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藏青丝(旧文整理)
我的发质小时候是很好的。发量多,且黑亮。自从大起来了,反倒未见其佳。
上大学之前,我梳短短的运动头。始终像个男孩子一样,油黑丰厚的短头发乌润润的。那时大抵生命旺盛,营养也好,精气神足了自然外现。看那时候的照片,只要是低头的,头顶心都会现出一圈的反光。
上大学后我开始留头发,到得大二那年,头发已经长至肩膊,我便有生以来第一次烫了发,还给头发染上了金棕色。
事实证明,这堪称是上了条不归路了。充分表现了庸人所最擅长的、生出天下本无之事,来自行扰攘不息的本领。——因为我天生的头发浓黑强韧,想来本是一种幸运,拥有着一项美好的资本了。然而为了求美,去强行的烫染了一次。从此,染过的头发就会与新长出来的部分形成非常明显的色差。并且烫出的卷曲日渐下垂松散,变得越发不好看了。于是每半年左右,我就不得不去重新折腾一番。从此至今,八年辰光,我的头发就始终都是长长的,电出卷花儿,染着各种不是很张扬的暖色。然而,发质却当真枯枯燥燥,干松松的没有一点润泽。只能怀念地想着,当年自己头发那样好来着。
女人么。对自己的身体发肤,无不是要尽其所能地呵护的。我既然有了这一幅长发,怎能不自恋地顾盼不止呢。闲时读书,看赵合德沐后以“九回香膏”滋养秀发,清时粤中美女以素馨花蒸油来润发泽肤。苏合油和芭蕉油梳头,能让头发又黑又长。浸了玫瑰花瓣的菜子油涂在头发上光亮如乌羽,兼有着馥郁幽香。这些也罢了。红楼梦里丫鬟芳官洗个头,袭人要预备“一瓶花露油、鸡蛋、香皂、头绳之类”,如许讲究。再看史湘云念叨“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哪儿有桂花油”。岂止是羡慕呢。如今用的一应的美发产品,广告宣传的再好,不过借了些化学成分和人工香料的理化性能。即使百般折腾,也顶多是取点心理上的满足而已。想想自己的头发,俨然还不如个奴才丫头的能得膏泽。
于是但凡费得过的护理心思,自认也是没有马虎的。护法的方法很多,也不计成本地如法炮制。用过橄榄油,茶树籽油,天竺葵和玫瑰花的精油,蜂蜜,鸡蛋,甚至醋,啤酒……每用时,头发确像是吃饱了营养。但怎么看都显得腻而重,不见飘逸与轻盈。于是得即时反复清洗掉,才能整妆出门。润这片刻,挺不过多久,头发又开始枯黄干涩。
更烦人的是,动不动头顶心开始又冒出新生的乌油油的一滩浓黑,日渐扩张,却溶不进咖啡色的主流。终于心烦意懒,突然厌倦。下定了决心,给头发回复本色,今生决不再染。
发廊小妹谨慎地提醒我:染黑色?现在哪儿还有染黑色的?那显得多死板呢。
于是我突然醒悟:
已矣哉!卫子夫光可鉴人的、赢了汉武帝的眷顾美发也罢,甄皇后意态盘卷、日做一新的灵蛇髻也罢,如锦似缎,香喷喷的一窝浓发,怪道都如同史书画片中的意象一般恍如隔世了。因为在今天所大力宣扬的时尚眼光看来,发型,要用削的,长发得剪出层次,带有清逸的“空气”感。要营造这样的审美效果,头发要干爽,轻盈,发丝长短不一,翻翘弹跳。还要染上浅色,才能配合视觉上的动感。油是绝对要避免的。因为油虽然能带来润,可也带来“腻”呢。就连用形状精美,材质考究的梳篦把长发梳理得一丝不乱这样基本的护发功夫,在现在的美发界也显得有欠可行性。因为每次烫过头发,发型师第一要嘱咐的就是少梳头,洗发后用弹力素抓抓就可以了,免得发卷散开。梳理太整齐了就会显得傻气,要特意把发梢打乱打毛,营造出蓬乱慵懒的效果。并且得加上啫喱摩斯之类,才能强化发丝干燥的倔强。美则美矣,可如此来,日常里发质不得滋养,只受戕害,也就在所难免了。
青丝云鬓,这样的美丽,是渐行渐远了。看着镜子里染回本色的齐腰黑发,心下得意又惆怅。于是给长长的黑发足足的涂遍发油,盘成发髻。
正好最近放假,于是整天在家里都润足青丝,整齐地绾起。现在每放下头发,真的浓黑似锦,光泽可人,大大超出意料之外。自鸣得意之余,便想要学学过去那种整齐而又大方的编发辫盘头的方法。往后日常时候都以盘发造型示人,以便不受困于当今审美,不需染,不需烫,不怕精致顺服的梳理,不避油膏润泽的整齐。用心滋润,藏养青丝。虽然不够时尚,亦足够端庄。至若一旦不著发髻,任由青丝飘摇,相信便是可以令我自傲的风景了。
人间事,大抵如此。无论什么,如果不注重蕴美于内,而只求表现于外,便难免轻浮跳跶,色恶质贫。倒也和头发一样呢。
08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