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穷处感性活跃: 郑怡与“郑怡的大师之旅 之罗大佑”
词穷处感性活跃:评郑怡的专辑 大师之旅 之罗大佑
(2010-10-19 20:54:23)[编辑][删除]
标签: 郑怡罗大佑感性能力海上花台湾民歌歌手文化 分类: 河:感性学、审美研究探索
郑怡给我留下印象,并非在滚石公司“金韵民歌系列”的专辑中,
却是于“木吉它作品全集”的客串合声里。那张以独特的纸皮材质
做包装封套的CD文案中这样写道:“桥:木吉它与民歌好手郑怡并肩合唱,
空前绝后值得把握”(“桥”是该专辑中一首歌的名字)。
打开音响,我在CD机上按下这支推荐曲目的编号。怎么说呢?
那美妙的听觉感受在最初的一瞬间曾让我暗叹语言表述的无力。、
不过还好,无数联想比喻也就那么一愣神儿的功夫便开始在我的头脑中
如花儿般绽放、似蜂儿结队而至了。我想到了朝雾迷漫间的旭日,
想到穿云而过的夜莺或者抛物线,想到拨云劈雾见天日、朝气蓬勃、
喷薄而出、清纯亮丽等一系列的形容词,想到中学时代不甚理解的《老残游记》
中对那绕梁三日、令人三月不闻肉味的单弦儿绝唱的描绘,
我甚至想起痴情哥儿贾宝玉的名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男儿是泥做的坯胎;我看到女儿就觉得清爽,见到男子就感到混沌污浊……
真是这样的:想当年,引领滚石旗下一代大哥——李宗盛出道的木吉它合唱团,
其六位帅哥的声音也正是年轻明亮、清清朗朗的时候,
可给郑怡那婉啭清丽、似有若无的一脉女声一和,
竟就有些“朝哑错杂难为听”了。一连重播了几次,
我都无法如往常般倾听歌词的内容,而是一再地,为那美妙的声音的组合与对照所迷惑。
遂翻出“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之‘金韵民歌特选’”,
我想知道为什么郑怡没有从这里突现而出进入我的视野。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1975-85这十年间,风行台岛的校园民歌中的女声几乎清一色地是
这种如鸟儿清啼般地娓婉清亮。曾在大陆也很流行的如包圣美的
“捉泥鳅”、“小茉莉”,陈明韶的“风告诉我”、“送你一首小诗”,
齐豫的 “春天的故事”、 “欢颜”,
邰肇玫、施碧梧的“如果”,等等,等等。
只不过由于当时的资讯等条件尚未发达完备如今日,
我们不仅不可能同步倾听来自远方的歌声,
甚至无缘与其中的一些相遇,比如这在20年后仍令我感叹迷醉的郑怡
( “微风往事”、 “月琴”)、王海玲(“忘了我是谁”、“偈”)、
杨芳仪、徐晓菁(“秋蝉”、“露莎兰”)……所以,
当我们重遇这张“郑怡的大师之旅”之罗大佑专辑时,
兴奋雀跃的心情可想而知——一个是民歌年代耳熟能详的声音,
一个是台港流行乐坛的大师经典,他们的结合将会为那逝去的岁月再绘就一幅怎样的水墨风景?
而我们——在纵然隔着交错的时空却是同步成长着的我们,
又可以从这缅怀的歌声中分享一种怎样的前尘往事呵。
取出CD的一刻,我瞥了一眼入选的名单:“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海上花”、“野百合也有春天”、“闪亮的日子” ……体味着心中某处涌起的淡淡感动,
轻轻按下那枚静静泛着乌亮光泽的PLAY键,我退后、席地安坐、闭上双眼,
等待这用我初握之笔尚无法言说的、在回眸之中如此唯美的青春重现。(以上文字作者姓名不可考)
(郑怡说:“唱罗大佑的作品,是对一个歌手的很大考验,
若是没有那样的人生历练,就很难掌握歌的神韵,
那么唱出来就会格格不入。若是你的生命历程渐渐丰富并化作血液在你体内流动
,落入了这首歌之后,就会发现这真是美到极点的歌,整个都刊进心灵似的”,
“比如《海上花》,5年前只觉得歌很美,并不能完全体会它的深邃曲折,
现在阅历多了,就渐渐懂得如何去诠释这深刻的情感。”
“所以唱他的歌,你必须懂得如何去驾辕,否则就会糟蹋了这首歌。”)
01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02 船歌
03 海上花
04 光阴的故事
05 无言的表示
06 滚滚红尘
07 野百合也有春天
08 歌
09 如今才是唯一
10 闪亮的日子
(2010-10-19 20:54:23)[编辑][删除]
标签: 郑怡罗大佑感性能力海上花台湾民歌歌手文化 分类: 河:感性学、审美研究探索
郑怡给我留下印象,并非在滚石公司“金韵民歌系列”的专辑中,
却是于“木吉它作品全集”的客串合声里。那张以独特的纸皮材质
做包装封套的CD文案中这样写道:“桥:木吉它与民歌好手郑怡并肩合唱,
空前绝后值得把握”(“桥”是该专辑中一首歌的名字)。
打开音响,我在CD机上按下这支推荐曲目的编号。怎么说呢?
那美妙的听觉感受在最初的一瞬间曾让我暗叹语言表述的无力。、
不过还好,无数联想比喻也就那么一愣神儿的功夫便开始在我的头脑中
如花儿般绽放、似蜂儿结队而至了。我想到了朝雾迷漫间的旭日,
想到穿云而过的夜莺或者抛物线,想到拨云劈雾见天日、朝气蓬勃、
喷薄而出、清纯亮丽等一系列的形容词,想到中学时代不甚理解的《老残游记》
中对那绕梁三日、令人三月不闻肉味的单弦儿绝唱的描绘,
我甚至想起痴情哥儿贾宝玉的名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男儿是泥做的坯胎;我看到女儿就觉得清爽,见到男子就感到混沌污浊……
真是这样的:想当年,引领滚石旗下一代大哥——李宗盛出道的木吉它合唱团,
其六位帅哥的声音也正是年轻明亮、清清朗朗的时候,
可给郑怡那婉啭清丽、似有若无的一脉女声一和,
竟就有些“朝哑错杂难为听”了。一连重播了几次,
我都无法如往常般倾听歌词的内容,而是一再地,为那美妙的声音的组合与对照所迷惑。
遂翻出“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之‘金韵民歌特选’”,
我想知道为什么郑怡没有从这里突现而出进入我的视野。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1975-85这十年间,风行台岛的校园民歌中的女声几乎清一色地是
这种如鸟儿清啼般地娓婉清亮。曾在大陆也很流行的如包圣美的
“捉泥鳅”、“小茉莉”,陈明韶的“风告诉我”、“送你一首小诗”,
齐豫的 “春天的故事”、 “欢颜”,
邰肇玫、施碧梧的“如果”,等等,等等。
只不过由于当时的资讯等条件尚未发达完备如今日,
我们不仅不可能同步倾听来自远方的歌声,
甚至无缘与其中的一些相遇,比如这在20年后仍令我感叹迷醉的郑怡
( “微风往事”、 “月琴”)、王海玲(“忘了我是谁”、“偈”)、
杨芳仪、徐晓菁(“秋蝉”、“露莎兰”)……所以,
当我们重遇这张“郑怡的大师之旅”之罗大佑专辑时,
兴奋雀跃的心情可想而知——一个是民歌年代耳熟能详的声音,
一个是台港流行乐坛的大师经典,他们的结合将会为那逝去的岁月再绘就一幅怎样的水墨风景?
而我们——在纵然隔着交错的时空却是同步成长着的我们,
又可以从这缅怀的歌声中分享一种怎样的前尘往事呵。
取出CD的一刻,我瞥了一眼入选的名单:“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海上花”、“野百合也有春天”、“闪亮的日子” ……体味着心中某处涌起的淡淡感动,
轻轻按下那枚静静泛着乌亮光泽的PLAY键,我退后、席地安坐、闭上双眼,
等待这用我初握之笔尚无法言说的、在回眸之中如此唯美的青春重现。(以上文字作者姓名不可考)
(郑怡说:“唱罗大佑的作品,是对一个歌手的很大考验,
若是没有那样的人生历练,就很难掌握歌的神韵,
那么唱出来就会格格不入。若是你的生命历程渐渐丰富并化作血液在你体内流动
,落入了这首歌之后,就会发现这真是美到极点的歌,整个都刊进心灵似的”,
“比如《海上花》,5年前只觉得歌很美,并不能完全体会它的深邃曲折,
现在阅历多了,就渐渐懂得如何去诠释这深刻的情感。”
“所以唱他的歌,你必须懂得如何去驾辕,否则就会糟蹋了这首歌。”)
01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02 船歌
03 海上花
04 光阴的故事
05 无言的表示
06 滚滚红尘
07 野百合也有春天
08 歌
09 如今才是唯一
10 闪亮的日子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