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之新味
我总会在某个时节,特别的想念笋。
家居北方,全家无一人嗜笋。每每我妈炒一碟笋尖,单独为我炒的,小小的一碟的时候,我爸尤要大声的故作骄纵的抱怨,太臭了,臭笋。
奇怪,我并不觉得笋有特殊味道,即使我对于很多奇怪香味的菜都十分敏感,比如香芹,香菜,茴香之类。我只喜欢笋有一股天然的清鲜气。
大学时候学校对面有一家四川馆子,我极爱他们家的一味酸辣笋尖,爆炒,我每每叮嘱,请放一点糖。要知道放那一点糖与不放之间简直天地悬殊。有那一点甜味的遮掩,那辣与酸,并笋的鲜嫩,一切变得隐约回味,像床头立的一扇锦纱屏。——一个美人与你面前更衣有什么意味呢,除非你是张屠户的审美,总要有一扇屏风才来得绰约。
北地无笋,因为我的嗜爱,因此我们家也常备那种大袋的,嫩黄色的,一支支鲜嫩如同少女手指一般的笋尖。他们齐刷刷泡在某种不知名的透明液体里面,偶尔还轻摇摆荡。我妈只会一味爆炒而已,应我要求加酸辣与糖。不下饭,因为炒出来很清爽,我历来是要浓汤重酱的菜拌来才能下饭的。我总在饭前吃它,清爽爽吃毕,再将我爱的软烂甜鲜的菜拌到碗里——这才是正餐。
只是有一年春天在菜场看见了新鲜的笋,一大株一大株拙拙的立在摊子上,像是画上那样的。我少见笋的实物,因此诧异的站住了,还指给袁同学看。本来也要买的,那倒真真是笋之新味。可是袁同学想了半天,不知如何做来吃,因此也就罢了。看了看就走了。
某日在别人家吃饭。有一道黄色的片状物炒那种甜香肠。都切得很薄的大片,我吃几筷,十分诧异,便询问是什么,人家告诉我是茭白。我点点头,原来这就是茭白啊。
旧书上茭白就是菰,我还以为是某种菌类植物,谁知道吃起来也像是笋。但是微微的有点絮与莫名的麻口,比笋要来的软烂温和,和那种甜腊肠格外的搭配。因为那油与甜味渗进了茭白的薄片中,所以吃起来竟然也觉得颇丰腴。
厦门并无什么好吃的,也许是我没吃到好的,满大街太多西式或者已经流行全国的所谓的地方小吃。倒是早餐里的酸菜和黄萝卜很得我的喜爱,因为北方没有的缘故。还有些我以前少吃的蔬菜,比如空心菜与生菜之流,都是我到了厦门之后才学会吃,转而慢慢喜欢的。因我年幼时候全然不爱吃蔬菜,顿顿都是无肉不欢,我妈喊贼一样追着我令我吃,我也不爱。不过人长大了大约都会变的,像是以前我极恨短裙,极恨那种亮闪闪的饰物,现在竟然都颇为欣赏。我还记得大学时候去电视台实习,我们那组的制片用兰蔻的护肤品,因兰蔻给她寄的小册子总是摆在她的桌上,我还颇默默地撇了几下嘴,那时候我用娇韵诗,觉得兰蔻徒有名气。现在换了我用兰蔻的美白,竟然也觉得清爽的颇好。
离我们宿舍很近有家上海馆子,服务态度差到你难以置信,你令他们倒杯水,他们听了都笑,然后并不动弹,非得三催四请。但是菜还蛮好,所以我们逢了节庆总去吃,也因为环境好。我非常垂涎他们的四喜烤麸、毛蟹年糕和外婆红烧肉。红烧肉里也有笋干,我每每都迫不及待的捞走,比肉要好吃得多,最下面还有一只熏蛋,也非常入味。我写稿子,总也喜欢让女主角大吃上海菜。因为自己有时候吃不到,所以让笔下主角吃了,仿佛解气似地。
我先生家后面也新植了几杆翠竹,她带我们去看。我看了半晌,然后说,等他们长大了,就有笋可以吃了。我先生扭头看了我一眼,说,怎么舍得啊。我只嘿然做笑,心里只想,有什么不舍得,有笋不吃才不舍得。
说起笋,我觉得北地的莲蓬与笋有仿佛相像之处,也许同有一种清鲜味道。以前初夏时候,我妈常买回来给我吃,那时候我总住在外公家,夏天屋子里也是碧茵茵的。我低头耐心的剥莲蓬,一颗一颗,还要剔了芯子,不然太苦。那时候我还看诗,看到书里有心闲岁月长的句子。我觉得我那时候的时光也是悠长悠长的了。
今年陆正君来玩,竟然在五龙潭门口也看见卖莲蓬的。我买了两只,分一只与陆正君,我们边走边剥。不知是新莲蓬缘故,还是我已长大耐得苦楚。竟然连芯子一起嚼了也不觉得苦,倒觉得清幽。一路上看见流水淙淙,五龙潭还是那么幽深。我侧头跟陆正君说五龙潭那些神神怪怪的传说,她只管问真的么。我边笑,边说,我也是听说的啊。
——其实是小时候听外公说的。
家居北方,全家无一人嗜笋。每每我妈炒一碟笋尖,单独为我炒的,小小的一碟的时候,我爸尤要大声的故作骄纵的抱怨,太臭了,臭笋。
奇怪,我并不觉得笋有特殊味道,即使我对于很多奇怪香味的菜都十分敏感,比如香芹,香菜,茴香之类。我只喜欢笋有一股天然的清鲜气。
大学时候学校对面有一家四川馆子,我极爱他们家的一味酸辣笋尖,爆炒,我每每叮嘱,请放一点糖。要知道放那一点糖与不放之间简直天地悬殊。有那一点甜味的遮掩,那辣与酸,并笋的鲜嫩,一切变得隐约回味,像床头立的一扇锦纱屏。——一个美人与你面前更衣有什么意味呢,除非你是张屠户的审美,总要有一扇屏风才来得绰约。
北地无笋,因为我的嗜爱,因此我们家也常备那种大袋的,嫩黄色的,一支支鲜嫩如同少女手指一般的笋尖。他们齐刷刷泡在某种不知名的透明液体里面,偶尔还轻摇摆荡。我妈只会一味爆炒而已,应我要求加酸辣与糖。不下饭,因为炒出来很清爽,我历来是要浓汤重酱的菜拌来才能下饭的。我总在饭前吃它,清爽爽吃毕,再将我爱的软烂甜鲜的菜拌到碗里——这才是正餐。
只是有一年春天在菜场看见了新鲜的笋,一大株一大株拙拙的立在摊子上,像是画上那样的。我少见笋的实物,因此诧异的站住了,还指给袁同学看。本来也要买的,那倒真真是笋之新味。可是袁同学想了半天,不知如何做来吃,因此也就罢了。看了看就走了。
某日在别人家吃饭。有一道黄色的片状物炒那种甜香肠。都切得很薄的大片,我吃几筷,十分诧异,便询问是什么,人家告诉我是茭白。我点点头,原来这就是茭白啊。
旧书上茭白就是菰,我还以为是某种菌类植物,谁知道吃起来也像是笋。但是微微的有点絮与莫名的麻口,比笋要来的软烂温和,和那种甜腊肠格外的搭配。因为那油与甜味渗进了茭白的薄片中,所以吃起来竟然也觉得颇丰腴。
厦门并无什么好吃的,也许是我没吃到好的,满大街太多西式或者已经流行全国的所谓的地方小吃。倒是早餐里的酸菜和黄萝卜很得我的喜爱,因为北方没有的缘故。还有些我以前少吃的蔬菜,比如空心菜与生菜之流,都是我到了厦门之后才学会吃,转而慢慢喜欢的。因我年幼时候全然不爱吃蔬菜,顿顿都是无肉不欢,我妈喊贼一样追着我令我吃,我也不爱。不过人长大了大约都会变的,像是以前我极恨短裙,极恨那种亮闪闪的饰物,现在竟然都颇为欣赏。我还记得大学时候去电视台实习,我们那组的制片用兰蔻的护肤品,因兰蔻给她寄的小册子总是摆在她的桌上,我还颇默默地撇了几下嘴,那时候我用娇韵诗,觉得兰蔻徒有名气。现在换了我用兰蔻的美白,竟然也觉得清爽的颇好。
离我们宿舍很近有家上海馆子,服务态度差到你难以置信,你令他们倒杯水,他们听了都笑,然后并不动弹,非得三催四请。但是菜还蛮好,所以我们逢了节庆总去吃,也因为环境好。我非常垂涎他们的四喜烤麸、毛蟹年糕和外婆红烧肉。红烧肉里也有笋干,我每每都迫不及待的捞走,比肉要好吃得多,最下面还有一只熏蛋,也非常入味。我写稿子,总也喜欢让女主角大吃上海菜。因为自己有时候吃不到,所以让笔下主角吃了,仿佛解气似地。
我先生家后面也新植了几杆翠竹,她带我们去看。我看了半晌,然后说,等他们长大了,就有笋可以吃了。我先生扭头看了我一眼,说,怎么舍得啊。我只嘿然做笑,心里只想,有什么不舍得,有笋不吃才不舍得。
说起笋,我觉得北地的莲蓬与笋有仿佛相像之处,也许同有一种清鲜味道。以前初夏时候,我妈常买回来给我吃,那时候我总住在外公家,夏天屋子里也是碧茵茵的。我低头耐心的剥莲蓬,一颗一颗,还要剔了芯子,不然太苦。那时候我还看诗,看到书里有心闲岁月长的句子。我觉得我那时候的时光也是悠长悠长的了。
今年陆正君来玩,竟然在五龙潭门口也看见卖莲蓬的。我买了两只,分一只与陆正君,我们边走边剥。不知是新莲蓬缘故,还是我已长大耐得苦楚。竟然连芯子一起嚼了也不觉得苦,倒觉得清幽。一路上看见流水淙淙,五龙潭还是那么幽深。我侧头跟陆正君说五龙潭那些神神怪怪的传说,她只管问真的么。我边笑,边说,我也是听说的啊。
——其实是小时候听外公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