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咖啡迷”的资深进化课
“我不是在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如此的小资情调,让很多人沉醉,也培养了一大摞死忠的“伪咖啡迷”,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有关咖啡的一切,闲暇时的优选节目就是约朋友去咖啡馆小聚或者自己守着一杯咖啡玩一下午的“寂寞”。去了众多咖啡馆喝过众多明目咖啡的各位,再“伪”下去就逊掉了,就算“伪”,我们也要“伪”出“资深”范儿不是。
当我们谈论咖啡时我们谈论什么?
伪咖啡迷
咖啡馆:我们是去星巴克还是Costa?你知道哪里又出来了新的咖啡馆吗?
咖啡品种:今天是点拿铁、摩卡还是卡布奇诺呢?
咖啡伴侣:放一块糖还是两块?加一勺奶还是两勺?
VS
资深咖啡迷
咖啡故事:咖啡豆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品种呢?
咖啡品种:拿铁、摩卡和卡布奇诺以及其他的各式咖啡到底有什么区别?
咖啡制作:如何泡制出一杯好咖啡?漂亮的咖啡拉花又是怎么做出来的?
在格子咖啡恶补咖啡课
From格子咖啡师:
一杯拉花卡布奇诺的制作
磨粉:把咖啡豆放入磨豆机,将咖啡豆磨成粉末状。
压粉:咖啡豆在通过磨豆机成粉的同时,进入到意式咖啡机手柄的粉巢,进行压粉。
上机:将装有咖啡粉的手柄固定在咖啡机上。
萃取:将咖啡杯放在萃取口下面,打开咖啡机,进行萃取。
打奶泡:这是关键步骤,将蒸汽棒通入牛奶中,让牛奶发热旋转,让空气进入产生奶泡,这样的奶会产生甜味。蒸汽管没入牛奶中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还要随着奶泡的涨起而移动。
拉花:手持奶缸手腕轻抖,拉出自己想要的图案。不过这个需要循序渐进的学习,需要一点想象力、一点天分、一点感觉,拉话最后如何收好尾则要经常练习。
总之一句话:想学拉花?先学好怎么做咖啡吧。
做品质咖啡的诀窍
好咖啡需要好器材,要做出正宗的意式咖啡,需要用优质的意式咖啡机,这样做出来的咖啡才会有最好的品质。
瑕疵的咖啡豆对咖啡风味会有影响,所以在烘焙咖啡之前,老板娘都要进行挑选,把有蛀虫的、霉掉的或者是半颗的不完整的咖啡豆挑出来。
咖啡的味道好坏更多取决于烘焙而非产地,不同类型的咖啡豆,有最适合的烘焙度,所以每次烘焙,都需仔细记录烘焙过程的细节。
发奶泡前必须用干净抹布包住蒸汽管,开闸放出管内剩余水分,发泡完也须重复一次,以放掉进入管中的牛奶,才能保证咖啡的品质。
From老板娘徐姐:
有关咖啡的那些数字
生的咖啡豆是绿色或黄绿色,经过烘焙去掉水分、排除二氧化碳,会变成咖啡色,才能研磨成咖啡粉。烘焙时要把烘焙机预热到摄氏150度,然后倒入生咖啡豆。加热到多少度要看咖啡的品种,约莫在8—12分钟,当听到咖啡豆开始有爆裂的声音的时候,离烘焙完成就不远了。
刚烘焙好的咖啡豆不宜马上研磨饮用,要排掉二氧化碳,所以还要养豆4—5天,养完之后还要醒豆3个小时,让咖啡豆和空气充分接触,咖啡豆就会更香了。咖啡豆在醒豆后的2周内香气、味道、口感是最好的。浅度烘焙的咖啡豆可以延长些时间再用,深度烘焙的咖啡豆要严格遵照2周这个时间。
要喝到咖啡的原来味道,要在上咖啡之后的10分钟之内喝完,平时那种喝一口吐半口的磨蹭式是不行的。如果你想喝不同口味的,可以慢慢喝,待咖啡的温度低于室温后会变酸的。
如果你点了一杯黑咖啡,那么就可以喝到3种咖啡,很纯的原味的黑咖,加糖不加奶的,加糖加奶,建议,喝咖啡前喝清水漱口。
徐姐推荐:《咖啡大全》
这本书是日本咖啡名人田口護先生将专研咖啡三十年来的宝贵心得,毫不保留地完整公开,从咖啡豆的认识到决定咖啡味道的烘焙实战技术,以及正确的研磨与萃取方式,都有清楚详细的解说。作者并提出独创的“系统咖啡学”观念,将煮出一杯好咖啡的各种法则整合为一套系统,打破所谓的“好咖啡须仰赖高手直觉”的迷思。任何人只要掌握本书提示的方法,就能够稳定地煮出高品质的美味咖啡。这是一本不论咖啡业者或是业余玩家都不容错过的重量级咖啡专书。
From小编:
知识点补给站
上桌的咖啡可以用勺子刮奶泡来看看厚度,有厚度的咖啡说明是好的。
在爱尔兰有一种甜酒咖啡,是将一种名为百利的爱尔兰甜酒掺入壶里烧滚的爱尔兰咖啡后的产物。百利甜酒味道很像巧克力牛奶,但喝进口中,浑身会热乎起来。而甜酒咖啡中百利酒原本的甘饴会被湮没,最后是咖啡和酒本身的苦味,所以可以加点糖来喝。
早、中、晚适合喝不同的咖啡,不过这种东西其实是很私人的,主要看你自己的喜好。酸的、甜的、苦的,不断尝试,找到自己爱喝的。
有一种咖啡豆叫摩卡;有一种咖啡的制作方式叫摩卡,就是要往里面叫巧克力的;另外还有一个地方也叫摩卡——也门的摩卡港,最早的咖啡输出地。
很多不同咖啡都是Espresso加牛奶的产物,比如拿铁和卡布奇诺,简单说来就是拿铁牛奶多,而卡布奇诺奶泡多。
小编体验:咖啡好时光,要用慢慢磨的
这次在格子咖啡的咖啡课,不仅让小编资深了一点点,更让小编享受了一段惬意的咖啡时光。穿过静安别墅的弄堂,推开这家低调咖啡馆的门,里面已经坐着不少年轻人了。一个男生打开本本,开始用视频上他的“耶鲁课”,一对小情侣在玩手机游戏,一个女生在沙发上读书,还有人在画画,挑逗猫咪,讨论着要把发情期的卡布“做掉”,让我惊奇的是陆续进来的人都好“随便”,一种在家才会有的状态,这种没由来的彼此“熟悉”,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在这里时间很慢,有一杯咖啡相伴,“磨先生”、“磨小姐”们的生活慢下来了;在这里,时间很快,临走的时候才恋恋不舍起来。或者我说,时间,在这个空间里,是可以被忘记的。
摩卡壶 土耳其壶 越南壶 手摇磨豆机
当我们谈论咖啡时我们谈论什么?
伪咖啡迷
咖啡馆:我们是去星巴克还是Costa?你知道哪里又出来了新的咖啡馆吗?
咖啡品种:今天是点拿铁、摩卡还是卡布奇诺呢?
咖啡伴侣:放一块糖还是两块?加一勺奶还是两勺?
VS
资深咖啡迷
咖啡故事:咖啡豆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品种呢?
咖啡品种:拿铁、摩卡和卡布奇诺以及其他的各式咖啡到底有什么区别?
咖啡制作:如何泡制出一杯好咖啡?漂亮的咖啡拉花又是怎么做出来的?
在格子咖啡恶补咖啡课
From格子咖啡师:
一杯拉花卡布奇诺的制作
磨粉:把咖啡豆放入磨豆机,将咖啡豆磨成粉末状。
压粉:咖啡豆在通过磨豆机成粉的同时,进入到意式咖啡机手柄的粉巢,进行压粉。
上机:将装有咖啡粉的手柄固定在咖啡机上。
萃取:将咖啡杯放在萃取口下面,打开咖啡机,进行萃取。
打奶泡:这是关键步骤,将蒸汽棒通入牛奶中,让牛奶发热旋转,让空气进入产生奶泡,这样的奶会产生甜味。蒸汽管没入牛奶中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还要随着奶泡的涨起而移动。
拉花:手持奶缸手腕轻抖,拉出自己想要的图案。不过这个需要循序渐进的学习,需要一点想象力、一点天分、一点感觉,拉话最后如何收好尾则要经常练习。
总之一句话:想学拉花?先学好怎么做咖啡吧。
做品质咖啡的诀窍
好咖啡需要好器材,要做出正宗的意式咖啡,需要用优质的意式咖啡机,这样做出来的咖啡才会有最好的品质。
瑕疵的咖啡豆对咖啡风味会有影响,所以在烘焙咖啡之前,老板娘都要进行挑选,把有蛀虫的、霉掉的或者是半颗的不完整的咖啡豆挑出来。
咖啡的味道好坏更多取决于烘焙而非产地,不同类型的咖啡豆,有最适合的烘焙度,所以每次烘焙,都需仔细记录烘焙过程的细节。
发奶泡前必须用干净抹布包住蒸汽管,开闸放出管内剩余水分,发泡完也须重复一次,以放掉进入管中的牛奶,才能保证咖啡的品质。
From老板娘徐姐:
有关咖啡的那些数字
生的咖啡豆是绿色或黄绿色,经过烘焙去掉水分、排除二氧化碳,会变成咖啡色,才能研磨成咖啡粉。烘焙时要把烘焙机预热到摄氏150度,然后倒入生咖啡豆。加热到多少度要看咖啡的品种,约莫在8—12分钟,当听到咖啡豆开始有爆裂的声音的时候,离烘焙完成就不远了。
刚烘焙好的咖啡豆不宜马上研磨饮用,要排掉二氧化碳,所以还要养豆4—5天,养完之后还要醒豆3个小时,让咖啡豆和空气充分接触,咖啡豆就会更香了。咖啡豆在醒豆后的2周内香气、味道、口感是最好的。浅度烘焙的咖啡豆可以延长些时间再用,深度烘焙的咖啡豆要严格遵照2周这个时间。
要喝到咖啡的原来味道,要在上咖啡之后的10分钟之内喝完,平时那种喝一口吐半口的磨蹭式是不行的。如果你想喝不同口味的,可以慢慢喝,待咖啡的温度低于室温后会变酸的。
如果你点了一杯黑咖啡,那么就可以喝到3种咖啡,很纯的原味的黑咖,加糖不加奶的,加糖加奶,建议,喝咖啡前喝清水漱口。
徐姐推荐:《咖啡大全》
这本书是日本咖啡名人田口護先生将专研咖啡三十年来的宝贵心得,毫不保留地完整公开,从咖啡豆的认识到决定咖啡味道的烘焙实战技术,以及正确的研磨与萃取方式,都有清楚详细的解说。作者并提出独创的“系统咖啡学”观念,将煮出一杯好咖啡的各种法则整合为一套系统,打破所谓的“好咖啡须仰赖高手直觉”的迷思。任何人只要掌握本书提示的方法,就能够稳定地煮出高品质的美味咖啡。这是一本不论咖啡业者或是业余玩家都不容错过的重量级咖啡专书。
From小编:
知识点补给站
上桌的咖啡可以用勺子刮奶泡来看看厚度,有厚度的咖啡说明是好的。
在爱尔兰有一种甜酒咖啡,是将一种名为百利的爱尔兰甜酒掺入壶里烧滚的爱尔兰咖啡后的产物。百利甜酒味道很像巧克力牛奶,但喝进口中,浑身会热乎起来。而甜酒咖啡中百利酒原本的甘饴会被湮没,最后是咖啡和酒本身的苦味,所以可以加点糖来喝。
早、中、晚适合喝不同的咖啡,不过这种东西其实是很私人的,主要看你自己的喜好。酸的、甜的、苦的,不断尝试,找到自己爱喝的。
有一种咖啡豆叫摩卡;有一种咖啡的制作方式叫摩卡,就是要往里面叫巧克力的;另外还有一个地方也叫摩卡——也门的摩卡港,最早的咖啡输出地。
很多不同咖啡都是Espresso加牛奶的产物,比如拿铁和卡布奇诺,简单说来就是拿铁牛奶多,而卡布奇诺奶泡多。
小编体验:咖啡好时光,要用慢慢磨的
这次在格子咖啡的咖啡课,不仅让小编资深了一点点,更让小编享受了一段惬意的咖啡时光。穿过静安别墅的弄堂,推开这家低调咖啡馆的门,里面已经坐着不少年轻人了。一个男生打开本本,开始用视频上他的“耶鲁课”,一对小情侣在玩手机游戏,一个女生在沙发上读书,还有人在画画,挑逗猫咪,讨论着要把发情期的卡布“做掉”,让我惊奇的是陆续进来的人都好“随便”,一种在家才会有的状态,这种没由来的彼此“熟悉”,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在这里时间很慢,有一杯咖啡相伴,“磨先生”、“磨小姐”们的生活慢下来了;在这里,时间很快,临走的时候才恋恋不舍起来。或者我说,时间,在这个空间里,是可以被忘记的。
摩卡壶 土耳其壶 越南壶 手摇磨豆机
-
Coffee Ojis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7-03 18:16:09
-
钟明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2-18 13: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