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给大家推荐几本摄影书(二)
来几本我正在看的书,书都是好书,我懒了,简介是百度来的,想了解多点我的感受就豆油我或者QQ我电话我留言我。更多的,得自己去看。
《当恐慌来临:世界当代摄影家告白2》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继2001年出版的“世界当代摄影家告白”,顾铮先生又为我们辑录了这本珍贵的访谈。从开首的曼·雷到最后的横江文宪,涵括上世纪初直抵当今的二十多位摄影家。
李江树在数十年的摄影生涯中超越了作为一名摄影师的职责,并为人间带来了很多想法。他那些照片都被千万摄影师学习的教材。他那《有狼的风景》、《手感》、《谁是文明的主人?》《向北方》《说吧,北京》……一篇篇带着血和眼泪的文章,是他在品读人生的札记。他不仅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历史,也用手中的笔为历史撰写着日记。
晋永权拍摄过三门峡移民,而且跟踪拍摄了好几年三峡外迁移民。《出三峡记》是他多年心血的集萃。很多人为他悲天悯人的情怀所感动。封面上的照片:在一艘移民船上,一个光着脊梁的移民背对着镜头——长江下游移入地,望着渐渐远离的故乡。我们看不见他的表情。我们猜他在想什么。我们真想知道他在想什么。
本书对世界当代艺术阵营中有关影像方面的状态作了系统而全面的清理与陈述。它首次把不容忽视的中国艺术家的状态纳入其中。它使读者对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世界以电视机为主要传播媒体的影像艺术典型事件和代表人物以及这些事件人物与周边社会现象的联系产生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胡武功:民间记忆》主要内容:如果说胡武功在影像上追求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平和朴实,那么他在思想理论的探索上则像一位执著热情的战士,他以不懈追求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影像革命。20年前,他和他的同道回顾和梳理了新中国40年来的《艰巨历程》,20年后,他又为呼唤《中国人本》而殚精竭虑。胡武功从未停止过对中国摄影文化的反思与呐喊。这一切与他的影像一起奠定了他在摄影界的地位。30多年来,胡武功用诚实的方式专心致志于记录关中乡村的生活演变,记录堪称历史性告别的生活画面。这些画面为社会学家、史学家、民俗学家、艺术家了解两个世纪更迭之时的民间关中提供了一幅幅最可信赖的原生资料。在他那些朴实无华的画面后面,寄托着他对现实状态入木三分的揭示,饱含着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
后现代,一个何等诱人的字眼,它不仅是对当今西方艺术文化的真实描述,而且也潜在和萌芽于中国当下的文化之中。在后现代,摄影发生的最大变化之一是它与美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到各种表现形式中去,你想知道什么叫"后现代摄影"吗,你想知道"后现代摄影"有哪些大家吗?那就翻开本书,将给您一个圆满的答案。
本书以50年代后出生、活跃于80年代的世界摄影界纪实性摄影名家的作品点评、创作理念及思维的剖析,对国内大量学习摄影的人士及研究人员是必备的资料。本文突出纪念摄影的概念、特点及运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给人以全新的启迪。
本书收录了目前所能收集到的庄学本从1934年至20世纪50年代进行民族考察和民族摄影所拍摄的3000多张照片,他在考察过程中所写的全部旅行日记,以及部分考察报告、游记等。全书以庄学本考察的时间顺序,按专题编次。每个专题以照片为纲,配以日记、考察报告和游记,以求还原、再现庄学本作为一个摄影师、一个人类学者的成就。
《中国摄影新锐25》由著名摄影评论家顾铮主编,汇集25位当今国内摄影专业领域成就突出者,每位摄影家展示代表作品3至5幅,加之作者自述、主编评述和作品创作经验等,反映当今中国摄影专业创作的最高成就,并揭示专业摄影创作的最新动态。
《观念的街头》内容简介:人既是感情动物,也是观念动物。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各自对于世界的认知的制约。人在从事自己的社会实践时,无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考量之后的观念先行,还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边实践边检验的观念与创造的并行展开,最终,人的物质与精神产品,必定是自己观念的产物。人的摄影实践同样也是如此,其摄影行为无法与自己的摄影观念剥离。从这个意义上说,“摄影观念丛书”想要诉诸读者与摄影实践者的,是摄影家们通过开放的摄影实践所展开的对于自身的摄影观念的检验、反思甚至质疑。所以,这里呈现的作品,与其说是创作作品的集中展示,倒不如说是摄影家们对于自己创作轨迹的一种自我解剖式的重审。
《当恐慌来临:世界当代摄影家告白2》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继2001年出版的“世界当代摄影家告白”,顾铮先生又为我们辑录了这本珍贵的访谈。从开首的曼·雷到最后的横江文宪,涵括上世纪初直抵当今的二十多位摄影家。
![]() |
李江树在数十年的摄影生涯中超越了作为一名摄影师的职责,并为人间带来了很多想法。他那些照片都被千万摄影师学习的教材。他那《有狼的风景》、《手感》、《谁是文明的主人?》《向北方》《说吧,北京》……一篇篇带着血和眼泪的文章,是他在品读人生的札记。他不仅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历史,也用手中的笔为历史撰写着日记。
![]() |
晋永权拍摄过三门峡移民,而且跟踪拍摄了好几年三峡外迁移民。《出三峡记》是他多年心血的集萃。很多人为他悲天悯人的情怀所感动。封面上的照片:在一艘移民船上,一个光着脊梁的移民背对着镜头——长江下游移入地,望着渐渐远离的故乡。我们看不见他的表情。我们猜他在想什么。我们真想知道他在想什么。
![]() |
本书对世界当代艺术阵营中有关影像方面的状态作了系统而全面的清理与陈述。它首次把不容忽视的中国艺术家的状态纳入其中。它使读者对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世界以电视机为主要传播媒体的影像艺术典型事件和代表人物以及这些事件人物与周边社会现象的联系产生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 |
《胡武功:民间记忆》主要内容:如果说胡武功在影像上追求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平和朴实,那么他在思想理论的探索上则像一位执著热情的战士,他以不懈追求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影像革命。20年前,他和他的同道回顾和梳理了新中国40年来的《艰巨历程》,20年后,他又为呼唤《中国人本》而殚精竭虑。胡武功从未停止过对中国摄影文化的反思与呐喊。这一切与他的影像一起奠定了他在摄影界的地位。30多年来,胡武功用诚实的方式专心致志于记录关中乡村的生活演变,记录堪称历史性告别的生活画面。这些画面为社会学家、史学家、民俗学家、艺术家了解两个世纪更迭之时的民间关中提供了一幅幅最可信赖的原生资料。在他那些朴实无华的画面后面,寄托着他对现实状态入木三分的揭示,饱含着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
![]() |
后现代,一个何等诱人的字眼,它不仅是对当今西方艺术文化的真实描述,而且也潜在和萌芽于中国当下的文化之中。在后现代,摄影发生的最大变化之一是它与美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到各种表现形式中去,你想知道什么叫"后现代摄影"吗,你想知道"后现代摄影"有哪些大家吗?那就翻开本书,将给您一个圆满的答案。
![]() |
本书以50年代后出生、活跃于80年代的世界摄影界纪实性摄影名家的作品点评、创作理念及思维的剖析,对国内大量学习摄影的人士及研究人员是必备的资料。本文突出纪念摄影的概念、特点及运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给人以全新的启迪。
![]() |
本书收录了目前所能收集到的庄学本从1934年至20世纪50年代进行民族考察和民族摄影所拍摄的3000多张照片,他在考察过程中所写的全部旅行日记,以及部分考察报告、游记等。全书以庄学本考察的时间顺序,按专题编次。每个专题以照片为纲,配以日记、考察报告和游记,以求还原、再现庄学本作为一个摄影师、一个人类学者的成就。
![]() |
《中国摄影新锐25》由著名摄影评论家顾铮主编,汇集25位当今国内摄影专业领域成就突出者,每位摄影家展示代表作品3至5幅,加之作者自述、主编评述和作品创作经验等,反映当今中国摄影专业创作的最高成就,并揭示专业摄影创作的最新动态。
![]() |
《观念的街头》内容简介:人既是感情动物,也是观念动物。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各自对于世界的认知的制约。人在从事自己的社会实践时,无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考量之后的观念先行,还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边实践边检验的观念与创造的并行展开,最终,人的物质与精神产品,必定是自己观念的产物。人的摄影实践同样也是如此,其摄影行为无法与自己的摄影观念剥离。从这个意义上说,“摄影观念丛书”想要诉诸读者与摄影实践者的,是摄影家们通过开放的摄影实践所展开的对于自身的摄影观念的检验、反思甚至质疑。所以,这里呈现的作品,与其说是创作作品的集中展示,倒不如说是摄影家们对于自己创作轨迹的一种自我解剖式的重审。
![]() |
-
小蓝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9-22 16: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