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供应商管理工具新趋势:看板工具崛起,重构中小企业管理生态
在企业供应商管理的传统认知中,Excel 与SRM 系统长期占据主流。前者凭借零成本、高灵活的特性,成为众多小微企业的管理起点;后者则以全流程深度管控能力,支撑着大型集团的复杂供应链体系。然而,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一种新兴工具——看板正悄然崛起,其以轻量化、可视化的独特优势,为中小企业开辟了第三条管理路径。一言以蔽之,这三类工具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共同构建起供应商管理工具的完整生态。全面了解这些工具的特性,有助于企业做出更契合自身发展的选择,实现高效的供应商管理。
一、Excel:供应商管理工具的入门之选
Excel作为最普及的办公软件,在供应商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基础价值。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低门槛与高灵活性。对于供应商数量较少的微型企业或业务初期阶段,Excel几乎是零成本的选择。企业只需掌握基础的表格操作技能,就能快速创建供应商信息表、订单记录表等,自由设计字段,如供应商名称、联系方式、产品规格等,满足基础的信息记录需求。
此外,Excel的数据处理能力也十分强大。通过公式与函数(如 VLOOKUP、SUMIFS),企业能够轻松实现数据的计算与筛选,例如快速统计某供应商的采购总额、交货准时率等。并且,Excel 支持数据可视化,通过生成柱状图、折线图等图表,直观展示供应商绩效趋势,为决策提供参考。对于管理需求简单、追求快速上手的企业,Excel无疑是便捷高效的入门之选。
Excel 插件
- Power-User:能增强Excel的功能,提供250多个模板、图表、图标等,还有多种数据可视化工具,如瀑布图、甘特图等,可进行智能格式设置,拥有文本工具和高级计算器,能方便进行复杂计算和文本编辑,提升供应商管理中数据处理和展示的效率。

二、看板工具:中小企业供应商管理工具的效率之选
看板工具是近年来崛起的创新型管理工具,尤其适合中小企业的管理需求。它以可视化协作为核心,将供应商管理流程转化为直观的看板视图,通过泳道和卡片的形式,清晰展示每个环节的状态与进度。团队成员可以实时查看信息、更新数据,异常问题也能通过自动标红、即时通知等功能快速响应,大幅提升协作效率。
看板工具的零代码自定义能力更是其突出优势。业务人员无需依赖IT部门,即可根据企业需求自由添加字段、调整流程,快速搭建专属的管理看板。同时,看板工具具备轻量化部署的特点,成本可控,年均费用通常低于1万元,且实施周期短,从注册到流程上线仅需 3 天,支持与Excel、企业微信等现有工具无缝对接,能够快速融入企业工作流,是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转型的理想选择。
常见的看板工具
- Teambition:企业级协同办公应用,提供多种核心功能和视图,可定制性和集成性强,深度集成钉钉,方便团队协作。
- 板栗看板:在线可视化项目协作工具,整合多种功能,提供任务管理、项目协作、知识整理等服务,支持多端同步使用,适合中小型团队和个人用户,有免费基础版本,与飞书等办公工具集成。
- Leangoo:专业的敏捷项目管理工具,具备可视化实时协作看板等功能,支持多种敏捷框架,能帮助团队提升工作效率。

三、SRM 系统:大型企业供应商全流程深度管控的专业之选
SRM(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是大型企业和对管理有深度需求企业的首选。它以全流程管控为核心,涵盖从供应商寻源、准入评估、合同管理、订单执行到绩效优化的完整链条。通过强大的功能模块,SRM系统能够实现供应商资质的严格审核、订单的精准跟踪、质量问题的闭环处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同时,SRM系统具备高度集成性,可与企业内部的ERP、MES等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与交互,打破信息孤岛,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此外,SRM系统还提供深度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功能,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分析供应商绩效、预测供应风险,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虽然SRM系统实施成本较高、周期较长,但对于追求精细化管理、需要构建战略供应商关系的企业而言,其带来的价值远超投入。
常见的SRM系统
- 数商云SRM系统:基于企业供应链上游采购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环节深度集成,涵盖寻源、准入评估、合同管理等全流程业务,能实现需求 / 计划、采购过程等业务全线融合,帮助企业精细化供应商管理。
- 罗浮云SRM系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供应商全流程管理,可与主流ERP集成,支持移动化办公,具有易于部署和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有SaaS公有云和私有部署两种方式,可根据需求定制开发功能。

企业在选择供应商管理工具时,应充分考虑自身规模、管理需求、预算和 IT 能力等因素。微型企业或管理初期,可优先使用Excel;随着业务发展、供应商数量增加,中小企业可借助看板工具实现管理升级;而大型企业或对管理有较高要求的企业,则可选择SRM系统,构建专业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在实际应用中,企业也可灵活组合使用这些工具,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供应商管理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