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汇评》与《石头记会真》

老古董

来自: 老古董
2018-12-07 13:54:39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来去如风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2018-12-07 14:42:04

    赞一个!这就是组内读书与交流的一种形式。 大家不拘一格吧,你读书的看法与观点也许正好就是我缺少的地方,大家一经交流,很多问题可能就“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了。这就是我想得到的读书交流方式。谢谢楼主!

  • 老古董

    老古董 楼主 2018-12-07 14:48:42

    赞一个!这就是组内读书与交流的一种形式。 大家不拘一格吧,你读书的看法与观点也许正好就是我 赞一个!这就是组内读书与交流的一种形式。 大家不拘一格吧,你读书的看法与观点也许正好就是我缺少的地方,大家一经交流,很多问题可能就“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了。这就是我想得到的读书交流方式。谢谢楼主! ... 来去如风

    嗯,互相学习。

  • 老撒

    老撒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2018-12-07 15:47:42

    两个都没有太大价值。冯其庸《汇校汇评》可以看作是冯本人整理各版本的所得,是他自己搞出来的资料,已属于二手,且是手写体,存在手抄错误的可能,还要去辨认手写笔迹。普通读者用它不上,研究者不会去用,这就是冯其庸《汇评》的尴尬存在,它只适宜冯一人用,或者研究冯其庸(而不是红楼梦)的人用。 周汝昌《会真》用力勤,苦心孤诣,但此老多有猜想与臆断,比如很明显的例子,第五回的李纨判词,周汝昌所用八个版本均作“如冰水好空相妬”(其中己、庚、杨、程本妬作妒),但周汝昌非要改为“为冰为水~~”,说是用《荀子》之典,并解释说上如下好,是繁体“为”的形讹。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当然,两本相比,《会真》比《汇校汇评》更有用一些,它至少包含了周汝昌的思考与定夺,而非冯其庸这本纯坐冷板凳初中生也能搞出来的本子。

  • 老撒

    老撒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2018-12-07 15:55:25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冯其庸的《汇校汇评》并不是说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它为研究者列出了异文,显而易见、一目了然,对研究版本的人有提示的功效,研究者看到某处有异文,便可以直接拿各个版本查阅了,而不用再做冯其庸的重复工作。这一点是需要肯定的。

  • 居巢

    居巢 2018-12-07 16:05:12

    突发奇想,会不会有出版社把所有抄本如《汇评》般做个集成本,同一行内容放在同一页,既方便研究者研究也方便普通红迷读者对比阅读

  • 老古董

    老古董 楼主 2018-12-07 16:07:44

    两个都没有太大价值。冯其庸《汇校汇评》可以看作是冯本人整理各版本的所得,是他自己搞出来的资 两个都没有太大价值。冯其庸《汇校汇评》可以看作是冯本人整理各版本的所得,是他自己搞出来的资料,已属于二手,且是手写体,存在手抄错误的可能,还要去辨认手写笔迹。普通读者用它不上,研究者不会去用,这就是冯其庸《汇评》的尴尬存在,它只适宜冯一人用,或者研究冯其庸(而不是红楼梦)的人用。 周汝昌《会真》用力勤,苦心孤诣,但此老多有猜想与臆断,比如很明显的例子,第五回的李纨判词,周汝昌所用八个版本均作“如冰水好空相妬”(其中己、庚、杨、程本妬作妒),但周汝昌非要改为“为冰为水~~”,说是用《荀子》之典,并解释说上如下好,是繁体“为”的形讹。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当然,两本相比,《会真》比《汇校汇评》更有用一些,它至少包含了周汝昌的思考与定夺,而非冯其庸这本纯坐冷板凳初中生也能搞出来的本子。 ... 老撒

    价值是相对的,相对冯本的砌墙,周本自有其参考价值。另外,周的臆断不止这一处,上次讨论的“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周认为应为“六足龟”,他校订的好几个本子都是如此径改,理由见《红楼夺目红》《红楼十二层》相关文章,然而这些理由显然站不住脚。但是也不能因此否定《会真》的价值,毕竟校异同容易,定是非不易。

  • 老古董

    老古董 楼主 2018-12-07 16:11:14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冯其庸的《汇校汇评》并不是说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它为研究者列出了异文,显而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冯其庸的《汇校汇评》并不是说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它为研究者列出了异文,显而易见、一目了然,对研究版本的人有提示的功效,研究者看到某处有异文,便可以直接拿各个版本查阅了,而不用再做冯其庸的重复工作。这一点是需要肯定的。 ... 老撒

    为了这点用处买这么一大堆价格不菲的套书,显然不太明智。这个用处周本也同样可以实现吧,当然,卞藏本除外,但这也不是问题。

  • 老古董

    老古董 楼主 2018-12-07 16:21:17

    突发奇想,会不会有出版社把所有抄本如《汇评》般做个集成本,同一行内容放在同一页,既方便研究 突发奇想,会不会有出版社把所有抄本如《汇评》般做个集成本,同一行内容放在同一页,既方便研究者研究也方便普通红迷读者对比阅读 ... 居巢

    感觉不太现实呢😂,你的意思是像《汇评》那样,只不过把手写的换成影印的对吧,但你想想,各个抄本字体大小,行距,高度都不同,为了照顾各个本子,排起来工作量和难度都不小,排出来了我估计也得有四五十本,再算算价格,估计没几个人买。😂

  • nothing

    nothing 2018-12-07 20:56:28

    感觉不太现实呢😂,你的意思是像《汇评》那样,只不过把手写的换成影印的对吧,但你想想,各个 感觉不太现实呢😂,你的意思是像《汇评》那样,只不过把手写的换成影印的对吧,但你想想,各个抄本字体大小,行距,高度都不同,为了照顾各个本子,排起来工作量和难度都不小,排出来了我估计也得有四五十本,再算算价格,估计没几个人买。😂 ... 老古董

    觉得他的意思应该是全部改成打印体

  • 老古董

    老古董 楼主 2018-12-07 21:02:46

    觉得他的意思应该是全部改成打印体 觉得他的意思应该是全部改成打印体 nothing

    嗯,这样可行性更高,但估计也没出版社愿意做😔

  • nothing

    nothing 2018-12-07 21:09:45

    嗯,这样可行性更高,但估计也没出版社愿意做😔 嗯,这样可行性更高,但估计也没出版社愿意做😔 老古董

    最近那个吴铭恩的和岳麓的汇评本就差不多是这样吧……

  • 老古董

    老古董 楼主 2018-12-07 21:10:32

    最近那个吴铭恩的和岳麓的汇评本就差不多是这样吧…… 最近那个吴铭恩的和岳麓的汇评本就差不多是这样吧…… nothing

    吴铭恩的是脂汇本,楼上兄台说的是正文😂

  • nothing

    nothing 2018-12-07 21:19:01

    吴铭恩的是脂汇本,楼上兄台说的是正文😂 吴铭恩的是脂汇本,楼上兄台说的是正文😂 老古董

    哦全文啊,其实我觉得如果真有人出版这东西,加上宣传到位,会有人买的,毕竟看起来就高端大气上档次,一套顶过去五六套,方便!

  • 老古董

    老古董 楼主 2018-12-07 21:24:22

    哦全文啊,其实我觉得如果真有人出版这东西,加上宣传到位,会有人买的,毕竟看起来就高端大气上 哦全文啊,其实我觉得如果真有人出版这东西,加上宣传到位,会有人买的,毕竟看起来就高端大气上档次,一套顶过去五六套,方便! ... nothing

    确实,但是这种工作非常繁琐,耗时长久,部头也非常大,排出来估计一二十本,大部分人也就看看通行本,红楼爱好者也就是愿意买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出版社考虑到经济效益可能比较慎重,当然如果是资助项目的话,那还是有可能的。

  • nothing

    nothing 2018-12-07 21:32:02

    确实,但是这种工作非常繁琐,耗时长久,部头也非常大,排出来估计一二十本,大部分人也就看看通 确实,但是这种工作非常繁琐,耗时长久,部头也非常大,排出来估计一二十本,大部分人也就看看通行本,红楼爱好者也就是愿意买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出版社考虑到经济效益可能比较慎重,当然如果是资助项目的话,那还是有可能的。 ... 老古董

    我对红楼梦版本一向不大在意,不过看书友你对此颇有研究,想请教一下,各版本之间的内容差异很大嘛?

  • 老古董

    老古董 楼主 2018-12-07 21:39:57

    我对红楼梦版本一向不大在意,不过看书友你对此颇有研究,想请教一下,各版本之间的内容差异很大 我对红楼梦版本一向不大在意,不过看书友你对此颇有研究,想请教一下,各版本之间的内容差异很大嘛? ... nothing

    我也没怎么研究啦,不过版本研究确实也是红学里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各本差异虽不至于天壤之别,但字、词、句甚至段落应该是每回都有不同,比如甲戌本凡例及开头大段文字就是独有,其余小异简直难以胜数。人文版校记是择要撰写,全部写的话估计篇幅可能要翻一倍了。😂

  • 从此醉

    从此醉 2018-12-07 22:40:54

    在另一个帖子中已回复过所以照样转过来吧: 作为读者而言,这部书当然是不必要的,没有人会读或者收藏这样的版本。但是作为资料大全或者百科全书一样的资料库,图书馆或研究机构作为工具书还是很好的藏品,毕竟任何人要查阅相关资料,有此一部,即万事无忧,无须再去费尽心思查询其他参考资料。 这就像一部红楼梦专题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冯先生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后人应该感激乘凉之余荫。

  • 老古董

    老古董 楼主 2018-12-07 22:44:07

    在另一个帖子中已回复过所以照样转过来吧: 作为读者而言,这部书当然是不必要的,没有人会读或 在另一个帖子中已回复过所以照样转过来吧: 作为读者而言,这部书当然是不必要的,没有人会读或者收藏这样的版本。但是作为资料大全或者百科全书一样的资料库,图书馆或研究机构作为工具书还是很好的藏品,毕竟任何人要查阅相关资料,有此一部,即万事无忧,无须再去费尽心思查询其他参考资料。 这就像一部红楼梦专题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冯先生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后人应该感激乘凉之余荫。 ... 从此醉

    版本研究这一部书怕是不够吧,“无须查阅其他资料”有点过了。

  • 从此醉

    从此醉 2018-12-07 22:47:50

    版本研究这一部书怕是不够吧,“无须查阅其他资料”有点过了。 版本研究这一部书怕是不够吧,“无须查阅其他资料”有点过了。 老古董

    我指的是在文本层面和旧有版本方面,对于新近的研究成果和研讨意见方面,这部书当然是没有办法提供的。

  • 老古董

    老古董 楼主 2018-12-07 22:51:28

    我指的是在文本层面和旧有版本方面,对于新近的研究成果和研讨意见方面,这部书当然是没有办法提 我指的是在文本层面和旧有版本方面,对于新近的研究成果和研讨意见方面,这部书当然是没有办法提供的。 ... 从此醉

    我指的就是旧有版本,毕竟抄本也就十二个,但这套书毕竟是二手资料,版本研究或者文本校勘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只此一套足矣,还是得看原本影印本。当然,这套书我也并没有说一无是处,只是我觉得对我没什么用。

  • 从此醉

    从此醉 2018-12-07 23:04:51

    这部书估计冯其庸原本就不是想给读者个人用的,不是个人兴趣所致就是纯粹为研究机构而整理,或者兼而有之。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3388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