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美食 - 10.21 星期四 华兴煎蛋面和乡村菜
回到成都的第二天我们搬去了一家酒店式公寓,在王府井百货的北面过去两条街,跃层,3个卧室,可以睡6个人,这儿成了我们一家在成都剩下几日的大本营。
老公从点评网上挖掘到的美食一直,华兴煎蛋面,正好在酒店公寓的楼下,说来也巧,它刚从往南隔着一条街的华兴正街的老址搬过来的。店面比以前的干净许多,老公鉴定说从蚊子馆子升级到了苍蝇馆子了。装修看起来也有点古色古香的味道,方方正正的油亮的四角桌,老式的板凳,再加上伙计们纯正的四川话,会让我们这些外地人以为说这就是老成都的味道了。
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他家的面,我和公公两个面条的铁杆粉丝自然不消说,连老公和婆婆平常不爱吃面的人也赞不绝口。后来几天的早饭几乎都在他家解决了,只是吃了这么多次,居然没有照片留作纪念,真是可惜。于是从网上截了几张图:
面有不同的份量,可以要一两,二两或者像公公要的那样,三两。二两一蛋的面现在是6元,比搬家前贵了。面条很细很爽滑,但是不糊,里面有煎蛋、青菜和西红柿。
面有传统和酸辣之分,对于我这样喜新厌旧勇于尝试的人来说,两种我都尝过,我个人更喜欢酸辣的,吃到胃里那个暖和爽快啊。除了面条,还吃过他家的粽子和类似酒酿元宵的东西,(哎,原凉我光吃不记了,实在不知道那个字怎么写,愧~~~~。我来帮一下,“醪糟”,呵呵)感觉一般。
20日的下午玩完了金沙遗址博物馆出来,快要5点了,又到了令人兴奋的饭点了,老公一脸探究地问我说"大蓉和还是乡村菜,你挑一个",讲究效率的他,游玩的地点和吃饭的点都是经过一番研究的,这样可以不用特意跑一趟,也不用跑太远,在交通、时间和费用上性价比能达到最优。大蓉和和乡村菜,离金沙都不远,后者还在回酒店的半路上,不过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一个是改良后的川菜,环境和菜品档次都不低,当然价格也不不菲,适合商务宴请;后者嘛,就是街头小巷里的特色菜,左思思右想想,老公的脸越来越不耐烦,“随便”“你定吧”来回几次后,我们终于选定了乡村菜。没想到这样一个选择,却成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灾难的开始。
这家乡村菜靠近杜甫草堂,在国土宾馆旁边,不过这个“旁边”可真是奇怪,很不好找。老公已经站在国土宾馆门口了,左看右看旁边就是没有一家叫乡村菜的馆子,只得打电话过去询问。原来紧挨着国土宾馆有一个门,从这个门里进去才豁然开朗,才看得到,这家馆子的店面并不朝街,非常隐蔽。
这家的特色是青蛙,我估计应该还是牛蛙吧(我来纠正,不是牛蛙是青蛙,呵呵),我们点了红烧和原味特色、红烧鳝片、红烧蹄筋、耙耙菜和四个馒头。店堂的环境一般,名符其实的苍蝇馆子,因为真的有苍蝇在飞,生意倒是不错,大厅里坐满了,外面的院子里在大树下也摆了好几桌。
没有拍照,再次懊悔一下。借用点评上的照片,看图说话一下吧:
先赞一下他家的毛巾馒头,真是很形象的名字,特别好吃,韧性有咬劲。我用馒头来蘸汤汁,真是一口一个鲜香啊,虽然看起来很不淑女,虽然婆婆露出“这也能吃?(我再来纠正一下,是“能这样吃?”)”的表情,可是美食面前,管它呢。等我们吃完,想再要一份馒头的时候,被告知没有了,可见有多俏了,桌桌都点了馒头呢。
红烧青蛙。特意点了一份一点都不辣的原味给婆婆,味道也很不错。青蛙下面垫的有黄瓜和姜丝,青蛙在泡椒、姜丝、花椒的作用下相当的麻辣,黄瓜很爽口脆香。他家的菜都是红色塘瓷大盘装起的,刚上齐的时候,我们一看这么多,都以为吃不完了,不过最后还是全部消灭,一是味道好,二嘛,量看起来大其实一般。
红烧蹄筋是最先上的一盘,配料和烧法和青蛙差不多,蹄筋很烂很入味,没有腥味。老公会烧素鸡蹄筋煲,很好吃,如果会这种烧法就更好啦。
红烧鳝片没有特别的,量少,价钱也死贵。
粑粑菜是他家服务员推荐的蔬菜,端上来一看,就是土豆片和四季豆煮的洗脚水嘛,为什么叫粑粑菜,我谷歌了一把也没有线索。
菜好吃,我是最后一个放下筷子的,摸着鼓鼓的肚皮,擦擦油光光的嘴巴,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那时候怎么会想到后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晚上回到公寓,右手的中指又红又痒,像被蚊虫咬了一样,没太在意,上床睡觉。早上醒来,中指居然肿了,弯曲都困难。后来的四、五天里,中指消肿了,但是别的手指又陆续红肿起来,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大家分析下来,结论是花椒过敏,确实乡村菜里的花椒很多,味道很重。回到南京以后,虽然红肿渐渐地都消退了,但是红肿的地方却破皮了,有点溃烂的感觉。去趟杭州吧,被蚊子咬得满腿的包,两条腿两只脚上被咬过的地方烂的惨不忍睹;去趟成都吧,花椒过敏,又烂了两只手,哎~~~~>_<。公公安慰我说是水土不服,这话多少安慰点人。
老公从点评网上挖掘到的美食一直,华兴煎蛋面,正好在酒店公寓的楼下,说来也巧,它刚从往南隔着一条街的华兴正街的老址搬过来的。店面比以前的干净许多,老公鉴定说从蚊子馆子升级到了苍蝇馆子了。装修看起来也有点古色古香的味道,方方正正的油亮的四角桌,老式的板凳,再加上伙计们纯正的四川话,会让我们这些外地人以为说这就是老成都的味道了。
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他家的面,我和公公两个面条的铁杆粉丝自然不消说,连老公和婆婆平常不爱吃面的人也赞不绝口。后来几天的早饭几乎都在他家解决了,只是吃了这么多次,居然没有照片留作纪念,真是可惜。于是从网上截了几张图:
面有不同的份量,可以要一两,二两或者像公公要的那样,三两。二两一蛋的面现在是6元,比搬家前贵了。面条很细很爽滑,但是不糊,里面有煎蛋、青菜和西红柿。
![]() |
面有传统和酸辣之分,对于我这样喜新厌旧勇于尝试的人来说,两种我都尝过,我个人更喜欢酸辣的,吃到胃里那个暖和爽快啊。除了面条,还吃过他家的粽子和类似酒酿元宵的东西,(哎,原凉我光吃不记了,实在不知道那个字怎么写,愧~~~~。我来帮一下,“醪糟”,呵呵)感觉一般。
20日的下午玩完了金沙遗址博物馆出来,快要5点了,又到了令人兴奋的饭点了,老公一脸探究地问我说"大蓉和还是乡村菜,你挑一个",讲究效率的他,游玩的地点和吃饭的点都是经过一番研究的,这样可以不用特意跑一趟,也不用跑太远,在交通、时间和费用上性价比能达到最优。大蓉和和乡村菜,离金沙都不远,后者还在回酒店的半路上,不过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一个是改良后的川菜,环境和菜品档次都不低,当然价格也不不菲,适合商务宴请;后者嘛,就是街头小巷里的特色菜,左思思右想想,老公的脸越来越不耐烦,“随便”“你定吧”来回几次后,我们终于选定了乡村菜。没想到这样一个选择,却成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灾难的开始。
这家乡村菜靠近杜甫草堂,在国土宾馆旁边,不过这个“旁边”可真是奇怪,很不好找。老公已经站在国土宾馆门口了,左看右看旁边就是没有一家叫乡村菜的馆子,只得打电话过去询问。原来紧挨着国土宾馆有一个门,从这个门里进去才豁然开朗,才看得到,这家馆子的店面并不朝街,非常隐蔽。
这家的特色是青蛙,我估计应该还是牛蛙吧(我来纠正,不是牛蛙是青蛙,呵呵),我们点了红烧和原味特色、红烧鳝片、红烧蹄筋、耙耙菜和四个馒头。店堂的环境一般,名符其实的苍蝇馆子,因为真的有苍蝇在飞,生意倒是不错,大厅里坐满了,外面的院子里在大树下也摆了好几桌。
没有拍照,再次懊悔一下。借用点评上的照片,看图说话一下吧:
先赞一下他家的毛巾馒头,真是很形象的名字,特别好吃,韧性有咬劲。我用馒头来蘸汤汁,真是一口一个鲜香啊,虽然看起来很不淑女,虽然婆婆露出“这也能吃?(我再来纠正一下,是“能这样吃?”)”的表情,可是美食面前,管它呢。等我们吃完,想再要一份馒头的时候,被告知没有了,可见有多俏了,桌桌都点了馒头呢。
![]() |
红烧青蛙。特意点了一份一点都不辣的原味给婆婆,味道也很不错。青蛙下面垫的有黄瓜和姜丝,青蛙在泡椒、姜丝、花椒的作用下相当的麻辣,黄瓜很爽口脆香。他家的菜都是红色塘瓷大盘装起的,刚上齐的时候,我们一看这么多,都以为吃不完了,不过最后还是全部消灭,一是味道好,二嘛,量看起来大其实一般。
![]() |
红烧蹄筋是最先上的一盘,配料和烧法和青蛙差不多,蹄筋很烂很入味,没有腥味。老公会烧素鸡蹄筋煲,很好吃,如果会这种烧法就更好啦。
![]() |
红烧鳝片没有特别的,量少,价钱也死贵。
粑粑菜是他家服务员推荐的蔬菜,端上来一看,就是土豆片和四季豆煮的洗脚水嘛,为什么叫粑粑菜,我谷歌了一把也没有线索。
![]() |
菜好吃,我是最后一个放下筷子的,摸着鼓鼓的肚皮,擦擦油光光的嘴巴,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那时候怎么会想到后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晚上回到公寓,右手的中指又红又痒,像被蚊虫咬了一样,没太在意,上床睡觉。早上醒来,中指居然肿了,弯曲都困难。后来的四、五天里,中指消肿了,但是别的手指又陆续红肿起来,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大家分析下来,结论是花椒过敏,确实乡村菜里的花椒很多,味道很重。回到南京以后,虽然红肿渐渐地都消退了,但是红肿的地方却破皮了,有点溃烂的感觉。去趟杭州吧,被蚊子咬得满腿的包,两条腿两只脚上被咬过的地方烂的惨不忍睹;去趟成都吧,花椒过敏,又烂了两只手,哎~~~~>_<。公公安慰我说是水土不服,这话多少安慰点人。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