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孔子

作者邓晓芒,节选《中西文化比较十一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对话与孔子的《论语》在言说方式(logos)上的比较,证明苏格拉底的对话把言说标准确立于言说本身,具有向对话双方自由开放的性质,孔子则把言说标准放在言说之外的个人情感体验之中,是一种任意独断的权力话语,由此而形成了中西两千多年传统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的根本区别。 我在《论中国哲学中的反语言学倾向》一文①中曾说过:"中国哲学对语言的追索可以说是一开始就自觉到了的,但也是一开始...    (13回应)

两宋风云(205):文臣烈骨

海历克斯 海历克斯 2021-10-16 22:02:51 已编辑 四川
晏殊当年被宋真宗赵恒赐同进士出身时才不过14岁,而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他出任枢密副使的时候也仅有34岁,虽然两宋的宰辅大臣里比他更年轻就当上两府高官的人大有人在,但他也绝对算得上是“早年得志”。对比一下,吕蒙正中进士那年已经是33岁,升任参知政事那年已经是39岁,而范仲淹在这方面就显得更暗淡了一些,晏殊出任枢密副使的这一年范仲淹已经是36岁,但他此时的官职却是毫不起眼的兴化县令。没错,范仲淹比晏殊还年长了两岁,但范仲淹于礼还得算是晏殊的门生。 晏殊小小年纪就在京城里做了...
君子不器: 1,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 《易经·系辞》有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被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体之中。 2,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君子不器,还要根据“道”来理解,孔子在《易传》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器...
近日,2021年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年会在花溪孔学堂举行,来自全国著名高校和学术机构的120位孔学堂学术委员齐聚孔学堂,围绕阳明心学的时代特点和现代价值进行深入探讨。 年会举办期间,专家学者们下榻南网贵阳供电局下属大成精舍,对酒店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和高品质酒店管家服务给予高度评价。据了解,作为国内最大孔学文化传播基地孔学堂的配套酒店,大成精舍从2015年开业以来,就以高品质的酒店服务和文化服务接待了全国数千位专家、学者,其中不乏作家叶辛、央视《百家讲坛》开坛主讲阎崇年等知名专家。
文都比邻整理2022教育学考研人物周刊:孔子及其教育思想,速来围观!文都比邻定期更新2022教育学考研人物周刊及考点介绍,帮助考研小白在基础阶段备考过程中,掌握教育学知识点,才能拿下专业课! 要问我们开始上学时接触到的第一个思想家、教育家,非孔夫子莫属。而当我们长大之后,好像离孔子越来越远,但其实孔子和他的思想早已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在教育学考研中,孔子的思想观念也是考试的重点之一。接下来就和文都比邻一起了解这位对中国影响深远的伟大教育家——孔子。 一、教育学家人物介...
本文作者:熊猫格子编辑部 笃子 他用大众听得懂的语言,将大众认知里碎片化的圣贤形象缝补完整。 “苛上不责下,孔孟之政道。律己而宽人,孔孟之友道。” ——鲍鹏山《孔子传》 先秦诸子是国人永远研究不尽的话题,历朝历代对百家思想都有着不同的解读,而在当代,我们想要探究诸子百家,一定绕不开一位学者——鲍鹏山。鲍教授现任教于上海开放大学人文学院,潜心研究先秦诸子数十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创办了浦江学堂,出版过十余部有关诸子百家的著作,被朋友们戏称为“鲍子...
历史记载的伟大的人,宋国栗邑的贵族--孔子,历史写着他的祖人是商代朝王的诸国之君王商汤,那时,为了商朝贵族们的平稳,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被周成王特封为王,微子启创立了宋国,没多久微子启便离去了,弟弟微仲上了他的位置,孔子的十五世祖弟子就是他,他曾被封为大司马的职务。后来微仲在宫廷内乱中被宰相华督残忍杀害,然而微仲的第九代子孙是孔父嘉,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叔梁纥是孔子之父,那时的战乱,叔梁纥想着避开宋国的斗争窜逃鲁国国都之下生活,也就是现如今的山东曲阜,他的官职是陬邑大夫。...
作者:张修绮,现为私塾班硕二学生,跟随杜保瑞教授学习已有四学期。 课程:第六学期—《庄子杂篇》渔父。 文艺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渔父”,渔父比渔夫更尊敬些。最早成名的渔夫——姜子牙,后面的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让我懂得知进退,明生死。这些渔夫,为无名隐者,亦在虚实之间。 庄子杂篇的渔父让我觉得很惊艳,通过他和孔子的对话,来批判儒家的某些观点,阐发了道家的一些思想。 我理解的几个重点: 老渔父跟孔子说的第一个点:人要用力,必须你有份力才能用力。分外之事用力其实就等于浪费生命。这个逻辑,...    (1回应)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邵:今之父母,自谓有养。至于犬马,皆有养。不慈,何以别之?】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邵:仁者有恒,通彼此之所欲、之所不欲,能无施人之所不欲,而立人之所欲。量人之尺一,则好人也以义,恶人也以义,其责人也以义,其改过也以义。小人反是,好同恶异,亲近怨远,唯利进退,此其反复而无恒也。故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    (7回应)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不要被吓到。这不是我故作惊人之语,这是《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中有的。我们看原文和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中写道: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sǎng)似尧,其项类皋陶(gāo yáo),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到郑国去,和弟子走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城东门外,郑国的人有的对孔子的弟子子贡说,东门个人,他的什么...
<前页 1 2 3 4 5 ... 23 24 后页>

查看其它标签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