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木
来自: 由木 (南昌) 2022-01-23 23:36:22创建   2024-06-06 00:20:14更新
来自:豆瓣日记
暂不留名 156人喜欢
这是张艺谋的电影《一秒钟》,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讲述一个失去女儿的劳改犯张九声为了看一部电影(的新闻简报)铤而走险的故事。电影大部分的情节就发生在一座影剧院内。 电影《钢的琴》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下岗工人陈桂林为了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召集从前的工友,在废弃的厂房里用废弃钢材铸造“钢的琴“。剧照上的片段是主角团一起赶到一座电影院找一名欺负工友女儿的年轻人算账。 电视剧《漫长的季节》的背景设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东北,即将倒闭的桦林钢铁厂周围发生了一起碎尸案。剧照中的礼堂是桦林钢铁厂召...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韦衡 131人喜欢
哥伦比亚大学的 “危机”:一份政治经济学草图 Columbia University's "crisis" - a political economy sketch map 亚当·图兹 Adam Tooze 原文地址: https://adamtooze.substack.com/p/chartbook-279-columbia-universitys (写作日期:2024年4月26日) 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学生抗议者、学校管理层、反抗议者和执法部门之间的紧张对峙,成为全美乃至更远的地方热情参与和...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隐二 190人喜欢
原发表于2023年12月26日公众号:桂林公园 文:隐二 图:陈瑞军 常用的手机应用都会把你归类,然后按需投送。 由于最近我在咸鱼搜索关键词的累加,偶然得到一个推送:一沓北京的漫画杂志《少年漫画》给河南漫画爱好者陈瑞军的退稿。 信封上的邮戳时间是2005年11月。 从编辑“小强”写的退稿信可知,这位作者陈瑞军寄来的是一组关于小动物的漫画(图后文会贴出),并且遗憾告知《少年漫画》即将停刊。 我查了一下资料,这不是编辑安慰作者的借口,创刊于1995年的《少年漫画》在2007年休刊,2008年刊号被卖...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阿子 413人喜欢
原载于《去公园和野外》,本来我并没有打算把这篇放上网,57也对我的任性要求非常包容。最近发现,某royal园子里柳树上的编号牌子都被摘下来了,这篇突然有了历史文献价值,犹豫一下还是贴上来吧。感觉有点对不起57,时间真的会改变很多。 颐和园柳树0001号 阿子 一切的开始,是我去办了一张北京市公园年卡。其实很早就办了,在小朋友上幼儿园之前那段时而像曲速前进,时而又像无限循环往复的神奇时光里,这张所费不过一张粉红色毛爷爷,但是去很多首都公园都方便很多的卡,实乃带娃良伴。不过小朋友上学之后,需要遛娃的...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花猫谢恭霓 24人喜欢
本文为全慧珍作家在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的演讲稿,经作者授权发布,内容自译,转载需提前商量版权事宜。 开场问候语略去。以下为核心内容: 《바늘 끝에 사람이》全慧珍作家的最新短篇小说集 《亚特兰蒂斯少女》全慧珍作家的另一本科幻代表作 其实,我从仁川国际机场出发,到达天府国际机场,一路都在看标题为《漫话三国志》的网络漫画。这套网漫保留了三国志的基本框架、时代背景、人物角色与主要事件,但做出了一点改动,大胆进行了一个思考实验:如果三国志的英雄们能够使用手机,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部以三国志为素材的科幻漫画...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路魆 44人喜欢
几年前写这篇文章时,黑犬还象征着自己的疾病。后来,我真的养了一条黑犬,它那么温顺、善良、可爱。于是,我想跟疾病和解。 一 我身体里有一条生病的黑犬,它在我的脖子处,一个构造形似蝴蝶的内分泌器官。蝴蝶,美丽的词语,只能形容它的生理构造。也许黑犬是一个更抽象,也更恰当的比喻,正如丘吉尔曾这么描述自己的忧郁症:“我有一条陪伴我一生的黑犬。” 我也有一条黑犬;我的甲状腺;它生病了。 从一月开始,我往返奔波于中山一院和出租屋之间。多年前,妈妈和她的姐妹们也往这家医院跑。包括外祖父和舅舅在内,我们的甲状腺都有问题。这个家族养了一条难以侍候的,长寿的黑犬,可是它的存在不是为了讨任何人的欢心。这条黑犬疯了似的啃咬我们的病躯,消化我们的肉。我多次梦见被犬咬,梦里大汗淋漓,双手拼尽全力掰开它的犬齿。 周围的人先于我察觉到黑犬的攻势。比如,理发店的老板说:你的脸!往日的恋人说:你的脸!我的妈妈说:你的脸!无处不...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一曲微茫 32人喜欢
这个盒子是几年前就出版了的,不过那会儿我无视一切法语版的东西,就完全没有动心。近几年发现关于丁丁和埃尔热的资料翻译成英语的实在少之又少,只好也硬着头皮开始买法语的,准备学点儿基础一边查字典一遍看。 这个盒子名为丁丁的宝藏(Les Trésors de TINTIN),里面除了一本有关丁丁历险记创作相关的资料画册以外,还有22件复刻的纸质文献。 打开盒子后是一本画册和一个文件夹。 其实这个东西有英文版,我在朋友家看到过,不过英文版把书和文献结合在一起了,就是书页中有一些类似信封样的口袋,这些文献都...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Touma 27人喜欢
赛洛西宾25 这个故事听上去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它恰恰就发生在你我生活的这个时代,二十一世纪,一个科学与文明的世纪,一个本不该出现任何神话传说的世纪。为了让你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故事,我们不妨就把它放在中国好了。实际上这场隐秘的变局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初见端倪,到了五十年代则衍变成为一场席卷全球的思想浪潮,从美国中部开始,向东横跨大西洋,从里斯本入境延展至中东,向南跨越墨西哥,跳开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奇怪地在牙买加发酵,继而流传进了南美。后来有潦倒的历史学家考证,这场思想实验的侵袭路线和宗教的发展有着某种奇异的镜像关系:它传染的路线和基督教早期的发展路径恰好是倒过来的。至于它是如何在亚洲的印度几经迁徙,继而克服了国境线迈向缅甸,又进入了中国,尚未有历史资料给予明确的答案。我们只知道云南人在这方面做出了委实不小的贡献。不过,这和我们要说的这个故事都没什么关系。你甚至可以直接跳过这个开头—— ...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烬灭之炎 8人喜欢
偶然看见有人整理出来了,当时大四玩的时候为了收齐这本书不知道部分重打了多少回,正好贴上来 顺便期待下零之轨迹的PC版 内容简介: 《红耀石》是《空之轨迹FC》中出现的一部小说,和剧情没有必要的联系,但收集全部的十一部可以换得主角的终极武器。 小说以主人公...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小伙锅 172人喜欢
一 从学校到田林路柳州路口,不算等红灯,我看了手表,原来要走整整一节课。一节课四十分钟,是我度量各类事件的单位时间。每过一个单位,我需要喝水,落座,休息片刻。今晚六点之前,我上完五节课,用一节课和家长沟通口试得分的公平问题,直到彼此的不信任上升为敌对情绪,又花一节课领家长进主任室,听一人有理有据投诉,另一人频频点头赔笑,直听到“对年轻老师,你们平常要多注意管”,我已疲倦到尽头了。为保持清醒,我花了大约半节课咒骂眼前两副面孔,接着把学校上上下下各路仇家咒了一遍。我身体里好像出现了自家楼下的卷毛阿姨,新被头晒了一天,刚要收进,五楼的浇花水,四楼的晾衣水,三楼的空调水滴落来了。阿姨恨到发抖,一声怒吼含着醋腌大蒜,摆脱重力,升腾,凝成一股风暴,回相邻以恶臭一击。吼完,阿姨气消,头颈略有酸痛,而我感到一阵饥饿。眼前两位假意告别,一人满面堆笑,一人将转向我。我说,上厕所,提起公文包就走。其实只是平时装...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默音 12人喜欢
原载于《湘江文艺》2021年第3期。 每天早上观看自家电视台的晨梦,是深町吾郎多年不动的习惯。 今天这集《富士日记》基本是过渡情节。傍晚,远处的山上有人在焚烧山林。时间正值昭和四十一(1966)年,富士山麓的荒坡悄然迎来变化,烧山是为了开辟建筑用地。Y夫人走出被称作“山庄”的二层小楼,注视昏暗中随风飞到近旁的火星。那些火星宛如自有意志一般。担心引发火灾,她在房子周围洒了水。第二天,她去了富士山宾馆的游泳池。她的丈夫、作家T不肯同去,声称,我讨厌在积水里游泳。池子的角落漂着叶子之类,很烦。根据日记原文,Y夫人觉得地面滑溜溜的更衣室有些恶心。她还在墙壁上看见一块鼻屎。不能让观众一大早的遭遇生理不适的体验,深町和他的制作团队把游泳地点从宾馆改成山中湖。湖面如同一大块绿色的翡翠,Y将自己投入其中。 Y畅游的同时,深町给碗里的谷物碎倒上牛奶,用勺子搅了搅。晨梦的完成度很高。他在很少使用因而不显脏的厨...
评语:科幻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慕明 151人喜欢
刊于《花城》2021年第二期。 一、李如山 2019年,我读博士到第四年,既没有准备论文,参加学术会议,也没有向业界投递简历,那年发生了太多无法可想的事,不得不放缓生活本身。即便如此,理性似乎仍从越来越大的孔隙中不断流失。在尝试锻炼身体、早睡早起、多吃蔬菜全部失败后,我放弃抵抗,整日在剧场、博物馆和艺术讲座间游荡,并说服自己,自由既然能定价交易,应该也可以预支。 我见到颜菲是学期末,校园里到处是悬浮的细微树粉。一次学生竞赛,题目是为巴黎圣母院设计重建方案。在摩根图书馆里,我看过抢救出的文物巡展,...
评语:科幻
回复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由木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