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Unpaireika
来自: Unpaireika (深圳) 2021-01-21 10:28:21创建   2023-07-29 11:23:19更新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Aki 3893人喜欢
相信所有人都看过那段关于芭比的“起源故事”的论述,芭比的创始人鲁斯发现自己的女儿芭芭拉没有什么玩具可玩,不像儿子肯一样可以在玩玩具时带入自己是宇航员、消防员、外科医生。男孩的玩具可以带来无限想象,但是女孩只能被局限在纸板制成的时装玩具和围绕家务事...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小露珠(全能版 426人喜欢
《摩登家庭》这部高分美剧,不但是多少人的英语启蒙,更是大家必不可少...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初七 7368人喜欢
最近疯狂喜欢上了在B站看纪录片,偶然遇到了一些介绍外国风土人情的纪录片,了解到了很多外国的真实生活和环境。在此给大家推荐一些,希望大家对外国都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美国 美国:我们的故事(从殖民小弟到世界大佬的风雨兼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1881122 【美国纪录片】边缘禁地(全六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3816378 俯瞰美国,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momo的广播: 按头(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心灵捕手的广播: 余华:“我有一个朋友从来都不用微信,他不用微信的原因是为了逃避单位的指令。”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病态小兔的广播: 尊重比爱更重要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得閒炒飯 🐾的广播: 就做些没营养的事怎么啦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花冷冷的广播: 勇敢其实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种选择。过生活是这样,爱情也是这样~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谭香山的广播: 其实这几年一直在想为什么搞音乐文学艺术哲学的男的这么容易骗到小姑娘,但反过来,我学了这么多年文学,却没有因为这个骗到任何一个男的。有些男性因此觉得我无伤大雅地可爱了一点点,但更多的是“其实我比你强我来给你证明一下”或者“通过你的文学我意识到你是个内心孤独悲惨需要我来治愈和拯救的女的(完全不是)”。至于因为我文学学得好而“崇拜”我,以至于要付出自己的生殖器的男孩,是一个都没有。这当然不是坏事,但在这件事上男女的差异可见一斑。 我不会觉得是喜欢文学艺术的女孩子们不行见识短浅或瞎了眼,相反,这是一个再可理解不过的事。刚开始接触一个东西,或者自己觉得自己还是初学或入门时,自信心是非常非常脆弱的。但不知为何(好吧其实知道),女孩子的自信心在这个时刻会格外低,以至于觉得“我不可能一个人将这件事做好”,于是一个留给权威形象的空位就出现了。一些其实非常傻逼的男的就自然而然地占了这个位置,并以此将自己的欲望从指导他人阅读变成指导他人的生活和情感上。矛盾的是,刚开始学习的我们并不会意识到他是傻逼——知道自己被骗了都是后见之明,但后见之明在当下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对我来说特别毁灭性的体验是在十七八岁时认识了一个“作家”(现在看来并不是),而他是第一个夸奖我的小说好的“文学人”。但到后来才意识到对方根本不在乎我小说写得如何,也并不是真心实意地觉得我写得好,而只是单纯的想搞我而已。但中年男子在面对年轻女孩时,除了自己的阅历和权威是没有任何优势的,于是他也没有坦荡地说我希望你来爱我、崇拜我并任劳任怨地接受我的情感虐待,而是说“你真是个文学天才”“你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年轻人”“我们来谈谈文学”。于是,一直被父母和周边的人保护的很好,十几年来都在快乐地读小说的我就相信了对方的话。 但这甚至不是孤例,他也不是最后一个以文学的名义对我进行情感或者身体的所求的人。这带来什么后果呢,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在文学上的自信完全是没有的。如果有人(尤其是男的)觉得我写得还不错,那他一定是想搞我或有其他的所求。这是房思琪听到“娇喘微微”时的崩溃,它是一种对文学和人性的双重幻灭——这对你们来说原来是这样的吗?那我在这样的世界里干什么呢? 我身边的女性朋友多少都有类似的经历,学电影的遇到的第一个带她拉片的老师也是这么个货色;学画画的也被老师借着辅导的名义骚扰。前几年看到肖开愚和各种大学里文学系哲学系的性侵,完全是一样的话术,甚至连用词都是惊人相似,以至于我一看到类似新闻就会旧日重现。但我丝毫不会觉得是我的错,不是是我太愚蠢、太轻信、太容易相信别人的话术。我也不再寄希望于让这些男的突然良心发现意识到里用别人的年轻是非常卑劣的行为,因为他们可能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做的事情的性质。他们会觉得是这些女孩真的崇拜自己,真的爱上了自己的才华。 不是的,我们只是喜欢文学但没有信心而已。 可是为什么女孩不能不需要中间人地去走进文学、音乐或电影呢?为什么一定要通过一个男人作为中介?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到后来我也明白了我们的世界没有先例,而所有的声音都在说我们不行,在大部分文学故事中,给我们的角色都是一个文学家的妻子、情人、秘书、凝视的对象、想象的实现。是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仅要替他还钱,还要给他打字;娜捷达曼杰施塔姆,整个人生就是当了她丈夫的永恒稿纸;或者好一点的当薇拉纳博科夫,在丈夫死了以后可以编他的手稿。于是,当男性可以瞬间将自己代入到纳尔齐斯或歌尔德蒙、亨伯特、日瓦戈、于连或甚至福楼拜的时候,我们的模板和对象少得可怜。在被暴力地告知“你是个女人”之前,我也能自由地想象自己也可以成为任何人,不论男女;我是浮士德而非海伦。但随着年龄渐长,周围的一切都在说,你是个女的,你不可以成为浮士德、亚历山大或马可波罗。于是,在这样的惑乱里,我走进成人世界,遇到了一些觉得自己可以把浮士德加于格雷琴的暴力赐予我的男的。 从来都不想做陀思妥耶夫斯基或纳博科夫的妻子,但我现在也不想成为浮士德了,因为那样的暴力承受过就不会想让任何人感受,不论男女。但也不可能说出格雷琴们和洛丽塔们太愚蠢这种话,而当那些男的对于自己的愚蠢和暴力毫无知觉时,愤怒是必须的,但更多的是悲哀:他们终其一生就只能是这样的人,如果他们有我们哪怕一般的善良或自我认知,就会去自杀。可更让我悲哀的是:为什么世界仿佛掌握在他们手中? 这么多年,受到的所有正向帮助,大都来自于女性。不管是女老师、女作者(不论死活)、女读者。我对自己的正确认知和自信几乎是在和她们的交流和关照中重新建立的。也曾想过如果当时遇到的不是一个男人,而是一个女老师,事情会不会不一样。如果我现在能够帮助别人从零开始了解文学,她会不会比当时的我过得容易得多?快乐得多? 但最终还是:我们应该可以一个人进入所有我们想进入的世界。但这个应该不是自动会来的。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momo 2人喜欢
EP01 EP02 EP03 EP05 EP06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大阪烧啊烧 39人喜欢
做这本书,花了快三年。 三年啊,很慢。 读者甲不解:明明稿子就摆在那里,现成的,直接拿去印就好,何必三年? 读者乙催促:谁还不知道你们,做书往往贪图短平快,速度领先行业四个圈,这本怎么回事? 读者丙好奇:好吧,三年就三年,那你们到底做了什么?值得我等...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摆烂学家冲摸鱼 18人喜欢
大家好,我又来挖坑了,这次挖的是搬家见闻系列。 我终于在东京花式摸鱼2年即将再次开始打工仔生活,得从学校的温室宿舍里搬出来了。为什么说学校的宿舍是温室,我们这个学校干啥啥不行,宿舍设施真是没得说。厕所里有无限量的卫生纸,厨房有无限量的洗碗海绵和洗洁精,水费电费也都全包,空调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扯远了,还是来说搬家的事情。 数字化转区 在东京搬家,必须要去区役所登记新的住址,就像在伦敦去警察局登记一样。只不过在伦敦你登不登记,只要不犯法其实都没有什么大碍,但是在东京不登记就会有大大小小的麻烦。譬如...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Lech-Lecha的广播: 「你在世界上有一个人那里,得到了彻底的无限的最高的承认。」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豆瓣天后董小姐的广播: 年轻时轰轰烈烈爱过的张艾嘉,归于平淡后再谈她的婚姻观:减少依赖,降低期待。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果麦文化的广播: 标语化的文字,会创造标语化的思维。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7092的广播: 🎵姐就是女王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中国三明治 31人喜欢
作为三明治历史上人数最多每日书班级,六月的摄影班荟萃了各方摄影和文字大神。在众多令人称羡的作品中,作者Helen每天一张“红与绿”主题的照片,定格下来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被忽视的惊鸿一瞥,打破对红配绿的俗气想象,让人惊艳。 文| Helen 编辑| 1717 从小到大听过最蠢的一句话是:红配绿,赛狗屁。 只有那些没有发掘美、欣赏美的眼光的人才会这样说。从Gucci的商标,罗塞蒂画中的红发绿衣的女人,圣诞老人的装束,再到故宫,中华传统服饰和手工艺品,餐桌上的菜品,甚至大自然的花花草草......无论是...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寓目的广播: 男生们学起来,怎么给女朋友点赞o( ̄▽ ̄)d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博物馆君🌎的广播: 这姐姐好厉害!!!又可爱又geek!🥰 她叫Anna Kiesenhofer,是一位数学博士后,业余爱好自行车🚴🏻‍♀️ 她没有团队和教练,自我训练,独立参赛,但这个无名小辈最终为奥地利赢得一枚公路自行车奥运金牌!🏅️ 她利用专业知识为自己制定训练计划,比如提前研究东京气温,做了热适应过程表🤔她毕业于剑桥和加泰罗尼亚理工,主研偏微分方程和几何分析~她的LinkedIn:https://douc.cc/3QAftB 这种非职业选手让竞技体育的不确定性 更加充满魅力!🤓【还有那个41岁的伊朗大叔,从夜班护士到射击奥运冠军💪🏻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涵哥吉祥🌈 14人喜欢
7月17日 本来打算去mercantour爬山加露营,为了八月环勃朗峰做演练。 从里昂回到南法,看了公众号上的新闻才知道,最近一个礼拜西欧多国有强降雨和暴风,多地发生了洪水,德国,卢森堡,比利时,法国等多地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30人。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伊势丹和里昂那么冷的原因吧,可是南法还是一篇盛夏景象。我平时基本不看电视,那晚偶然打开电视新闻上的天气预报栏目,整个法国都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只有瓦尔省这一块风和日丽,像被罩在了一个水晶泡泡里面。 我想起以前安德里安给我说的,瓦尔省的人都生活在这...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咩咩小札记的广播: 去奶奶家总能有意外的惊喜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April· 123人喜欢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章台柳 2人喜欢
1929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查尔斯•施特鲁布正在理发时,忽然接到一个电话。在电话里,他被告知,股市已经崩盘,他的所有投资都赔掉了,而且还负债超过100万美元。一时间,施特鲁布医生似乎被这个噩耗打垮了。但同时,他却想到一个点子。虽然钱财都已赔尽,但自己的人脉关系还在。施特鲁布就决心在加州重新开展赛马运动,借以重振自己的事业。 加州政府早已禁止赛马,因为他们认为赛马赌马实乃是逋生诸多恶行的渊薮。但是,面...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桃夭儿* 1103人喜欢
如题,心态已炸,人脸识别竟然有 人!工!后!台!!! 我一直以为只...
回复
<前页 1 2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Unpaireika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