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鬼谷子”村里的鬼谷子
在临沂平邑县群峰环抱之处,有一座名为“鬼谷子”的古老村落。相传这里不仅是纵横家始祖王诩(又名王禅,世人尊称为鬼谷子)的诞生地,更是他隐居授徒、著书立说的神秘之所。此地山高林密,云雾缭绕,崖壁上至今留存着疑似古代洞窟的遗迹,当地老辈人都说,那便是鬼谷先生当年修行的“鬼谷洞”。

传说鬼谷子生于农历三月二十五,其母王圣母在蒙山采药时,忽见流星坠地化作赤珠,吞服后竟感孕在身。诞下的男婴自小聪慧过人,常独坐山顶观察星象,十二岁便能根据云气判断吉凶。成年后的他厌倦乱世纷争,便在村后断崖下开辟洞府,洞内冬暖夏凉。
战国时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四位高徒先后踏入这片秘境求学。至今村中仍流传着“棋盘石授计”的故事:鬼谷先生常在悬崖边的巨型青石上刻下棋局,让弟子们以棋局推演天下大势。孙膑与庞涓对弈时,棋盘石突然显现出云雾,将两人笼罩其中,待云雾散去,两人已悟透排兵布阵之法。
当地百姓还珍藏着另一段传说:某次山中暴雨引发山洪,眼看村庄即将被淹没,鬼谷子站在山顶挥动竹杖,口中念动真言,瞬间从崖壁裂缝中涌出九条金龙,将洪水引入河道。如今村旁蜿蜒的“九龙涧”,便是当年神迹留下的印记。

据《平邑县志》记载,明清时期曾有文人在此挖出刻有蝌蚪文的竹简残片,字迹与《鬼谷子》原著中的部分章节不谋而合。近代考古学家在鬼谷洞周边发现的战国陶片、青铜箭头等文物,更印证了此地曾是高人隐居讲学的历史。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五,村民们仍会举行“鬼谷庙会”,用蒙山特产的栗子、核桃供奉先贤。这座藏在沂蒙山中的神秘村落,将鬼谷先生的传奇智慧,化作了永不褪色的文化印记。

鬼谷子简介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被后世尊为“谋圣”。

鬼谷子姓王,名诩,别名禅,道号鬼谷子。其生卒年不详,出生于公元前4世纪,关于他的出生地有多种说法,包括鲁国(山东平邑)、卫国(河南淇县)、魏国邺地(河北临漳)、陈国郸城(河南郸城县)、汉水之滨关内云阳(陕西石泉县)等。他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思想主张
鬼谷子以“道”为理论依托,将其思想学说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他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源和规律,是自然和天道的统一体现,是人类应该遵循和顺应的最高原则。
代表作品
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又名《捭阖策》)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是纵横家的代表作之一。《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
后世影响
鬼谷子是纵横家的鼻祖,其智慧教育了苏秦、张仪、庞涓、孙膑等众多风云人物,这些弟子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舞台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左右列国存亡,推动着历史的走向。在文化史上,鬼谷子是与孔子、老子并列的学术大家,他的思想和著作涵盖了哲学、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被誉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华之一。
编辑:沂州人本文为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注来源。《临医文艺》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