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的另一面
话题从360和QQ的大战开始扯起。
这一段360和QQ打的不亦乐乎。然后偶尔在网上看到有人来了这段。天蝎腾讯马化腾,天蝎百度李彦宏,天蝎搜狐张朝阳,天蝎雅虎杨致远,天蝎网易丁磊,天蝎微软盖茨,天蝎360周鸿祎。
联想到,我周围的很多天秤座的人一直都是显得优雅成熟,而且学习都很好。比如盒子和无名。令我各种羡慕嫉妒。
同时在以前读书的时候作为坚定的觉得星座是扯淡的人,我和阿宇还有过几次讨论,然后他不知道从哪里翻出了好像是70年代《nature》上的一篇文章,用双盲实验来佐证星座是彻底的伪科学。不过有些时候相同星座的人还是有共性的,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带着这个问题,我想了好多年,似乎是有关系,似乎又没有关系,差点沦为玄学。
再后来,我在黄斌那里看到了一篇文章。讲的是,统计发现,家里马桶数量多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好。不过在统计和社会学相关专业中,教授们都会反复提醒,在两个变量间进行回归分析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去除其它相关的因素。不然,轻易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经不起推敲的。作者经过一些列抽丝剥见的推理,论证如下,家里马桶数量多的人,一个必然的或者统计的原因来说就是,他会更有钱。统计还发现,在万恶的自由美国,聪明人按照统计数据来说会更有钱。这就得出这样的一个结果,聪明人相对来说更有钱,从而房子更大,家里的马桶数量也就越多。聪明人的后代按照比例来说也是更多的,学习也是更好的。最终的结论其实离题万里,也就是聪明人的后代学习更好。
扯了很久,目的就是为了说明,可能这些人的成就会和星座有关系,但是未必会是看起来那样的关系。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Gladwell Malcolm的《Outliers,.The.Story.Of.Success》。我觉得是一本非常棒的书,由于是原版,我决定花上三周的时间把它细细阅读完毕。谁想到,昨晚这个时候开始,我已经看了1/5多了。昨晚差点看了通宵,今又看了一天。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我这个问题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但是,未必是正确的或者最终答案。
作者在开始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在加拿大的曲棍球联赛,全是super star。某年的某一天,有人研究发现,在某个年龄段的联赛中,二月出生的人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也即是双鱼座。而11月出生的人也就是摩羯和射手座的人大约是二月份人数的不到1/5。诡异的现象。
更为诡异的现象是,翻阅以前的报名册,当然不像国足一样都是假年龄。各个年龄段的统计数据大致一样,惊人的结果。再查别的项目很多也有类似的结果,篮球例外。
至于分析过程就不赘述了,其原因如下:加拿大的曲棍球联赛的选拔时按照年龄来选拔的,每年是一个年龄段。选人的日期定在2月份。假如今年选拔99-00年出生的孩子,也就是10~11岁的孩子。99年2月的孩子刚满11周岁,在99年末的孩子才10周岁多一点。在少年时期,几个月都是致命的差距,包括思维和体力等等。从而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2月份出生的孩子相对来说更有优势可言。然后一级级的选拔,这种出生日期上的差异被无限的放大,最终导致了这个结果。至于篮球没有多大差别的原因是受场地限制的较少,所以,不同日期出生的孩子得到的锻炼机会是大致类似的,所以后来的发展都是类似的。
话题再扯回来,我们的学校招生是在9月份,天秤和摩羯的孩子相对白羊要大半岁,智力上更为成熟。然后一再的累加,到大学就会发现,天秤的人更加优雅成熟。最少在我观察来是这样。同理,很多科学小怪物,一直学习就好,然后不断累加,就越来越好,就产生了摩羯一堆科学怪物。
以上是我今晚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想到的答案,未必正确,但是我已经觉得挺满意了。记没有打击相信星座同学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了一个科学的解释。
对了,再次推荐这本书,Gladwell Malcolm的《Outliers,.The.Story.Of.Success》。当然作者还有两本书也很不错,今天我们开会的时候,我和boss还在谈论这个作者。真的很棒。
Footnote:
1 for unto everyone that hath shall be given, and he shall have abundance. But from him that hath no shall be taken away even that which he hath.---The Matthew effect.
2 The way Canadians select hockey players is a beautiful example of what the sociologist Robert Merton famously called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a situation where "a false definition, in the beginning...evokes a new behavior which makes the original false conception come true." Canadians start with a false definition of who the best nine- and ten-year-old hockey players are. They're just picking the oldest every year. But the way they treat those "all-stars" ends up making their original false judgment look correct. As Merton puts it: "This specious validity of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perpetuates a reign of error. For the prophet will cite the actual course of events as proof that he was right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这一段360和QQ打的不亦乐乎。然后偶尔在网上看到有人来了这段。天蝎腾讯马化腾,天蝎百度李彦宏,天蝎搜狐张朝阳,天蝎雅虎杨致远,天蝎网易丁磊,天蝎微软盖茨,天蝎360周鸿祎。
联想到,我周围的很多天秤座的人一直都是显得优雅成熟,而且学习都很好。比如盒子和无名。令我各种羡慕嫉妒。
同时在以前读书的时候作为坚定的觉得星座是扯淡的人,我和阿宇还有过几次讨论,然后他不知道从哪里翻出了好像是70年代《nature》上的一篇文章,用双盲实验来佐证星座是彻底的伪科学。不过有些时候相同星座的人还是有共性的,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带着这个问题,我想了好多年,似乎是有关系,似乎又没有关系,差点沦为玄学。
再后来,我在黄斌那里看到了一篇文章。讲的是,统计发现,家里马桶数量多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好。不过在统计和社会学相关专业中,教授们都会反复提醒,在两个变量间进行回归分析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去除其它相关的因素。不然,轻易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经不起推敲的。作者经过一些列抽丝剥见的推理,论证如下,家里马桶数量多的人,一个必然的或者统计的原因来说就是,他会更有钱。统计还发现,在万恶的自由美国,聪明人按照统计数据来说会更有钱。这就得出这样的一个结果,聪明人相对来说更有钱,从而房子更大,家里的马桶数量也就越多。聪明人的后代按照比例来说也是更多的,学习也是更好的。最终的结论其实离题万里,也就是聪明人的后代学习更好。
扯了很久,目的就是为了说明,可能这些人的成就会和星座有关系,但是未必会是看起来那样的关系。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Gladwell Malcolm的《Outliers,.The.Story.Of.Success》。我觉得是一本非常棒的书,由于是原版,我决定花上三周的时间把它细细阅读完毕。谁想到,昨晚这个时候开始,我已经看了1/5多了。昨晚差点看了通宵,今又看了一天。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我这个问题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但是,未必是正确的或者最终答案。
作者在开始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在加拿大的曲棍球联赛,全是super star。某年的某一天,有人研究发现,在某个年龄段的联赛中,二月出生的人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也即是双鱼座。而11月出生的人也就是摩羯和射手座的人大约是二月份人数的不到1/5。诡异的现象。
更为诡异的现象是,翻阅以前的报名册,当然不像国足一样都是假年龄。各个年龄段的统计数据大致一样,惊人的结果。再查别的项目很多也有类似的结果,篮球例外。
至于分析过程就不赘述了,其原因如下:加拿大的曲棍球联赛的选拔时按照年龄来选拔的,每年是一个年龄段。选人的日期定在2月份。假如今年选拔99-00年出生的孩子,也就是10~11岁的孩子。99年2月的孩子刚满11周岁,在99年末的孩子才10周岁多一点。在少年时期,几个月都是致命的差距,包括思维和体力等等。从而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2月份出生的孩子相对来说更有优势可言。然后一级级的选拔,这种出生日期上的差异被无限的放大,最终导致了这个结果。至于篮球没有多大差别的原因是受场地限制的较少,所以,不同日期出生的孩子得到的锻炼机会是大致类似的,所以后来的发展都是类似的。
话题再扯回来,我们的学校招生是在9月份,天秤和摩羯的孩子相对白羊要大半岁,智力上更为成熟。然后一再的累加,到大学就会发现,天秤的人更加优雅成熟。最少在我观察来是这样。同理,很多科学小怪物,一直学习就好,然后不断累加,就越来越好,就产生了摩羯一堆科学怪物。
以上是我今晚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想到的答案,未必正确,但是我已经觉得挺满意了。记没有打击相信星座同学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了一个科学的解释。
对了,再次推荐这本书,Gladwell Malcolm的《Outliers,.The.Story.Of.Success》。当然作者还有两本书也很不错,今天我们开会的时候,我和boss还在谈论这个作者。真的很棒。
Footnote:
1 for unto everyone that hath shall be given, and he shall have abundance. But from him that hath no shall be taken away even that which he hath.---The Matthew effect.
2 The way Canadians select hockey players is a beautiful example of what the sociologist Robert Merton famously called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a situation where "a false definition, in the beginning...evokes a new behavior which makes the original false conception come true." Canadians start with a false definition of who the best nine- and ten-year-old hockey players are. They're just picking the oldest every year. But the way they treat those "all-stars" ends up making their original false judgment look correct. As Merton puts it: "This specious validity of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perpetuates a reign of error. For the prophet will cite the actual course of events as proof that he was right from the very begi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