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月读书记录|所有的人都会浪费一些时间
首发公众号 菠萝炒蛋 2025年04月30日 22:06 上海
3、4月围绕着主题读了几本书,如果你看过我三月的月度复盘,就知道我啃书啃得多菜。 这两月共读完了8本书,这次就分享7本。因为有一本理论书我只是看完了,但还没能力写读后感。
01
《心力》
| 简评
这本书是《系统之美》看不懂的情况下,立马给自己找的后路。毕竟,看不懂的挫败感真的有点强。
《心力》的作者是世界冠军邓亚萍。邓亚萍经历了多次巅峰,不仅在乒乓球运动生涯,还在企业家生涯中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相较于普通人的一生,她的一生更加精彩纷呈,相应的,她面对压力、问题、冲突等情境的解决方案也更有说服力。
这本书写得非常通俗易懂,没有太多理论化的内容,更多的是邓亚萍实践下来有效的方案和心态。
书的目录分成了四个模块,而我在看书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生活场景,分成了如何应对压力、如何做好一件事、如何提升意识这三个场景,并围绕这三个场景梳理相应的方法。
实践下来,发现这样更有助于我自己理解和实践书中的技巧。
| 摘录1
“很多时候,不是人的自我认知指导行动,而是反过来,用行动去指导自我认知。
不太明白?再举个例子你马上就懂了:不是你先觉得自己是个好人,才去扶老奶奶过马路。而是因为你决定去扶老奶奶过马路,这个行为让你觉得自己是个好人。
听出来微妙之处了吗?
没错,这就意味着,你可以操纵自己的自我认知,唤醒特定的人格。”
不要局限于想,要去干去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去做那样人会做的事,一步一脚印,最后你也会变成那样的人。
结合年初火热的deep seek等ai工具,用起来,让他们成为你的专属秘书、军师、教练,化为行动。
去靠近你想要变成的人,最后成为她。
| 摘录2
“驱使自己去做一件事的不是意志力,不是自我鼓励,而是正面的、积极的反馈。那么解决方案也很简单,就是把所有复杂的事情都拆成最简单的一步一步,这就够了!”
这个转换成实践技巧,就是把大目标拆成做起来绝对不会失败的小步骤。重点是绝不会失败!
| 摘录3
“我这一生,别人记住的都是我在赢球,但我自己记住的,却是一次次的失利后我都能重新站起来。”
02
《时间管理很简单》
| 简评
这本书是在图书馆随手借的,翻一下就能看完。
这本书其实是把一些基础的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的技巧整合在一起,可以作为《心力》这本书的补充。
| 摘录
“我有权利写出世界上最烂的文章。”
“不能指望用一份时间计划解决所有问题,针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任务状态应该换用不一样的时间计划。比如在工作中,很多人都用过“月度工作计划追踪表”与“备忘录”,前者关注月度工作整体进度,后者更适用于日程提醒。”
“缩短任务时限可以减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无谓耗时。”
03
《批判性思维工具》
一句话总结,这本书提供了一些工具给到读者去分析、评估、重构自己的思维。
我看的这个版本目录有点混乱,推荐大家看得时候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梳理一下结构。
我主要是沿着“What、Why、How”的逻辑去整理。
思维元素、思维标准、思维特质,这三个章节告诉你思维方式的组成要素,评判思维要素的标准有哪些,理性思维有什么特质。
大脑机制、人类个体和群体的自我中心,分别从物理机制、行为科学、社会学理论阐述非理性思维的形成原因。
策略性思维形成、认知谬误介绍了如何养成理性思维,以及常见的思维陷阱。
看完整本书,提供了框架、标准、方法让读者批判性地分析自己的思维。
这个是我看得第一本这个类型的书,所以暂时无法给出推荐等级,之后会看看其他同类型书籍,再给评价。
| 摘录
“在某种程度上,所有人对所属社会团体要求的行为和信仰不加批判地接受,认为它们是正当和正确的。 团体成员被清楚地赋予某些权力,但获得这种权力优势需要出一定的代价。”
“人类倾向于过度概括自己的直接感受。如果一些好事发生在他们身上,对他们来说,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了;如果一些坏事发生在他们身上,对他们来说,整个世界都糟糕透了。他把这种现象称为直接的自我中心。”
“权力本身并不是坏事。我们都需要一些权力来实现我们的理性诉求。但是在人类生活中,人们通常把权力本身作为目标来追求或者利用权力来达成不道德的目的。”
04
《埃及考古专题十三讲》
四月底约到了上海博物馆的埃及特展。看展前紧急补课,去图书馆借了本埃及相关的书籍。从最后观展的效果来说,很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是十三场讲座的整理合集。埃及考古的专家们从埃及的地理、文字、社会秩序、宗教、朝代更迭等角度,比较全面梳理了一遍。一方面,读完全书你对古埃及会有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看展过程中,可以对展品背后的故事和社会背景有了更深的了解。
本次上海埃及展来了许多重量级的展品,和书中提到的内容、部分展品能对上。看完展后,再来翻下这本书,对古埃及有了更深的印象。
05
《上野千鹤子的午后时光》
不同于上野千鹤子女权相关的书籍,这本书算是上野千鹤子的个人生活随笔。
上野千鹤子分享了自己爱好、生活、感悟。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她分享年长过程中的探索。
比如她也会在三十多岁的时候问一个年长十岁,且尊敬的女性“四十岁以后会比较轻松吗?”而那位女性回答她“这个嘛,完全不会变轻松哦。三十多岁有三十多岁的辛苦,四十多岁也有四十多岁的辛苦呀。”
这对我就很有启发,因为我现在就处在这个时间点,原来大家的同个年龄段的困惑是差不多的,原来四十岁也不轻松,原来不是我一个人没有梦想……有太多的原来能在书里找到共鸣。
写书的人常常会描绘自己成功的样子,仿佛困惑、失败并不存在。然而普通人的现实并不是这样的,现实是常有困惑,时有失败,少有成功。
上野千鹤子有个珍贵的品质,就是她对自己足够诚实,对读者足够真诚。
| 摘录
“我时常迷茫、后悔,丢过脸,也有想要抹掉的黑历史。好在我忘性大,才能一路走到现在。仔细想想,我也有过坐立难安的经历。”
“玉村先生是这样说的:
“说起来,实现了一个梦想就要立刻拥有下一个梦想吗…为什么人非得要不断进取呢?如此逼迫人们马不停蹄地追逐下一个梦想、下一个目标,不正是拼命实现逐年增长的高度成长期留下的恶果吗?” …
此外,他还说:“大人们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非常消楚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所以就算没有梦想,也能充实地享受每一天。” 我和玉村先生一样,从来没有过梦想。”
06
《绿植杀手变达人》
薄薄的一本绘画,对于绿植小白简单易懂。
首先,画了几大类常见观赏绿植,知道他们长啥样。其次,介绍了常见的养护注意点和虫害防治方法。
拯救了我的绿萝,这就够了。
07
《公园与街边植物一眼认》
类似于字典的植物工具书,适合放在手边看到不认识的植物去当场找名字。
但使用起来,不够便利。所以就粗略翻了翻,回归到手机看花识别的app上了。
希望我们五六月份读书记录准时见。