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
我插队那年, 刚开始长细茸毛胡子, 喉结还不明显, 外号叫老B. 知青点集体户的住房条件, 很拥挤, 男女生, 南北炕, 中间钉几块板子算是隔开, 板子间的大缝子都能伸过手去. 男生不从缝子里偷看女生, 不是假装正经, 是真正经.
我们生产队, 劳力过剩, 社员挣工分的地不够种, 队里让我们种知青自留地, 能自给自足就行, 工分算半劳力. 我们户长, 是个很聪明的人, 在学校里成绩好, 如果不是插队, 应该上名牌大学. 他对我们集体户的落后情况伤脑筋, 工分挣的少不说, 在大队里是出名的落后点. 户长的目标是争取大队推荐, 上大学, 但是落后知青点, 希望很渺茫.
有次户长整到一本书, 开始以为是线状黄书, 后来发现是<科学种田十三法>, 商务印书馆出版, 繁体字版本. 我说, 户长你打算扎根落户了, 研究这个. 户长说, 老B你不懂, 我要把自留地种出花来.
我们的自留地原本划分成3块, 粮食, 蔬菜, 副食. 我们集体户的十几个知青, 每年按部就班劳动, 能混个温饱. 春天, 户长研究了<科学种田十三法>之后, 开会号召我们科学种田, 不种粮食, 种水果, 而且要种芒果. 我提了意见, 这芒果是热带水果, 在北方能生长么? 就算我们懂科学, 能让芒果在北方长, 种子上哪儿整去. 户长说他有亲戚在广东, 可以让他们寄来. 如果我们真能种出芒果, 肯定能像大寨一样出名, 只要我们有"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热情, 一定能成功.
会后, 户长把书里的一章给我看, <温带芒果种植可行性研究>, 户长说, 老B, 我也知道芒果未必能行, 但是我研究了这本书以后发现, 我们可以改变种地的方法, 先种芒果, 如果不行, 我们可以尝试种西瓜, 再不行, 我们就种椰子, 每个阶段, 我们都用快速种植法, 持续改进, 最后种出什么算什么. 只要不是那点苞米, 大白菜, 就能像大寨一样全国闻名. 我说, 但是我们吃什么? 户长说, 老B你就没有远见, 老把吃饭当成生活目标, 这样怎么能搞好祖国现代化建设?
为了做到快速解决科学种田的各种突发问题, 户长要求我们每天早晨上地之前, 开碰头会, 会上重温昨夜的晚汇报, 然后进行早请示, 最后提出各自碰到的种地难题. 要我们互帮互助, 克服万难, 科学种田. 我们集体户十几个劳力, 原来种自留地, 每人每天最多只要干俩小时的活, 剩下的时间, 有看书的, 写情书的, 我最喜欢躺在草堆上晒太阳, 望天, 看云. 开始科学种田之后, 我保持之前的习惯. 可是大多数知青, 具有良好的革命积极性, 有开始打算融化沙子吹玻璃自制"阳光增强器"的, 有开始研究使用干草自制"农作物暖棚"的, 大家都忙的热火朝天. 每天早请示晚汇报, 大家发言踊跃, 性格内向的我, 只有听的份. 轮到我汇报, 我说我昨天翻了两垄地, 把粪池子的农家肥整理了一下, 这些活我本来干了2小时, 但是必须违背我的诚信原则号称干了8小时. 还要精心算计好, 翻两垄地和整粪池子占用劳动时间的比例, 比如3+5或者2+6.
经过大半年的辛勤劳动, 我们终于种出了一种没见过的农作物----丝瓜. 虽然只产出2根, 我们户长还是上了报, 并且在农业大学破格录取, 很快离开了知青点. 那年秋天, 我们知青点开始断粮, 大家只好到附近其他知青点蹭饭吃, 最后, 大队干脆把我们知青点解散, 化整为零, 并到其他各知青点.
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遇到当年的户长, 聊起当年种丝瓜的事儿, 户长跟我说, 老B, 你知道在生产队那个环境, 怎么才能脱颖而出么? 我不知道. 他说, 你看, 我们那么多知青, 种那点玉米, 都没活干, 既不利于知青的心态, 生产队知道了也不高兴, 为了让大家能有一个上进的心态, 我号召科学种田, 让大家忙起来, 我们先种芒果, 然后种西瓜, 再种椰子, 最后还是种玉米, 虽然. 最后种的依然是玉米, 但是生产队知道我们在创新, 知青们干活有动力.
彼时, 我心中暗笑, 因为我已经是一家每年账面上过亿的公司老板. 我开过玻璃厂, 雨伞厂, 夜总会, 最后还进军房地产等行业, 多元化经营. (我的雨伞厂有一段故事, 一个女工受工伤不满赔偿, 伙同其友引发暴力事件, 容我将来再讲) 每当经济形势不好, 或者一些产品的市场淡季, 我的销售副总就跟我的户长提出类似的理论, 比如开发新产品, 开发新客户之类的计划, 我明知道那是砸钱不讨好的玩意儿, 从来不拒绝. 多年经商, 我总结了一套原则和做法, 可以让公司员工无比忠诚, 而我的销售副总, 深谙我的思路. 这个思路和户长不谋而合.
(以下文字源自 阮一峰网络日志, 原文见: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0/06/how_to_keep_someone_with_you_forever.html)
原则: 让员工非常忙, 没有时间思考
原则: 让员工非常累
原则: 让员工相信, 他们个人的命运完全依赖于公司 公司成功, 他们的人生就会成功; 公司失败, 他们的人生就会失败
原则: 经常性的小恩小惠
做法: 不断制造危机
做法: 不提供真正丰厚的奖励
做法: 制造一些琐碎的成功
做法: 工作时间碎片化
你总是不间断地打断员工工作,比如不停地召开会议、经常性地视察他们在干什么、突发性地派给他们一个紧急任务、甚至要求茶歇时间所有人必须一起出去喝咖 啡。这样一来,员工就会感到很忙,时间不够。这里的原则就是,如果你不能让他们在体力上精疲力竭,至少也要让他们在心理上精疲力竭。
做法: 不要给员工满足感
我插队那年, 刚开始长细茸毛胡子, 喉结还不明显, 外号叫老B. 知青点集体户的住房条件, 很拥挤, 男女生, 南北炕, 中间钉几块板子算是隔开, 板子间的大缝子都能伸过手去. 男生不从缝子里偷看女生, 不是假装正经, 是真正经.
我们生产队, 劳力过剩, 社员挣工分的地不够种, 队里让我们种知青自留地, 能自给自足就行, 工分算半劳力. 我们户长, 是个很聪明的人, 在学校里成绩好, 如果不是插队, 应该上名牌大学. 他对我们集体户的落后情况伤脑筋, 工分挣的少不说, 在大队里是出名的落后点. 户长的目标是争取大队推荐, 上大学, 但是落后知青点, 希望很渺茫.
有次户长整到一本书, 开始以为是线状黄书, 后来发现是<科学种田十三法>, 商务印书馆出版, 繁体字版本. 我说, 户长你打算扎根落户了, 研究这个. 户长说, 老B你不懂, 我要把自留地种出花来.
我们的自留地原本划分成3块, 粮食, 蔬菜, 副食. 我们集体户的十几个知青, 每年按部就班劳动, 能混个温饱. 春天, 户长研究了<科学种田十三法>之后, 开会号召我们科学种田, 不种粮食, 种水果, 而且要种芒果. 我提了意见, 这芒果是热带水果, 在北方能生长么? 就算我们懂科学, 能让芒果在北方长, 种子上哪儿整去. 户长说他有亲戚在广东, 可以让他们寄来. 如果我们真能种出芒果, 肯定能像大寨一样出名, 只要我们有"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热情, 一定能成功.
会后, 户长把书里的一章给我看, <温带芒果种植可行性研究>, 户长说, 老B, 我也知道芒果未必能行, 但是我研究了这本书以后发现, 我们可以改变种地的方法, 先种芒果, 如果不行, 我们可以尝试种西瓜, 再不行, 我们就种椰子, 每个阶段, 我们都用快速种植法, 持续改进, 最后种出什么算什么. 只要不是那点苞米, 大白菜, 就能像大寨一样全国闻名. 我说, 但是我们吃什么? 户长说, 老B你就没有远见, 老把吃饭当成生活目标, 这样怎么能搞好祖国现代化建设?
为了做到快速解决科学种田的各种突发问题, 户长要求我们每天早晨上地之前, 开碰头会, 会上重温昨夜的晚汇报, 然后进行早请示, 最后提出各自碰到的种地难题. 要我们互帮互助, 克服万难, 科学种田. 我们集体户十几个劳力, 原来种自留地, 每人每天最多只要干俩小时的活, 剩下的时间, 有看书的, 写情书的, 我最喜欢躺在草堆上晒太阳, 望天, 看云. 开始科学种田之后, 我保持之前的习惯. 可是大多数知青, 具有良好的革命积极性, 有开始打算融化沙子吹玻璃自制"阳光增强器"的, 有开始研究使用干草自制"农作物暖棚"的, 大家都忙的热火朝天. 每天早请示晚汇报, 大家发言踊跃, 性格内向的我, 只有听的份. 轮到我汇报, 我说我昨天翻了两垄地, 把粪池子的农家肥整理了一下, 这些活我本来干了2小时, 但是必须违背我的诚信原则号称干了8小时. 还要精心算计好, 翻两垄地和整粪池子占用劳动时间的比例, 比如3+5或者2+6.
经过大半年的辛勤劳动, 我们终于种出了一种没见过的农作物----丝瓜. 虽然只产出2根, 我们户长还是上了报, 并且在农业大学破格录取, 很快离开了知青点. 那年秋天, 我们知青点开始断粮, 大家只好到附近其他知青点蹭饭吃, 最后, 大队干脆把我们知青点解散, 化整为零, 并到其他各知青点.
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遇到当年的户长, 聊起当年种丝瓜的事儿, 户长跟我说, 老B, 你知道在生产队那个环境, 怎么才能脱颖而出么? 我不知道. 他说, 你看, 我们那么多知青, 种那点玉米, 都没活干, 既不利于知青的心态, 生产队知道了也不高兴, 为了让大家能有一个上进的心态, 我号召科学种田, 让大家忙起来, 我们先种芒果, 然后种西瓜, 再种椰子, 最后还是种玉米, 虽然. 最后种的依然是玉米, 但是生产队知道我们在创新, 知青们干活有动力.
彼时, 我心中暗笑, 因为我已经是一家每年账面上过亿的公司老板. 我开过玻璃厂, 雨伞厂, 夜总会, 最后还进军房地产等行业, 多元化经营. (我的雨伞厂有一段故事, 一个女工受工伤不满赔偿, 伙同其友引发暴力事件, 容我将来再讲) 每当经济形势不好, 或者一些产品的市场淡季, 我的销售副总就跟我的户长提出类似的理论, 比如开发新产品, 开发新客户之类的计划, 我明知道那是砸钱不讨好的玩意儿, 从来不拒绝. 多年经商, 我总结了一套原则和做法, 可以让公司员工无比忠诚, 而我的销售副总, 深谙我的思路. 这个思路和户长不谋而合.
(以下文字源自 阮一峰网络日志, 原文见: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0/06/how_to_keep_someone_with_you_forever.html)
原则: 让员工非常忙, 没有时间思考
原则: 让员工非常累
原则: 让员工相信, 他们个人的命运完全依赖于公司 公司成功, 他们的人生就会成功; 公司失败, 他们的人生就会失败
原则: 经常性的小恩小惠
做法: 不断制造危机
做法: 不提供真正丰厚的奖励
做法: 制造一些琐碎的成功
做法: 工作时间碎片化
你总是不间断地打断员工工作,比如不停地召开会议、经常性地视察他们在干什么、突发性地派给他们一个紧急任务、甚至要求茶歇时间所有人必须一起出去喝咖 啡。这样一来,员工就会感到很忙,时间不够。这里的原则就是,如果你不能让他们在体力上精疲力竭,至少也要让他们在心理上精疲力竭。
做法: 不要给员工满足感
-
jiangya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0-09-09 1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