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奔跑的鸡笼
来自: 奔跑的鸡笼 2020-06-08 10:36:20创建   2023-06-15 02:29:56更新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卡里加里博士 6人喜欢
周星驰《新喜剧之王》中有一场致敬张彻“暴力美学”的戏中戏,这场贯穿着影片始终的白雪公主血战唐人街,其重点是让代表着大陆学院派导演的马老师讲戏,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整个一驴唇不对马嘴。其实,把张彻的电影看懂,甚至是听懂黄霑为张彻所作...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邓歌 4543人喜欢
《大话西游》是我最喜欢的一部有关于爱情的电影,完全符合我对爱情伦理的最本源的想法。符合我爱情伦理观的电影有两部,另一部是《屋顶上的轻骑兵》,那个我以前在豆瓣上曾经写过,更侧重于精神分析。其实《大话西游》和《屋顶上的轻骑兵》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大话西游》更接近我内心,看似荒诞不经却道出了我心中的真谛。我所指的本源的想法就是,我从最早的时候对于感情的设想,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过程中从自己的体验或者从...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幻水梦天 97人喜欢
周星驰VS王晶:浅说无厘头喜剧      曾几何时,王晶与周星驰的组合便是无厘头喜剧和高票房的象征,只可惜,如今没了周星驰的王晶作品却已风光不再,反而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周星驰辉煌依旧。其实,王晶还是和周星驰合作次数最多的导演,从1990年的《赌侠》到1999年的《千王之王2000》,王晶共执导了周星驰主演的8部电影,同时还担任了《逃学威龙》、《百变星君》、《大内密探零零发》的监制以及《行运一条龙》的出品人。如...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向简 2492人喜欢
【作者随园故人,任何部分或整体地图文转载,请注明出处与豆瓣链接,直接挪用将被追究!】 星爷得有今天正果,除了搞笑,关键还在剧作。前期的星爷更香港,后期的星爷更自己。星爷独揽大权后的作品,最不可替代的并非搞笑,而是无比精致的剧作,无比精炼的节奏。以不俗的才情,说最俗的事,以不简单的心性,做最简单的事。主流叙事法先让最广大的观众都爱看,咸鱼翻身的主题再戳中最广大观众的G点——谁不觉得自己委屈呢,谁那么甘心、顺气地活着呢——在事业和爱情两个方面,迎合了普遍心态,鼓励了普遍渴望,抚慰了普遍创伤,挖苦了普...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彭鱼宴 289人喜欢
如果你仔细留意周星驰的电影,会发现有一样水果的出镜率特别高——🍌。截至2019年1月,由周星驰真正参与的总共有 53 部,其中香蕉君的出现率高达 40%。在豆瓣电影的评分系统里,星爷主演电影口碑 TOP30 中,更有 2/3 的片子里出现了香蕉。 前注:这篇文章是2019年1月写的,所以周星驰最近的电影《新喜剧之王》未列入数据统计中。但因当时试图将该文上传豆瓣日志时,似乎触及了什么审核问题,未能顺利通过,在此继续上传康康~ 如果你仔细留意周星驰的电影,会发现有一样水果的出镜率特别高——🍌。 据我...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张佳玮 651人喜欢
《长江七号》之后,周星驰不演电影了。 一般说法是:周星驰的电影,越来越不无厘头了。 其实严格来说,从差不多22年前开始,周星驰就在大幅度减少电影产品数量、演员转幕后、改变风格了。 而周星驰不那么无厘头,已经快1/4个世纪了。 我个人不严格的划分:把周星驰的电影生涯切割下,大致是: ——1990-92,高产赶场期。 ——1993-2000,逐渐自主期。 ——2000-2019,幕后主导期。 周星驰现有的绝大多数电影作品,集中在1990-1992——质量不算顶尖,但数量吓死人。 1990年,周星驰在...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秦篁 0人喜欢
在我看来,胡金铨是一个善于谋事,不善谋身的人。 以我这种功利性的评价,似乎对比胡的品行高洁来说显得格局很小。但我以忝列神交者的身份,这么说是对于一个尊重的人的关心和可惜。 胡的家室门第改开后所能提供的资源,自己在六七十年代就积攒了行业内的地位,以及才华、阅历,这些条件所能创造的事业,这种世俗所谓的成功,是不会小于比他大八岁的查良镛的。 辗转三地美国,似乎都是孑然一身,后期在武侠电影行业内的式微,给...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西西弗的幻影 649人喜欢
话说1990年,拍了一大堆成功商业片的青年导演小徐(39岁)、和他尿一壶的好基友动作指导东仔(37岁)请来了他们的偶像,邵氏电影时代的武侠片宗师级导演胡金铨(58岁)和过气歌神老许(42岁),决定拍一部空前绝后的牛片——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电影《笑傲江湖》。 可是电影拍了一半,小徐和老胡就闹掰了。其中原因大概是创作上的分歧,小徐是监制,又拿着投资方的钱,从一开始便对胡金铨的导演工作横加干预,不断将自己对《笑傲...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希声 66人喜欢
1977年,无论对于胡金铨的个人生活亦或艺术创作,都是一个十分关键的节点。这一年,他与作家钟玲在美国结婚,不久宣布赴韩同时开拍《空山灵雨》和《山中传奇》两部影片。次年,两片历经跋涉险阻终于制作完毕,胡金铨更因《侠女》(1970)的世界性声誉获英国《国际电影指南》选出的当年世界五大导演之一。然而,本应处在事业巅峰的他,却因为1979 年两片票房的相继失利,陡然间遭受严重挫折,继而严重地影响到他未来的电影创作生涯...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某位 40人喜欢
中国的古装片绕不开两大传奇导演,李翰祥和胡金铨。 两位都深谙古典审美,比起李翰祥富贵花般的大清审美(即使拍《杨贵妃》、《武则天》也一样以清宫的繁复打底),胡金铨更有文人画式的宋明遗风。 胡导最爱拍行路。他拍得最好的,放眼中国无人能比的也是行路。在胶片时代,能任性等云等霞光反复拍角色们走路,还能一意孤行将大段走路镜头剪进成片的也只有胡金铨。 在胡氏江湖里,每一次行路都是一幅行旅图。以天地山河为底,以草木云霞做衬,像走在空烟四远的宋画里,处处氤氲着古中国的魂。 江湖夜雨,西风残照。 时而叹,叹别有人...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宋雯婷 12人喜欢
叛逆素来源于充足的自信。 从前有一个人跟老和尚倾诉心事,他说我放不下一些人,一些事。老和尚说没有人世间什么是放不下的,他让人端着一个茶杯,接着往杯中倒入滚热的开水,水溢出来,烫到了手,人就松掉了杯子。和尚说,痛了就放下了。 聂隐娘端着杯子,一壶开...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非想 436人喜欢
个人邵氏片TOP10 按说80后大多是看90年代港片长大的,但鼎盛于70年代的邵氏片就有些就远了。邵氏电影的影迷应该是爱好武侠、有点复古情结的特定群体。其总裁邵逸夫是既是煊赫一时的一代电影大亨,又是流芳留誉的大慈善家。邵氏片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当时特色的时代特点...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Ariel07 13人喜欢
就是大概从初中的时候,开始看足球,然后对西班牙、南美的文化产生了兴...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橱窗里的安娜 348人喜欢
这几天在看铁探,红姐的演技深感佩服,于是乎去了解了一下,原来红姐还...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盖勒 2人喜欢
香港电影,就是大众审美打造出来的电影王国,导演们经历观众喝彩或者批评的洗礼,用精妙绝伦让人移不开眼睛的画面或者剧情抓住午夜场的观众。优秀的作品一定不是脱离市场的,这些香港导演们用庞大数量的产出不断刺激着观众,他们自己也不断尝试新的内容和拍摄方法。这种快节奏,赌上自己热爱的拍摄方式,独属于香港。他们不在乎剧本,甚至可以没有剧本就已开拍,演员们可以根据导演的描述体会角色,甚至他们都不知道这个角色的...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柴斯卡 2508人喜欢
这是一部奇怪的电影,有两个奇怪的故事,充满了琐碎独白和诡异举止,摄影也是高度风格化的。人物举止脱线,在不下雨的夜晚戴着墨镜穿雨衣,对着消瘦的肥皂、过期的凤梨罐头和加菲猫玩偶流泪。昆汀对本片高度评价。有些排行榜说它足以位列最伟大的港片。片中的两个故...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铁岭钢锯侠 171人喜欢
杨德昌 《一一》 侯孝贤 《悲情城市》 李安 《饮食男女》 胡金铨 《...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木子 24人喜欢
阮玲玉,中国早期著名影星,原名阮凤根,学名阮玉英。广东中山县人,1910年出生于上海贫寒之家。6岁时父亲病故后,就随母为人帮佣。1926年,因处女作《挂名夫妻》,踏入影坛。此后,她先后出演了《三个摩登女性》、《城市之夜》、《小玩意》、《神女》、《新女性》等一系列进步电影,以她朴实、细腻和传神的精湛表演,成功塑造了各种饱受苦难的中国妇女形象,尤其是在《神女》中,她把一个品格崇高的母亲与一个地位卑微...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yuerr 302人喜欢
算是一部传记电影吧,只是说不清是属于阮玲玉的,还是属于张曼玉的,是属于女性的,还是属于电影的。 影片的情节并不复杂,阮玲玉的一生,从成名之路一线讲来,许多曲折,到服药身死,再到阳光里的灵堂一群生者的唏嘘。然而,韵味悠长的,就如那位大师所说,“重要的不是讲述,而是讲述的方式”。 影片的叙述分为几个层面:阮玲玉生平资料;相关人物访谈;扮演阮玲玉的演员张曼玉的片场纪实;创作人员关于阮玲玉的讨论。这一切...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邵峋 6人喜欢
张曼玉扮演阮玲玉。 在《新女性》最后一幕戏里,韦明嘶吼着:「我要活,我要报复!快救救我,我要报复!」 在蔡楚生导演(梁家辉饰)一次次引导下,拍了三遍,阮玲玉才终于将戏里「韦明」的一生推向了情绪高潮。 因为入戏太深,阮玲玉躲进被子里抽泣不止,蔡楚生坐到...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momo 49人喜欢
“周星驰电影”这个牌子实在是家喻户晓,我也知道星爷的知名电影实际上经手于无数港片巅峰时期灵光四溅的天才导演,李力持刘镇伟王晶陈嘉上杜琪峰。但这些电影被打上周星驰三个字,也并非事出无因。他强烈的个人魅力和特殊的表演方式之外,这些电影都或多或少地在他...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ICE 248人喜欢
敢看了一下向华强的背景,又研究了一下三合会,再回头看这个几十年前的片子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漫画实际是牛佬(之前写错成黄玉郎,不过黎姿能做《古惑仔》主角和黄玉郎还是很有关系)的黑社会作品,90年代初红红极一时,本身他的漫画社很多漫画都是给社会底层少年看的,在社会流动性很低的香港,这批人文化教育机会有限,憧憬刀光剑影杀人放火金腰带的黑社会大哥生涯成了唯一的目标。所以黄玉郎很多漫画都是涉黑,他本人和黑社...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银河系漫游指南 338人喜欢
无意间刷到的老杂志↓ 《大众电视》1984年第8-11期连续四期“群芳谱”...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花ラン 279人喜欢
至今都还是忘不了高中时第一次读到李碧华原著时,那惊艳的心境,一个人躲在小屋里七天七夜,连饭也不想吃地一口气读完了她的所有作品。 所有的作品里,唯这部《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在内心抹上了深重的阴影,不论是之后看方令正忠于原著的改编,还是想一想那曾经在书中出现的妖异文字,都有种不寒而栗的亲切感。 女人,是不是一定要把自己剖析得这么露骨,才算认清了自己? 李姐的文字大气与柔媚并存,苍凉处寒意阵阵,暖心处...
回复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魏春亮 413人喜欢
卡尔维诺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经典影视作品亦然。 小时候不懂事,看98央视版《水浒传》电视剧,光顾着看武松景阳冈打虎了,最近重温,有了很多新发现,才逐渐明白这部剧有多经典。 比如,看潘金莲那段时,弹幕上飘过“怎么老是...
回复
<前页 1 2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奔跑的鸡笼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