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馆工作的日子
By余海涛on2010/9/17
In回忆录
新野汉画像砖博物馆是在2010年4月15日开始筹建,而今天是2010年9月16日,算一算日子,在博物馆工作也有半年了。其实,4月10日开始已经在帮忙包装文物了,随后的日子里,我的生活便和文物相伴了。
4月15日-6月7日,这段时间是新博物馆的筹备时间段,我便是从这时加入到这个队伍中的。从陶器、青铜器、瓷器和汉画砖的包装到运输和新博物馆的布展,陆陆续续一个月过去了,好一顿忙活后,文物从老库房顺利、安全的放到展架上了。开始了解文物的整洁、包装、运输、布展的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并亲自参与其中,慢慢的去感悟,去学习。体会到了文物工作的枯燥、乏味,但是当你和文物接触的久了之后,内心慢慢的平静了下来,再看展柜中的文物,他们就好象活了一样,从不同的领域来展示自己—--做工、历史、故事、材质、工艺、美术、文化等各方面,呈现在你眼前的也是一幅幅动态的画面,想向你诉说着什么,倾诉着什么。你看他们的眼光也就柔和起来了。这段时间非常辛苦,每个文物都要轻拿轻放、小心翼翼的按照目录整洁完毕后,再小心的包装起来,工作量非常巨大。但是每个人都各尽其责,一丝不苟的做着自己的工作,在运输的过程中,大家又都提着心,怕文物碰撞后有破损,终于将他们全部放到新展厅。而布展又是另外一个场景了,从历史沿革、光线、角度、位置等多个方面将文物进行搭配、组合,以期将文物的内涵更好、更全面的展现给观众。这是一门学门,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令人高兴的是,我也学到了这方面的一点知识。
博物馆筹建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讲解员的招聘和培训。局里本来让我这个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的科班出身的导游员来做这个讲解员,后来由于各方面原因,没能如愿,这是这段时间的第一个遗憾。还好我也参与了培训的整个过程,算是补上了一下学生时没有实地讲解场地的缺憾。春节过后,局长下达任务我来温习讲解稿,以便主持后续的讲解工作。但是在准备一个多月后,后又接收文物搬迁工作,实在是没有太多精力来做这件事情,遂又让单位里另一位女同志也准备讲解词,分担压力。5月中旬新馆刚刚布展完毕,我们两个分别接待了省部级专家丁一先生来参观和南阳市委穆书记来新馆指导工作。局里面对于我们的讲解比较满意,博物馆的筹建和开放关系重大,当让对讲解员的要求也很高。两个讲解员有点少了,于是从教育系统上抽调了6名年轻教师来充实队伍。到后来,讲解任务反而以他们为主了。人员调过来后,剩下的就是培训了,讲解词也由初稿到我按照文物最终的陈列顺序做的第二稿,后经过我们实践后的反馈,结合南阳专家的意见,最终采用的南阳博物馆系统修订的最终稿。可以说是多次易稿,解说的重点、持续时间都经过多次修订。在这期间,我们还到南阳统一订购了夏季讲解服装,这算是留给我的一件纪念品了。并请武侯祠的讲解员来到新野来给我们现场培训,后我们一行8人又到南阳汉画馆、南阳府衙、南阳武侯祠,实地听当地讲解员实地讲解,学习他们的接待经验,每个人都做了试讲,最后专家给予指导。讲解技巧和讲解词落实之后,剩下的就是实地讲解,锻炼讲解的熟练程度了,宣传部隔三差五的过来听我们现场讲解,并提出了很多意见。当时大家压力都很大,但是个个劲头十足,每天对着文物自己反复讲解,并听取同事们的意见,每天都不断进步着。可惜,最后开馆时,讲解任务由6名教师担任,我和单位的同事也只有遗憾了。始终还没有带一个团队,从一厅到三厅通讲过一遍。
6月7日,是个令我难以忘怀的一天。从前几天开始,博物馆的全体同志都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熟悉讲解词、安排各项事宜等,局里面全体同志过来一起帮忙打扫卫生,迎接开馆的日子,大家喜气洋洋,就等这一体的到来了。当天的仪式很隆重,各方面反馈的效果也很好,将近三个月的努力终于等来了收获的一天,局里面对我们的辛苦工作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所有的努力也没有白费。浮华过后,就剩下平淡了,开馆以后,全县人民有了一个了解新野历史文化的新的去处,端午节当天我们就接待超过1000人次的参观。也陆陆续续的接待了不少领导团队过来参观、指导工作。我的工作也走上了正轨,而这段时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晚上安全保卫工作,即值夜班。博物馆只有馆长和副馆长是男性,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局里面也只能抽调出我一个人过来帮忙,我们三人便开始轮流值夜班。从4月15日筹备开馆到最后离开半年时间里,我有2个月的晚上都是在博物馆的监控室里度过的,感谢妻子一直陪伴在我的左右,一直悉心的照料着我的生活,才让我熬过这段寂寞时期。7.8.9三个月,炎炎夏日,监控室的温度一度达到36度,并且里面为了安全保卫,里面是全封闭的。空气也不流通,还没有空调,就是一个大的烤箱。这种情况下,我坚持的很辛苦,也很劳累。其中,唯有妻子的陪伴,还有偶尔看看电影,能够聊以欣慰。
值夜班期间,我看了好多电影,都是当时的流行电影,以致到后来对看电影彻底不感冒,什么电影都看不下去了。除了,值夜班以外,我们还值白班,白班时还有一个任务是接待领导团队的参观,这个时候讲解员会陪同讲解,另外,我也会陪同照相。局里的一台尼康d80到了我的手中,拿到d80后,心中很是欢喜。从小就喜欢摄影,可惜,没有哪个条件购买昂贵的单反相机,在保证团队拍照之外,在空闲时间,给老婆拍了不少生活照,算是博物馆的一点小小的福利吧。这些照片我都珍贵的收藏者,这些都是我和老婆温馨生活的见证。
8.9月份后,博物馆走向了正轨,人员配备也齐了,局里面还有别的工作,最终,在9月下旬,我又调回来了。博物馆依然在,名气也越来越大,有更多人来参观。我的生活依旧,工作也依旧,但是这半年还是给我留下了在博物馆的这段回忆,还接识3为教师朋友。(当初的6名教师,最后留下来了3三位,剩下的三位教师回到了原来的岗位。)其实,收获还是颇丰盛的。
In回忆录
新野汉画像砖博物馆是在2010年4月15日开始筹建,而今天是2010年9月16日,算一算日子,在博物馆工作也有半年了。其实,4月10日开始已经在帮忙包装文物了,随后的日子里,我的生活便和文物相伴了。
4月15日-6月7日,这段时间是新博物馆的筹备时间段,我便是从这时加入到这个队伍中的。从陶器、青铜器、瓷器和汉画砖的包装到运输和新博物馆的布展,陆陆续续一个月过去了,好一顿忙活后,文物从老库房顺利、安全的放到展架上了。开始了解文物的整洁、包装、运输、布展的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并亲自参与其中,慢慢的去感悟,去学习。体会到了文物工作的枯燥、乏味,但是当你和文物接触的久了之后,内心慢慢的平静了下来,再看展柜中的文物,他们就好象活了一样,从不同的领域来展示自己—--做工、历史、故事、材质、工艺、美术、文化等各方面,呈现在你眼前的也是一幅幅动态的画面,想向你诉说着什么,倾诉着什么。你看他们的眼光也就柔和起来了。这段时间非常辛苦,每个文物都要轻拿轻放、小心翼翼的按照目录整洁完毕后,再小心的包装起来,工作量非常巨大。但是每个人都各尽其责,一丝不苟的做着自己的工作,在运输的过程中,大家又都提着心,怕文物碰撞后有破损,终于将他们全部放到新展厅。而布展又是另外一个场景了,从历史沿革、光线、角度、位置等多个方面将文物进行搭配、组合,以期将文物的内涵更好、更全面的展现给观众。这是一门学门,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令人高兴的是,我也学到了这方面的一点知识。
博物馆筹建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讲解员的招聘和培训。局里本来让我这个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的科班出身的导游员来做这个讲解员,后来由于各方面原因,没能如愿,这是这段时间的第一个遗憾。还好我也参与了培训的整个过程,算是补上了一下学生时没有实地讲解场地的缺憾。春节过后,局长下达任务我来温习讲解稿,以便主持后续的讲解工作。但是在准备一个多月后,后又接收文物搬迁工作,实在是没有太多精力来做这件事情,遂又让单位里另一位女同志也准备讲解词,分担压力。5月中旬新馆刚刚布展完毕,我们两个分别接待了省部级专家丁一先生来参观和南阳市委穆书记来新馆指导工作。局里面对于我们的讲解比较满意,博物馆的筹建和开放关系重大,当让对讲解员的要求也很高。两个讲解员有点少了,于是从教育系统上抽调了6名年轻教师来充实队伍。到后来,讲解任务反而以他们为主了。人员调过来后,剩下的就是培训了,讲解词也由初稿到我按照文物最终的陈列顺序做的第二稿,后经过我们实践后的反馈,结合南阳专家的意见,最终采用的南阳博物馆系统修订的最终稿。可以说是多次易稿,解说的重点、持续时间都经过多次修订。在这期间,我们还到南阳统一订购了夏季讲解服装,这算是留给我的一件纪念品了。并请武侯祠的讲解员来到新野来给我们现场培训,后我们一行8人又到南阳汉画馆、南阳府衙、南阳武侯祠,实地听当地讲解员实地讲解,学习他们的接待经验,每个人都做了试讲,最后专家给予指导。讲解技巧和讲解词落实之后,剩下的就是实地讲解,锻炼讲解的熟练程度了,宣传部隔三差五的过来听我们现场讲解,并提出了很多意见。当时大家压力都很大,但是个个劲头十足,每天对着文物自己反复讲解,并听取同事们的意见,每天都不断进步着。可惜,最后开馆时,讲解任务由6名教师担任,我和单位的同事也只有遗憾了。始终还没有带一个团队,从一厅到三厅通讲过一遍。
6月7日,是个令我难以忘怀的一天。从前几天开始,博物馆的全体同志都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熟悉讲解词、安排各项事宜等,局里面全体同志过来一起帮忙打扫卫生,迎接开馆的日子,大家喜气洋洋,就等这一体的到来了。当天的仪式很隆重,各方面反馈的效果也很好,将近三个月的努力终于等来了收获的一天,局里面对我们的辛苦工作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所有的努力也没有白费。浮华过后,就剩下平淡了,开馆以后,全县人民有了一个了解新野历史文化的新的去处,端午节当天我们就接待超过1000人次的参观。也陆陆续续的接待了不少领导团队过来参观、指导工作。我的工作也走上了正轨,而这段时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晚上安全保卫工作,即值夜班。博物馆只有馆长和副馆长是男性,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局里面也只能抽调出我一个人过来帮忙,我们三人便开始轮流值夜班。从4月15日筹备开馆到最后离开半年时间里,我有2个月的晚上都是在博物馆的监控室里度过的,感谢妻子一直陪伴在我的左右,一直悉心的照料着我的生活,才让我熬过这段寂寞时期。7.8.9三个月,炎炎夏日,监控室的温度一度达到36度,并且里面为了安全保卫,里面是全封闭的。空气也不流通,还没有空调,就是一个大的烤箱。这种情况下,我坚持的很辛苦,也很劳累。其中,唯有妻子的陪伴,还有偶尔看看电影,能够聊以欣慰。
值夜班期间,我看了好多电影,都是当时的流行电影,以致到后来对看电影彻底不感冒,什么电影都看不下去了。除了,值夜班以外,我们还值白班,白班时还有一个任务是接待领导团队的参观,这个时候讲解员会陪同讲解,另外,我也会陪同照相。局里的一台尼康d80到了我的手中,拿到d80后,心中很是欢喜。从小就喜欢摄影,可惜,没有哪个条件购买昂贵的单反相机,在保证团队拍照之外,在空闲时间,给老婆拍了不少生活照,算是博物馆的一点小小的福利吧。这些照片我都珍贵的收藏者,这些都是我和老婆温馨生活的见证。
8.9月份后,博物馆走向了正轨,人员配备也齐了,局里面还有别的工作,最终,在9月下旬,我又调回来了。博物馆依然在,名气也越来越大,有更多人来参观。我的生活依旧,工作也依旧,但是这半年还是给我留下了在博物馆的这段回忆,还接识3为教师朋友。(当初的6名教师,最后留下来了3三位,剩下的三位教师回到了原来的岗位。)其实,收获还是颇丰盛的。
-
杕林丫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13 22:12:03
-
豆友133506933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7 21:58:22
-
千寻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14 17: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