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妄执完王知宛
来自: 妄执完王知宛 (上海) 2018-06-21 02:20:28创建   2019-01-28 04:28:20更新
来自:豆瓣小组
书是什么?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标志。是人类智慧、意志、理想的最佳体现。是人类表达思想、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物质载体。而装帧艺术则是这个物质载体的结构和形态的设计,是人类的智慧所创造的“第二个自然界”。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历史上的中国古籍,天头地脚、行栏牌界、版式、字体等等,都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特色。符合当时人们的需求与审美意识。 20世纪对于人类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时代,工业革命...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德国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出现的“横断面电影”,除了由导演贝托特·菲尔特尔根据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贝拉兹的剧本拍摄的《一张10马克纸币历险记》(Die Aventeuer eines Zehnmarkscheins)与《柏林,城市交响曲》(Berlin,die Sinfonie der Groβstadt)外,《周末的人们》亦是这一电影流派的一部有代表性的作品。  巴兹认为,不应仅以某一个人的视角与他有限的经历作为出发点,而应通过“宽广的横截面,即不是表现一个...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原文 最近的艺术讨论中,有相当一部分围绕着“艺术行动主义”的话题。顾名思义,艺术行动主义指的是使艺术领域成为政治抗争或者社会行动的媒介或场所。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因为这是一种“新的现象”——它与最近几十年公众熟知的批判性艺术大不相同:艺术行动主义者不再愿意仅仅在艺术、政治或社会系统还在发挥其功能的条件下对其进行批判,而是希望通过艺术的手段去改变这些固有条件——在系统之外,即现实世界中进行操作。艺术行动主义者尝试过帮助经济落后区域的穷人们提高生活条件与生态意识,提供文化与教育...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给泡泡,给南方女郎 终结了冲动与胶着的手续,她在那个早春 去拜访未曾谋面的南方爱人。趁夜的飞机 伏向璀璨的大地,跳动的心和星途一样坦荡。 是一段温驯的时光:她牵着她的手,游荡在 亚热带植物抒情的气味中。初涉迷人的郊外生活, 去试探阴凉的月色下,紧张如发缝的小径。 暖风荡开内向的纱幔,显山露水,空气里葳蕤 而生动的嗡响使她激动。她爱她,她的身体 像一株放浪植物,保持着水主动倾盆泼出的 恣情姿态,每一个侧面都是一个她叫不上来的 香草名。振荡在迷魂的气流里,她多快乐, 掷出俏俐的句子,畅笑声把小河揉得更亮。 多年后,她在北部更精锐的阳光中写信给她, 那些争吵显得不值一提。非常想念你,我们 淡金色的生活,为什么我带给你种种哭泣, 只留给你旧玉般的眼神。北方很好,只是不堪比 南方有轰轰烈烈的植物,和道路中央闭眼的旋转 饱足得如阳光下的磁尘。谢谢你风中的小耳垂, 圆圆的像一个明丽的琴键。谢谢我们邀...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作者:刘国英 摘要: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在出版一个世纪之后,仍可为我们带来惊喜,而这惊喜则是福柯在草拟一套梦的现象学之际,透过对《逻辑研究》的令人意想不到的诠释和挪用带来的。这再一次证实了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说法:“在现象学里,可能性高于实在...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商务印书馆--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意大利文学史》 弗朗切斯科•德•桑科蒂斯 《摹仿论 : 西方文学中现实的再现》[德] 奥尔巴赫 / 吴麟绶、周新建、高艳婷 《炼金术的秘密》 [美]劳伦斯·普林西比 / 张卜天(已出) 《审美的政治:英国艺术运动的十个瞬间》郭婷 《自然自明性的失落》 (德) 沃尔夫冈·布兰肯伯格 (已出) 《国王神迹 : 英法王权所谓超自然能力研究》[法]马克·布洛赫 / 张绪山(已出) 《圣徒与罪人: 一部教宗史》[英]埃蒙·达菲 / 龙秀清 (已出) 《我可以触摸的事物: 史蒂文斯诗文录》 [美]华莱士·史蒂文斯 / 马永波(已出) 《漫游中世纪的英格兰》[英]伊安·莫蒂默 / 鞠熙 《宗教》[法] 雅克·德里达 主编 / 杜小真 《柏拉图的理念学说 : 理念论导论》[德] 保罗·纳托尔普 / 溥林(已出) 《牛津学术英语词典》 [英] 黛安娜·莉 主编 《观看王维...
回复
来自:豆瓣音乐评论
同时干着几件事的时候,随意扫了一眼播放器,看到 Konstantin Melnikov 的名字时,激动了。 居然有梅尔尼科夫。再看, Malevich、Kandinsky 一个个名字跃入。 稍微整理了一下,尽管一部分人还没有深入,但是,在已知的名单中,这套唱片已经涉及了现代主义先锋派艺术运动的诗歌、绘画、戏剧、服饰、雕塑、建筑、电影、广告、平面、音乐……,文学的俄罗斯象征主义、阿克梅主义、未来主义……,美术的辐射主义、立体-未来主义、...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参考书目:《重访新批评》《“新批评”文集》《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 复义(pluri-signation):(看完燕卜荪可能还要修订)又名含混(ambiguity)。出自燕卜荪成名作《含混七义》(又名《朦胧的七种类型》)。燕卜荪引用这一术语形容诗歌当中文学语言的多义形成的复合意义。含混指的并非是语义不明,而是指某个语词可能包含着复杂多样的含义。这一术语是新批评最为重要的贡献之一。布鲁克斯就声称自己的“反讽”的概念直接来...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Theodor W. Adorno in the mirror 本辑狩猎话题为“散文”,由从事艺术创作的常羽辰客座编辑和主译,我们的探讨从阿多诺的文本《散文之为形式》开始。 狄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 1903-1969)是德国哲学家、音乐家以及作曲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篇...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什么是“物派”? 09-12-03 03:57:55 来源:《艺术时代》杂志 我要评两句 内容概要:“物派”(Mono-ha)⑴被认为是发生于1968年至1971年间的一个日本现代艺术流派。虽然“物派”一词难以追溯其概念的源头,但它在日本现代艺术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不容忽视。正如日本美术评论家峰村敏明指出的那样,“‘物派’这一称呼的起源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 编者按: 什么是日本“物派”(Mono-ha)?它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美学核心是什么?它与其...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散文”并不仅限于文学范畴,本文作者Nora M. Alter,天普大学电影与媒介艺术教授,便探讨了转译和拓展到电影、装置等其他媒介之后的“散文”。 在节选的文字中,她侧重梳理了卢卡奇、本雅明和阿多诺各自观点中的异同——三位将散文的重要性进行了理论化的德语批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给甜河、秦三澍,祝贺新婚 趋暗是一种小手术, 我们并不害怕。 这条险路已护送你至今, 将你递与朗月那头—— 痴贪之人, 才醉心于含住你的睡相, 把肉身作你泪眼的长阶, 使一个拥抱环出无尽的年轮。 俊友,命的孤掌麇集你所有的小裂缝 我清楚,这一次天真的许配战胜琥珀。 亘古的谜吟中,还有什么比瞬间更垂立? 令星空目不转睛, 让破巷晃出嫩柳, 空裙轻如风铃? (而风丝鸣:“唉,爱”) 你们应共享天上的竖琴, 透明的弦永葆湿润。 ——生生世世带着快乐行乞, 在云座中观看新海岸剪彩。 别怕,俊友 当繁响的诸神如礼花散去 撤走心事重重的棋盘, 你们将在锦被上细吃你偏食的寂静。 2017年3月13日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格兰特·凯斯特 原文注释以及译注详见文尾。 点击可阅读和下载英文原文PDF。 此文早前版本发表在《Variant》杂志,#9 (Winter 1999-2000)。其中一些素材也出现在作者的著作《Conversation Pieces:Commun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Art》 (University of Califo...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什么是dispositif? 作者:吉尔·德勒兹 汪民安译  发布时间:2003-4-7 23:20:38       福柯的哲学通常表现为对具体社会机制(dispositif)的分析,但是,什么是dispositif?首先,它是一个交织缠绕、线索复杂的组合体。它由线构成,每条线特性各异。社会机制中的这些线并未勾勒出或环绕着那些权利、对象、主体、语言等都是同质性的体制,而是遵循着某些方向、追溯着一些总是不平衡的平衡。这...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源地址: http://www.reviewofislam.com/archives/1089 译文为《伊斯兰评论》专稿,仅供学术交流,转载请标明译者出处。 比较不同文化中的目光 [德]汉斯·贝尔廷 著 王立秋 译 文艺复兴的西方艺术唤起了这样的期...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来源《黑格尔历史考订版全集》第二卷,即:GW2, 615. Text76. 首译于2016年11月。2025年8月6日重译。 虽然我现在仍倾向于认为这份草稿可能是三个人共同创作的,但因为我引用的来源是黑格尔全集,所以在标题处删去荷尔德林与谢林的名字。同时,由于这些年里我已经读完了所有青年黑格尔的写作,对这方面更加了解,我现在也能更加确定,这份草稿里表达的观点可以完美安放在青年黑格尔的思想脉络中。 术语的注: 1、Idee=idea=理念。本文语境下,Idee仍是在康德体系中的理性(Vernunf...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都是英文版的学习资源,不要问楼主哪本好用因为楼主还在学《Teach yourself beginner》,也就是第一本。有点拉丁语中的《新概念》的感觉。 传了几本比较好的进网盘,大家可以自己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595977710&uk=25390770...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张旭东教授讲座整理】 (http://zhan.renren.com/pkuppe?gid=3602888498025057914&from=reblogSynFeed&checked=true) (记录者按:现场手打,无录音,后期简单整理,难免会有一些问题。仅供大家参考。) 美的研究——黑格尔艺术哲学阐释 一、开场白: 回北大不觉得是做客,而是回家。我好像很多年没有在北大和本科生交流了,我们都知道本科生是北大的宝贝,而一个人打下自...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马修.巴尼《悬丝》系列,共五部 Matthew Barney - Cremaster 1(10月30日过期): http://www.namipan.com/d/d2d0f57b29d9ddb9b5dd30aa4217a4cea75cd9fb00f0a42b Matthew Barney - Cremaster 2(10月30日过期): http://www.namipan.com/d/a8eeb65c29c7a7a8dd23c5ad4cd4bfd628035c3d0070c62b Matthew Barney - Cremaster 3 pt.I (10月31日过期): http://www.namipan.com/d/6e05f76527e0629ff83ae35ce6d12bb...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在河原温的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一百万年-过去》(One Million Years -Past, 1970–71)、《一百万年-未来》(One Million Years Future] 1980–98)。纽约古根海姆的展览中,印着一百万年日期的一套书就像一大堆化石摆在那儿,策展人还安排了志愿者连续朗诵这些无穷无尽的时间数字。 有评论家说,艺术家在全球化的压力下重新寻找个人的维度。可在我看来,该作品更像纯粹的时间之书,河原小心翼翼地将时间的沙子,一颗一颗地陈列出来,去掉附着之上的信息,装订...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这是一份讲座整理稿 讲座过程被录成了一部“电影” Slavoj Zizek: The Reality of the Virtual 视频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fe62E 2017/6/26修订 一年前翻译的,后来发现译错了很多地方,这两天重新校对并修订。 内容提要:何谓“现代性”;何谓“左”、“右”、批德勒兹的潜能观、重新定义“唯物主义”、批后殖民的身份政治、谈阶级斗争、谈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谈集体主义、谈宽容、驳“消费社会”、谈享乐、重塑乌托邦 有一个地方比较奇怪,他在文中提到quantum physics是最唯物主义的,但在另一处他又提到,quantum physics是唯心主义的,而symmetry breaking才是唯物主义。口误也好(他自己都提到“通过纯粹震动来完成任何事情”,这明显不可能是唯物主义),后来修正了自己的观点也罢。我能够确定的是前...
回复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7 18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妄执完王知宛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