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和金庸
炸酱面(我是一碗炸酱面)
第一部武侠小说读的是金庸老前辈的封笔之作《鹿鼎记》,偏偏是这一部末作让我觉得金庸笔下的人物就应该是玩世不恭的浪子类型,岂不知接下来的几部作品反倒让我觉得金庸越来越侠义化了。第二部是《倚天屠龙记》,个人认为还是台湾马景涛版的电视剧把剧情改编得更好,书中记忆最深的是张无忌去少林解救谢逊的那一场打戏,足足几万字,金老先生这个耐心烦儿真够可以的。第三部貌似是《射雕英雄传》,我还就开始逆着顺序读了,读完之后具体心理活动因年头已远,难以追引,历历在目的却是电视剧。 笔者要说的就是第四部,本打算去书店买《笑傲江湖》,谁知银子没有带够,索性买个便宜的——小本缩印版古龙小说《九月鹰飞》,古龙的作品往往都是中篇幅的,有的作品甚至还要短,一本500页的书里能装下三部小说。这本书让笔者彻彻底底的明白为什么提到武侠,人们往往会说两个人。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读金庸的作品,可怜了那部《笑傲江湖》。 古龙,简单言语大道理;金庸,复杂关系大侠义。 毫无疑问,论家庭出身,文学素养,金老先生略胜一筹,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因为金庸而喜欢上历史,为什么教科书里会引用金庸的作品。不过笔者我倒认为,年龄段在“学课本”的阶段的人群,是根本读不懂古龙的书的。这里也不是讽刺金庸的书没有高度,起码上学的孩子们可以通过金庸的文章学习历史,学习文言文。而古龙的文章有可能让他们学坏,让他们觉得变态。 “天涯远不远,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 “你醒了?/嗯,醉过之后,人总会醒。/那没醉过的人呢?/永远不会醒。” 让孩子们读这个,他们或许会觉得古龙有问题。 不过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无不彰显金庸的大气,如同儒家思想一般,那么宏观,那么仁爱。 要让孩子们读这个,他们才会健康成长,将来为共产党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古龙的文字很少,属于国际化之后的中国文人的笔风,很简洁,往往几个字就会勾起一个人无尽的回忆。金庸笔下故事很丰满,人物的关系极为复杂,往往会勾起一个人无尽的感叹。 古龙以人性折射社会,金庸以社会看到人性 李寻欢是伟大的,我认为比金庸笔下任何一个为国为民的大侠都伟大,笔者认为能为朋友放弃自己利益的人,比任何救众生于水火的人都来得真实,来得透彻,来得痛快。 阿飞是个爷们儿,他纯粹,他简单,他有爱,他敢爱,同样他也敢恨,也敢杀你。如果说金庸是浪漫主义的代表,那古龙笔下的阿飞这个巨浪就是海啸了。 林仙儿是笔者认为古龙描写得最完美的女人,她是如此的现实,如此的卑贱,如此地伤害真正爱自己的人,却又如此得享受着这样的人生。金庸《天龙八部》里的马夫人据说也是同一套路的,虽未读过,但我想必然超不过林仙儿。 叶孤城是可悲的,一个选错了道路的剑客。张无忌虽说犹豫不决,但他最终得以全身而退,归隐江湖,能看到他的路是正确的。叶孤城最后自杀在西门吹雪的剑下,说明了他的无奈,是社会的原因,还是他自己的原因? 连城壁,一个堂堂世子,对于身份和家族的重视导致心爱女人的变心,萧十一郎和沈璧君的确也是一对龙凤,但连城壁最后自编自导演的那出骨肉计,却让我打心底里看不起你。这样的人物金庸笔下可以相提并论的太多太多。 古龙把人性写的太真实,把女人写的太卑贱,如果说金庸的作品把儒家思想好的方面表现出来,那古龙就是更简洁明了地把男尊女卑展示给读者,从而折射出社会的不公,让读者思考社会。金庸则是把历史故事还原得很真实,把关系写得很复杂,从社会入手,让读者思考每个人是多么的卑微,卑微的人是如何做到伟大。 古龙的紫禁之巅以权力中心作铺垫,金庸的华山论剑以地势险要显意义 出自1976年《陆小凤传奇之决战前后》,一个出自1959年《射雕英雄传》。其实就武侠来讲,金庸确实在还珠楼主之后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我不否认“决斗”这样的剧情古龙是模仿了金庸,但谁又能保证金庸不是模仿还珠楼主呢?还珠楼主是否模仿了《三侠五义》呢? 就“决斗”这个情节的精彩程度来讲,我更倾向与古龙先生的决战紫禁之巅。这个作品里从不出现具体年代的人,居然开始借用当时世界最大的权力中心“太和殿”,这样再加上古龙对人性的描写,效果立刻出来了,我觉得这比套用历史更能让人铭记。 古龙如李白如黛玉,金庸如杜甫如宝钗 王家卫的经典电影之一《东邪西毒》,我完全看不到《射雕英雄传》里那四位传奇人物,我看到的是后现代的拍摄手法,我看到的是古龙笔风之下那么酣畅淋漓地表达方式。 “四月初五,阴,黄历上说,诸事不宜,凶” “很多年之后……他有了个名字,叫东邪” “杀人,其实,很简单” “名字叫`醉生梦死',据说喝了它之后就会忘记所有烦恼,殊不知越是忘记,越发现竟然记得更加清晰” 现代影视作品之所以金庸居多,是因为古龙把思想诠释得很具体却又很空灵,所以很不好把握,一般的导演和演员无法诠释到位,而金庸的思想很宏观,给影视创作保留了很大自由发挥的空间。 可怜了古龙老先生走的太早,若不然王家卫也该叫您声“老师”。但若不是古龙风流成性饮酒寻欢的作风,他又怎么写出如此潇洒却又良莠不齐的文章呢?所以我说古龙如诗仙,如林黛玉,那么狂放不羁,那么愤世嫉俗,金庸如诗圣,如薛宝钗,地位稳固,不失大雅。 做人为官当学大侠金庸,处世交友必看浪子古龙 我还是更喜欢没有朝代,没有人物身世背景,没有人物过去的古龙的小说,他让我感觉轻松,让我感觉杀一个人和爱一个人并不需要理由,不需要张无忌在胳膊上咬了蛛儿,不需要元朝腐败明教起义,不需要懂那么多典故,不需要练一个武功要练上几十年,写一场打斗要几万字,小李飞刀杀你只需要八个字“飞刀出手,应声倒地”,古龙讲求的是一种境界,一种杀气,他的笔墨除了床戏,任何方面都用的很少。 他们的书中都有“酒色财气”,但金庸用其表现历史的无情,古龙用其表现友情的崇高和女人的卑微,古龙总是认为友情可以产生的很简单、很真挚,近似乎一种白痴的妄想,可能是因为个人经历的原因,父母的离异,朋友的背叛,女人的背弃,靠写作来养家糊口,那些疯狂的想法,那些简练到几个字就是一个自然段的风格。 但毫无疑问,这是我想要的,在我们这个国家,我们需要一些文字让我们把内心的不满歇斯底里地释放出来,这就是金庸无法给我共鸣的原因吧!金老前辈的侠骨柔肠起码不适合我,能让我感动和铭记的却是金庸电视剧的那些美女演员们。 交友要交陆小凤,什么事都管,要交花满楼,总是给你希望,要交无花,一个朋友也是一个敌人,要交西门吹雪,外刚内柔,要交朱猛,血气男儿,要交阿飞,敢爱敢恨,当然,要交李寻欢,还没过门的老婆都能给你,只要你提出来。 谨以此篇文章向金庸前辈致敬,向伟大的古龙先生道声安息。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古龙珍藏限量纪念版 (筱豳莱叻)
- 如果古龙笔下的给你做(应大家要求改情人)你选谁? (唐大发的花点点)
- 小人物,生活气才能是好武侠 (魏天庭)
- 震惊!!古龙金庸武学谁更真实? (魏天庭)
- 朱七七VS白飞飞只是一场浪费时间的闹剧 (魏天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