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荆门西下

zeaver

来自: zeaver
2006-09-05 16:11:20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zeaver

    zeaver 楼主 2006-09-05 16:12:05

    这是一首关于道路的诗。从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诗描写了一段旅程。大中元年(公元847),李商隐随郑亚前往荒僻的边疆桂林任职。郑亚的这次远行,是由于朝廷朋党斗争失败所导致;而李商隐的追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要表达本人的态度。在当朝的政治生活中,李商隐始终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却不肯放弃自己认同的理念,而且要用行动来证明这一点。诗人深切感受到此行的悲剧性,他用持续的狂风中的小舟来比喻自己。桂林在南方,途中的“南风”正是要阻止前行的障碍和危险。不过,从前四句,我们还暂时看不出诗人的消极情绪,“何曾”、“岂得”一联以反问的语气将其面临的困难升华到人生的大道理上,仿佛这种洞穿世事无畏无悔的态度与他本人早已合为一体。恰是在这里,我们察觉到了某种不安。 李商隐所处的传统,相信存在着永恒的天道,而人有义务遵循天道。反映在社会生活中,这种义务常常表现为选择并且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无论从哪方面说,李商隐都首先是一位诗人。但尽管如此,他仍根据内心的义务把自己看作一名政治家。也就是说,他必须坚守正道——“天意”使他这么做。事实上,他也隐隐意识到,如果自己缺失了这种信心,将陷于何等的矛盾之中。在李商隐批评时政的作品(例如几首对李德裕、刘蕡等人的议论)里,态度非常激烈,流露出自信后面的复杂情绪。 “道”,既是世界的规律,又是现实中的“道路”,因此,旅途中的艰辛都应该被看作是一种考验,以隐喻的方式解释人生的选择。在第三联中,实际的道路真的出现了:“蕙兰蹊径”,和现实中困难的旅途相对照,这是一条安祥舒适的道路,是一条还乡之路。这四个字所创造的意境和全诗的气氛大相径庭,带着迷幻般的温柔色彩,轻声召唤。“失佳期”陡然把我们又拉回了现实,即前往桂林的水道——但无论如何,回乡之路的确存在过。 海德格尔在解读荷尔德林的诗歌时,反复提起“还乡”,在他看来,这既是人的存在境况的象征,也是事实。“(与诸神)切近之位置乃是家乡的特征。因此,我们始终还必须去准备进入这种切近的逗留。”(《荷尔德林诗的阐释》)通过回归家乡,存在的选择困难被召唤取代,而消解。李商隐的传统是非宗教的,没有诸神将他引向澄明之境,因此他不得不将自己置于具体的选择之中。在这首诗里,他声言自己羡慕杨朱有歧路可选(尽管杨朱本人不喜欢歧路,他对着它哭泣);另一次,他又把自己比作晋朝的阮籍(“不须并碍东西路,哭杀厨头阮步兵”——《乱石》),对无路可走的情形感到绝望。这些痛苦艰难的时候,李商隐极有可能会想到“还乡”,然而对他来说,不仅仅是转身的动作这么简单;在时间上他无法选择,已经“失佳期”。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462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