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双第一天
这次看双年展是时候总结一下了。首先在兵器库/花园这些主展区里,地球药丸是绝对主题。有用空调外机告诉你气温升高的(which is true,否则国内为啥这么热),有说材料别浪费啥啥都能回收的,有处理完lagoon里大粪水给你冲咖啡的,有用太阳能直接给你烧水的。

考虑到之前一天我还在太阳能产品展销会上,那就从太阳能说起。在展销会上人家给你展示的是从集热,到变压,到储能,到电网调节,到峰值补偿算法的电网全宇宙。在威双,ta想告诉你:太阳能超好用的哦!ta就像个小学老师,做了一堆花里胡哨的教具,给你讲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因为ta认为你如果不是baby,就一定是个saby。


其他基于智商高地策展的还有德国,比利时,墨西哥。之所以把他们仨放在一起是因为都在屋里种了树,是“种花家”一系,因此也可以被视作中国馆分馆(sorry,这是个大破梗)。


另外一个策略是全能改造王,这个类别有瑞士,美国,丹麦,芬兰。其中瑞士是画了三个圈,美国是加了个川普不可能喜欢的前臂围院,丹麦是没完工干脆秀工地,芬兰是回顾了下原样重建阿尔托。




下面一类叫“身份馆”,这里有展示文化身份的,有展示文化倾向的,有展示zz身份的,有展示地缘身思考的。比如咱中国馆里不是马岩松策的那部分非遗,比如摩洛哥的传统软装小布景,比如巴林的现代诠释沙漠居住舒适性,比如科索沃地理小百科,比如阿尔巴尼亚的我也想要好建筑(当然好像别人给他们策的),但最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人家大大方方的展示了自己在非洲的殖民地以及其矿产安全,还展示了其在地中海东段苏伊士银河附近的能源路线,属于好无负担的把殖民地/海外领地安排了一遍,或许是出于对上届黑命贵的逆反。





下一类是搞建造的,这里有建造方法,建造结果,还有建材展示,属于比较传统的双年展范畴。比如土耳其馆就来了个“生土造一切”,有生土模块,生土3d,生土面层,但不知怎么的看着就像eth那些东西的青春mini版。比如斯洛文尼亚的怪咖建造。比如菲律宾还没完成策展的生土建造。比如袁峰老师的原木建造,钢筋建造(当然了,机器人敲鼓不在这个范畴内)。比如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建造(只是个示意图)。比如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拱。比如某生土串串拱。比如某意大利大理石复合梁。花活儿太多了,不继续赘述了。






真正展示方案模型的其实非常非常少见。真的只有这届董工,豆浆叔,上届张珂,如恩,还有劳力士/爱马仕赞助的小亭子或模型,包括拓荒君又展示了一张景德镇的砖拱。怎么说呢?咱也不知道是威尼斯负了我们这些还在认真盖房子的建筑师,还是我们这些追求建造结果的建筑师幸免了国际极左思潮的暴击。




关于建筑,威双一般还是会在场外搞几个小精品,比如fo爵爷的水上自行车棚,比如那个bruther机械风膜结构书店。


但就像将建筑定义为艺术的人一样,建筑双年展永远有人“将艺术进行到底”。比如马岩松老师测的中国馆,里面都是艺术装置,还有王子耕在兵器库的另一个玉兔环。当然港中文的构件再利用除外,这个算技术行为艺术






还有一些非常难被概括的环节,比如100facts板块。里面有友邻的厕所。


最后的最后,当人们在身份,艺术,设计能力,商业赞助,未来焦虑,强制低碳,极左建造等纷纷扰扰中迷失方向之时,西班牙馆做到真正的解惑。我个人认为这绝对是本届然最好的,没有之一的,甚至敢压宝拿金狮的那种。因为ta完整的展示了一个健康的西班牙建筑工业。
设计重要吗?重要,但前提是与它所依靠的风土相连,真正在地和可持续。风土重要吗?重要,但前提是ta抛弃玄妙,通过基础工业与建造业挂钩。建造业重要吗?重要,但前提是成本和逐利不是ta的一切,我们终究需要充满社会关怀与经济理性的方案将他们整合在一起。设计,风土,建造业,三位一体不可分离。这么个高次元的道理就是被西班牙馆通过几十个具体项目,几种建材,几百个数据拍在所有观众的眼前。
在这些展品面前,你会对老欧洲的说教充耳不闻,你会对身份焦虑莞尔一笑,你会对将威双办成春晚审核的某些馆同情之理解。总之,感谢还有个西班牙馆,让所有嘈杂在平衡中见证正道沧桑。







远古超萌武士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威双第二天 (3人喜欢)
- 说窗3——窗框:窗饰边,侧壁,窗楣,窗台 (66人喜欢)
- 说窗2——墙内窗位 (89人喜欢)
- 说窗1——标准窗 (113人喜欢)
- 突然想看看他们都在干啥 (3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