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虫的生活-黄钩幼期观察
黄钩蛱蝶在济南算是最为常见的蝴蝶,他的寄主葎草也是在荒地上到处泛滥。然而,曾经多次寻找,只见叶片被蚕食的千疮百孔,却不见一条幼虫或者一只蛹。就像所有蝴蝶的幼期一样,对我来说都是迷一样的神秘。
两年之前,我曾亲眼见过黄钩雌蝶在葎草上产下卵,但未有勇气进行饲养,留下了些许遗憾吧。
今年夏天,从西南蝶类世界回来,感到山东的蝴蝶种类甚是平庸,拍的很没意思,于是开始对蝴蝶的幼期燃起了极大的兴趣。几年来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加上耐心的寻找,我终于在不同的几个地点都找到了几种蝴蝶的卵、幼虫和蛹,通过零零散散的拍照记录,整理出了一些毛虫的成长历程来。
黄钩蛱蝶从卵孵化到化蛹大概需要15天的时间。刚孵化出来的一龄幼虫非常非常小,米粒大,体表微微生出些软软的细毛,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它们这时候行动能力不强,喜爱集群呆在一片叶子上面,食量相当小。
每3天左右,幼虫就会蜕皮“升级”。
很快,小虫子便蜕皮,变成了2龄幼虫,外表上虽然还是很小,但胖了些,细毛变得更粗更硬,已经是刺了。
当幼虫变为4龄幼虫的时候,体型便突然变大,尤其是到了5龄,食量相比之下相当的大了,活动能力也十分强。这时候的毛虫,俨然武装到了牙齿,浑身尖刺,让人相当害怕了。
由于我一直对肉虫、毛虫很害怕,所以养虫子一直很有抵触心里,看到虫子到处蠕动,心里真是毛毛的。但这些天来对它们的观察一步步深入,我觉得自己真正的走进了毛虫的生活,对这些小小的生命生出几分敬佩来。
大龄的幼虫则会将掌状叶片的部分叶脉咬断,然后将叶片拉拢成伞形,自己躲在里面,享受吃喝。
5龄幼虫经过不长一段时间的暴饮暴食以后,会突然对取食没有了兴趣。这时候,它们会到处爬动,爬好远好远,本能让他们去寻找最好的地方,静静的化蛹。它们会这样一直坚持好几个小时甚至半天,当你看到这些臃肿的身躯卖力的爬上爬下的时候,你会体谅它们的辛苦。
一般来说,幼虫并不会在寄主上化蛹,而是会选择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地方化蛹,这样一来分散隐蔽,二来也不会因为同类的啃食导致附着植物枯萎凋落引起各种各样的麻烦,它们的确很聪明。与凤蝶总科的种类不同,蛱蝶总科的蝴蝶的蛹是悬蛹,它们的蛹是倒立着的,仅仅靠蛹的尾部固定在附着物上。所以,它们会在附着物上吐很多丝,就像它们在幼虫的时候吐丝垫一样,增加了粘合力,这样它们就可以安心化蛹了。
这个时候的幼虫被成为预蛹。这是非常关键的时刻,对毛虫来说是一个难关了。它们会用半天时间,身体规律的抽搐,表皮渐渐脱离体内正在形成的蛹。这看上去似乎非常痛苦,让人心里很不好受。直到最后,幼虫会剧烈的扭动,把这表皮挣裂,一直持续到旧皮全被挤到蛹的尾部,露出蛹来。
新生成的蛹非常稚嫩,两片翅膀的地方还是泛着些草绿的色彩的,很多地方非常通透,就像一块翠玉。但很快,蛹的颜色就会变深,颜色和图案变得如枯叶一般惟妙惟肖,就像成虫的拟态一样。
从化蛹到羽化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新的生命在看似静止的蛹壳里慢慢酝酿。蛹还保留一定的运动能力,受到刺激腹部会剧烈扭动。凤蝶科的蛹还会发出响声进行恐吓。不过,这个时期的蝴蝶是最脆弱的,无法保护自己。。
蛹从外表上同成虫相比怎么看也不像。但是,你可以在蛹壳上的突起看到它们的触角、眼镜和翅膀,成虫的大体轮廓已经出来了。它就安然的悬挂着睡在蛹壳里,好像随时睡醒就要出来飞走一样。
一直以为羽化会在清晨,这样新生的蝴蝶的羽化过程不会受到打扰和威胁,翅膀展开后太阳也出来了,温度可以支持蝴蝶马上振翅高飞,这样最安全。但近来看,我的几种蝶蛹的羽化时间都与巨大差距,有的在上午,有的在傍晚,还有在凌晨的,都没能真正看到羽化的过程,这让我很伤脑筋。
但是,蛹的羽化也有很明显的征兆。蛹壳会透明,你可以看到里面的虫体,可以看到压缩了的前翅上的花纹。这时,寸步不离的耐心等待,就会目睹羽化那一刻的美丽了。
像电视里纪录片中拍摄的那样,挣脱蛹壳束缚的蝴蝶有个巨大的肚子和褶皱的小翅膀。血液会被通过翅脉送到翅膀中。但是很多蝴蝶会因为各种原因羽化失败,展不开翅膀而死亡。蝴蝶的吸管一样的口器也是在这时候形成的。
翅膀展开后,蝴蝶会扇动翅膀,习惯肌肉的力量,并把体温升高,直到可以飞翔。这样,毛虫就变成蝴蝶啦。
*******************************************************************************
索引·蝴蝶的2010:http://www.douban.com/note/101840624/
*******************************************************************************
两年之前,我曾亲眼见过黄钩雌蝶在葎草上产下卵,但未有勇气进行饲养,留下了些许遗憾吧。
今年夏天,从西南蝶类世界回来,感到山东的蝴蝶种类甚是平庸,拍的很没意思,于是开始对蝴蝶的幼期燃起了极大的兴趣。几年来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加上耐心的寻找,我终于在不同的几个地点都找到了几种蝴蝶的卵、幼虫和蛹,通过零零散散的拍照记录,整理出了一些毛虫的成长历程来。
![]() |
卵(虫子出来,只剩壳了) |
![]() |
这就是刚孵化出来的一龄幼虫,看起来不小,但其实也就2mm |
黄钩蛱蝶从卵孵化到化蛹大概需要15天的时间。刚孵化出来的一龄幼虫非常非常小,米粒大,体表微微生出些软软的细毛,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它们这时候行动能力不强,喜爱集群呆在一片叶子上面,食量相当小。
每3天左右,幼虫就会蜕皮“升级”。
![]() |
看到最上面那条胖胖的幼虫了么?它就是提前升级的2龄幼虫 |
![]() |
这也是条2龄幼虫,它的刺已经很锋利了。 |
很快,小虫子便蜕皮,变成了2龄幼虫,外表上虽然还是很小,但胖了些,细毛变得更粗更硬,已经是刺了。
![]() |
这是条三龄幼虫。刺很唬人了 |
![]() |
但是这条3龄幼虫蜕皮失败死掉了。对了,看看它有几对足? |
![]() |
这个是4龄的了 |
当幼虫变为4龄幼虫的时候,体型便突然变大,尤其是到了5龄,食量相比之下相当的大了,活动能力也十分强。这时候的毛虫,俨然武装到了牙齿,浑身尖刺,让人相当害怕了。
![]() |
这是一只5龄虫 |
由于我一直对肉虫、毛虫很害怕,所以养虫子一直很有抵触心里,看到虫子到处蠕动,心里真是毛毛的。但这些天来对它们的观察一步步深入,我觉得自己真正的走进了毛虫的生活,对这些小小的生命生出几分敬佩来。
大龄的幼虫则会将掌状叶片的部分叶脉咬断,然后将叶片拉拢成伞形,自己躲在里面,享受吃喝。
![]() |
这就是预蛹,它的刺已经变暗淡 |
5龄幼虫经过不长一段时间的暴饮暴食以后,会突然对取食没有了兴趣。这时候,它们会到处爬动,爬好远好远,本能让他们去寻找最好的地方,静静的化蛹。它们会这样一直坚持好几个小时甚至半天,当你看到这些臃肿的身躯卖力的爬上爬下的时候,你会体谅它们的辛苦。
一般来说,幼虫并不会在寄主上化蛹,而是会选择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地方化蛹,这样一来分散隐蔽,二来也不会因为同类的啃食导致附着植物枯萎凋落引起各种各样的麻烦,它们的确很聪明。与凤蝶总科的种类不同,蛱蝶总科的蝴蝶的蛹是悬蛹,它们的蛹是倒立着的,仅仅靠蛹的尾部固定在附着物上。所以,它们会在附着物上吐很多丝,就像它们在幼虫的时候吐丝垫一样,增加了粘合力,这样它们就可以安心化蛹了。
![]() |
预蛹末期了,马上要变身了 |
![]() |
刚变的蛹,很鲜嫩 |
这个时候的幼虫被成为预蛹。这是非常关键的时刻,对毛虫来说是一个难关了。它们会用半天时间,身体规律的抽搐,表皮渐渐脱离体内正在形成的蛹。这看上去似乎非常痛苦,让人心里很不好受。直到最后,幼虫会剧烈的扭动,把这表皮挣裂,一直持续到旧皮全被挤到蛹的尾部,露出蛹来。
![]() |
刚变的蛹 |
![]() |
新蛹鲜嫩的颜色 |
新生成的蛹非常稚嫩,两片翅膀的地方还是泛着些草绿的色彩的,很多地方非常通透,就像一块翠玉。但很快,蛹的颜色就会变深,颜色和图案变得如枯叶一般惟妙惟肖,就像成虫的拟态一样。
![]() |
最终的成蛹 |
从化蛹到羽化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新的生命在看似静止的蛹壳里慢慢酝酿。蛹还保留一定的运动能力,受到刺激腹部会剧烈扭动。凤蝶科的蛹还会发出响声进行恐吓。不过,这个时期的蝴蝶是最脆弱的,无法保护自己。。
![]() |
这个蛹没能找到附着点,但化蛹仍比较成功 |
蛹从外表上同成虫相比怎么看也不像。但是,你可以在蛹壳上的突起看到它们的触角、眼镜和翅膀,成虫的大体轮廓已经出来了。它就安然的悬挂着睡在蛹壳里,好像随时睡醒就要出来飞走一样。
![]() |
蛹背部有金属光泽的刺状突起,很别致 |
一直以为羽化会在清晨,这样新生的蝴蝶的羽化过程不会受到打扰和威胁,翅膀展开后太阳也出来了,温度可以支持蝴蝶马上振翅高飞,这样最安全。但近来看,我的几种蝶蛹的羽化时间都与巨大差距,有的在上午,有的在傍晚,还有在凌晨的,都没能真正看到羽化的过程,这让我很伤脑筋。
但是,蛹的羽化也有很明显的征兆。蛹壳会透明,你可以看到里面的虫体,可以看到压缩了的前翅上的花纹。这时,寸步不离的耐心等待,就会目睹羽化那一刻的美丽了。
像电视里纪录片中拍摄的那样,挣脱蛹壳束缚的蝴蝶有个巨大的肚子和褶皱的小翅膀。血液会被通过翅脉送到翅膀中。但是很多蝴蝶会因为各种原因羽化失败,展不开翅膀而死亡。蝴蝶的吸管一样的口器也是在这时候形成的。
![]() |
![]() |
![]() |
![]() |
翅膀展开后,蝴蝶会扇动翅膀,习惯肌肉的力量,并把体温升高,直到可以飞翔。这样,毛虫就变成蝴蝶啦。
*******************************************************************************
索引·蝴蝶的2010:http://www.douban.com/note/10184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