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人格

什么是人生,通俗来说,人生即一个人从出生到离开人世的过程,人生百味。 我们百味的人生意义又是什么呢?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而稻盛和夫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人生的意义在于“提升心性,磨练灵魂”。 二位伟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有着一定共同的认知。接下来让我们引入一个思考,何为人生的深度,又该如何去提升心性呢? 深度即人生的目的与价值,运用稻盛和夫先生的话来说,可以理解为“今天比昨天做的更好,明...

依赖型人格

咔咔嘟嘟 咔咔嘟嘟 2021-01-23 16:01:31
一种过度需要他人照顾以至于产生顺从或依附行为并害怕分离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始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之下,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1.如果没有他人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便难以做出日常决定。 2.需要他人为其大多数生活领域承担责任。 3.因为害怕失去支持或赞同而难以表示不同意见(注:不包括对报复的现实的担心。) 4.难以自己开始一些项目或做一些事情(因为对自己的判断或能力缺乏信心,而不是缺乏动机或精力)。 5.为了获得他人的培养或支持而过度努力,甚至甘愿做一些令人不愉快的...
“重要的东西不会轻盈地漂浮,它会一边沉重地消失,一边扩散出轻微的波浪。”——让·科克托 《遇见毕加索》 人格矛盾解读——自卑vs自傲 INFJ多少有些自卑情结,和完美主义倾向。他们能理解和包容他人的缺点,但对自己,却始终在较劲。他们喜欢审视着自己的缺点,试图通过不断完善,来克服自卑。即便在他人看来,他们是那么自信,和富有感染力。 这也是很多人看不清INFJ的原因之一,其实他们追求的是十分努力下的毫不费力,清规戒律后的云淡风轻。表面的与世无争只是内里争强好胜的外衣。 来看艾米莉...    (1回应)
探討議題: 1.個人獲得社會認同時產生的正向感受是什麼? 2.正向行為表演人格的功能性是保障生存或是獲取感受? 3.為什麼人類無法停止追求獲取社會認同? 分析:重點在於,個體最初為什麼開始尋求被認同,是因為在進入這個世界時,個體必然要表演正向行為模式以獲得父母及他人的認同與獎賞,才能夠取得資源生存下去,這無關乎於追求正面的感受,因為這是關於求生存故是強迫性質的,在表演正向行為的過程當中個人為自己所創造的「正向行為表演人格」(下稱表演人格),才是後續在成功表演正向行為獲得認同時...
KY作者 / 夏超 策划 / Ivan 编辑 / KY主创们 朋友一直很想要一段甜甜的恋爱,可没想到他第一次恋爱就碰上了刻骨铭心的虐恋。 他和我说,女朋友缺乏安全感,经常担心自己被抛弃,两人好的时候如胶似漆,但有时又会性情大变,指责他不负责任,甚至扬言分手。僵持一阵子后,女朋友似乎又忘了自己之前发过的脾气,恢复到甜蜜温柔的状态。 这样的情况反复发生,让我朋友感到很无力。 听过他的描述,我察觉到在他们的爱情中有个重要特征:女生对关系的评判,在好与坏在两个极端迅速摆动。这种特征通...    (42回应)
来源: 中国数字科技馆 谷歌研究员被AI说服,认为它产生了意识。他写了一篇长达21页的调查报告上交公司,试图让高层认可AI的人格。 这样的事情,也是迅速登上了热搜,不少网友唏嘘不已,机器怎么可以具备人格,甚至是意识?主人公谷歌AI伦理研究员Blake Lemoine正通过主流媒体和社交网络接连发声,试图让更人了解到这件事。 在研究报告中,Lemoine问LaMDA,“一般来说,我会假设你想让谷歌里更多的人认为你是有感知的,请问这是真的吗?”对此,LaMDA回复:“当然!我想让...
注意 认真阅读规则并书写申请理由 加群时须额外注明任务的类型 https://www.douban.com/note/757176362/ 配置 德版蓝光大餐(39.01GB,DIY简繁字幕、双语字幕,不撸酷客第726弹) 菜单 正片 Name: 01007.MPLS Length: 3:08:30.239 (h:m:s.ms) Size: 41,508,704,256 b...
公正型人格,这个词来源于《Via 24种人格力量》,在via中把人格分类6类美德和24种性格力量,应用人格力量测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自己的性格优势,尤其适合于迷茫中的朋友、以及自我否定的、情绪消极的,不知道未来方向的朋友..... 性格具有多样性,每个人又各自不同,千百年来无数的心理学家在探索:“如何认识自我?”“如何探索个人优势?”“如何才能成就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4种人格力量测试 https://www.xmcs.cn/x/via 个人优势能力测评...
主宰你行动的,不仅仅是意识,更多是潜意识 潜意识主导了人们大多数的日常想法、信念和行为。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世间上不存在完全无私的付出,每个人的付出其实都在期望回报。 因此,在爱情中,你比自己想象中要自私得多,我们每个人根本 不会为了深爱的对方而去无私奉献(这样做不过是因为你需要用付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你的潜意识一直在帮你精确计算,如果感觉对方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潜意识就会想方设法地主动帮你破坏这份关系~(比如忍不住主动作死) 焦点效应与透明错觉:我们会过分解读别人对我们的...    (155回应)
讨好型人格并不是一种病态的人格障碍,而是弱势群体的一种内化的生存策略。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融入群体,以获得安全感及某些地位或利益。 假若将其定义为一种病态,那么恐怕大多数人国人都病了,或轻或重而已。 比如,在古代官场中,为了升迁,不得不挖空心思讨好上级。 比如,在学校家长群中,为了孩子,家长们不得不讨好老师。 比如,在物质过剩的时代,为了拿到重要订单,推销员们不得不讨好客户。 比如,在性别资源不匹配的时代,为了获得交配资源,社会底层的男性不得不努力讨好异...    (2回应)
Chapter 5 The Rescue of the Tin Woodman 📅 阅读和摘录1小时 编辑1小时 Day 3 故事发展:在和煦的阳光中醒来,狗狗在户外追逐鸟儿和松鼠们。找到清澈的泉水,洗漱,早餐。在返回the road of yellow brick之前,听到沉重的呻吟声。拿到tin-can,上油,解放the Tin Woodman。他要求加入,因为他想要a heart。他帮助小队砍掉挡道的树木和枝条后,讲述自己的故事。如何爱上一个女孩要娶她为妻,如何被the...
超越繁复枯燥的现实,超越即将到来的未来。 他将自己投身于可能性的偏执中。 这也导致他不愿在一成不变的,虽被普遍承认但只具有限价值的条件下活动。 因为他的眼睛总是在更大的范围搜索新的可能性,而一成不变的环境规则于他所求只是一种窒息。但也或许得益于这种偏执,对于未来,他有种华尔街天才投资人的灵敏嗅觉,不仅仅局限于稍纵即逝的商机,而是灵敏嗅出所有事物萌芽时的未来发展趋势。 这种以极大的强度紧紧把攥着新鲜事物,并伴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姿态,为的只是一旦可能性的范围得以清楚地确定,不再具有...
<前页 1 2 3 4 5 ... 19 20 后页>

查看其它标签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