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的阅读)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飞翔2003

来自: 飞翔2003
2010-10-06 09:42:45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陶北

    陶北 (一切以写为主。) 2010-10-06 10:19:38

    你这样精读文本,让人敬佩。 我记的看过资料,开头几段是写感觉意识的成长。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触觉等等。丹特出场与后面政治宗教的冲突有关,艾琳出场与后面爱情与宗教信仰冲突有关。期待能与你继续讨论。 莫里斯•贝加编《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资料汇编》这本书,应该没有中译本吧。

  • 飞翔2003

    飞翔2003 楼主 2010-10-06 11:50:33

    不可能对全书作精读。这也是我目前更偏爱看短篇的原因。长篇很难回头再看,因此往往只留下对情节方面的印象,这样得到的收获就很少了。折衷的一个办法,就是对长篇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像看短篇一样可以多看几遍。特别是开篇,开篇的技术含量往往是最高的。 徐晓雯的译者序中有提及这几种感觉。与开篇对主题表达的总括相比,这方面也许不能算是重点。不过确实是一种构思的可能性。我在帖中偏向于谈我个人的感受,对我看到的已有观点不再论及,除非能引起我的深刻印象。 你提到贝加编的书,在译者序中有提及,但应该不会有中译本。早些年中国有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我印象里也没出过乔伊斯的。 很高兴你来参与讨论。也欢迎同好的网友参与进来。

  • 咔格

    咔格 2010-11-02 11:40:28

    “他父亲给他讲过这个故事:他透过一个单片眼镜看他:他脸上有很多汗毛”个人觉得第二个冒号就像一个在他和父亲之间存在着的单片眼镜,“他父亲 透过它在看他”,他也透过它在看父亲:(他看到)“他脸上有很多汗毛”。如果用逗号的话,斯蒂芬在文本中的存在感和视角会被削弱成一个讲故事的人。

  • 飞翔2003

    飞翔2003 楼主 2010-11-02 12:38:49

    目前我对英文冒号的理解在似是而非之间。我觉得这里用冒号是表示一种附加说明∶“他父亲给他讲过这个故事”这一情景,给斯蒂文留下的印象细节,是父亲“透过一个单片眼镜看他”,而父亲“透过一个单片眼镜看他”的进一步的附加说明,也就是进一步的印象细节,是“能看到他脸上有很多汗毛”。开篇这部分,很明显,是人物视点,就是斯蒂文的视点。 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但不管怎样,翻译最好遵从于原著,这也是最稳妥的办法。

  • 咔格

    咔格 2010-11-02 13:12:07

    恩,我想你是对的。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745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