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xlxr
来自: xlxr (天津) 2016-12-23 10:22:50创建   2021-12-06 14:50:24更新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战//机 90人喜欢
(转自公众号 floatingabout) 本文译自《DavidBowie:CriticalPerspectives(RoutledgeStudiesinPopularMusic)》(出版于2015年),第9章《EmbodyingStardom,RepresentingOtherness-DavidBowiein‘MerryChristmasMr.Lawrence’》。 作者 | Mehdi Derfoufi 法译英 | Ci...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boovie 848人喜欢
第一遍看本片时,只是觉得片子隐喻的东西很多,主题是人性的分裂和中产阶级的中年危机。片子处处散发着古典美,还有就是年轻的德纳芙真是美得让人惊叹,即使那位老鸨和手下的妓女也很是漂亮。 说实话,片子的部分情节并没有全看懂,尤其是梦境和现实的穿插。后来看到一篇影评,感觉解读的非常通俗到位。摘抄过来与和我一样有困惑的观众朋友分享。 摘录: 欲望的白日梦——观《白昼美人》 清冷...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卡斯蒂亚公爵 446人喜欢
对我而言,「法国新浪潮电影」始终是一个既憧憬又畏惧的存在。一方面,它有着好几尊高山仰止的大神以及无数影响深远的作品,另一方面,传说中那些晦涩玄奥的影片又令人担心因看不明白而半途而废。「新浪潮」究竟什么模样?意味着什么?在被某些评论鼓吹得神乎其神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作为一个热爱电影的人,在没看过之前是绝不能妄下结论的。因此,带着种种疑惑与好奇,我便决定从埃里克·侯麦入手,试着探寻一下这场风潮...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熊小瓦 745人喜欢
老基在第一诫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小波维的爸爸是大学教授,无神论者,理性至上。而波维的姑姑却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两人的观念都影响着喜欢思考的波维。一天,爸爸按程序问电脑冰面厚度是否可以支撑波维滑冰时,电脑回答“Yes”,然而第二天湖上的冰出乎意料的破了,波维葬身湖底。 忽然破裂的墨水瓶 爸爸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一切,能用电脑计算出要多久追上兔子,家里的开关能用电脑...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冰红深蓝 515人喜欢
《阿玛柯德》是意大利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曾获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内的多项大奖。本文拟浅析费里尼作品序列的影像风格及核心意象,并尝试对《阿玛柯德》作出针对性评述。 一.费里尼的世界图景 费里尼曾在采访中表示,他向来只拍相同的电影...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驳静 578人喜欢
“贾樟柯、娄烨和王小帅他们,仍在继续展现他们的创造力,而且,正是他们的影片,使得中国电影尚能体现与社会的连接。” 作为电影学者和评论人,戴锦华从《小武》时期就开始关注贾樟柯。她欣赏贾樟柯,既出于艺术电影爱好者这一重观众身份,也因为同是这个时代自觉的观察者,与其过往电影作品产生强烈共情。 过去几十年,戴锦华一直以理性姿态评论中国电影。此次在《江湖儿女》公映之前,戴锦华与本刊聊了聊贾樟柯的前作,他代表的中国电影第六代,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影坛代际问题。 到目前为止,他拍的仍然是艺术电影 三联生活周刊:...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Levis 34人喜欢
无尽的玫瑰 (1975) 豪尔赫·路易·博尔赫斯 著 阿拉斯泰尔·里德 英译 王立秋 试译 前言 古典作家提出了予诗人灵感的缪斯的浪漫主义观念;而诗的古典观念——诗作为智识的功能——则为一个浪漫主义者,坡,在1846年左右提出。事实是矛盾的。除梦的灵感——比德(Bed...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frozenmoon 947人喜欢
(文/杨时旸 ) 于佩尔阿姨扮演的哲学老师与丈夫、孩子一家人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这部《将来的事》的基调就已经显露无疑,有些沉郁、一点凝重、还有挥之不去的蠢蠢欲动的微小讽刺。对于中产阶级、对于人至中年、对于人的理性与感性生活之间微妙的界限,这部电影试图通过某个看起来有些做作的介质——哲学——加以呈现与探讨。 于佩尔扮演的娜塔莉作为一名高中哲学教师,每天面对着一群热情但无脑的青春期孩子...
回复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xlxr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