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唐朝

创作背景 两宋是中国历史上的特殊阶段,而在传统研究和世人认知中,两宋一直被扣上“积贫积弱”的帽子,这与史实严重不符。 笔者翻阅吕思勉、钱穆、张荫麟等人的著作,发现其对宋史的评述,也大落窠臼。相反,海外宋史研究却突飞猛进,大批汉学家和历史学家几乎重新定义了宋史。 笔者闲暇之余,结合平生阅览和思考,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宋朝,今天分享给大家。 正文 古代中国,汉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有6个,汉朝、西晋、隋朝、唐朝、宋朝、明朝。 在很多历史学者和历史爱好者眼中,我们民族历史的骄傲似乎只存...
公元719年,安国(布哈拉)国王、康国(撒马尔罕)国王、俱蜜国王给唐玄宗写信求援,想让唐朝出兵帮他们打阿拉伯人。三封信的汉译收录在《册府元龟》卷999: 七年二月安国王笃萨波提遣使上表论事曰:臣笃萨波提言:臣是从天主领普天下贤圣皇帝下百万重草类奴,在远叉手胡跪,礼拜天恩威相,如拜诸天。自有安国巳来,臣种族相继,作王不绝,并军兵等并赤心奉国。从比年来,被大食贼每年侵扰,国土不宁,伏乞天恩滋泽救臣苦难,仍请敕下突厥施令救臣等。臣即统领本国兵马,计会翻破大食。伏乞天恩依臣所请。今奉...
大唐开元年间,此时的大唐如日中天,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 大唐疆域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据保守估计,其鼎盛时期,天宝年间,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 长安城西北门,离开长安的前往丝绸之路和边关将士都会经过一座石碑,碑文为:“西极道九千九百里。”简单直白的讲就是从开远门起西去九千九百里的皆为唐土。 短短一行碑文,盛唐风骨与强盛扑面而来...
题图 /Kazuyuki Sutoh 六言三首 其二 一灯前雨落夜,三月尽草青时。 半寒半暖正好,花开花谢相思。 惆怅空教梦见,懊恼多成酒悲。 红袖不干谁会,揉损联娟淡眉。 作者 / 韩偓 选自 / 《香奁集》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四,等到5月5日立夏,方是真正意义上的“三月尽”了。) 韩偓的才气自不必说,早在他十岁的时候,姨丈李商隐就对他大加称赞:“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他最有名的便是《香奁集》,虽然文风香艳,却写得很清妙,就是后来久负盛名的《花间集》也难以望其...    (2回应)
高阳公主,一个自带流量的话题,由她串联起来的人物在历史上都是鼎鼎大名: 比如说,她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哥哥是唐高宗李治,李治的妻子是武则天,武则天的前夫是李—— 大家好,我是滚滚君,一个浅薄无知的跑题爱好者,也是一个喜欢凑CP的恶趣味玻璃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大唐情史》这部电视剧,这是高阳公主题材里影响最大的影视剧了。滚滚君只在小时候看过几集,当时就一个感觉:公主的衣服我也想要!于是披上床单、在沙发上跳来跳去,还摔了一跤。 长大后翻史书,发现记忆中的情节很难对上历史,且真...
韦应物满腹的真情,留给了妻子元萍、两人的女儿和自己的朋友。元萍同样出身不俗,是南朝十六国时期的鲜卑贵族,16岁时嫁给韦应物,去世时才不过36岁。 能让浪子回头的,原是一片温柔乡。丘丹说她“嘉姻柔则,君子是宜”,夫妻恩爱,原以为可以携手偕老,却不料中路云诀。韦应物为妻子撰写了墓志,追忆她的贤惠淑美,说妻子去世,给自己留下了一儿两女,当年妻子手把手教女儿读书,为她讲解《千字文》,如今五岁的女儿只能陪着自己一同哭泣,“童稚知所失,啼号捉我裳”,妻子已阴阳远隔。 元萍病逝于韦应物的官...    (8回应)
以非遗文化为内核 以服装服饰为媒介 打造东方美学生活方式 为现代知性女性 打造精致优雅的生活空间
史书说玄武门之变,一般就说到李世民杀兄与弟;李渊大惊,很快把位子传给了李世民。大家往往慨叹:世民的确英明,但也真狠辣。 但这里其实有个逻辑漏洞: 李渊的儿子死了,只是少了储君而已,又何必忙着传位呢? 反过来,李世民啊,战神级的军事家,历史证明他知错能改,但同时情绪化性情暴躁一不做二不休的狠人,会如此浅尝辄止? 他会只杀了哥哥弟弟,然后坐等爸爸做传位决定么? 武德九年夏天,李世民因为军功卓著,已当过三公之一的司徒、实际上是宰相的尚书令与中书令,以及可以开府的天策上将。到此已然功...    (53回应)
Stucco figure of a standing warrior wearing a scale armour and a helmet. The figure was made using a mould and then painted in green, red and yellow. When found, the figure was broken into three pieces that were re-assembled at a later poin...    (1回应)
唐太宗千古明君,天下皆知。说来也着实英明仁厚,的确没有汉高祖杀韩信彭越英布、明太祖几个大狱杀得血流成河的故事。 但若细细论起来……当然也不是那么风平浪静。 《说唐》评书里,有个大将叫王君可,正史里叫做王君廓,跟着李世民平过王世充、刘黑闼。 在李世民登基的贞观元年,王君廓被弹劾了各色不发事件,又被揭发曾煽动庐江王谋反的事,于是王君廓被唐太宗处理了。 即,贞观元年,已有武将出事了。 当然,王君廓还不算李世民最顶尖的将领。 想想看,进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武将,该算是李世民难得的干臣了...
<前页 1 2 3 4 5 ... 23 24 后页>

查看其它标签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