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森林,小故事
已经去过很多次cc的家乡,这一次想多花些笔墨,因为收获了人生中很不同的感悟。讲讲我在东北大森林里的小故事。
此次度假的契机是,几年前cc爸爸在距哈尔滨几百里地的山里通过朋友关系买了个小别墅,说是别墅,其实就是林区里过去林业工人的家,当时买来据说只花了千把块钱。每年天气暖和的时候,cc家人以及朋友经常利用周末,黄金周等时间去这个小“别墅”小住几日,“洗肺”、“养目”、“静心”。这个黄金周,终于熬到cc摆脱无休无止的大鸟蛋,有了回家度假的机会。
cc全家对这次假期已经筹备很久了,我对大森林的期望也在过去几年cc全家的不懈宣传下上升到了极高的高度,以至于在火车上我不断给自己和cc说,千万别想得太美,要管理好我的思想预期,免得现实和梦想巨大的差距让我心理崩溃,影响家庭和谐。
在哈尔滨家中休整一日便出发了,这次的队伍据说是史上最庞大,16口,包括11个成人,爸妈奶奶叔叔舅舅妹妹妹夫等全军出击;以及5只小狗,腊肠博美吉娃娃雪纳瑞等应有尽有。三辆车在节庆自驾车流中搏击,越开越开阔,越开越开心。沿哈佳高速两个小时,来到了一个叫“高楞”的小镇,此地是方正林业局所在地,也是我们要去的终点站林场的总部。cc说,这名儿够幽默的,不就是高个儿傻子么?
在此地停车的目的主要是看望cc爸爸的老朋友,我们要叫白大大。一大桌子好酒好菜,热情的主人还约了许多之前老侯家不相识的朋友前来助阵。我们一看,这架势,一场恶战在所难免!好在老侯家素有保护年轻人的光荣传统,此刻,爸爸妈妈叔叔舅舅们英勇地将后面驾驶的任务交给我们几个小辈,将最为艰苦的喝酒工作扛在了自己肩上。
几百个回合觥筹交错下来,战斗双方均已杀红了脸。好在主人心善,不想让我们天黑赶路,总算是握手言和,相约下次再战。
出了高楞向山里走,慢慢地人烟变稀少,地面见起伏。此时,三辆车上的长辈分别鼓动我们勇当头车,绝不尾随。这是多么伟大的探险精神啊!于是乎,在车辆稀少,路面良好的省级公路上,一幕幕感人的超车景象上演。
此时的我,已经开始慢慢地陶醉了,我没有喝酒,只是,路边的风景,已经由无垠的稻田,变成了多彩的山丘。“这就是东北有名的五花山!”大家争相地给我指点。“都说东北五花山好看,五花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季节。”
这里的山不高,不险。所谓的山路,也可以开到80kmph以上。但是山上郁郁葱葱,没有人,没有人造的东西,全是高大的树木,而这些树木,却好像是人画上去的,是画家画上去的,红的,黄的,绿的,紫的,你能想到的颜色。不,不是画家画上去的,因为这里的颜色,比画家画板上的颜色还多。
我的确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对我来说,被蓝色的天,白色的云,绿色的森林包围,已经是极品的享受了,而突然,多出来的这些颜色,让我一时难以品味,难以记忆。
正在享受这开车奔驰在画里的感觉时,我们下到了一个小岔路上了。下面的路都是这样的土路了。也许世外桃源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一条越走越难走的小路吧。
这段路,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三辆车要“奋勇争先”。起初我是头车,因为开的是二叔的帕拉丁,所以这样的土路我一点都不怵,反而激发起了越野的豪情,勇往直前,翻沟越坎。几分钟后,随意地朝后视镜一瞟,天呀,车后尘土飞扬,黄沙漫天,除了黄土,什么也看不见。二叔冲我诡异地一笑,说,他们肯定没跟着,故意拉好远呢。
我好内疚,这越野车的大轮子扬起的灰,得多久能落下来呢?良心发现的我停下了车,最后还是等后面两辆车超过了我才走,甘当吸尘器。谁让咱这车太暴力呢?
虽说在这漫无人烟,只见森林的土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但是并不感觉疲惫和郁闷,因为这一路上途径的都是纯粹天然,毫无修饰的森林。这一个多小时的路,隔开了城市的喧嚣,拉近了自然的距离。
在翻过一个小石桥,拐过一个小转弯之后,路两边列队的树突然散开了。一片山间谷地,炊烟袅袅,鸡犬相鸣。这就是桃源吧?
穿过村庄,来到几排比较精致的房子前,“这就是村部了。”“咱们家就在这村部旁边,你们几个孩子晚上就睡这排村部。”
将带来的补给都安置好,我开始探索这个前所未见的小地方。cc家的小别墅坐落在村部的西边,背靠一条小溪,小溪的后面就是西面的山岗。房子门朝东,共一大一小两个卧室,中间是厨房。外面用木栅栏围了个小院。小院的外面还有松树拱卫的大院。大院里放着一大堆的柴火,应该都是村里熟人帮忙准备的。 房子南边不远是一座跨过小溪的吊桥,从吊桥走到西岸,有一个小亭子,小亭子的南边是用水泥矮坝围起来的一个小湖,湖水清澈,有人在湖边洗衣服。
村部是四排房子围成的口字型,我们就住在南侧的一排,我和璐璐的男朋友睡一间,三个姑娘睡一间。每间房子都有能睡下好几个人的大炕。这排房子的南边树林后面是公共厕所,虽然和农村的形式一样,但是搞得很干净,因为天气已经很凉,也没有什么虫子。
天很快就黑了,气温也急速下降。大人们烧好了丰盛的饭菜。中午我们逃过一劫,晚上自然不会放过我们。白酒啤酒,交杯换盏,好不惬意。
酒足饭饱,出门逛逛。就在推开门的一瞬间,我全身汗毛一下子都竖了起来。寒碜人的,是这夜间逼人的寒气,和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愣了几秒钟,撞了撞胆,往前再走了几米。屋里的灯光已远,已经看不清门口的路。环顾四周,一片寂静,愈发神秘。
我慢慢地抬起头。我见到了我二十年没有见到的——银河!
那一弯美丽的银河,在满是繁星的天空静静地流淌,它像在对我说:“好久不见!”
记得在城里,天气好的时候,能看到星星,我还能偶尔自豪地给春晓指,哪里是猎户座的腰带,四肢,哪里是北斗七星的大勺子。可是就在那个晚上,我被成百上千亿的星光迷惑了,她们都在冲我眨眼睛,我谁也不认识。
我回屋穿上厚棉衣,就这样继续在黑暗中仰望,许久不肯离去。
如果有一张星图,也许我真的会不顾寒冷在外面再呆几十分钟。时间还早,却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三国杀是个有趣的东西,玩的人像感染了病毒,而且还上瘾地主动散播。在这入睡前的漫漫黑夜,常年无人居住的小村部透出暗暗的灯光,刀光剑影,杀气腾腾,时而沉寂,时而一声尖叫,这神秘的小山村上演着一幕幕兄弟姐妹骨肉相残的惨剧。
若问在东北过冬的头等大事,当属烧火炕了。这玩意于我是新鲜事物,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长炕,一头的下面开着一个两巴掌见方的黑乎乎的洞,我心里想,这么大个灶台要烧热乎,岂不是全屋子都得乌烟瘴气不适合人类居住?而看到长辈们抱来的大捆柴火,更是让我不禁担心,睡一晚上火炕不得超过吸上一两条二手烟?
事实证明。我低估了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熊熊的炉火在灶坑里热烈地燃烧了几个小时,屋里没有一点烟味。长辈们告诉我,这火炕的设计是很独特的,烟气会因为气压的关系,只向烟囱方向,环绕着炕底下盘旋的烟道行进,完全不会倒流进屋子。而此时的我,也深刻地理解了所谓“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意思,炕头是烧火的那端,热量大,温度高,而越靠近炕尾,温度就越低。所以在农村,地位高,岁数大的人是睡炕头的。
因为对火炕的浓厚兴趣,在我们几个兄弟姐妹热烈的讨论中,我们甚至深入地分析了为什么老人说睡火炕不上火,睡电褥子却上火的原理,以及研究了如何设计火炕的烟道可以降低炕头炕尾的贫富差距……
当然,各应得翻来覆去许久没有睡着的我,一直研究的问题是,如何让火炕变的软一点。
第二天起得很早,据说氧气越充足的地方,人睡眠质量越高,也就醒得越早。山谷的清晨雾气蒙蒙,山峰只露出了山顶的部分,下面好像穿着纱裙一般,娇滴滴的。松树都挂满了露珠,青翠欲滴。虽说洗漱不便,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梳理自我,心都净了。
吃过早饭,我们几个小辈在二叔带领下驱车不远,来到附近“著名”的景区“鸳鸯峰”。在山脚下看,山峰突然被一劈为二,露出两边高耸陡峭的黑色悬崖,这便是其名的来历。林业局的工人去年铺好了上山石板路,走起来虽然也是气喘吁吁,但是却没有惊险。二叔说,爬一次山,喘一喘气儿,就是做一次心肺的全面清洗。听他这么一说,我用力地深呼吸了几下,差点呛着。
在山的顶峰,望着脚下乱石冲出的陡崖,两边高耸的松树,和远处五色的山峦,体力瞬间便恢复了,也许洗得不仅是心肺,更是压抑的思维。
回去的路上我们沿山脚下的小河走了一段,这段河流碎石密布,石头上爬满青苔,巨大的腐木随意地趟在河里。河水冰凉刺骨,清澈见底。原始的景象,丝毫没有人的痕迹。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滋润下的姐妹儿们纷纷让我拍摄最纯真的相片,并表示不虚此行,酸痛的身躯得到了抚慰。
午后的时光是惬意的,妹夫带来的小皮筏,成就了全家在南边小湖中的处女航。我们5个晚辈加上一只最苗条的小狗,在平静的水面上徜徉,享受这独属的清新和自由。我们顺流而上,溪流逐渐湍急,我们便就地抛锚,找到自己最舒适的姿势靠着,躺下,静静地,让周围的自然包围,逼近,渗入我们久未平静的肌肤和骨肉。
越感到快乐,就越珍惜这缘分。和东北大森林的缘分,和老侯家的缘分。我说,这叫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返自然。
这晚的炕是我亲手烧的,外面开始下小雨,我便多添了两把柴。不知是玩得累,还是炕暖和,那晚睡得特别香,特别熟。
从林区回家后,我废了很大的工夫,用谷歌地球,在大森林的深处,找到了我们住的小房子,划船的小湖,我把它指给全家人看,他们都很高兴。可是一刹那,我又后悔了,我为什么一定要找到它呢?也许它就如陶渊明的桃花源,你再回去找,再也找不到。
这只是我在东北大森林的一个小故事,只是我的一个梦。
(完)
此次度假的契机是,几年前cc爸爸在距哈尔滨几百里地的山里通过朋友关系买了个小别墅,说是别墅,其实就是林区里过去林业工人的家,当时买来据说只花了千把块钱。每年天气暖和的时候,cc家人以及朋友经常利用周末,黄金周等时间去这个小“别墅”小住几日,“洗肺”、“养目”、“静心”。这个黄金周,终于熬到cc摆脱无休无止的大鸟蛋,有了回家度假的机会。
cc全家对这次假期已经筹备很久了,我对大森林的期望也在过去几年cc全家的不懈宣传下上升到了极高的高度,以至于在火车上我不断给自己和cc说,千万别想得太美,要管理好我的思想预期,免得现实和梦想巨大的差距让我心理崩溃,影响家庭和谐。
在哈尔滨家中休整一日便出发了,这次的队伍据说是史上最庞大,16口,包括11个成人,爸妈奶奶叔叔舅舅妹妹妹夫等全军出击;以及5只小狗,腊肠博美吉娃娃雪纳瑞等应有尽有。三辆车在节庆自驾车流中搏击,越开越开阔,越开越开心。沿哈佳高速两个小时,来到了一个叫“高楞”的小镇,此地是方正林业局所在地,也是我们要去的终点站林场的总部。cc说,这名儿够幽默的,不就是高个儿傻子么?
在此地停车的目的主要是看望cc爸爸的老朋友,我们要叫白大大。一大桌子好酒好菜,热情的主人还约了许多之前老侯家不相识的朋友前来助阵。我们一看,这架势,一场恶战在所难免!好在老侯家素有保护年轻人的光荣传统,此刻,爸爸妈妈叔叔舅舅们英勇地将后面驾驶的任务交给我们几个小辈,将最为艰苦的喝酒工作扛在了自己肩上。
几百个回合觥筹交错下来,战斗双方均已杀红了脸。好在主人心善,不想让我们天黑赶路,总算是握手言和,相约下次再战。
出了高楞向山里走,慢慢地人烟变稀少,地面见起伏。此时,三辆车上的长辈分别鼓动我们勇当头车,绝不尾随。这是多么伟大的探险精神啊!于是乎,在车辆稀少,路面良好的省级公路上,一幕幕感人的超车景象上演。
此时的我,已经开始慢慢地陶醉了,我没有喝酒,只是,路边的风景,已经由无垠的稻田,变成了多彩的山丘。“这就是东北有名的五花山!”大家争相地给我指点。“都说东北五花山好看,五花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季节。”
这里的山不高,不险。所谓的山路,也可以开到80kmph以上。但是山上郁郁葱葱,没有人,没有人造的东西,全是高大的树木,而这些树木,却好像是人画上去的,是画家画上去的,红的,黄的,绿的,紫的,你能想到的颜色。不,不是画家画上去的,因为这里的颜色,比画家画板上的颜色还多。
我的确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对我来说,被蓝色的天,白色的云,绿色的森林包围,已经是极品的享受了,而突然,多出来的这些颜色,让我一时难以品味,难以记忆。
正在享受这开车奔驰在画里的感觉时,我们下到了一个小岔路上了。下面的路都是这样的土路了。也许世外桃源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一条越走越难走的小路吧。
这段路,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三辆车要“奋勇争先”。起初我是头车,因为开的是二叔的帕拉丁,所以这样的土路我一点都不怵,反而激发起了越野的豪情,勇往直前,翻沟越坎。几分钟后,随意地朝后视镜一瞟,天呀,车后尘土飞扬,黄沙漫天,除了黄土,什么也看不见。二叔冲我诡异地一笑,说,他们肯定没跟着,故意拉好远呢。
我好内疚,这越野车的大轮子扬起的灰,得多久能落下来呢?良心发现的我停下了车,最后还是等后面两辆车超过了我才走,甘当吸尘器。谁让咱这车太暴力呢?
虽说在这漫无人烟,只见森林的土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但是并不感觉疲惫和郁闷,因为这一路上途径的都是纯粹天然,毫无修饰的森林。这一个多小时的路,隔开了城市的喧嚣,拉近了自然的距离。
在翻过一个小石桥,拐过一个小转弯之后,路两边列队的树突然散开了。一片山间谷地,炊烟袅袅,鸡犬相鸣。这就是桃源吧?
穿过村庄,来到几排比较精致的房子前,“这就是村部了。”“咱们家就在这村部旁边,你们几个孩子晚上就睡这排村部。”
将带来的补给都安置好,我开始探索这个前所未见的小地方。cc家的小别墅坐落在村部的西边,背靠一条小溪,小溪的后面就是西面的山岗。房子门朝东,共一大一小两个卧室,中间是厨房。外面用木栅栏围了个小院。小院的外面还有松树拱卫的大院。大院里放着一大堆的柴火,应该都是村里熟人帮忙准备的。 房子南边不远是一座跨过小溪的吊桥,从吊桥走到西岸,有一个小亭子,小亭子的南边是用水泥矮坝围起来的一个小湖,湖水清澈,有人在湖边洗衣服。
村部是四排房子围成的口字型,我们就住在南侧的一排,我和璐璐的男朋友睡一间,三个姑娘睡一间。每间房子都有能睡下好几个人的大炕。这排房子的南边树林后面是公共厕所,虽然和农村的形式一样,但是搞得很干净,因为天气已经很凉,也没有什么虫子。
天很快就黑了,气温也急速下降。大人们烧好了丰盛的饭菜。中午我们逃过一劫,晚上自然不会放过我们。白酒啤酒,交杯换盏,好不惬意。
酒足饭饱,出门逛逛。就在推开门的一瞬间,我全身汗毛一下子都竖了起来。寒碜人的,是这夜间逼人的寒气,和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愣了几秒钟,撞了撞胆,往前再走了几米。屋里的灯光已远,已经看不清门口的路。环顾四周,一片寂静,愈发神秘。
我慢慢地抬起头。我见到了我二十年没有见到的——银河!
那一弯美丽的银河,在满是繁星的天空静静地流淌,它像在对我说:“好久不见!”
记得在城里,天气好的时候,能看到星星,我还能偶尔自豪地给春晓指,哪里是猎户座的腰带,四肢,哪里是北斗七星的大勺子。可是就在那个晚上,我被成百上千亿的星光迷惑了,她们都在冲我眨眼睛,我谁也不认识。
我回屋穿上厚棉衣,就这样继续在黑暗中仰望,许久不肯离去。
如果有一张星图,也许我真的会不顾寒冷在外面再呆几十分钟。时间还早,却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三国杀是个有趣的东西,玩的人像感染了病毒,而且还上瘾地主动散播。在这入睡前的漫漫黑夜,常年无人居住的小村部透出暗暗的灯光,刀光剑影,杀气腾腾,时而沉寂,时而一声尖叫,这神秘的小山村上演着一幕幕兄弟姐妹骨肉相残的惨剧。
若问在东北过冬的头等大事,当属烧火炕了。这玩意于我是新鲜事物,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长炕,一头的下面开着一个两巴掌见方的黑乎乎的洞,我心里想,这么大个灶台要烧热乎,岂不是全屋子都得乌烟瘴气不适合人类居住?而看到长辈们抱来的大捆柴火,更是让我不禁担心,睡一晚上火炕不得超过吸上一两条二手烟?
事实证明。我低估了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熊熊的炉火在灶坑里热烈地燃烧了几个小时,屋里没有一点烟味。长辈们告诉我,这火炕的设计是很独特的,烟气会因为气压的关系,只向烟囱方向,环绕着炕底下盘旋的烟道行进,完全不会倒流进屋子。而此时的我,也深刻地理解了所谓“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意思,炕头是烧火的那端,热量大,温度高,而越靠近炕尾,温度就越低。所以在农村,地位高,岁数大的人是睡炕头的。
因为对火炕的浓厚兴趣,在我们几个兄弟姐妹热烈的讨论中,我们甚至深入地分析了为什么老人说睡火炕不上火,睡电褥子却上火的原理,以及研究了如何设计火炕的烟道可以降低炕头炕尾的贫富差距……
当然,各应得翻来覆去许久没有睡着的我,一直研究的问题是,如何让火炕变的软一点。
第二天起得很早,据说氧气越充足的地方,人睡眠质量越高,也就醒得越早。山谷的清晨雾气蒙蒙,山峰只露出了山顶的部分,下面好像穿着纱裙一般,娇滴滴的。松树都挂满了露珠,青翠欲滴。虽说洗漱不便,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梳理自我,心都净了。
吃过早饭,我们几个小辈在二叔带领下驱车不远,来到附近“著名”的景区“鸳鸯峰”。在山脚下看,山峰突然被一劈为二,露出两边高耸陡峭的黑色悬崖,这便是其名的来历。林业局的工人去年铺好了上山石板路,走起来虽然也是气喘吁吁,但是却没有惊险。二叔说,爬一次山,喘一喘气儿,就是做一次心肺的全面清洗。听他这么一说,我用力地深呼吸了几下,差点呛着。
在山的顶峰,望着脚下乱石冲出的陡崖,两边高耸的松树,和远处五色的山峦,体力瞬间便恢复了,也许洗得不仅是心肺,更是压抑的思维。
回去的路上我们沿山脚下的小河走了一段,这段河流碎石密布,石头上爬满青苔,巨大的腐木随意地趟在河里。河水冰凉刺骨,清澈见底。原始的景象,丝毫没有人的痕迹。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滋润下的姐妹儿们纷纷让我拍摄最纯真的相片,并表示不虚此行,酸痛的身躯得到了抚慰。
午后的时光是惬意的,妹夫带来的小皮筏,成就了全家在南边小湖中的处女航。我们5个晚辈加上一只最苗条的小狗,在平静的水面上徜徉,享受这独属的清新和自由。我们顺流而上,溪流逐渐湍急,我们便就地抛锚,找到自己最舒适的姿势靠着,躺下,静静地,让周围的自然包围,逼近,渗入我们久未平静的肌肤和骨肉。
越感到快乐,就越珍惜这缘分。和东北大森林的缘分,和老侯家的缘分。我说,这叫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返自然。
这晚的炕是我亲手烧的,外面开始下小雨,我便多添了两把柴。不知是玩得累,还是炕暖和,那晚睡得特别香,特别熟。
从林区回家后,我废了很大的工夫,用谷歌地球,在大森林的深处,找到了我们住的小房子,划船的小湖,我把它指给全家人看,他们都很高兴。可是一刹那,我又后悔了,我为什么一定要找到它呢?也许它就如陶渊明的桃花源,你再回去找,再也找不到。
这只是我在东北大森林的一个小故事,只是我的一个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