二十多年的心理准备,没什么承担不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事在江湖上太多了,没有血缘关系一点也不影响他们和景睿的感情。第二,景睿和卓家人从不逃避,即使真相会伤害到自己也会执着的追寻。从梅长苏雪庐遇刺那次景睿坚持揭下刺客的面罩就能看出他的性格,这夜之前,景睿几次被真相伤过,但下一次他一如既往的追寻真相,这样勇于追求真相的人没什么承担不起的。 3 我觉得你有点太美化莅阳对卓家的态度了!谢玉的冷酷、卑劣、狠毒,她不知道?如果真心为卓家好,会愿意卓家被谢玉利用?谢玉对卓家毫无真心,只把卓家当工具,如果牺牲卓家可以换取更大利益,他会不犹豫,如果卓家妨碍到他,他会灭卓家满门,如果谢玉在党争中败了,也会拉卓家挡刀、陪葬……还说帮卓家承担痛苦?她别让谢玉拖卓家下水,卓家离谢家远的,不沾党争,哪来这么多事?不忍看到无辜人命什么的……谢玉一个武臣之首,在外有巡防营,内有八百府兵,拉拢卓家是为了干什么?真要不忍心,就更不该拖卓家下水了…… 4 你老说只要莅阳不承认谢玉就能接盘,可实际上宇文念最开始喊景睿哥哥的时候,谢玉就在她身边,莅阳还离得老远,谢玉如果觉得否认得了,他当场就可下令逐客,这时宇文兄妹还啥都没解释,景睿莫名其妙一脸懵逼,谢玉如果要否认,难道不该勃然大怒,斥责宇文念胡言乱语,随机赶人?他听念念喊出哥哥,还没什么表示,放这兄妹二人去找莅阳叙旧,明明是他先接到盘子,啥都没干就丢给了莅阳,你说莅阳没给他机会接盘? 谢玉这种反应只能说明一件事,就是他知道瞒不住了。莅阳的失态瞒不过人,现在把宇文兄妹赶出去,卓家和景睿也会去了解真相,而他不觉得瞒得过去……最重要的是,谢玉想装成同被莅阳蒙蔽的吧! 如果宫羽不扯出杀婴的事,看上去他是和卓家一起被骗了,而不是和莅阳一起骗了卓家,这样就不会让他和卓家父子产生芥蒂,不会影响他们的合作,卓家或许会怪莅阳,但对他是同病相怜……这种设定下,他就应该和卓家人、景睿一样,深受打击忍不住想知道真相,急于否认、完美接盘,会显得很不自然……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置身事外,这件事会伤到莅阳、景睿、卓家,但他谢玉是安全的,他和卓家的合作也是安全的。 谢玉没接盘,放任兄妹二人进去找莅阳对质,莅阳就知道他是想撇清自己,让她一个人背锅了吧?或许莅阳有一瞬间希望谢玉能替自己挡了,但是她失望了,谢玉为了完美的保全自己,任她独自面对暴风雨,可能这也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吧?

  • 无关风月

    无关风月 2020-09-11 13:49:43

    1 没说拼命保护,只说几乎疯狂的保护。我说的摊牌,是挑破谢玉想杀景睿这件事,告诉他如果景睿 1 没说拼命保护,只说几乎疯狂的保护。我说的摊牌,是挑破谢玉想杀景睿这件事,告诉他如果景睿出事,自己和他不死不休。谢玉一开始是想制造婴儿意外死亡的假象,但卓家的孩子死了之后,莅阳几乎疯狂的保护景睿,明显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了,这样谢玉还要下手,只能说明他自信可以承担后果。对他来说,莅阳才是第一位的,要是杀了孩子可能彻底失去莅阳,他不可能冒这个险。 2 你又把宫羽的作用移植到莅阳身世上了!在宫羽说出杀婴的真相之前,谢玉没有一星半点想对卓家人不利的意思,卓家的孩子意外死了,活下来的是南楚质子的孩子,这关他谢玉什么事呢?流着谢家、卓家两家血的孩子都马上要降生了,还怕因为知道了景睿身世影响他和卓家人的关系吗?“卓家不知道真相其实是更安全的,卓家恰恰是知道了真相才差点全家葬送的”,这个真相是宫羽后来说出来的那个真相,不是莅阳一开始承认的真相。 另外,“卓家和她都没有能力承受真相”,并不是。第一,景睿有一半可能不是卓家人,这点卓家人二十多年前就知道,真相确定会有点失落,但有二十多年的心理准备,没什么承担不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事在江湖上太多了,没有血缘关系一点也不影响他们和景睿的感情。第二,景睿和卓家人从不逃避,即使真相会伤害到自己也会执着的追寻。从梅长苏雪庐遇刺那次景睿坚持揭下刺客的面罩就能看出他的性格,这夜之前,景睿几次被真相伤过,但下一次他一如既往的追寻真相,这样勇于追求真相的人没什么承担不起的。 3 我觉得你有点太美化莅阳对卓家的态度了!谢玉的冷酷、卑劣、狠毒,她不知道?如果真心为卓家好,会愿意卓家被谢玉利用?谢玉对卓家毫无真心,只把卓家当工具,如果牺牲卓家可以换取更大利益,他会不犹豫,如果卓家妨碍到他,他会灭卓家满门,如果谢玉在党争中败了,也会拉卓家挡刀、陪葬……还说帮卓家承担痛苦?她别让谢玉拖卓家下水,卓家离谢家远的,不沾党争,哪来这么多事?不忍看到无辜人命什么的……谢玉一个武臣之首,在外有巡防营,内有八百府兵,拉拢卓家是为了干什么?真要不忍心,就更不该拖卓家下水了…… 4 你老说只要莅阳不承认谢玉就能接盘,可实际上宇文念最开始喊景睿哥哥的时候,谢玉就在她身边,莅阳还离得老远,谢玉如果觉得否认得了,他当场就可下令逐客,这时宇文兄妹还啥都没解释,景睿莫名其妙一脸懵逼,谢玉如果要否认,难道不该勃然大怒,斥责宇文念胡言乱语,随机赶人?他听念念喊出哥哥,还没什么表示,放这兄妹二人去找莅阳叙旧,明明是他先接到盘子,啥都没干就丢给了莅阳,你说莅阳没给他机会接盘? 谢玉这种反应只能说明一件事,就是他知道瞒不住了。莅阳的失态瞒不过人,现在把宇文兄妹赶出去,卓家和景睿也会去了解真相,而他不觉得瞒得过去……最重要的是,谢玉想装成同被莅阳蒙蔽的吧! 如果宫羽不扯出杀婴的事,看上去他是和卓家一起被骗了,而不是和莅阳一起骗了卓家,这样就不会让他和卓家父子产生芥蒂,不会影响他们的合作,卓家或许会怪莅阳,但对他是同病相怜……这种设定下,他就应该和卓家人、景睿一样,深受打击忍不住想知道真相,急于否认、完美接盘,会显得很不自然……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置身事外,这件事会伤到莅阳、景睿、卓家,但他谢玉是安全的,他和卓家的合作也是安全的。 谢玉没接盘,放任兄妹二人进去找莅阳对质,莅阳就知道他是想撇清自己,让她一个人背锅了吧?或许莅阳有一瞬间希望谢玉能替自己挡了,但是她失望了,谢玉为了完美的保全自己,任她独自面对暴风雨,可能这也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吧? ... 满楼红袖招

    确实,放任宇文兄妹把景睿的身世说出来,谢玉虽然很没面子,但他的利益不会受到伤害,可以装成和卓家夫妇一起知道的真相,和他们同病相怜,如果他站出来否认,把真的说成是假的,稍有不慎就会弄巧成拙,欲盖弥彰,让卓家人觉得他也早就知道景睿不是卓家孩子,为了利用卓家故意不告诉他们。如果卓家人对他失去信任,可能就不会再受他忽悠了,虽然作为儿女亲家不至于翻脸,但搞不好以后就不愿意掺和党争了。

  • 摸鱼的卡夫卡

    摸鱼的卡夫卡 楼主 2020-09-15 21:07:59

    1 没说拼命保护,只说几乎疯狂的保护。我说的摊牌,是挑破谢玉想杀景睿这件事,告诉他如果景睿 1 没说拼命保护,只说几乎疯狂的保护。我说的摊牌,是挑破谢玉想杀景睿这件事,告诉他如果景睿出事,自己和他不死不休。谢玉一开始是想制造婴儿意外死亡的假象,但卓家的孩子死了之后,莅阳几乎疯狂的保护景睿,明显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了,这样谢玉还要下手,只能说明他自信可以承担后果。对他来说,莅阳才是第一位的,要是杀了孩子可能彻底失去莅阳,他不可能冒这个险。 2 你又把宫羽的作用移植到莅阳身世上了!在宫羽说出杀婴的真相之前,谢玉没有一星半点想对卓家人不利的意思,卓家的孩子意外死了,活下来的是南楚质子的孩子,这关他谢玉什么事呢?流着谢家、卓家两家血的孩子都马上要降生了,还怕因为知道了景睿身世影响他和卓家人的关系吗?“卓家不知道真相其实是更安全的,卓家恰恰是知道了真相才差点全家葬送的”,这个真相是宫羽后来说出来的那个真相,不是莅阳一开始承认的真相。 另外,“卓家和她都没有能力承受真相”,并不是。第一,景睿有一半可能不是卓家人,这点卓家人二十多年前就知道,真相确定会有点失落,但有二十多年的心理准备,没什么承担不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事在江湖上太多了,没有血缘关系一点也不影响他们和景睿的感情。第二,景睿和卓家人从不逃避,即使真相会伤害到自己也会执着的追寻。从梅长苏雪庐遇刺那次景睿坚持揭下刺客的面罩就能看出他的性格,这夜之前,景睿几次被真相伤过,但下一次他一如既往的追寻真相,这样勇于追求真相的人没什么承担不起的。 3 我觉得你有点太美化莅阳对卓家的态度了!谢玉的冷酷、卑劣、狠毒,她不知道?如果真心为卓家好,会愿意卓家被谢玉利用?谢玉对卓家毫无真心,只把卓家当工具,如果牺牲卓家可以换取更大利益,他会不犹豫,如果卓家妨碍到他,他会灭卓家满门,如果谢玉在党争中败了,也会拉卓家挡刀、陪葬……还说帮卓家承担痛苦?她别让谢玉拖卓家下水,卓家离谢家远的,不沾党争,哪来这么多事?不忍看到无辜人命什么的……谢玉一个武臣之首,在外有巡防营,内有八百府兵,拉拢卓家是为了干什么?真要不忍心,就更不该拖卓家下水了…… 4 你老说只要莅阳不承认谢玉就能接盘,可实际上宇文念最开始喊景睿哥哥的时候,谢玉就在她身边,莅阳还离得老远,谢玉如果觉得否认得了,他当场就可下令逐客,这时宇文兄妹还啥都没解释,景睿莫名其妙一脸懵逼,谢玉如果要否认,难道不该勃然大怒,斥责宇文念胡言乱语,随机赶人?他听念念喊出哥哥,还没什么表示,放这兄妹二人去找莅阳叙旧,明明是他先接到盘子,啥都没干就丢给了莅阳,你说莅阳没给他机会接盘? 谢玉这种反应只能说明一件事,就是他知道瞒不住了。莅阳的失态瞒不过人,现在把宇文兄妹赶出去,卓家和景睿也会去了解真相,而他不觉得瞒得过去……最重要的是,谢玉想装成同被莅阳蒙蔽的吧! 如果宫羽不扯出杀婴的事,看上去他是和卓家一起被骗了,而不是和莅阳一起骗了卓家,这样就不会让他和卓家父子产生芥蒂,不会影响他们的合作,卓家或许会怪莅阳,但对他是同病相怜……这种设定下,他就应该和卓家人、景睿一样,深受打击忍不住想知道真相,急于否认、完美接盘,会显得很不自然……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置身事外,这件事会伤到莅阳、景睿、卓家,但他谢玉是安全的,他和卓家的合作也是安全的。 谢玉没接盘,放任兄妹二人进去找莅阳对质,莅阳就知道他是想撇清自己,让她一个人背锅了吧?或许莅阳有一瞬间希望谢玉能替自己挡了,但是她失望了,谢玉为了完美的保全自己,任她独自面对暴风雨,可能这也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吧? ... 满楼红袖招

    你写的第4点这个时段我没有想过,但是有一点,你说谢玉会把自己的利益置于莅阳危难之上我还是有点保留,谢玉本身是个性格和三观扭曲的人物,但是从后面他们两个跪在好像是供奉祖宗牌位的房间里讲的话,感觉谢玉是莅阳至上的,这是我的感觉。他极其喜欢莅阳,但是他们的婚姻来路不正,他当时的身份也比较低,所以我感觉他是付出了真爱同时又很自卑的一种求不得的心态。他有一句话说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莅阳,我个人把这句话作为理解他人生的一个文眼,当然也可以腹黑一点去理解成他希望莅阳借助她的皇室公主身份去梁帝面前为他求情而假意说的,但是我是把他当成真心话来听了。而且有些事情的缘由可以是多个扭在一起的,盘根错节。 还有一点我想解释得更清楚一点,因为我觉得我一直在解释但是好像没有被注意到,就是我认为这场戏是一个软推理剧情不是强推理剧情,我举过例子,就是静妃推断小新是奸细的那个剧情,那个剧情必须得出小新是奸细这个结论,这场戏的充分条件是具备的。但是景睿生日身份揭露这场戏的过程没有那么充分的条件,因为都不是实在的,考验的是人心,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靖王一样是一头水牛,我觉得只有萧景琰那样的个性才可以拿来当成硬条件去设局,莅阳固然有很大的程度也可以利用,但是不确定性比靖王会大很多吧。现在这么演也很好,我前面也说过也是合理的,我只是发现这个安排不是无可挑剔万无一失的,因为对比其它几个案子,这场戏牵涉的人物最多最复杂,各种关系交织,而梅长苏得偿所愿,也难怪会像诸葛亮一样被评价为多智近妖。人心复杂,这场戏既然要利用人心,对结局的把握就天然地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何况不只是一个人的人心,而是好几个人的人心,人心的叠加引起了我对其它可能性的想法,所以我是故意措辞中加上“个人认为”“可能性”“不一定”这样的话,因为当然是这样。而小新的结局是稳定的,因为静妃利用的是强逻辑,不是有变换可能的人心。 还有其它一些方面我还是有不同意你的地方,景睿的事情我愿意再说一点,我自己算是一个心比较重的人,所以我投射给他了比较多的情绪,景睿说的话我一样也可以说得出来,但是有些情感的真相我永远不会对任何一个人说,我自己把景睿塑造成了一个既豁达又体谅的内向型心理,我也愿意同意他也可以是一个真正疏阔之人。就是,我们不用全部都说服对方,你的解析我也很欣赏,是很有道理的。我没有看过原著,但是我知道看过原著和仅看影视作品之间的差别,很多心理活动是无法表演的,有意思的是小说作者和电视剧编剧都是海晏,可能以后我会去看下书里的描写。

  • 马尾

    马尾 2020-09-15 21:48:54

    其实她认不认结局都一样,景睿的身份已经不是她否认能瞒住的了。认了说明她内心还有一些正义和坦荡,可以为后面的殿前陈情做铺垫。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4938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