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20190301-3.20完

子文小偶

来自: 子文小偶(冲!) 组长
2019-03-01 09:06:38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子文小偶

    子文小偶 (冲!) 组长 楼主 2019-03-03 11:57:51

    这本书是首图借的,我本来要买一本书,只有淘宝有货,结果下了单说要半个月,我就又取消了,现在告诉我可以买了,发现翻了一倍价格。果然是针对我做了个完美的价格歧视。 这个确实也是市场供需问题,幸好我还有万圣。 跟万圣订书也是蛮有趣的,开始时候居然忘记了留地址,虽然开开心心的付好了钱。有点像《查令街十字街84号》的效果。

  • 子文小偶

    子文小偶 (冲!) 组长 楼主 2019-03-03 12:02:39

    关于金融在艺术品交易中承担的作用,其实我觉得我之前想的天真了。果然是无处不在的杠杆,拍卖行可以提供贷款,画家可以提供贷款,银行可以提供贷款,卖家还可以允许分期付款,不论什么形式,都将整个杠杆无限放大。 除了这些还包括了卖家将画作来回抵押形成了一个乘数效应。而由于信息的不透明和圈子的极小话,这一切变得神秘却又符合金融客观玩法了。 为啥拍卖行坏账率有可能极高也很有章可循了。

  • 子文小偶

    子文小偶 (冲!) 组长 楼主 2019-03-03 21:15:15

    其实很神奇的是越发不喜欢莫奈了。。。

  • 子文小偶

    子文小偶 (冲!) 组长 楼主 2019-03-05 07:35:37

    脉络传承,审美更迭,维多利亚时期的英格兰满满黑衣,还提到了马奈和塞尚的黑色高度,突然明白了他们为啥画的那么多层次

  • 子文小偶

    子文小偶 (冲!) 组长 楼主 2019-03-05 09:45:38

    看十九世纪的内容 果然有历史显示经济的萧条与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负相关关系

  • 子文小偶

    子文小偶 (冲!) 组长 楼主 2019-03-18 12:13:07

    读到“第四章 英国乡村别墅危机与美国人进入艺术市场”,读到了摩根,范德比尔特们,联想起之前的喜马拉雅听的《摩根财团》,还是蛮有趣的。经济推动性将艺术品转移,富裕后带来的也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无限丰富,对于精神的需要和避险也是促进了艺术品的需求。从历史来看,100年不短了,不断的转移不停歇,各种立法的滞后也使得大家各种抢夺精神文明,一方面是有钱想要,一方面是要钱想留,博弈中为金钱低了头。

  • 子文小偶

    子文小偶 (冲!) 组长 楼主 2019-03-18 12:55:05

    1882年被通过的《土地安置法》,允许英国贵族出售土地和动产,尤其是艺术品,前提是委托人必须保留所得资金,且不能当作收入处理。 之前的世袭制度,让英国贵族保留了17、18世纪在英国购置的以及在大旅行时期购置的艺术杰作,作为遗产的艺术品不用交税,也不能自由出售。

  • 子文小偶

    子文小偶 (冲!) 组长 楼主 2019-03-19 21:55:44

    岳敏君,张晓刚和方立军,未来价格会咋样?好奇。。。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11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