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曹娥庙
曹娥庙的现今主体建筑为民国时修建,在一墙之隔的庙弄行走时,抬头看到墙壁另一侧参差的屋檐,心中不免揣测庙堂到底有高,直到从正门进,才看到了确为壮观的主体。
豆瓣的诸多日记,始于访古寺、石窟,多为佛教建筑,之后开始发散,有道、伊、基督等各色建筑,也包括曹娥庙这样的民间宗教场所。始于汉代孝女为父投江的传说,但之后似乎和水系结合起来,成为了妈祖一般的信仰(实际为浙东运河之神),又加上伦理中孝道这一层,于是织就了一张人伦之网,将众人网罗于其中。蒋公仍有手书 “人伦之光”,悬挂在正梁之上,众多民国高官也有手书。
会稽县有昭顺灵孝夫人庙,所祀曹娥在宋代从此前的孝女到航行之神的转变也很有代表性。曹娥本汉代蹈水救父视死如归的孝女,立庙于曹娥镇江岸。按照明代人的说法,其“父以溺死,则水府乃其深仇”。(120)直到北宋中期,曹娥仍然只是一个孝女形象,治平二年(1065)还以孝女朱娥立像配食于曹娥庙。因曹娥镇位于曹娥江和浙东运河的交汇处,是明州与杭州间官私航运的要冲。宋徽宗朝曹娥神被赋予了保护运河航行的职责。政和五年(1115)十一月“高丽遣使入贡经从,适值小汛,严祭借潮,即获感应”。因高丽使节之请,加封灵孝昭顺夫人。此后经运河过曹娥镇者多祭祀之。淳熙中皇子魏王判明州经过曹娥镇,“亦值小汛,祈祷借潮,感应”。(121)家在明州的史浩多次往返于明州和杭州,也拜谒曹娥庙。他称“某自罢相东归,几十五年,每过祠下,非拥旌麾,即趋召节,圣恩深厚,皆神力有以佽助”。(122)实际上,自宋徽宗以后曹娥已经成为浙东运河和曹娥江江神。明人将蒲田林氏和会稽曹娥并称为“江、海二神”。
寺庙分为三路,正中为曹娥庙,左为东岳庙,右为曹娥墓道。墓为衣冠冢,牌坊为清雍正时。雕刻精致。墓道中亭有蔡卞手书。
整个庙面朝曹娥江,过往船只当会惊叹于其巍峨。寺内香火旺盛,香客如织。暖阁背后是娘娘闺房,有很多女鞋,估计是许愿留下的。整个曹娥村因寺而存在,最近集体拆迁改为旅游点,亦是世事变迁之一。而整个曹娥形象中关于女性角色的投射也值得思考,并非牺牲才为孝。当然之后已经上升成了类似屈原的神格又是另一回事了。




是为记。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绍兴 新建伯府-吕府 #阳明行迹 15 (3人喜欢)
- 绍兴 阳明墓 #阳明行迹 14 (2人喜欢)
- 松江 方塔园-经幢-醉白池 (3人喜欢)
- 廊坊博物馆 (5人喜欢)
- 漫步北海公园 | 陌游记#31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